青花缠枝莲纹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缠枝莲纹尊
作者:张桂芳
来源:《走向世界》2009年第14期
青花瓷器是中国古陶瓷器中最具代表的优秀品种之一。
清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
景德镇官窑每逢庆寿节,都要特为这些节日庆典进奉大量瓷器。
在青岛市博物馆的“馆藏明清瓷器”,陈列展厅中,80余件精美珍贵的瓷器艺术品分别以“飘逸优雅的青花”、“绚丽多彩的彩瓷”和“流光溢彩的单色釉”三个主题向观众展出,在这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中,青花缠枝莲纹尊是人们驻足观赏的焦点之一。
青花瓷器是中国古陶瓷器中最具代表的优秀品种之一。
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并成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青花缠枝莲纹尊是乾隆年问(公元1736—1795年)景德镇窑生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此件器物高44厘米,口径16.7厘米,圆口内敛、短颈、溜肩、鼓腹、矮底,圈足微外撇,肩头部是对称的螭耳,用青花勾线留白边呈凸形,足内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宇三行篆书款。
所有款识规范工整、横平竖直、章法严谨、字体稳重,具有乾隆官窑款特征,属乾隆早期制品。
此尊构图端正秀丽、独具特色,青花色调浓艳而深沉,画面虽然满,但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并不给人以琐碎堆砌之感,反而有赏心悦目之美。
青花缠枝莲纹尊,因其形状酷似“牛头”或“鹿头”,俗称“牛头尊”或“鹿头尊”。
据文献史料记载:尊,最初是一种大中型盛酒和祭祀的礼器,和彝一样,是组成礼器的共称。
尊的历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的尊为陶制,器形为敞口、粗颈、折肩、敛腹,底足也相对高,商代中期的尊均有肩,以圆体尊为主,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南北朝,修长端正,纹饰复杂化;到了清代的牛头尊,依然承袭了前几朝艺术风格,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有各种不同釉色、纹样、规格及耳形。
清康熙、清雍正、清乾隆时期,凭借政治开明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青花瓷器的烧制再次被推向历史新高,三朝在承袭前朝技艺的基础上;既创新意,也摹古风,特别是乾隆时期的各种生产用品、陈设品、玩赏品、仿古的和文房用具等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从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尊造型上观察,胎骨及前朝浑厚,原型由仿西周铜壶变化而来,属典型陈设御用品。
它始于清康熙,在清雍正、清乾隆年间流行,胎体形状摆脱南北朝细状,演变为乾隆时期形如牛头状的艺术风格:观察器物的釉色,青花呈色浓艳,青中闪白,釉面丰颐光润细致,可明显地看出使用的是国产浙料与明珠料。
清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镇,形成该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
体制上承袭明代,继续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烧制宫廷御用瓷,并实行官搭民烧的办法。
皇帝的寿辰称“万寿节”,而皇后的寿辰称“千秋节”,皇太后寿辰称“圣寿节”。
景德镇官窑每逢庆寿节,都要特为这些节日庆典进奉大量瓷器。
乾隆青花纹饰题材广泛,主要是以植物花卉为主,富丽繁密,细致精巧。
每件器物都有多层图案装饰,有的多达数十层,无论是写意还是变形,画工严整细腻。
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尊从上到下分七层纹饰,以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回纹、卷草纹、锦地纹为辅助装饰;外壁口沿勾线形成卷首相连的回字纹;颈部上下双圈锦地上有12个篆书团“寿”字,书写编列整齐,顺畅自然:腹部一周绘22朵缠枝莲,花团锦簇,纹饰寓意着“莲寿锦长”象征着长寿,表现吉祥的图案。
莲纹采用点染和平涂渲染技法,如边饰用料浓重,花瓣分两层,外层单线勾每个花瓣,留白边;花芯则用色浅淡,平涂点染,以突出花芯的主题效果。
缠枝花叶每侧均为三个开叉,较规则,不完全一样,呈螺丝形,花枝婉转流畅;近底处绘26朵如意云纹,圈足外侧绘水波纹,似海涛迭起。
每层纹饰精心描绘,纹饰清新,排列整齐,用色深浅合理,具有图案画的装饰手法。
此尊制作规整,纹饰描绘的十分华丽精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