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之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科学之旅

教材分析

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录像视频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

2、围绕“探索”进行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有关实验、现象等,并小结出物理的学习方法。

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物理知识信息。如上课之初,教师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便于学生明确探索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教师不压抑学生思维,不管对或错,都不忙于作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开阔,思维的火花会闪现。

3.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

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共享,而且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和点评。

4.实验法。这是反映物理学科特点、学习物理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砺练自己的智慧。

教法学法

(二)说学法: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实验法

2.多种感官协同法: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要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开通。

(一)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求: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展示在自然和生活中的神奇。其中自然中的神奇是按照:从天空到大地,从山峰到江河的思路设置的。正如教材所示:“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

而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能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本节有两个段标,其中段标1为“在自然中……”;段标2为“在生活中……”。在这两个段标中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学科渗透”的基本理念。

如,“在自然中……”的“彗星”、“夕阳西下”、“电闪雷鸣”、“地震火山”、“雪崩”和“龙卷风”等皆为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分支学科有关,并且也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其他学科有一定交融。

“在生活中……”的“倒饮料”、“水折筷子”、“拉链开闭”、“圆珠笔”、“冲浪”和“跳高”等皆为生活现象。它们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技术发明、社会影响等关系密切。

教学建议:

1、课本中列举的光、声、热、电磁和力五个方面的事例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录音与幻灯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例如,每个事例采取讲故事加配录音的方法用磁带录制下来,同时将每个事例的主要情节用幻灯片制成画面,上课时,教师打开录音机和投影仪,同步配合,让学生边听、边看。如果无条件,教师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蓬莱海面奇特日出”的材料,这里主要是使学生感到物理现象的有趣,并不要求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2、建议教师做一个模拟雷电现象的放电演示,从而引出“实验”这个概念。学生小时候常玩的“把戏”即口中含水,再背着太阳方向喷出雾状小水珠,便可观察到彩虹,可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就是实验。

3、光的色散和隔掌吸钉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也容易成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起极大的兴趣。光的复合较为难做,可演示光的色散实验后作为问题提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彩色照片。

4、通过本节的学习,主要应告诉学生学习物理,要注意对现象的观察,积极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在本节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教师不必解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课时教案参考

(三)参考资料

1、关于物理学

物理学一词源出于希腊文physics,意为“自然”。物理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在古代,物理学只是“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6世纪后,它才与哲学分离开来。自从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它的研究领域就在不断地开拓着,逐渐建立起力学、光学、热学、电学、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学等物理基础部门;每个基础部门,又不断地形成许多新的分支。

物理学的发展一般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古代物理学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近代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

大约在七八世纪之后,中国和希腊形成东、西方两个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心。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表面的观察和直觉获得的,基本上还处于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简单总结和思辨性的猜测阶段,实验的巨大作用还没有被认识到。同时还由于社会对科学的需要十分有限,科学的社会功能并不显著,所以物理学的发展比较缓慢。

15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技术的大发展。席卷欧亚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起人们的探索精神,系统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数学演绎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