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概念分类和一般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比
[1]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
例:黑人的牙齿特别白,月明星稀,红花绿叶,红笔划重点
[2]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
例: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之后,喝杯白开水也觉得很甜。
3.感觉后效(后像)
[1]正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
[2]负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
例:如在暗室里把灯点亮,在灯前注视灯光三四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在黑的背景上有一个灯的光亮的痕迹。这是正后像,因为它保持着原来效应刺激物(灯光)的同样的“亮”的品质。随着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继续注视,就会发现在亮的背景上出现一个黑斑的痕迹。这是负后像,因为它保持的“黑”品质和原来效应刺激物(灯光)的“亮”品质相反。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受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的刺激量越大。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适应:相同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感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分类:【根据引起感觉的刺激物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
外部感觉: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近距离感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肌体感觉】
视觉适应:
明适应(快)
暗适应(慢)
感觉阈限
提高
下降
感受性
下降
提高
听觉适应:例:如果用较强的噪声持续作用于人,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明显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触压觉适应:例:我们安静坐着时,几乎觉察不到衣物的接触和压力。
温度觉适应:例:从觉得水冷水热到不觉得,只需要三四分钟。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①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②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①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②绝对感受性: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例: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当灰尘落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时,我们也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细小的灰尘聚集成较大的尘埃颗粒时,我们不但能看见它,而且还能感觉到它对皮肤的压力。这种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受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①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②差别感受性: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例:原刺激量是100克,加上1克,觉察不到100克与101克之间有什么差别。只有增加到103克时,才能觉出100克和103克之间有差别。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3克之差)就是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出3克之差的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相互影响:指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为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例:望梅止渴。
2.相互补偿: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例: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灵敏。
3.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例:红色给人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高贵的感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