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根据病灶的不同,常用的有右半肝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右三叶切除,肝左中叶切除等

(一)洗手护士手术配合

1.术前访视

1)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一般情况:有无贫血、凝血功能异常、黄疸、腹腔积液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中配合的慌乱。

2)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指导病人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帮助病人战胜术前恐惧。

3)同时也要如实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大致讲解手术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可以适当介绍一些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及其对手术的信心。

2.手术切口: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必要时经剑突向左肋缘下延长

3.麻醉方式:全麻插管

4.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

剖腹器械,剖腹敷料,手术衣,大盆,多功能解剖器,纱布垫,纱布,吸引器,22、11#刀片,1、4、7#丝线,11×24圆针、角针,6×14圆针,手套

2)特殊用物

肝拉钩,肝零件,胆囊零件,8#尿管,60ml、5ml注射器,14、16、18#T管,6#、8#硅胶胃管,缝肝线,4-0、5-0滑线,连续关腹线,血管吊带,无菌灯把。

5.手术体位

1).若病变位于肝脏左半,需做肝左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一般采取平仰卧位

2).若病变位于肝脏右半,需做肝右后叶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病人采取半侧仰卧位,于病人的右肩部和腰部各垫一砂袋,使病人身体向左倾斜30度,右上肢固定在头架上。3).全肝切除采取平仰卧位。

6.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

2)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

3)常规切皮,电刀依次切开皮下、腹壁各层

4)安装悬吊肝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野,探查腹腔。

5)用湿纱布垫将胃肠推向左下方,充分暴露肝肿瘤部位。

6)较大肿瘤或粘连明显,在分离肝周围韧带及切肝时可能引起大出血,用阻断带阻断肝

门。

7)以精细分离钳及剪刀依次分离剪断肝圆韧带、肝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

肝胃韧带,7号或4号丝线缝扎或结扎

8)以S钩向上牵开充分暴露肝门,再分离肝门处的左肝动脉,门静脉左支,以精细分离

钳夹住切断,近端7号线结扎,小针4号线缝扎,远端7号线结扎。

9)肝门解剖分离后,对左半肝的血流阻断会使左右肝叶间出现左半肝切除线。

10)电刀切开镰状韧带至左右肝静脉汇合处,并向右分离至下腔静脉,以明确肝左右静脉

的入口。

11)游离左三角韧带

12)显露尾状叶与小网膜,用电刀分离小网膜,有20%患者此处有一单独发自胃左动脉肝较

大动脉时,应将其缝扎剪断

13)离断肝实质,边切边用6×14圆针4#线行缝合止血,肝断面用缝肝线间断对拢缝合。

14)松阻断带,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修补。

15)膈下肝面放置引流管。

16)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用物。

17)关腹线全层缝合,再次清点手术用物。

18)手术结束,整理手术间。

(二)巡回护士手术配合

1.常规配合

1)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疾病诊断、

手术的部位。大致估计手术时间,为手术做好一切准备。给病人安置合理的体位。

2) 常用平卧位,右上肢悬吊在头架上,以避免病人右上肢过度外展。垫高右侧腰背部,

必要时可摇床使病人左倾25°,使叶向左倾斜,以便充分暴露肝脏右后叶。

3) 检查病人的皮肤,使其不与金属接触,必要时可以另外隔一层橡胶海绵垫,以防止术

中电灼伤。检查各类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2.特殊环节配合

1) 准备记录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和开放时间,阻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肝细胞缺血、坏死以

至肝功能衰竭,所以在肝血流阻断15min后,每延长5min向手术者报告1次总时间。

2) 肝血流阻断期间,巡回护士绝对不能远离手术台,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所

需物品,做好输血输液的准备工作。

3) 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术中静脉液体的管理。准备好温热的蒸馏水、生理盐水用于腹腔冲

洗,腹腔冲洗前及时、准确估算出血量,为医生正确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三).注意事项

