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风险下选择理论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的比较分析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的比较分析叶伟内容摘要:决策按照状态空间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三类。
本文就这三种决策的基本概念、使用原则、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e space, the decision-making may be divided into decision making under certainty ,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basic concept, their use principle, their applicable scope and their good and bad points and so on.Keywords:Decision-making under certainty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1.引言决策是理性人普遍从事的一种活动,也是极为重要的制胜手段。
它的核心是,对未来活动的多个目标及用途做出合理的选择,以寻求最满意的行动方案。
决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面对新问题和新任务做出科学决定,属于创造性的管理活动;②必须对实际行为有直接的指导作用;③具有多因素、多目标、不要确定性与方案的多样性,以及决策影响的时效性和一次性。
现代决策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概率和数理统计为基础,以统计判定理论和高等数学为工具,广泛地收集和处理信号,考虑人的心理和外在环境、市场等应变因素,知道人们把各类工程技术因素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做定量分析,并以电子计算机为辅助手段,研究决策的性质和规律、模型与方法,以寻求整体的最优解或满意解。
金融经济学之不确定风险下的选择理论PPT(39张)

所有消费计划形成的集合记为X。
• 偏好关系及其符号的规范表示:
• x y 表示x 偏好于y; x y 表示x严格偏好于y;x y
表示y偏好于x; x y 表示x 与y无差异。
• 偏好关系的期望效用表示: • 称个体的偏好有一个的期望效用表示,如果存在一
费 480
110
B U2 (C0 ,C1)
A U1(Y0,Y1)
100
• 某人的禀赋(收入) 为本年的550单位消 费品(甚至就是货币) 和下一年的480单位 消费品(点A表示)。
• W0W1为资本市场线, 斜率为(1+r)。
• 为了当期和未来消
450 550
费的效用最大,需 W0=1000 做出借贷的选择决
P1 E [C E F [r 1]]1 E [C E [F r2 ]]2 1 E [C E [F rn ]]n
• 而“期望的r的大小取决于风险的大小”是人们借贷 和消费选择的结果。
比较:人们在确定(无风险)的借贷利率r下的
借贷、消费的选择
W1=1100
下
年 消
590
本年消费
策和相应的消费决
策,如点B所示。
人们在不确定(有风险)借贷利率r下的借贷、 消费的选择?
C1
C13
C12
C11 Y1
A
C0
Y0
C0 w0
• 例如,下一年的收益率有5种状况,如果选择了本 年贷出100单位消费品(本年消费变为550-100= 450),则:
r
5% 10% 20% 30% 50%
580 589 595 618 640
• 如果能找到一个函数u,使得 u(585)×0.2+u(590)×0.3+u(600)×0.1+u(610)×0.25+u( 630)×0.15大于 u(580)×0.2+u(589)×0.3+u(595)×0.1+u(618)×0.25+u( 640)×0.15。
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

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格拉汉姆・鲁麦斯、罗伯特・萨戈登11、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证据 著 瓦奇 译注当前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的经济分析,主要建立在几个基本公理之上,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7年),萨维奇(1954)等对这些公理的表述都不尽相同。
这些公理被广泛认为代表不确定条件下理性行为的本质。
然而,众所周知,很多人的行为方式系统违反这些公理。
我们首先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开始,这篇论文提供了这些行为的大量证据。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一种他们称为前景理论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观察。
我们在这里将提出一种比前景理论更简单的替代理论,并且我们相信它更具直觉吸引力。
本文使用下列符号。
第i 个前景记作X i 。
具有概率p 1,…,p n (p 1+…+p n =1)的财富x 1,…,x n 的增加和减少,可以记作(x 1,p 1;…;x n ,p n )。
空结果被剔除,因此前景(x ,p ;0,1-p )简记为(x ,p )。
复合前景,如以其他前景作为结果,可以表示为(X 1,p 1;…,X n ,p n )。
我们使用传统符号>、≥和∽代表严格偏好关系、弱偏好和无差别。
我们规定,对前景X i 和X k ,有X i ≥X k 或者X i ≤X k ;但是,我们通常不要求关系≥可传递。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实验将假设的一对前景之间的选择提供给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群体。
表1列出了他们选择的结果,揭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违反:a)“确定性效应”或“公比效应”,例如,X 5<X 6和X 9>X 10的组合以及X 13<X 14和X 15>X 16的组合。
也有“反向公比效应”,例如,X 7>X 8和X 11<X 12的组合。
b) 原始的“阿莱悖论”或“公共结果效应”,例如,X 1<X 2和X 3>X 4的组合。
c) 两阶段博弈中的“隔离效应”,例如,X 9>X 10和X 17<X 18的组合。
信息经济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财经大学

