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颗粒技术及矿物分离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效应的球直径
质量(体积)或个数
同沉降速度的球 直径,在层流区即 dst 体积直径dV,但常 为同效应的球直径 dSV=6 / SV
质量(体积)


气体透过 常压粘滞流 常压滑动流 气体吸附
2~50 0.05~2 <10
/ / /
4.1 颗粒特性
1. 筛分法
筛分分析法是让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或非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 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分法适用于约 100mm 至 20μm之间的粒度测量。 由于各国采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标准筛。 单位长度的筛面上所具有的筛孔数称为网目数,简称网目。有的标准筛的网目是指 每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我国主要应用上海标准筛和美国泰勒筛。
4.1 颗粒特性
粒群粒度的分布函数图以叫该粒群 的粒度分布曲线图,它是以散物料粒 度组成表为依据的,曲线的横坐标代 表粒度,纵坐标代表(累积)产率。 累积粒度特性曲线有许多用途。 对于粒度范围很宽的物料,为了清 楚表达粒度分布情况,可将曲线绘制 在半对数坐标系或全对数坐标系中。 把横坐标或纵座标取对数后,相邻粒度级之间在横轴上的间距,细粒级增长,粗 粒级缩短。 图4-l-4是全对数负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因纵坐标也采用了取对数处理,曲线已 直线化了,这样便于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而将曲线用数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借此确定颗粒粒度在物料中的分布规律。 3.函数法 函数法就是用数学方法将物料粒度分析数据归纳、整理并建立能反映物料粒度分 布规律的数学模型—粒度特性方程。在矿物加工中常用的有以下2种:
4.1 颗粒特性
五、連生体及矿物的解离
連生体:是指两种以上的矿物所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矿物的单体解离情况可用解离度来表述。解离度系指矿石中呈单体的矿物占该矿物总量 的百分数。兼含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颗粒称之为连生颗粒或中矿颗粒,矿物加工中遇到的 许多困难均与此类颗粒的处理有关。 破碎和磨矿作业用来使矿物聚合体碎裂(断裂),从而引起或增加解离。碎裂结果,可产 生两种型式的解离。 1.粒间解离 粒间解离这一概念系指在晶粒边界上而非横穿晶粒碎裂。 因此,解离大致发生在矿物晶粒周围,但因任一种矿物都 有一个晶粒范围,碎磨仍需将颗粒粉碎至平均晶粒粒度以 下。粒间解离的出现可由碎磨产品的频率筛析推断出;在 筛析曲线上有两个峰值,其 中第二个峰值表示晶粒边界上的优先碎裂。 2.穿粒解高 图中清楚地示出穿粒解离这一概念。高登和威杰尔都已 用如下假设将解离的这种表示法扩展至三维体。
第四章 颗粒技术及矿物分离特性
矿物的分离与加工是依据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的,粒度、密度、形状及表面特性 等对矿物加工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矿物加工必须研究矿物的分离特性参数,如分布特 性、分离点及分选效果等,并据此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方法。
4.1 颗粒特性及表示方法
一、颗粒粒度的大小 颗粒的大小是指颗粒在空间范围所占大小的线性尺度。常用粒径和粒度两个术语来述, 其用法和含义有所不同。粒径是以单颗粒为对象,表示颗粒的大小;而粒度则以粒群为对 象,表示所有颗粒大小的总体概念。 颗粒大小的表示方法(演算直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三轴径;② 球当量径;③ 当量圆径; ④ 统计直径 二、颗粒群的平均直径 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接触的不是单个颗粒,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粒群。对其大小的描 述,常用平均粒度的概念。 粒群的平均粒度可用统计数学的方法来得。即将粒群划分为若干窄级别,任意一粒级 的粒度为d,设该粒级的颗粒个数为n或占总粒群质量比为W,再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总粒 群的平均粒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颗粒特性
