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名来源
陕西地名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
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
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
★秦:陕西省的简称,因陕西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地而得名。
★三秦:秦朝灭亡后,项羽把泰国之地分封给三个降将。
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都废丘(今兴平市内);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都栋阳(今临潼北);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市东北)。
故陕西又称“三秦”。
★关中: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
” 西安:元代时称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这是“西安”这一名称首次在历史上的出现。
★临潼:因县城东有临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华阴:因在华山的北面,山北为阴,故名。
★韩城:是东周春秋时韩国故地。
因市西有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
★咸阳:据《元和郡县志》解释;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泾阳:因位于泾水之北,水北为阳,故为泾阳.★兴平:西周时称犬丘,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里驻扎了兴平军,因以县名。
★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
据《太平寰宇记》载;在今县东三十里处,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因此称醴泉宫。
隋时又因宫名县。
解放后,因醴字生僻,改名礼泉。
★乾县:据《雍大记》解释,乾州因其地位于长安西北隅,西北为乾,故名乾州。
即今乾县的来历。
彬县:古为豳地,取名于“公刘居豳”。
豳为山名。
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为邠。
解放后,国务院又改邠为彬,遂为彬县。
★扶风:汉置美阳县,属右扶风。
“扶风”为官名,意为辅助京师,推行风化。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名扶风县,以汉朝的官名作了县名。
★凤翔:先秦时为秦都。
陕西省的历史和由来
陕西省的历史和由来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的中游,东边是山西省、河南省,西边是宁夏、甘肃省,南边是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北边是内蒙古,至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76.21万人,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在古代历史上,先后共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
陕西地区有人类诞生初期的西安蓝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杨官寨遗址,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
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为梁州)。
周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
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经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据说曾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东南)这块土地封给了他,秦国也成了周的附庸。
秦穆公时,国力强盛,又打败了东方的晋国,占领了整个关中。
由于陕西其地春秋时为秦国,所以简称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今西安,咸阳一带)为首都,并把全国划分为36郡,今陕西境内有上郡、北地郡、汉中郡。
秦亡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把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分封给秦朝的三名降将:章邯为雍王,治咸阳以西地区,都废丘(今咸阳兴平市);司马欣为塞王,治咸阳以东地区,都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董翳为翟王,治陕北地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一带)。
将应封为关中王的刘邦分封到偏僻的汉中区域。
西汉时期,京师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当时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以与之媲美。
西汉的郡、国在今陕西省境内的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上郡、汉中郡,以及弘农、武都、广汉、西河、北地等郡的部分县。
陕西地名来源
铜川:
前秦符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设铜官护军,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6年)设立铜官县,因县境内有铜官川而得名。北周改为同官县。后因军事上“同官”与“潼关”混淆,1946年,民国政府改同官为铜川县,1958年改为铜川市。
商洛:
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相邻;西南与安康、宁陕、旬阳,西北与长安、蓝田毗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连。截至2009年6月1日,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
永寿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8年)设广寿县,因广寿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为永寿县。
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隋朝在这里筑武城,唐朝设长武镇,取“长用武”之意,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置长武县。
淳化县,秦朝为云阳县,县北有甘泉宫是秦、汉时著名的离宫,秦始皇筑直道就是由甘泉宫向北沿子午岭直到九原(包头),宋朝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在梨园镇设县,以年号为县名。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宝鸡:
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相传陈穆公时,陈仓人发现两位仙鸡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这两位神童后来一个飞至南阳,一个落至宝鸡,人称陈宝。宝鸡市管辖的区有3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其中,金台区得名与区内著名道观金台观有关。此观系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的修道之处。宝鸡市管辖的县有9个,分别是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陕西各地地名
陕西省名、九个市名、八十六个县名的来历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西安有趣的地名故事
西安有趣的地名故事
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有趣的地名故事。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识,它们背后还隐藏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化。
首先,我们来说说“碑林”。
这个地名听起来就像是许多石碑聚集的地方,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古代,这里曾经是一片丛林,里面有许多石碑。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碑林”,这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汉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圣教序》。
因为这里有许多珍贵的石碑,所以人们就将这个地方称为“碑林”。
接下来是“回民街”。
这个地名的由来与西安的回族居民有关。
在古代,这里是回族人的聚居地,因此得名“回民街”。
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美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名是“大雁塔”。
这个地名的由来与唐僧玄奘有关。
相传,唐僧在取经过程中,曾经在这里停留并修建了一座塔,名为“大雁塔”。
这座塔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这些地名故事外,西安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地名。
比如“钟楼”、“鼓楼”、“骡马市”等等。
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背后故事,让人不禁想要探寻。
总的来说,西安的地名故事丰富多彩,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识,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甘泉县,唐初设伏陆县,因县南有阿伏斤谷河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阿伏斤谷改为甘泉谷,伏陆县也随之改为甘泉县,城南有美泉沟,泉水味美甘甜,称甘泉县。