第一章测试1.传统经济学假设信息是完全的。
A:对B:错答案:A2.信息经济学假设人是非理性的。
A:错B:对答案:A3.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创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A:对B:错答案:B4.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者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A:错B:对答案:B5.阿克洛夫提出了“柠檬理论”。
A:对B:错答案:A6.博弈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A:对B:错答案:A7.马尔萨克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一般都与先验分布有所差别,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A:错B:对答案:B8.()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提出信息可以作为商品。
A:凡勃伦B:哈耶克C:米塞斯D:奈特答案:D9.《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开创了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先河,其作者是A:范里安B:斯蒂格利茨C:马克卢普D:阿罗答案:C10.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不包括:A:道德风险B:委托代理关系C:逆向选择D:信息技术和网络外部性答案:D第二章测试1.期望效用法则中包含了对待风险的态度。
A:错B:对答案:B2.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凸向原点),他是风险厌恶的。
A:对B:错答案:B3.如果一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用统计方法计算并预测,则称为可保风险。
A:对B:错答案:A4.风险不能完全转移。
A:对B:错答案:B5.信息可以看作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A:错B:对答案:B6.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的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
A:对B:错答案:A7.信息很容易被独占或垄断。
A:对B:错答案:B8.信息的价值,通常是指信息服务的价值,是指有无信息时最大期望效用之差。
A:对B:错答案:A9.假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v=ln(1+c),v为效用,c为工资,有四份工作,他会选择那一份?A:0.5可能性10000,0.5可能性4000B:0.8可能性8000,0.2可能性3000C:7000D:0.4可能性20000,0.6可能性2000答案:C10.一块土地下有油的概率为0.3,如果开采,有油获利100,没油亏损50。
期望效用理论

Sichuan University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伯努利选择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对数函数,即用alog(x) 表示效用函数,x表示财富。则对投币游戏的期望值的计算 应为对其对数函数期望值的计算:
E[u(x)] 1 a log 2x1 a1.39 a log 2x 2x
其中, 0 为一个确定值。
(元) (元)
Sichuan University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问题:是否期望收益最大准则就是一个最优的决策法 则呢?
典型例子:“圣彼德堡悖论”(Saint Petersburg Paradox)问题:
有这样一场赌博:掷硬币直到正面朝上为止。第一次 就得到正面朝上的结果,则赢得 1 元,第二次得到正面 朝上的结果,赢得 2 元;第三次时,得4 元,......。 一般情形为如果掷n次,则第 n 次赢得 2 的 n-1 次方元
Sichuan University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通过观察函数f可以区分确定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下的 决策。
若f关于现实状态是不变的,即现实状态不会影响产生的 结果,则可以认为是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若不同的状态导致不同的结果,则可以认为是不确定条 件下的决策。
Sichuan University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3、在投机与赌博中的风险 投机:在获取相应报酬时承担一定的风险。 赌博: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打赌或下注。
Return
Sichuan University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不确定性下建立偏好模型的方法 1、状态偏好方法
定义:自然(或现实)状态指特定的、会影响个体行 为的所有外部环境因素。
通常用S表示自然状态的集合: S={1,…,s}。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作者:庹思伟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0期【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期望效用(EU)理论以及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具体效用函数形式,并给出了EU理论在单期投资组合优化中的简单应用,文章最后讨论了EU理论的缺点及Allias悖论。
【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效用函数投资组合优化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转化为了对人的经济活动的边际效用分析。
经济学被重新定义为“快乐和痛苦的微积分学”。
以主观效用为基础的微观经济理论体系使经济学从马尔萨斯时代的“沉闷的科学”变为了“幸福的数理表达”。
20世纪中期诞生的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 EU)理论将效用的分析从确定性环境带入了不确定性环境,成为了理性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决策准则。
一、期望效用理论(EU)简述(一)风险与不确定性期望效用理论描述理性人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消费(投资)选择。
“风险”及“不确定性”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有些经济学教科书也讨论了二者间的细微差异。
风险与不确定性均用于描述一个决策的后果由于缺乏充分信息而并非确定获知的情况。
若一个决策是在风险下做出的,则意味着决策者能够列出该决策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及其相对应的可能性(概率)。
如果一个决策是在不确定性下做出的,则意味着该决策产生的所有可能后果或其可能性是无法预测的。
以统计学的观点来看,风险意味着决策者对于决策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而不确定性则相反。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EU理论讨论的是决策者在风险环境下的选择。
(二)效用函数与期望效用理论微观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用于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束中获得的满足感。
从任何消费束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其对应的特定状态。
比如人们从一把伞中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当时的天气,晴天带伞对多数人来说是累赘,而暴雨天的一把伞却是大多数人的“救命稻草”。
金融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U(w)则被用于度量投资者在不同财富等级上的相对偏好。
07 预期效用理论