1)术中阻断肝门时,应准确记录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15---30分钟

2)肝针肝线缝合时需蘸取石蜡油,以防引起肝组织切割伤。

3)手术野大,随时注意缝针及用物的去向。

4)肝门阻断时间短,要求与术者密切配合。

5)术毕仔细清洗整理悬吊肝拉钩。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 一.解剖 1.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 ,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小部分延伸到左季肋部。肝在上面借镰状韧带,在下面借H 状的沟分成较大的右叶和较小 的左叶及两个次要的叶。 2.肝的韧带 :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结肠韧带 .肝肾韧带 3.肝门:长约4— 5cm,出入肝门的有 (1)在前方,肝总管或左右肝管。 (2)在中间,肝固有动脉及其分支。 (3)在后方,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 二.肝门 1.第一肝门 在肝脏的脏面,H形的沟,是门静脉、肝总管、肝动脉出入肝脏的位置,称为第一肝门。 2.第二肝门第二肝门是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即注入下腔静脉的位置。 3.第三肝门第三肝门是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汇入腔静脉的位置。 三肝脏相关知识介绍 1.我们的心脏,能够有力和有规律地跳动、不断地由血管输出新鲜的血液;我们吃的食物,能够完全被消化和吸收;我们的大小脑,能够保持正常的功能,以及我们的肌肉,结实和富有弹性--这一切都依靠着肝脏。 2.肝脏细胞能够控制和调解体内各种物质,使所有器官都能顺利地操作。 3.更重要的是,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它毒素的功能。 4.当细菌毒素侵入时,肝脏里的“转氨酶”便会把毒素分解,人体产生抗体,以后再有同样细菌侵入时,就无法伤害人体了。 5.简单地说,肝脏化解毒素,并且供应充足的营养素,使人体维持一定的免疫系统功能。 6.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摄取的食物,有些是含有毒素的(如半熟的海鲜),需要依靠肝脏来分解这些毒素。另一些食物在消化后,就会腐败、发酵而产生毒素,无法被小肠吸收,毒素就会被送往肝脏。 7.所以要是肝脏变弱,无法完全解毒的话,毒素就会被送至心脏。然后,遍布全身引发人体百病丛生了。 四.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高危对象中肝癌标化后的检出率为男325.8/10 万、女 27.8/10 万[1] 。对于可以切除的肝脏肿瘤而言,外科手术切除是最合适的治疗手段。 (一)切除范围肝叶切除根据病灶的不同,常用的有右半肝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右三叶切除,肝左中叶切除等 (二)适应证 1.肝脏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腺瘤 2.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肝肉瘤,肝转移癌 3.肝外伤 4.肝囊肿,肝寄生虫 (三)手术体位 1.若病变位于肝脏左半,需做肝左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一般采取平仰卧位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根据病灶的不同,常用的有右半肝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右三叶切除,肝左中叶切除等 (一)洗手护士手术配合 1.术前访视 1)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一般情况:有无贫血、凝血功能异常、黄疸、腹腔积液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中配合的慌乱。 2)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指导病人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帮助病人战胜术前恐惧。 3)同时也要如实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大致讲解手术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可以适当介绍一些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及其对手术的信心。 2.手术切口: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必要时经剑突向左肋缘下延长 3.麻醉方式:全麻插管 4.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 剖腹器械,剖腹敷料,手术衣,大盆,多功能解剖器,纱布垫,纱布,吸引器,22、11#刀片,1、4、7#丝线,11×24圆针、角针,6×14圆针,手套 2)特殊用物 肝拉钩,肝零件,胆囊零件,8#尿管,60ml、5ml注射器,14、16、18#T管,6#、8#硅胶胃管,缝肝线,4-0、5-0滑线,连续关腹线,血管吊带,无菌灯把。 5.手术体位 1).若病变位于肝脏左半,需做肝左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一般采取平仰卧位 2).若病变位于肝脏右半,需做肝右后叶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病人采取半侧仰卧位,于病人的右肩部和腰部各垫一砂袋,使病人身体向左倾斜30度,右上肢固定在头架上。3).全肝切除采取平仰卧位。 6.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 2)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 3)常规切皮,电刀依次切开皮下、腹壁各层 4)安装悬吊肝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野,探查腹腔。 5)用湿纱布垫将胃肠推向左下方,充分暴露肝肿瘤部位。 6)较大肿瘤或粘连明显,在分离肝周围韧带及切肝时可能引起大出血,用阻断带阻断肝 门。 7)以精细分离钳及剪刀依次分离剪断肝圆韧带、肝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 肝胃韧带,7号或4号丝线缝扎或结扎 8)以S钩向上牵开充分暴露肝门,再分离肝门处的左肝动脉,门静脉左支,以精细分离 钳夹住切断,近端7号线结扎,小针4号线缝扎,远端7号线结扎。 9)肝门解剖分离后,对左半肝的血流阻断会使左右肝叶间出现左半肝切除线。 10)电刀切开镰状韧带至左右肝静脉汇合处,并向右分离至下腔静脉,以明确肝左右静脉 的入口。 