宜川县,秦为定阳县,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设义川县,因县境内有义川河而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的讳,遂改名宜川县。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汉中:
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岭巴山之间。西接甘肃,南邻四川,整个地区兼跨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并形成冲积形谷地平原,即汉中盆地。汉中之名始于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因地处汉江中游,故名汉中。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将汉中并入关中,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咸阳:
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洛南县,原名雒南县,隋朝设雒南县,因在雒河之南而得名。雒字生辟,1964年改为洛南县。
佳县,原名葭县,县境内有芦川,芦丛生。古人把苇牙叫葭,出穗前叫芦,出穗后叫苇。宋朝筑城叫葭州。葭字生辟,1964年改为佳县。
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汉中:
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岭巴山之间。西接甘肃,南邻四川,整个地区兼跨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并形成冲积形谷地平原,即汉中盆地。汉中之名始于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因地处汉江中游,故名汉中。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将汉中并入关中,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无
咸阳:
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渭南:
渭城之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时仍沿用此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即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河在咸阳穿城而过,不但留下了“渭城”之名。而且还留下了古渡美景。当年作渭河之滨,有高楼叫清渭楼,唐人许浑登此楼,感慨大自然的美丽及人生的跌宕,他写道:“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清代河东盐运使朱集义亦写诗赞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陕西各县的名称由来
陕西各县的名称由来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
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
陕西汉中名称的由来
陕西汉中名称的由来汉中的来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是因汉水得名,即被水所绕之意。
但后来研究汉中地方史的人,都无法解释,便生出许多臆测。
其实最早的汉中并不是现在的汉中,而是另有所指。
汉中盆地最先称为褒国,再就是南郑县了。
公元前451年秦国从蜀国手中夺取了汉中,秦国已实行县制,在此设立南郑县。
南郑县的名字取得,是因为当年西戎入侵,部分郑国人南奔来汉中,聚居在此,因与秦人有乡党之谊,便以南郑来命名。
秦国为了巩固和加强南郑的军事力量,派左庶长修筑了南郑乡城,其址就在今汉中市,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称南郑,后来才移到今天的周家坪。
公元前441年蜀利用秦国在南郑立足未稳的机会,重新夺回南郑。
蜀王封弟弟苴侯于汉中,称蒯萌王。
公元前387年秦从蜀人手中重新取得南郑。
公元前316年秦以南郑为基地,取道五丁关、金牛道灭了蜀。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即今天川陕公路沔县至剑门一段。
途中以金牛峡、五丁关等处最险。
金牛峡、五丁关一带为石炭岩地质,崖峻谷深,谷状多呈V形;五秦人不知入蜀道路,假意送给蜀王能粪金的石牛和珍宝美女,蜀王贪婪成生,就派手下五大力士——五丁,一路开山通路将石牛运回国内。
秦人尾随五丁之后,灭了蜀国。
这条路便称为金牛路。
在宁强境内仍有金牛峡、五丁关、金堆铺、烈金坝等与传说有关的地名。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民富国强,已有并吞天下之志。
灭巴蜀后安顿好了后院,着手进一步蚕食楚国。
公元前312年秦夺取楚丹江流域,又败楚汉中,置汉中郡。
楚汉中郡在什么地方呢?《战国策》苏代对燕王说: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月至五渚。
夏水是一条河流,源出湖北竹山地区,有三条,在江夏入汉。
《史记正义》引《括志地》说:房陵即今房州房陵县,古楚汉中郡地也。
房陵县即今湖北房县,属竹山地区。
汉中即指今湖北竹山地区,其地理上正被汉江和沧浪水所围,沧浪水又称汉水,所以被称为汉中。
此地正是秦头楚尾。
汉中是一片连接巴蜀的山地,是江汉平原即楚国内腹的一道屏障,因处秦头楚尾之地,成为楚秦、楚巴的争夺焦点。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这次真长知识了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世界大国,其上下五千年的传承让我们见识它的博大精深,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中国各省名字背后的由来呢?你又是否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省份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呢?今天笔者就带你了解中国34省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西安为什么不叫长安
西安为什么不叫长安?看看咱陕西各城市名称来历陕西各地市名称来历,你都说得出吗?汉中何时并入关中,隶属陕西?安康之名又源自哪里?商洛得名因境内有商山、洛水你造么?西安为什么不叫长安叫西安?你知道“骆城”是如今的哪儿么?大家一起涨姿势,看看陕西各城市名的来历吧!1.西安在西周时称“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行都公”,因为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作为“大兴城”。
唐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西安旅游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本身旅游资源丰富。
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等。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有终南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
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2.渭南渭城之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
唐时仍沿用此名。
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处于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
历来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渭南旅游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进出道路畅通,高空索道飞架,是驰名中外的融休闲、度假、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有“北国小三峡”之称;闻名全国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有160多平方公里的河滩湿地,有丹顶鹤、黑鹳、天鹅、鸳鸯、灰鹤等11种国家一、二类珍稀鸟,成群繁衍栖息,被国家科委列为珍稀鸟类重点保护区。
陕西地理名称由来:省名及简称
陕西地理名称由来:省名及简称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此。
2015年,全省辖11市25区79县,共105个县级以上行政单位。
陕西,简称“陕”又简称“秦”。
这里的“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如今,陕西人在口语中常说“三秦××”。
其中的“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人们口语中所说的“三秦”,通常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泛指陕西全省(如“三秦大地”“三秦儿女”等)。
----------------------------------------------------------------------------------------附:陕西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2015)西安市(未央区辖10区3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咸阳市(秦都区辖1市3区10县)秦都区杨陵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渭南市(临渭区辖2市1区8县)临渭区韩城市华阴市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宝鸡市(金台区辖3个区9个县)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铜川市(耀州区辖3区1县)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延安市(宝塔区辖1区12县)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榆林市(榆阳区)辖1个区11个县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汉中市(汉台区辖1区10县)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安康市(汉滨区辖1区9县)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洛市(商州区辖1区6县)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杨凌区。
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陕指的是哪里?
