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一个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作文自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像雕刻一件玉器,只有精雕细刻,才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

”古人也这样提示:“作十篇,不如改一篇。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自主修改作文呢?
一、激发自改兴趣
兴趣是知识之舟,是促进求知的巨大动力。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就会自觉地把心思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呢?
1、名人炼字的典故入手。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如何锤炼而成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又是如何推敲出来的?学生听了炼字的故事,兴趣盎然,修改作文的动机就活跃了,从中受到感染、体味“改”的美妙,迁移默化地萌生“改”的兴趣。

2、少修改多启发。

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意启发,而不要包办代替,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切忌通篇开花地批改,从而使学生丧失习作的信心。

其实,传统的作文评改观念和做法均是由教师一手包揽,即所谓的“精批细改”,“篇篇见红”,结果费时多而收效底;对在批改上可以降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益处。

3、佳作赏析。

每次作文讲评,教师可择其中佳作,胸怀珍爱之意,口溢赞美之辞,当众边读边析,尽情赏析,津津乐道。

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小作者是巨大的奖赏和鼓励,甚至可能成为培养未来作家的契机,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修改作文的动机。

二、自改步骤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对作文批改方法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刚开始学改作文,不知从哪里下手,头脑一片空白。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修改要求,“扶一程”再“送上马”,创设平台,以便让学生能“攀”上去,“摘到果子”。

首先需要了解清楚本次习作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习作要求读一读,明白文章内容是不是围绕中心来写,主题是不是突出,体裁是不是新颖,内容是不是具体,是不是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找出有毛病的地方,用特定的
符号标记出来。

接下来逐词、逐句、逐段地认真推敲,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否明了,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主次是否分明,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把写得不够通顺连贯的句子改得通顺连贯,把长句断成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

最后,在批改文章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所掌握的“增加、删掉、调换、移动”等修改文章的方法,并对文章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

三、给自改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有如“授之以鱼”,教师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渔”,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之后,他们就迫切要求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1、示范。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开始阶段,教师做好下水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修改的范例。

在每次的作文讲评课上,经常出示一些典型的常见的修改例子,选择有代表性的“病文”抄写在黑板上,然后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前提,放手让学生根据“标准”进行修改,提优点、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补充内容,教师适时得点拨和引导。

教师通过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用修改符合精心修改作示范,集体讨论,集体辨析,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这样修改的原因,“知其然而之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自改”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这也是将教师评改的心血汗水不停地流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的主动发展、自主作文的过程。

2、自改。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

”学生习作后的第一作者是自己,而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吗,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评改的意义,引导他们自读自改。

学生开始学习修改作文时,可以先从“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等问题入手,师则作适当点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尝到修改的甜头。

在教师的“搀扶”下,学生渐渐领悟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也就练就了一双会挑文章刺儿的“慧眼”。

要求学生注意划出自己习作中的病句,自行修改。

接着过渡到对片段的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修改提出意见。

最后从片段的修改过渡到对篇章的修改,教师同样对学生指点修改的方向。

3、互改。

叶圣陶先生又说:“教师的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可采用互改法。

讲评作文时,教师把一些在遣词造句或谋篇布局等方面有毛病的典型段落或篇章,先交给优秀学生一起探讨,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修改;然后,小组多向互改,以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出修改意见。

习作者可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升习作的能力。

4、风采。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
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自评自改不是放任自流,同样突出教师的“导”的作用,做好“教练”工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认真赏读自改后的作文,品读好词佳句,在自我品赏成功的欢乐,体验成功的乐趣,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拨动希望的火花,鼓足前进的风帆,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信心,就会从心底里爱上习作,并不断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总之,训练是手段,掌握才是目的。

学生自改习惯的形成,自改能力的提高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必须贯穿作文教学整个过程。

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了事,更重要的是“改”。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带动之下对文章的修改不再畏惧,渐渐有了兴趣,在教师具体修改方法的指导下尝试修改,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自改习惯,学生就会主动修改文章,。

学生改得主动了,教师批得就轻松了。

小学生的作文园地就定会出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喜人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