11)游离左三角韧带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83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50例经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手术时间90~200min,平均136.2min,术中出血100~600ml,平 均235.1ml,术后并无出血、胆漏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2例肿瘤复发, B超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安全和微 创性,配备相对固定的手术室护士,术中默契配合及严格的无瘤技术操作,对手 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81-02 Research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 Total 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 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 Methods From July 2011 to May 2014, clinical records of 50 patients after LL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50 patients were underwent LLR successfully, with mean opertaive time (136.2 min, range 90-200min ), blood loss(235.1 mL, range 100-600mL) and with no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bleeding, bile leakage and mortality. During the follow- up period of 6 months, 2 patients occured tumor recurrence which were performed ultrasonography guided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and with good effect. Conclusions LLR appears to be a saf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and fixed surgical nurses familiar with special instruments, good cooperation and strict tumor-free technology?in surgry were important for the surgical success. . 【Key words】Hepatectomy; Laparoscopy; Liver resection; Nursing; cooperation 1991年Rdich等首次报道了2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用于肝良性肿瘤的治疗[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器械的不断改进及手术者经验的积累,近年来LLR 已成为肝脏良恶性疾病手术治疗的常用方式。许多临床研究及病案报道指出腹腔 镜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势[2,3]。我院2011 年7月—2014年7月共完成50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 术配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为:①因肝脏良恶性疾病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者; ②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在B级以上,术后剩余肝能满足患者生理需要;③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④无上腹部手术史。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3~72岁,平均51.5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22例,转移癌2例,肝血管瘤17例,肝囊肿2例,肝内胆管结石7例。术前均 行腹部彩超、CT或MRI检查明确,肝功能Chil-pugh分级均为A或B级。 1.2 手术过程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仰卧位,头高脚低位,脐孔下穿刺建立气腹,维持 在11~14mmHg 压力。于剑突下、肋缘下左右锁骨中线上及腋前线上放置3~4 个内径5~12mm Trocar,并根据患者体型及病灶位置作相应调整。①游离肝脏: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时,先紧贴腹壁离断肝圆韧带,断端可吸收夹夹闭,超声刀 或电刀离断镰状韧带及部分左冠状韧带和右冠状韧带,显露肝上、下腔静脉及左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 肝叶切除根据病灶的不同,常用的有右半肝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右三叶切除,肝左中叶切除等 (一)洗手护士手术配合 1.术前访视 1)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一般情况:有无贫血、凝血功能异常、黄疸、腹腔积液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中配合的慌乱。 2)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指导病人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帮助病人战胜术前恐惧。 3)同时也要如实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大致讲解手术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可以适当介绍一些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及其对手术的信心。 2.手术切口: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必要时经剑突向左肋缘下延长 3.麻醉方式:全麻插管 4.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 剖腹器械,剖腹敷料,手术衣,大盆,多功能解剖器,纱布垫,纱布,吸引器,22、11#刀片,1、4、7#丝线,11×24圆针、角针,6×14圆针,手套 2)特殊用物

