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辩证关系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辩证关系研究摘要青年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历来困扰教育者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话题更是得到重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为理论依据,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德育活动为实践依托,阐述青年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且针对高校德育的现状提出了青年大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1]

总书记的这一番话凸显了中央领导人对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期望,而这一讲话有别于以往领导人关于青年群体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广大青年保持个性,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与新阶段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关,与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体制的弊端有关。

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们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的弊端,造成社会中出现了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的“不平等发展”,导致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另一方面,由于在劳动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弊端使人终身束缚于一种社会职能,造成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能力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产生“异化”现象。基于此,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形态时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从而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全面发展和发展人的一切属性。“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2]马克思的这段论述高度概括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按照学者石书臣的观点,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的统一;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人

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3]

人的全面发展史历史的必然,也是青年发展的必然。因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未来。并且有利于青年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只有全面发展的青年才是社会需要的青年。片面、畸形的发展只能导致青少年人格的残缺不全,产生马加爵、药家鑫等类似的畸形悲剧青年,影响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教育青年必须有崇高理想、较高的道德水准、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要有较高的素质,在此前提下才能充分开拓能力,发展人的个性。

(二)从哲学的角度看,相对于群体的人的共性而言,个性是指个体的人的特殊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指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个性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度和学习等因素的作用下,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念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同的个体在个性的某些方面(如需求、性格优势、能力等)有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在个性的另一些方面(如性格、价值取向等)则有性质上的好坏的区别。例如,有的人性格残忍、暴戾,有的人在价值取向上崇尚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它们都是个性中的消极方面。对个性中消极方面的判断,仍以人类共有的基本价值准则如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等为依据。因此可以

说,个性并不脱离人类基本价值准则。这就意味着,如果说教育所培养的创新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的话,那么他们的个性仍应符合人类基本价值准则,是在符合基本价值准则基础上的优势和潜力的最大发挥。

个性的某些要素具有先天的基础。例如,性别会影响个性中的需求、性格、兴趣等;先天的身体特点有可能使一些人擅长音乐、运动和其他技能;先天的脑生理特点可能使一些人分别擅长于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因此,个性发展的前提首先是要尊重人们个性中的某些遗传特点。在上述前提下,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为个体发展其所具有的某些先天的生理和心理优势创造条件,促进个体形成在相应领域的特殊技能或能力;根据能够提供的可能性,激发个体的需求并提高需求的层次;在考虑社会和国家需求的背景下,尊重和培养个体的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个体的能力并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引导个体在尊重并遵守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规范、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多元价值选择等。现时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其个性发展也必然主要表现在上述方面。(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有机统一。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共性不能脱离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同时,任何个性都是一般,个性体现着共性,特殊性

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样,青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也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不是脱离全面发展的单一发展。

个性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发展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离开人的社会性,自然因素在人身上的表现就难以理解。比如,离开人的尊严而吃嗟来之食,离开感情和责任而谈性开放都是难以理解的。当代青年的个性发展应该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础上的发展,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发展,而并非随心所欲。那种对个人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无益甚至有害的个性是必须坚决反对的。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教育的宗旨不是孤立地发展个人,而是把个人放在人类缚在一起的大链条的位置上,使整个人都得到发展。[4]

个性发展过程中,个体发展和实现自身的独特及较高层次的需求,必须以发展和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和前提;无论个体形成何种独特的生活习惯,都必须以生活习惯的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将损害自身的身体健康;个体发展自己独特的性格,包括纠正不良性格如优柔寡断、急躁、孤僻倾向等,培养优秀性格如刚毅、果断、稳重、合群等,都必须以基本的价值标准为前提和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