如果 EU > u(50),即甲认为接受赌博的预期效用大于不赌的效 用,那么甲会参加赌博。
如果 EV > v(50),即乙认为参加赌博的预期效用大于不赌的效 用,那么乙会参加赌博。
结论:只有当 EU > u(50) 且 EV > v(50) 时,这场赌博才能开展起 来。否则,便有一方不愿意打赌。
(一) 抽彩选择
现有两种彩票:福彩和足彩。奖品相同,中奖即得汽车一辆。 福利彩票:中奖概率为p,不中奖的概率为1-p。 足球彩票:中奖概率为q,不中奖的概率为1-q。 抽彩者:中奖,获U1单位效用;不中奖,获U2单位效用。 问题:抽彩者会购买哪一种彩票?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计算这两种彩票的预期效用——效用的 数学期望。用 EU、EV 分别表示福彩、足彩的预期效用:
p1 q1 ap1+ (1- a) q1
p2
pn
q2
qn
ap2+(1- a) q2 apn + (1- a) qn
这样,复合彩票 t 可用它的概率分布向量 ap + (1- a)q 来表示: t = ap + (1- a)q
4. 彩票集合
假定把所有的彩票进行合类后,共有 n 个等级奖励。则所有可
例2 赌博(gamble) 赌博是一种典型的靠随机因素决定收入的现象,用它可区别一 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消费者面对一种赌博 的时候,他是依据什么准则来决定是参加还是拒绝赌博的?
例3 择业(job-choice) 职业各种各样,有些职业具有稳定的收入,而有些职业的收入 不稳定,与绩效挂钩。因此,择业也是一种不确定选择问题。
行为金融学课件分析--中国海洋大学行为金融学(张帆老师)

总结(参考图书:《行为金融学》饶育蕾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凯恩斯观点:①择美比赛1\2②动物精神1\2Maurice Allais: ①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②阿莱斯悖论Ellsberg:埃尔斯伯格悖论Kahneman和他的同事Amos Tversky:“展望理论”Shiller:“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P18+P21+P32+P40+本总结第五章为什么是这两个是两大基础?分析:标准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的理论体系。
EMH它有三层含义是:①配置有效:市场机制下资源分配为帕累托状态;②信息有效:“价格反映信息”,信息均质分布,无信息不对称;③运行有效:即无交易成本,它保证了套利机会。
EMH成立的三个支持性论述为:①投资者是理性人,长期市场会将非理性人剔除;②人的非理性行为不存在系统性偏差;③即使存在系统性非理性偏差,理性者的套利行为也会让市场价格最终回归均衡状态。
驳斥一:“有限理性人假设”认为由于信息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人往往追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即修正了理性人假说,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偏好等心理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
驳斥二:许多投资者倾向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证券。
当噪声交易者通过“流言”或跟从他人决策而决策时状况会更严重。
投资者情绪反应的是许多投资人的共同判断误差,而非随机性的错误。
驳斥三:套利的有限性认为套利交易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等,现实中总是有风险和有成本的,且有时还会因交易规则约束无法实现。
而在卖空上的受限也使得套利是有限的。
因而存在证券对基础价值的长期偏离。
2.1人的非理性(考论述题!)人的非理性包括两方面:概率判断的非理性→如通过启发法判断概率,导致结果非理性概率判断的理性模式是遵循“贝叶斯法则”的,即以客观和无偏方式设定主观概率,按“贝叶斯定理”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概率以使之接近实际。
不确定条件的选择理论资料