肝拉钩,肝零件,胆囊零件,8#尿管,60ml、5ml注射器,14、16、18#T管,6#、8#硅胶胃管,缝肝线,4-0、5-0滑线,连续关腹线,血管吊带,无菌灯把。 5.手术体位 1).若病变位于肝脏左半,需做肝左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一般采取平仰卧位 2).若病变位于肝脏右半,需做肝右后叶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病人采取半侧仰卧位,于病人的右肩部和腰部各垫一砂袋,使病人身体向左倾斜30度,右上肢固定在头架上。 3).全肝切除采取平仰卧位。 6.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 2)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 3)常规切皮,电刀依次切开皮下、腹壁各层 4)安装悬吊肝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野,探查腹腔。 5)用湿纱布垫将胃肠推向左下方,充分暴露肝肿瘤部位。 6)较大肿瘤或粘连明显,在分离肝周围韧带及切肝时可能引起大出血, 用阻断带阻断肝门。 7)以精细分离钳及剪刀依次分离剪断肝圆韧带、肝镰状韧带、左冠状韧 带、左三角韧带、肝胃韧带,7号或4号丝线缝扎或结扎

肝右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肝右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手术室饶坤林 肝脏解剖概要: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重约1200-1500克。肝脏的大部分位于右上腹部的膈下和季肋深面,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达左季肋部;肝脏可随呼吸运动上下移动,上界相当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下界与右肋缘平行。正常肝脏于右肋缘下不能触及。肝脏以正中裂为界,分成左右两半;左右半肝又以叶间裂为界,分成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和尾状叶。 肝脏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扁薄,分为脏膈两面。膈面光滑隆凸,与横膈相帖附;脏面较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及右侧肾和肾上腺相毗邻。肝的脏面和前面经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与膈肌和前腹壁固定。 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占男女性恶性肿瘤的三四位,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以40-49岁男性多见。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菌,亚硝胺类致癌物,水土因素等密切相关。 病理分型:按大体类型分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 按组织学类型分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转移途径:直接蔓延:癌肿直接侵犯邻近组织,脏器,如膈肌,胸腔等。 血运转移:多为肝内转移,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直接侵犯门静脉分支。 淋巴转移:主要累及肝门淋巴结。 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可发生腹腔,胸腔乃至盆腔的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病人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晚期可有局部和全身症状。 1.肝区疼痛:为最常见的主要症状,半数以上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隐 痛,刺痛或胀痛,夜间或劳累后加重。 2.肝脏肿大: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临床体征。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 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结节或肿块。 3.消化道症状: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易被忽视。 4.全身症状:可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低热或不规则发热,晚期体重呈进行性下 降,可伴有贫血,黄疸,腹水,浮肿等表现。 5.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 辅助检查: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定性和定位两种。 定性诊断:AFP属肝癌血清标志物,可用于普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病 人,AFP呈持续阳性或定量大于500ug/L,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高度怀 疑肝细胞癌。 定位诊断:B型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为2—3厘米或更小病变,可显示肿瘤的部 位,大小,形态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栓塞等;诊断正确率可达90%,是目前 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一种方法。CT可检出直径1.0厘米左右的小肝癌。 诊断要点: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进行性肝肿大或上腹部肿块,伴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时,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肝病患者,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可 能,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处理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 肝右叶切除术: 德国外科医师langenbuch于1888年首先局部切除肝脏上的肿瘤,1910年德国外 科医师wendel首次成功以肝右叶切除治疗肝癌。随后肝外科的发展经过了两个 高潮,一是20世纪50-60年代对肝脏内部解剖学认识的深入;一是在70年代以 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外科临床能够准确的实施手术。手术切除肝脏肿瘤曾 是肝癌病人的唯一希望,20世纪50年代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已在我国广泛开展。适应症:1.肝右叶巨大恶性肿瘤或右肝良性占位性病变,如肝血管瘤。 2.严重的右肝损伤无法修补者。 基础操作:1.麻醉:全身麻醉。 2.体位:仰卧位,右侧垫高15-30度。 3.切口:右肋缘下斜切口,拐向右侧腋后线第11肋间。 4.特殊器械:剖腹器械,肝脏拉钩,米克氏钳,血管器械,超声刀。 手术方法:1.常规开腹,进腹后行全腹腔探查,以了解肝右叶病变以外的肝脏和腹腔有无转移,病变与肝门的关系。 2.切断镰状韧带,圆韧带及三角韧带,游离肝脏膈面。向内旋转肝右叶,切断外 侧韧带,显露腔静脉。 3.切除胆囊。 4.在钳子间切断肝右动脉及肝右管,将其结扎,解剖右门静脉切断缝扎。 5.肝右血管切断后,会出现明显的分界线。沿此线用电刀划开肝包膜及大部分表

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手术配合

腔镜下边缘肝切除、肝左叶外叶切除术 —、物品准备: 1、仪器:腹腔镜设备(电视腹腔镜监视系统、CO 人工 气腹装置、摄像转换器),放于病人头部左侧、超 声刀设备、电刀、吸引装置。 2、器械:腔镜包、套碗、干缸、进口外科腔镜器械 (10mm 30腹腔镜头)、超声刀、氩气刀、腔镜直线 型切割吻合器。 3、敷料及一次性物品:衣服包、敷料包、大孔单、无 菌手套、纱布、可吸收钛夹4包、普通钛夹1 包、 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钉仓、3-0薇乔、吸引器皮 条、负极板、电镜套、11#刀片、10*28三角针、1# 线、6*6美敷、8*7美敷、乳胶管(或负吸球)、导 尿管、引流袋、各类止血用物(如 止血纱布、康派特医用胶腔镜型)。 二、体位:患者取平卧位、两腿分开,头高脚低15°,右 侧抬高30°; 三、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 四、手术步骤及配合: 1、消毒铺巾: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 2、连接管路:巡回护士协助安装好吸引器、冷光源导 线、气腹管、电凝线、内窥镜镜头、超声