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陕指的是哪里?陕西八大怪,其中一个就是“姑娘不对外”,除了八大怪,其实还有一怪,陕西省没有对应的陕东,全国也只有三省没有对应的省份,但是陕西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域,为啥不简称“秦”,“关”,而称'陕'呢?“陕”字所代表的含义,藏在了八大怪其中的“姑娘不对外”里面。
古代陕西(秦/关中)是人杰地灵之地,地位堪比现在的“北上广深”,不过文化底蕴更为深厚,陕西这片土地,从商朝时期开始被周朝的祖先发展直到唐末,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
公元487年,北魏时期孝文帝置陕州,陕州就是“陕”字的来源,不过这个陕州现在却不在陕西省境内,而是在河南省,为何会如此?这里有许多的历史渊源,下文会说到。
陕西的地域概念,一直对这片土地划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关乎于“姑娘不对外”的一个界限,陕西的女子大部分不会出嫁的这个区域以外的地方。
不过为何古代陕西人,一直以来坚持“姑娘不对外”奇特风俗呢?主要是古代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孕育出了不少优秀的陕西女子,例如三国时期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就是陕西米脂人,俗语有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陕西的老话里面,有一句“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指的就是米脂的女子和绥德汉子,都是陕西人的骄傲。
补充一句,根据传说,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即是绥德人。
不过在陕州还没出现之前,“姑娘不对外”可不好划分,为啥呢?远古时期的陕西这事的从陕西历史说起,近几十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距今70万和115万年前的蓝田人遗址,证实了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华远古的先民,就在这里生存。
并且通过考古发现,这里还出现了仰韶文化,发现了原始社会的半坡遗址,还是中华人文初祖炎黄两地生活的地方,并且根据记载,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华胥古国,或者一个非常强大的华胥部落。
作为中华文化的其中一个摇篮,陕西在商朝时期,迎来了划时代的大发展,商朝的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由于受到戎狄的侵扰,他就带着2000多周部落的人,离开了故土开豳地,渡过两条大河,翻山越岭,来到了周原脚下安居乐业。
陕西地名的由来
陕西地名的由来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
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
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
秦:陕西省的简称,因陕西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地而得名。
三秦:秦朝灭亡后,项羽把泰国之地分封给三个降将。
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都废丘(今兴平市内);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都栋阳(今临撞县北);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市东北)。
故陕西又称"三秦"。
关中: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
"西安:元代时称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这是"西安"这一名称首次在历史上的出现。
临潼:因县城东有临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华阴:因在华山的北面,山北为阴,故名。
韩城:是东周春秋时韩国故地。
因市西有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
咸阳:据《元和郡县志》解释;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兴平:西周时称犬丘,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里驻扎了兴平军,因以县名。
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
据《太平寰宇记》载;在今县东三十里处,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因此称醴泉宫。
隋时又因宫名县。
解放后,因醴字生僻,改名礼泉。
乾县;据《雍大记》解释,乾州因其地位于长安西北隅,西北为乾,故名乾州。
即今乾县的来历。
彬县:古为豳地,取名于"公刘居豳"。
豳为山名。
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为邠。
解放后,国务院又改邠为彬,遂为彬县。
扶风:汉置美阳县,属右扶风。
"扶风"为官名,意为辅助京师,推行风化。
陕西县名的变迁和来历
陕西县名的变迁和来历【西安老城墙照片】陕西县名的变化1、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第2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人民日报》1月31日公布。
1964年2月4日国务院发出同意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简化字问题请示的通知。
国家文字改革委先后四批共推行517个简化字。
简化字的实行引起了陕西13个县名字的改变。
(1)户县。
原名鄠县为夏代有扈氏居地,秦朝置县。
“鄠”字生辟,而且专用,1964年改“鄠”为户,称户县。
【民国…鄠‟户县】(2)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峰廻为盩,水曲为厔,根据其地貌、地形特点命名为盩厔,汉武帝设盩厔县,盩厔生辟字,并切专用,1964年改为周至县。
【1898年周至县】(4)眉县,原名郿县,秦朝设县,郿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眉县。
【如有本县老照片,请关注后发给小编,谢谢!确认后有稿费!】(5)礼泉县,原名醴泉县,县北有泉水甘美如醴,北周置醴泉宫,隋朝设县,醴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礼泉县。
【1907年9月10日礼泉照片】(6)彬县,原名邠县.古豳地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置豳州,唐开元十三年改为邠州,1913年改为邠县.邠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彬县.【彬县大佛寺】(7)旬邑县,原名三水县,1914年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改为栒邑县,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为栒邑县.栒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邑县.【西北野战军进入旬邑县】(8)合阳县,原名郃阳县,战国时魏文侯筑合阳城,秦朝设合阳县,汉朝因县在郃水边改郃阳县,郃字生辟,1964年改为合阳县.【合阳县老照片】(9)勉县,原名沔县.汉朝设置沔阳县,后为沔县,因境内有沔水而得名.沔字生辟,1964年改为勉县.【古战场阳平关,今勉县】(10)旬阳县,原名洵阳县,晋朝设置洵阳县,因县城在洵水之阳而得名.洵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阳县.【旬阳县老照片】县.【洛南县城的变迁】(16)汉阴县,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设立汉阴县,因县城在汉江南岸,故叫汉阴。
