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品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食品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1.上海食品产业的简要回顾

“民以食为天”,作为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生命产业,食品产业堪称全球工业第一大产业和历史最悠久的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上海食品产业一直在前进中成长,总体呈现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食品工业基本是以国有经济和集体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经历了放权让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股份制改革、企业重组、改组整合、转制等发展过程,以及民营经济的崛起,外资的涌入、“工不经商”体制的突破,食品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511家,其中:国有企业11家、集体企业22家、其他有限公司55家、联营企业5家,股份制企业16家、“三资”企业共263家,民营企业139家。通过整合提升,涌现出一批开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如光明食品(集团)、良友(集团)、水产(集团)、大江(集团)公司等;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三资”、民营企业,如上好佳(中国)、克莉丝汀、太太乐、川崎、清美公司等;一批世界食品跨国公司投资上海,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等,为上海食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经营理念。一批食品小企业通过“改、转、租、併、包”等改革,促进了行业集聚,实现了规模效益,提高

了竞争能力。现在,上海已逐步形成了以国有大型核心企业为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具有都市特色的食品产业群,使上海食品产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上升。同时,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全市已经形成体系完整、网络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海具有较强的食品科技和教学力量,也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食品专业人才。

2017年第一季度,上海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经过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9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2.53亿元,增长5.4%;食品加工制造业所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4896.40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7%。其中食品制造和餐饮业增加值86.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

2.上海食品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尽管上海食品产业的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约束,上海乃至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高效益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球跨国食品集团通过资本重组,利用专利技术战略和人才

资源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特别是在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明显的影响,且短时间还不易完全消除。由于上海食品制造业多、小、分散等特点,其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偏低、能源损耗和投入偏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是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多、小、分散等特点,产业领域单一,产业链不长,加工梯度不够,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偏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规模以上企业中,84.6%的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46.0%,利润总额占比37.1%,上缴税金占比16.8%。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国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本世纪初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但其发展速度、发展模式、技术转移的能力,以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水平,还不能适应中国规模庞大、水平不一、技术和装备落后的食品产业。目前,限制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表现在企业研发人才、技术转移能力、可工程化成果不足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还没有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3.上海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支柱产业、税收和利润较高的产业,甚至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在市场开放度不断扩大的今天,我国食品业界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海食品产业如何参与竞争、应对竞争、发挥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求发展、创辉煌,也是当前必须直面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第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能力。产业链是指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行业或社会单元(角色、环节)及组成顺序。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需求。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价格一样,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前提条件之一,是食品市场重要、可发挥持续影响力且可被消费者记忆的食品特性,是食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民族食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设备提升是食品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日,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重视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创新是当今产业创新又一重要方面。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和利用模式创新等。

目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力增大,食品刚性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食品需求还会继续增长,适销对路的产品还会创造较高的利润,实施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还会强化,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