讲解
• 早期学者将不确定性和风险区分开来,将 不确定性分为确定的确定性(即风险)和 不确定、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如奈特, 1957),现在一般不加区分。
•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未来有多种可能情形发 生,每种情形下的结果(收益)已知,而 且各种情形发生的概率已知。通常用彩票 来代替之。
图示
• A Simple lottery: L=(x1,p1;…;xS,pS)
p1
x1 x2
p2
L
ps
xs
pS
xS
A Simple lottery and Machina Triangle
• The set of all lotteries on outcomes X is denoted {( p1,..., pS ) RS p1 ... pS 1}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1期望效用理论2随机占优理论一期望效用理论vm公理化体系展望理论及其他1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公理体记号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熊和平 2009年秋季
主要内容
• 引言:问题的提出和简单历史 •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公理与期望效用理论 • 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 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些替代 • 随机占优理论 • 风险厌恶及其度量 • 一些常见的效用函数
• C=(A,0.25) D=(B,0.25) • 结论?
A 选项7
6,000 (45%)
B 选项7
3,000 (90%)
C
6,000
选项8
(1%)
D 选项8
3,000 (2%)
0 (55%)
0 (10%)
0 ( 99%)
0 (98%)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 与信息
上章要点回顾
✓信息经济学的涵义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程的理论逻辑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 与信息
信息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安排
不确定性
定义 不确定性与利润
风险
信息 其他
基本概念
风险偏好分类
风险转移
定义
连续信息、计算信息、累积信息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 与信息
走近大家——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
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自成 体系经济学家。他的研究不单纯局限于经济学领域, 对社会学,历史学,财政学,民族学和文化史等均有 广泛的涉猎。
1912年,熊彼特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1914 年,熊彼特又发表了另一重要成果,即《学说史和方 法史的诸阶段》,此书被称为学说史的经典。
英国阿斯顿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访问学者罗伯特•麦特 维斯教授通过计算证明,从一般餐桌或人手的高度滑落 的吐司所受的重力作用,还不足以使其旋转整整一圈, 大部分吐司只旋转半圈就掉到地上了,所以肯定是抹了 黄油的一面着地。
新行为经济学理论_对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一个延伸_王首元

2012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ul 2012第32卷第4期(总114期)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32(Sum No.114)[收稿日期]2012-03-05[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业税收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基金项目(230009)[作者简介]王首元(1983-),男,吉林通化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孔淑红(1962-),女,山西榆次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行为经济学理论:对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一个延伸王首元,孔淑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传统期望效用理论和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是目前研究人们行为决策模式的两种重要理论。
前者以最终财富状态作为人们决策的参考依据,但是效用函数形式不明确;后者以财富的变化量作为人们决策的参考依据,但是将客观概率转换成了随机性较大的主观概率。
作为对两者的综合和延伸,提出了一个新的消费者行为决策机制———比例效用理论。
作为比例效用理论的扩展应用,简单证明了比例效用理论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存在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通过计量分析给予了比例效用理论实证层面上的支持。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边际效用递减;比例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经济人;决策[中图分类号]C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5X (2012)04-0017-08一、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回顾经济学的基础是研究经济人的选择行为。
经济人的选择行为在经济学中被描述为效用最大化。
在确定性的情况下,人们最大化效用的行为很容易判断。
当出现不确定情况时,人们的选择行为成为经济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行为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中通用的风险描述方式为(X 1,P 1;X 2,P 2;…;X n ,P n ),表示决策者面临的风险选择,其中,X n 表示可能获得的货币数量,当货币数量为0时通常省略;P n 表示获得X n 的概率,当概率为100%时通常省略。
决策理论与方法