陕西地名
陕西地名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l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甘泉县一名得于该县的美水泉。
隋炀帝曾以此泉水煮名茶,甘甜醇香,于是赐名甘泉,隋唐肘作为里室的专用贡水。
延安是中国石油的故乡,宋时,沈括在延安发现了石油,并命名为“延州石液”,最早提出石油的概念。
1907年9月10日,在延川县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被命名为“延一井”。
陕西咸阳简介
陕西咸阳简介摘要:1.咸阳名称的由来2.咸阳的历史变迁3.咸阳的现代发展4.咸阳的著名景点5.咸阳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正文:一、咸阳名称的由来咸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咸阳的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古代地理书籍《三辅黄图》记载,咸阳位于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其中“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另一种说法是,咸阳的名称起源于商鞅设置的咸亨、阳里,秦孝公将两者合一,即成咸阳。
二、咸阳的历史变迁咸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当时这里属于禹贡九州之雍州。
殷商时期,咸阳境内有邰、豳、程、犬方等方国。
西周时,咸阳为毕国,后改为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东周时,咸阳被封给秦国,春秋时称为渭阳。
公元前350 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
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更名为渭城。
三、咸阳的现代发展1984 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
咸阳市现辖秦都、杨陵2 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 县。
2022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817.55 亿元,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1.30 万人。
咸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四、咸阳的著名景点咸阳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其中乾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区。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 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
五、咸阳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咸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
咸阳市总面积为10196 平方公里,下辖2 区2 市9 县。
西安地名典故
西安地名典故西安,是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丰富的典故和故事。
从古至今,西安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曾经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西安的名字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坐落在关中平原的西北部,因此得名为西安。
相传早在周朝时期,西安就是周朝的都城镐京,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而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今西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奠定了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西安的地名典故也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西安兴庆宫,这里曾是唐代皇宫所在地,是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的地方。
在这里,杨贵妃与唐玄宗相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兴庆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西安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西安还有一个著名的地名典故——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西安市区南部,是唐代皇宫,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大明宫是唐代皇帝的宫殿,也是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唐朝的象征之一。
在大明宫遗址上,可以看到唐代宫殿的遗迹,感受到唐代的繁荣与辉煌。
除了皇宫,西安还有一座著名的建筑——钟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钟楼,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高达36米,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每到黄昏,钟楼上的钟声悠扬回荡,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古代的氛围。
不仅如此,西安的地名典故还包括了许多古老的街巷和历史遗迹,如回民街、小雁塔、大雁塔等,这些地方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街,也是回民聚居的地方。
这条街道保存了大量传统的回民建筑风格,有着丰富的回民文化。
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西安美食,感受到浓厚的回民风情,体验到不一样的西安。
小雁塔和大雁塔是西安的另外两个著名景点,分别位于城市的东北和西北,是唐代的古建筑,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