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研究之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研究
20094248刘立在任何组织活动中,随着活动的推进,能否最终达成组织目标,关键在于组织内部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的参与,根据罗宾斯的研究框架,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个体行为有很多影响因素,这些最基本的个体而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要受到一系列因素包括主观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因素构成了个人完成组织目标的能力。分析了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控制、加以管理、加以塑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下面我针对内在价值观和外在的群体这两个变量谈谈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所谓价值观,就是观念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或主观意识。人类主体通过观念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并掌握各种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客观规律。而我们拥有一个正确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以减少实践活动的无效性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与一定客观生活条件相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他具有动力性特征,一经形成便引导人们按一定方向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有人重视金钱报酬,有人更注意工作成就,或更注重权力地位。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这种不同的侧重。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认为这个规章制度是合理的人,就会认真地贯彻执行;认为这个规章制度是错误的人,就会拒不执行。而这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选择组织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到与企事业单位有关的各种人员的价值观。只有在平衡各方面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
人具有社会属性,其基本特征就是有归属的需要。谁都有家庭、朋友、集体等的需要,归属可以排除孤独、恐惧、忧郁等心理障碍。人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他们两者相辅相承,互成因果,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体,个人共同举起手组织成了一个体系,而这个群体便容纳了个人的所有能力。
其中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在从众心理。阿西的三垂线从众心理实验很好的证明了这点。他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个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个人是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线中哪一条线等长。实验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致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实验表明:第一,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第二,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第三,大约有15%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际判断次数的75%。
因此,可以看出,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机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参照构架,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从众。其次,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成为"一匹离群之马"。遭受孤立,因此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个人在组织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在组织活动中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探索影响个人行为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在个人的主观内在因素的分析上,能够帮助组织顺应组织成员的个性特征,实现因人因事的合理任用,更快更好的达成组织目标,而对外部因素的分析,则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更好的外部环境的塑造,为组织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