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杂合
子可产生多种配子。
(2)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出现
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 出现性状分离。 (3)纯合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杂合子中 含有等位基因。
六、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1、由亲本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
亲本基因型组合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Aa
AA×aa AA AA:Aa=1︰1 Aa Aa:aa=1:1 aa 全显
全显
全显 显性:隐性=1:1 全隐
Aa×Aa Aa×aa aa×aa
AA :Aa:aa=1:2:1 显性:隐性=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显性遗传因子(D) 显性性状
(1)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d) 隐性性状
(2)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纯合子(DD,dd)
杂合子(Dd )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
入不同配子。配子中只有一个遗传因子。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结论: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得到F2中: (1)表现型比例:显性:隐性=3:1 (2)基因型比例:DD:Dd:dd=1:2:1
yyrr 隐性纯合 子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 1 : 1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试验结果
表现型 项目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 粒
实际 子粒数
F1 作母本 F1 作父本
31 24
1
27 22
: 1 :
26 25
1 :
26 26
1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家兔的白毛与短毛 B、人的体重与身高 C、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杆 D、鸡的毛腿与光腿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高 矮 相关概念: × 杂交与自交 正交与反交 F1 高 ×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F2
高 矮
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 接近1:1:1:1,从而证实了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 传因子是自由组合。
1、遗传因子-基因
2、表现型和基因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如D和d。
注意:D和D、d和d则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
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 亲代是相对性状,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所 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是隐性性状。 方法二: 双亲的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则后代 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双亲的性状是显性性
状。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 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
1、属于纯合体基因型的是
A.Dd B.AabbEe C.AaBB D.AAEEff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一代中
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有 (
A.1/16 B.4/16 C.9/16 D.10/16
)
3.纯合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F2中产
生的不同于亲本性状,而又能稳定遗传的占 ( )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主要考点: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4、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 细胞的过程中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性状之比: ( 4种 )
9: 3: 3 : 1
黄色圆粒:
1 16
1 16 1 16 4 YYRR、16
遗传因子之比: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 9种 ) 绿色皱粒:
2 yyRR、16
2 16
2 16 YyRr、
2 16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1 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 YyRr × 验:杂种子一代 配子: YR Yr yR yr yr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
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
F1植株是 ( B )
A.高矮之比是1∶1
C.高矮之比是3∶1
B.全是矮秆
D.全是高秆
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
有各有矮茎,让后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
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4
C、9:6
B、1:1
D、5:1
型中必然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
进一步的推断。
方法三: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为3 : 1, 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X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为1 : 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AaXaa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 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AAX_ _ (4)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都是隐性纯合子。aaXaa
时期:
特点: 结果: 过程:
精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1个精原细胞
wenku.baidu.com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第 二 次 分 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
精 前期:联会、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子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的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形 2个次级精母细胞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成 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 过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程 末期:各形成2个精细胞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变 化 曲 线 4N DNA 染 色 体 染色单体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 分裂
返回
选择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 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 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 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4、5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 形成的精子数目是:[ ] A.20个 B.5个 C.10个 D.40个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必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一、无中生有为隐性。
二、有中生无为显性。
3、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
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
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
圆粒种子
皱粒种子
粒形
315+108 = 423
101+32 = 133 圆粒:皱粒 ≈ 3:1
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
粒色
315+101 = 416 108+32 = 140
黄色 :绿色 ≈ 3:1
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P 配 子 F1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YYRR黄色圆粒
YR
5.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 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 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 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 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 的几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
C.1/4,1/4
D.1/4,1/8
×
yr
yyrr 绿色皱粒
YyRr(黄色圆粒 ) yR Yr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yyR 16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Yyrr 16
×
yr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YyRr 16
1 16YyRr 1 16 yyR 1 r 16 Yyrr 1 16 yyrr
主要考点: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1
F2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杂种子一代 高茎
测交实验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Dd d
×
dd d
配子 D
测交 Dd 后代
高茎 ∶
dd 矮茎
30 1
34 1
五、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
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个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 单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
比较 项目 染色 体数 DNA 数 染色 单体 数 同源 染色 体对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 2N 2N 2N N
N
N 2N
N a 0
5、在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体细胞 C、精子 D、精原细胞
2a 4a 4a 4a 2a 2a 2a 2a 4a 0 4N 4N 4N 2N 2N 2N 0 4N N N N N 0 0 0 0
0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 分裂
染色体变化曲 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 分裂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 分裂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 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 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 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
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
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2、从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
(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有关概率的计算 1、乘法原理: 多个独立事件(相容)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 各事件发生概率之积。(既是A又是B) 2、加法原理: 互斥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 率之和。 (不是A就是B)
皮孩子的概率为( )
A、100% B、0%
C、25%
D、75%
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对或二对以上
相对性状的遗传
4、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 B、b控制。现有 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 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 出19只黑毛幼鼠,则亲本鼠的基因型最可能依 次为( C ) A.BB、Bb、bb C.Bb、BB、bb B.bb、bb、Bb D.Bb、Bb、bb
遗传与进化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重点掌握: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3、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一、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自然状态一般是纯种;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豌豆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性状: 生物体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A.1/16
B.1/8 C.3/8 D.3/16
4、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 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 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 (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 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 型及其比例为( )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