( 1) 高登Gaudin一安德列耶夫一舒曼SHuzman公式
Y = 100(
D )k Dmax
对一定的物料k是常数,一般破碎产物的K值常介于0.7~1.0之间。
(2)罗逊(Rosin)—拉姆勒(Rammler)公式
R = 100e
− bD n
四、粒度的形状 颗粒形状与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对颗粒群的许多性质产生影响。在矿物 加工中,颗粒的形状是一个重要的几何特征。 颗粒形状分析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1) 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 它是根据颗粒的面积和体积两个特征导出的。
2.显微镜法
显微镜是唯一可以观察和测量单个颗粒的方法。而且,经常用显微镜法来标定其他方法。 根据光学仪器的分辨距离,光学显微镜测量粒度的范围大致以 0.3 -200μm为宜;透射电子 显微镜测量范围为1nm-5μm;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比透射电子显微镜低,测量的最小粒 度约为10nm。
3.光散射法和消光法
4.1 颗粒特性
五、粒度的测量分析方法及选择
现有的粒度测量方法很多,有直接测量法,简接测量法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 法 大致粒度范围(μm) 测量依据的性质或效应 表达的粒度 直接得的分布
筛分析 (微目筛)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全息照相 激光:光散射、消光X 光小角散射 重力沉降 离心沉降 电传感法
于是,粒级解离度=G/FV,PbS=0.001/0.037=0.027 同理可求出脉石的解离度为0.86。 对于每一粒级的解离度都可以用Gi/FV求得。最终可求得每一组分的总解离量。
4.1 颗粒特性
3.中矿颗粒的性质及行为 不同矿物在中矿颗粒之中的接触状况,将是决定中矿在分选机中的行为的一个 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可以将中矿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见图)。 将中矿颗粒分成四类并非绝对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应决定于颗粒和矿物晶粒 的相对粒度,在此粒度下分选得以实行。 当中矿颗粒含量较多时,应考查一下中矿颗粒在某些类型分选机中的行为。如 在磁选情况下,颗粒内含任何导磁矿物(甚至矿物完全被包围)实际上都会使该颗 粒得到回收。
光散射法 通过测量颗粒的散射光强度或偏振情况、 散射光通量或透过光的强度来确定粒度。 图为Malvern激光测粒仪的光路系统。它采用He-Ne 激光,利用衍射散射的角分布随粒径改变的原理来求颗粒 群粒度分布。测量范围为0.5~1800μm。
4.1 颗粒特性
4.电传感法—库尔特计数器
电传感法是将被测颗粒分散在导电的电解质溶液中, 在该导电液中置一开有小孔的隔板,并将两个电极分别 于小孔两侧插人导电液中。在压差作用下,颗粒随导电 液逐个地通过小孔。每个颗粒通过小孔时产生的电阻变 化表现为一个与颗粒体积或直径成正比的电压脉冲。仪 器对脉冲按其大小归档(颗粒体积或粒度的间隔), 进行计数,因此可以给出颗粒体积或粒度(体积直径) 的个数分布。 通常测量范围约为 0.5-1000μm。
4.1 颗粒特性
解离度G可以用晶粒粒度与颗粒粒度之比RL(dG/d)以及每种组分在原始集合体中的体积 分数FV来表示。对于每一组分,当RL>1.0 时:
( RL − 1) 3 FV + 3( RL − 1) 2 FV2 + 3( RL − 1) FV4 + FV8 G= 3 RL
但当 RL<1.0 时:
(2) 形状指数(shape index) 形状指数和形状系数不同,它和具体的物理现象无关,只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颗粒的外 形。常见的形状指数有球形度、伸长度和扁平度等。 球形度: ψS=(与颗粒等体积的圆球表面积/颗粒的实际表面积) =S球/S粒 ψS一般小于1,对于球形ψS =1。 伸长度 扁平度 n =长径/短径 =l / b m =短径/厚度 = b / h
4.2.1 分布特性及分选特性值的确定
一、 分布特性曲线与特性值 在一组对施加力显示正响应的颗粒之中,被利用的特性值通常有一个范围。其原因是颗粒粒 度的变化,解离度的不同,或是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的细微变化。 如图3.2 所示,一组颗粒的特性值范围可表示为频率曲线或累计曲线。这类曲线大多用于重 选过程,我们称作可选性曲线。粒度是可被考虑利用的一种最简单特性, 图3.3为一组颗粒的粒度特性分布。根据此粒度特性,可大致地估计其分离效果。
