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P154-155)
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中枢神经生化失调、内分泌调节紊乱和免疫 功能下降共同引起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可 以通过一些共同的信息物(如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和受 体,对运动时的身体功能进行调节。剧烈运动时免疫功能的暂时 性下降,实质上是作为机体无法再继续工作的“信号”,通过释 放细胞因子的“反馈性信息”,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提示 机体应该适时“终止运动”(P155图6-4-4)。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第四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1、疲劳链学说 2、突变理论 3、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
疲劳链学说(P152)
此学说适用于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
突变理论(P153)
认为运动性外周疲劳主要是指“肌肉不能维持需求或预期的力量”。 肌力取决于机体供能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肌力与能量呈直线正相 关,与兴奋性呈抛物线正相关。综合的结果是,肌力的衰减(运动 性疲劳)有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 。在突变峰之后,肌力急剧 下降,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对机体产生破坏性影响。
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半时反应时间:
指运动中消耗(或积累)的物质,在恢复期数量增加(或减少)至 运动前(或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P157)。 ☆ 不同代谢物的半时反应各不相同;同一代谢物的半时反应, 也会因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恢复手段而不同。
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半时反应时间:
30s-15min 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值达最高、pH 下降,导致疲劳
2、运动性外周疲劳(P150-151)
表6-3-3 耐力运动引起的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P151)
运动时间 15-60 min 1-5hr 6hr 以上 疲劳的生化特点 肌肉糖原消耗最大,体温升高 糖储备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上升,脱水 体温上升,脱水,电解质代谢失调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第四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1、运动性中枢疲劳 2、运动性外周疲劳
1、运动性中枢疲劳(P147-149) 代谢因素:血糖↓使脑供能不足,血氨↑使脑递质功能紊乱 递质因素: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或↓,乙酰胆碱↓ 其他因素: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 ATP→ADP→AMP→IMP+NH4+ ◎ 谷氨酰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 ◎ 色氨酸→5-羟色胺 ◎ 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胺 ◎ 胆碱→乙酰胆碱
运动生物化学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第四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第四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2、运动性外周疲劳(P150-151)
Baidu Nhomakorabea
能量物质:ATP、CP、糖原↓ 代谢产物:乳酸、酮体、氨↑ 体液: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渗透压、血压异常。 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皮质醇分泌增多;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受抑制,血睾酮(雄激素)分泌减少。 线粒体:肿胀变形,P/O值减少,氧化与磷酸化解耦联。 其他:自由基、血清酶、体温↑
2、运动性外周疲劳(P150-151)
表6-3-2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外周疲劳的代谢和生化特点(P150)
运动时间 0-5s 5-10s 10-30s 45-60s 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ATP、CP 浓度明显下降,快肌纤维内乳酸开始堆积 ATP、CP 消耗达极限,乳酸堆积量迅速增加 CP 浓度下降 75%-90%,ATP 浓度下降 20%-30%, ADP 浓度升高 20%-50%,pH 低于 6.6 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06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特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第四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一、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规律 二、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三、过度训练的生化特点 四、运动能力提高的代谢适应机制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规律(P156-157) 1、超量恢复原理 超量恢复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中消耗的物质,运动后恢复时可 超过运动前数量的现象(P156图6-5-1)。该原理提示:要取得良好 的训练效果,须采用重复训练法,且训练应安排在前次训练恢复过 程的超量期进行。 2、运动应激-适应学说 警觉期(反应)→抵抗期(适应)→衰竭期(不适应)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是机体对训练内容的应激所产生的在解剖、生理 和心理上的适应能力的总和(P157)。
2、运动性外周疲劳(P150-151)
表6-3-1 不同代谢类型运动性疲劳的代谢变化(P150)
疲劳时的 代谢变化 ATP 下降% CP 下降% 乳酸堆积 肌肉 pH 下降 肌糖原消耗 肌内离子变化 磷酸原型 30-40 90 以上 少 少 — — 磷酸原糖酵解型 20-30 90 中 较少 — Ca++浓度 下降 糖酵解型 30 75-90 最多 6.6 少 Ca++浓度 下降 糖酵解-有 氧氧化型 — 65 较多 6.6 较多 K+浓度下降 Na+浓度增加 有氧氧化型 30 50 少 少 75%以上 离子浓度 紊乱
1、概念 2、分类
1、概念: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
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P146)。
2、分类:(1)中枢疲劳(心理疲劳、精神疲劳、脑力疲劳)和
外周疲劳(生理疲劳、身体疲劳、体力疲劳,包括骨骼肌疲劳、心血 管疲劳、呼吸系统疲劳等)。(2)快速疲劳(包括速度性疲劳、力 量性疲劳等)和慢速疲劳(耐力性疲劳)。(3)整体疲劳和局部疲 劳。(4)单纯型疲劳、混合型疲劳(P146-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