刀、氩气刀; 3、建立气腹:术者在脐两侧用巾钳提起腹壁,用 7#刀柄、11#刀片沿脐窝下缘作弧形切口长10mm 达皮下,用10mmTrocar经脐部切口垂直旋转穿入腹腔,拔出针芯,将CO气体导管与该鞘管侧孔连接,腹内CO 气体持续维持在12?14mmH g 将腹腔镜头经鞘管插入腹腔,直视下于剑突下置入10mmTroca,再分别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方穿刺,置入 5mmTrocar和操作钳,协助探查腹腔,了解有无腹腔内转移及肿块切除的可能性。 4、肝外控制左外叶的Glisson管道(由门静脉、肝动 脉、肝胆管三种脉管组成):用超声刀切断肝圆韧 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 打开肝胃韧带;抬起左叶和方叶脏面,分离出进入肝左外叶的左肝动脉分支和左外叶的门静脉支;用可吸收钛夹夹闭左肝动脉左外叶支近端,远端距可吸收钛夹约2?3mn处用普通钛夹夹紧,于可吸收夹与普通夹之间用剪刀离断动脉;同法处理左外叶的门静脉支。 5、控制左肝静脉:延镰状韧带后上方的延长线找到左肝 静脉;可用双重可吸收夹夹闭或切割吻合器(需用白色血管用钉仓)离断左肝静脉。 6、切除左肝外叶和肝断面的肝内胆管:自矢状部偏左

医院临床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方案及手术图谱

文档序号:XXYY-SSTP-001 文档编号:SSTP-20XX-001 XXX医院 右半肝切除术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右半肝切除术 Right Hemihepatectomy 【适应症】 1.肝癌局限于右叶者。 2.肝右叶的良性疾病,如肝囊肿、肝细胞腺瘤、血管瘤。 3.外伤致肝右叶实质破损严重,不能修复者。 4.肝右叶孤立性转移肿瘤病灶。 【术前准备】 1.检查、评定肝功能。 2.了解心、肾、肺、脑的功能情况。 3.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也可静脉补给1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K,也可少量输全血、白蛋白。 4.肝外伤患者,必须补充血容量,待休克纠正、血压平稳以后急症手术。 5.术前插胃管。 6.术区备皮。 【麻醉】 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体位】 平卧位,右侧腰背部加垫,使右侧上肢外展并固定在搁

板上。 【手术步骤】 1.切口:取右肋缘下切门,必要时可以切除右侧第7~10肋软骨,或向第7肋叫做“T”型切口,以扩大暴露(图1)。 2.游离肝右叶,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右叶切除线和结扎、切断的血管与胆管如图2所示,进入腹腔以后,切断肝圆韧带,以便更好地暴露肝。若为胸腹联合切口,将肺向上推开,向静脉裂孔方向切开膈肌,直至距腔静脉裂孔约2cm处(图3),膈肌切开处的出血用4号线予以结扎止血。 用“S”状拉钩将肝向上拉,用纱布垫将横结肠、胃窦部向左下拉开,显露出肝十二指肠韧带。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腹膜,于胆囊三角区,将胆囊动脉、胆囊管仔细分离、切断、结扎(图4)。继续仔细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将肝固有动脉右支、肝门静脉、胆总管小心分离出来,先将最上面的肝右管分离出来,靠近肝门予以切断、结孔(图5)。残端用7号线结扎,4号线贯穿缝扎。用胆囊钳于肝总管的后方、肝门静脉的前方将肝固有动脉右支分离出来,切断并结扎(图6)。肝固有动脉右支结扎以后,肝右叶的颜色发生改变,变色肝和正常肝之间的交界线即为左、右叶的解剖分界。小心分离肝门静脉右支,尽可能靠近肝脏将门静脉右支分离、钳夹、切断(图7),用7号线结扎,再用4号线缝扎,以防线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