决策理论与方法
决策理论与方法是指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来做出最优决策的一种方法论。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通过各种方法和模型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决策理论中,人们通常面临各种不确定性。
这包括风险、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风险是指可以计量和评估的未来事件的概率;不确定性是指无法确定未来事件的概率;模糊性是指我们对未来事件的认知模糊或不完全。
决策理论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决策分析。
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需要对不同选项的可能结果和概率进行评估,并计算每个选项的期望效用。
然后,决策者可以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选项作为最佳决策。
另一种常见的决策方法是多属性决策分析。
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需要考虑多个属性或准则,并对每个选项在这些属性上的表现进行评估。
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决策矩阵,决策者可以比较不同选项在各个属性上的得分,并做出最佳选择。
决策理论还包括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决策树、模糊集决策等方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决策者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总之,决策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它通过各种方法和模型来帮助人们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最佳决策。
无论是个人
还是组织,在面临决策时,都可以借助决策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预期效用理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函数是预期效用理论的 核心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面临
风险时所期望的效用水平。
期望效用函数基于个体对不同结 果的可能性和效用的评估,通过 数学运算得出一个综合的效用值
。
期望效用函数是决策分析的重要 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评估不同决
策方案的优劣和潜在的风险。
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
风险厌恶是指个体在面临风险 时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选项, 以避免潜在的损失或不确定性 。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金融学分 支,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的预期效用理论。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 得了重要进展,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更加深入 。
预期效用理论的扩展与改 进
预期效用理论是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础,但随 着研究的深入,该理论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研究者们不断尝试扩展和改进预期效用理
详细描述
可得性启发会导致人们忽略那些不显眼或不易回忆的信息, 从而做出不准确的判断或决策。例如,在评估一个产品的质 量时,人们可能会根据他们能够回忆起的最近的负面反馈来 做出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全面的信息。
锚定效应
总结词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或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第一手信息或初始值的影 响,从而导致他们的决策被固定在初始值上。
详细描述
锚定效应会导致人们的决策受到初始信息的限制,无法根据更全面的信息进行 调整。例如,在评估一个物品的价值时,人们可能会根据初始的报价来做出判 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全面的信息。
过度自信与自我归因
总结词
过度自信与自我归因是指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于自信,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 归因于外部因素。
概念
该理论认为决策者会根据对结果 的预期效用和概率的评估,来选 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动 方案。
预期效用理论的原理