4.2 矿物分离过程分析
选矿的任务主要是根据矿物粒度或组成的不同对矿物颗粒进行分选。将矿物颗粒在置于特定环 境之中,并通过分选装置实现矿物的有效分离的目的。在分选机中,向矿物颗粒施加适当的力, 受该力作用的物料产生正响应,不受该力作用的物料产生负响应。 分选过程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矿物的特性,分选机的性能, 以及生产对品位和回收率的要求。 可利用的矿物特性主要包括粒度、形状、密度、磁化率、导电 率以及表面特性。这些特性和利用这些特性的特殊过程将在其它 章节中详细讨论,在此主要讨论矿物特性与分选效率的关系问题。
log G = ( 1 + 1) 3 log FV RL
仍然呈A、B矿连生体的颗粒分数为下列之差:
FAB = 1 − G A − GB
不充分解离不是降低品位就是降低回收率,这一情 况应引起注意。 解离对品位的影响如图所示。
4.1 颗粒特性
例:若晶粒粒度为500μm,试求某作业溢流产品的解离度。该矿含 10%PbS(ρ=7600 kg/m3),90%脉石(ρ=2650 kg/m3)。 解:基数100g矿石 根据公式(2-7)、(2-8)计算出 对于PbS
表面积形状系数 与某种粒度相联系的表面积形状系数φs: Φ s =
S d2
4.1 颗粒特性
体积形状系数 与某种粒度相联系的体积形状系数φv : Φ V = d 比表面积形状系数 设SV为单位体积颗粒的比表面积,则 式中
Φ SV = ΦS ΦV
V
3
,φSV为比表面积系数。
S Φ s d 2 Φ SV SV = = = d V ΦV d 3
4.2 矿物分离过程分析
除考虑粒度的一些特性外,引起特性波动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解离不充分,但解离不足的 影响程度取决于被利用的特性。解离度的变化将导致可选性曲的变化。 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变异对分选的影响,可用图3.4所示的曲线来描述。A组中全部颗粒的β 值均小于D 组中之值,因此这两组颗粒可用β3 将和β4 之间的某一分选机给定值加以分选。B 组和D组也可用分选机给定β值来加以分离,但这种情况比较困难,因两者几乎重叠。 图3.4 中A、B、C三组之中两组的分选,在选矿作业中是典型的。采用β2和β3之间的某一 分选机给定值,有可能使A、B分选良好,但不完全,实际的给定值取决于产品要求。例如, 可能需要采用给定值β3,以获得高品位B或高回收率的A。 A、C的分选程度不太令人满意,因为得不到纯净的A,而可获得的纯净C的量又取决于两条 曲线的相对扩展。因此,由可选性曲线预测得到的分离率。代表着应用该种特定特性对所处 理物料能够获得的最高分离率。
>40 (5-40) 0.25~250 0.01—5 2~500 0.02~2000 0.005~0.1 2~100 0.01~10 0.4~800


d筛 da,dF,dST 等
质量(体积) 个 数
通常是颗粒投影像的某种尺 寸或某种相当尺寸
颗粒对光的散射或消光(因散 射和吸收),颗粒对X光的散射 沉降效应:沉积量,悬浮液的 浓度、密度或消光等随时间或 位置的变化 颗粒在小孔电阻传感区引起 的电阻变化 床层中颗粒表面对气流的阻力 气体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
FV , PbS =
10 / 7600 = 0.037 10 / 7600 + 90 / 2650
对于粒级300~425μm,dA=362.5 所以 RL=500/362.5=1.38 由公式(2-7)
GPbS
(1.38 − 1)3 × 0.037 + 3(1.38 − 1) 2 (0.037) 2 + 3(1.38 − 1)(0.037) 4 + (0.037)8 = = 0.001 2 (1.38)
4.1 颗粒特性
各种平均粒度的求法主要有: 算术平均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调和平均直径 长度平均直径 ;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平均直径 用图示法可直观表示各平均粒度的关系。图2-3是用电子显 微镜测量铬黄粉的结果。 算术平均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调和平均直径 三、粒度分布 表征物料粒度分布常用的方法有列表法、作图法和函数法等。 1.列表法 将粒度分析得到的原始数据(粒度区间、各粒级质量、面积、颗粒数等)及由此计算的数据 列成表格即可。这是最普通的方法。其优点是通过列表能表示出各粒级的分布情况,找出主导粒 级、各级别和全体物料的平均粒度和指定位度的累计含量等。 2.作图法 作图法包括矩形图、密度函数图、分布函数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