预期效用理论的原理预期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描述了人们如何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基于对可能结果的效用价值的估计,而不仅仅是结果本身的价值。
预期效用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人们是理性的决策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最大化个人效用。
预期效用理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人们将评估概率与效用值相乘。
按照预期效用理论,人们会根据不同结果发生的概率来评估效用值。
如果某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更高,那么它的效用值会更高。
2. 人们具有风险规避的倾向。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更倾向于避免风险。
换句话说,人们更愿意选择稳定的结果而不是不确定的结果,即使这意味着得到的效用值可能较低。
3. 人们的偏好是相对的。
根据预期效用理论,人们对结果的看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他们会将当前的决策结果与其他可能的结果进行比较,并选择效用值最高的结果。
4. 人们对效用的估计有偏好。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效用函数不是线性的。
换句话说,人们对不同结果的效用值的评估可能是非对称的,即对于得到相同效用值的正向和负向结果,人们的导向可能不同。
5. 人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决策。
预期效用理论假设人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估计不同结果的概率。
如果过去发生某个结果的概率较高,人们可能会在决策过程中高估该结果的发生概率。
预期效用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金融和投资领域。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可以利用预期效用理论来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风险和收益。
此外,预期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的行为,例如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之间的权衡以及选择不同品牌的决策过程。
然而,预期效用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决策者,可以准确评估概率和效用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概率和效用值的估计可能存在误差。
其次,该理论没有考虑到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规避倾向。
第8讲 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经 济
在阿莱斯悖论中,人的选择不理性
学 二
阿莱斯悖论涉及非常接近0或1的概率,因而不是普遍的
五 讲
在理论中加入“后悔”
》
配 套
放弃独立性公理,从而构建更弱的理论
课
件
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失去
效用变化
一笔钱带来的效用损失的幅度,比
得到同一数额的钱带来效用增进的
二 五
条件总是成立
讲
》
A f B A (1)C f B (1)C
%
%
配
套
课 件
命题8.7(期望效用定理):如果定义在彩票空间L上的偏好是理性和连续
的,并且满足独立性公理,那么这样的偏好可用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表述
出对来任。意也两就个是彩说票,L=(我p1们, ..可., p以LNf%)为与L 每L '=种(pn结1N1',p果.nu..n,np=nNN11'p),来nu..n.说, N,指必定然一有个效用值un,使得
讲 》
连续抛掷硬币,直到第一次抛出正面后赌局结束
配
套 课 件
如 这 钱果一来赌参第局加n次给这才参一第期与 赌一望者 局收次益带 的抛来 人12出的1正期 面12望2,收2参益 12与是3者无4 可L穷以大n得1, 12到但n 的2甚n1奖至12励t很1是1n难2找n-1元到钱愿意掏10元
期望效用
从CAPM到一般均衡定价的理论拓展
偏好上:风险下的偏好理论体系——期望效用利率
均衡分析上:从部分均衡到一般均衡
3
8.2 风险状况下的选择理论——期望效用
引子:圣彼得堡悖论
《
金
融
经 济
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EU(w)=0.5U(10)+0.5U(20)
在图中用AD连线的中点B表示; 显然,当效用函数为凹时,确定性财富的效用总是大 于一场公平赌局的期望效用。此时投资者将不愿参与 该公平赌局。 称不愿参与公平赌局的投资者为风险厌恶投资者。
再由上图可以看出,参与该赌局的V·N-M期望效用与持有
不确定性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不确定 性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 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
杰克 赫什雷弗(J. Hirshleifer,1973):信 息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
*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944年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理论; 1959年德布鲁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0
1 时间
对每一种自然状态赋予一个概率值,满足:iN1 pi 1
个体行为的选择基于结果的一个概率分布。
(a, P)→ r=f (a, P)
第一节、风险与不确定性
三、不确定环境下的个体决策准则 期望收益最大化准则 期望效用最大化准则
➢期望收益最大化准则
通过比较投资收益的期望值达到比较投资方案优劣的 目的。
在引入了主观概率之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将变得模糊。 特别是在经济生活中,绝大多数概率评价都具有主观色彩,因 此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用。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2:是否可以保险
风险
是一种商品,具有一定的价格,可以进行交易(转移)。 保险是常见的一种交易形式
不确定性
不可交易,不可保险。
例:掷骰子赌博:掷中6点为胜者,赢600元,掷出其余 点数为负者,输120元。显然,参与人面临风险。
以随机变量ε表示一场赌局,若其期望收益为零,即 E(ε)=0,则称其为一个公平赌局。 设个体的V·N-M效用函数为U(·),其初始禀赋(财富)为 w,若对任何满足E(ε)=0, Var(ε)>0的公平赌局有: •E[U(w+ε)<U(w),则称此个体是风险厌恶的(Risk
第八章 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1 16
L
ln
2
1 8
1 16
1 32
1 16
1 32
1 64
1 32
L
1 64
L
L 1
128
ln
2
1 2
1 4
1 8
1 16
L
ln 2
2
8.2 风险状况下的选择理论——期望效用
偏好与效用函数
理性(rational)偏好(定义8.1):在选择空间中的一种偏好被称为理性 的,如果它满足完备性与传递性
–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定义为
u( y)
RA ( y) u( y)
9
8.3 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推导思路
– 对一个拥有财富水平y的投资者提供一项投资:以π的概率赢得数额为θy的货 币,或者以1-π的概率输掉数额为θy的货币
u( y) *u( y y) (1 *)u( y y)
0.11 u50 0.89 u0 0.10 u250 0.90 u0
– 表明人应该认为L2优于L'2,出现矛盾
6
8.2 风险状况下的选择理论——期望效用
对阿莱斯悖论的回应及展望理论
对阿莱斯悖论的4种通常回应
– 在阿莱斯悖论中,人的选择不理性 – 阿莱斯悖论涉及非常接近0或1的概率,因而不是普遍的 – 在理论中加入“后悔” – 放弃独立性公理,从而构建更弱的理论
8.3 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
几种常见的效用函数
CARA:常绝对风险厌恶型效用函数
–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为RA(c)=α
u(c) ec
CRRA:常相对风险厌恶型效用函数
–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为RR(c)=γ – γ=1时是对数效用函数ln(c)
简述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

简述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
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是在面对不确定性与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量化和评估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决策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1. 基于概率的方法:利用概率理论和统计分析来量化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做出决策。
例如,使用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等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
2. 场景分析法:通过构建不同可能情景的模型,根据每个情景发生的概率和结果的好坏来评估决策的风险和回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不确定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
3. 决策树分析法: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将不确定性逐步分解为不同的决策路径和概率,从而做出最优决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决策节点和不确定结果的决策问题。
4. 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随机数和概率模拟的方法,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和回报。
5. 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多次模拟和分析,得到不同决策方案的可能结果和风险。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决策问题,可以考虑到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6. 期望效用理论:考虑到决策者的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通过权衡不确定因素的期望收益和风险,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这些方法在不确定性决策中都有不同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