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除(elimination) 化学毒物的代谢和排泄的合称。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可能同时发生
意义: (1)有助于阐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 机制。 (2)有助阐明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 学物联合毒作用的机制。 (3)可通过改变外源化学物ADME过程, 以预防和治疗外源化学物中毒。
第一节 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称顺流转运。 简单扩散方式的条件是: ①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②外源化学物必须有脂溶性;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是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 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 的比值。一般来说,外源化学物的脂/水分配 系数越大,经膜扩散转运的速率较快。
表 3-1 名 称
细胞膜对外源化学物主动转运系统 缩写 mdr mrp oatp oat oct nt dmt pept 尿排泄,胆汁排ຫໍສະໝຸດ Baidu 肝摄取 肾摄取 肾摄取,肝摄取,胎盘屏障 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吸收 功 能 减少胃肠道吸收,血-脑屏障,胆汁分泌,胎盘屏障
多药耐受蛋白 (P-糖蛋白) 多耐受药物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核苷转运体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 肽转运体
生物膜(biomembrane) 是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割 开的半透膜,是细胞膜(cell membrane, 也称质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 和蛋白组成,生物膜 表面也含有少量的糖。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是一种可塑的、具有流动性的脂质 与蛋白质镶嵌而成的双层结构(流动镶 嵌模式,mosaic model)。
在毒理学上,主动转运方式对于被吸 收后化学物的不均匀分布及从肾和肝脏排 泄过程特别重要,而与吸收的关系较小。
(三)膜动转运(cytosis) 1.胞吞(endocytosis) 通过生物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把颗 粒状物质或液滴包围起来最后摄入细胞内。 吞噬(phagocytosis):对颗粒物 胞饮(pinocytosis):对液滴 2.胞吐(exocytosis)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或载体扩散、促进扩散。 主指亲水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 高浓度--转运→ 低浓度,有载体(carrier) 参加,不需消耗能量,可饱和。 一些水溶性大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 核苷酸等。
(二)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化学物由浓度低--转运→ 浓度高 一侧,引起能量消耗。特点: (1)需有载体参加 (2)载体有一定容量,可饱和 (3)特殊选择性 (4)两种结构相近物质可出现竞争抑制 (5)需消耗一定能量 (6)外源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包括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滤过(filtration)。
被动转运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不消 耗能量的。
生物膜对化学物转运的影响,主要是 阻留和屏障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化学物 通过生物膜的过程中,对膜的结构和功能 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毒作用。
第二节
吸收
吸收(absorption) 是指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 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如皮肤,消 化道粘膜和肺泡)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 环的过程。
外源化学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 道和皮肤吸收。
糖类
蛋白 质
脂质
液态镶嵌模型示意图
1.膜的脂质成分 连续的脂质双分子层排列。 2.镶嵌在脂质中的蛋白成分 结构蛋白、受体、酶、载体或离子 通道。 3.生物膜的多孔性 是某些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的通道。
生物膜主要有三个功能: ①隔离功能,包绕和分隔内环境; ②是进行很多重要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 的场所; ③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1、在胃肠吸收的原因: (1) 小肠有无数皱褶和突起的绒毛,绒 毛内含有毛细血管网包绕的淋巴管网。 小肠总面积达300m2。绒毛和微绒毛使表 面积增加了600倍,大大提高有效接触 面积。 (2) 胃肠各段具有不同的PH,胃为2.0+ , 肠为6.6+,结肠为8.0+,所以有机酸、 有机碱可分别在胃肠内通过简单扩散吸 收。 (3) 经膜孔滤过:小肠上亲水孔道为4nm, 主要见于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分子。
③外源化学物必须是非解离状态。
单纯扩散示意图
特点: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 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注意: 分配系数极高的外源化学物易存留在 膜内,不易通过膜。对于只能全部溶于 脂肪或全部溶于水或两者都难溶解的物 质,都难以通过。
2、滤过 (filtration) 是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孔道的 过程。 在渗透压梯度和液体静压作用下, 大量水可经这些膜孔道通过,同时可作 为载体携带小分子化合物或离子滤过。 分子量<100~200者 可通过直径为4nm的孔道。 分子量<白蛋白分子(约60000)者 可通过直径为10nm的孔道。
外源化学物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体 循环的过程中已开始被消除,即在胃肠 道粘膜、肝和肺的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例如,乙醇可被胃粘膜的醇脱氢酶 氧化,吗啡在小肠粘膜和肝内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
一. 胃肠道吸收
毒物可随食物、水或单独入消化道, 毒物的吸收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甚至 是在口腔和直肠中,但主要是在小肠。 毒物经胃肠道吸收主要涉及被动扩 散、膜孔滤过、载体中介及吞噬或胞饮。 主要以单纯扩散方式吸收。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 生物转运与转化
生物转运(biotranspotation)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 排泄的过程。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外来化学物的代谢变化过程。
处置(disposition): 吸收(absorption)、分布 (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和排泄(excretion) 四个过程(ADME过 程)。
意义: (1)有助于阐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 机制。 (2)有助阐明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 学物联合毒作用的机制。 (3)可通过改变外源化学物ADME过程, 以预防和治疗外源化学物中毒。
第一节 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称顺流转运。 简单扩散方式的条件是: ①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②外源化学物必须有脂溶性;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是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 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 的比值。一般来说,外源化学物的脂/水分配 系数越大,经膜扩散转运的速率较快。
表 3-1 名 称
细胞膜对外源化学物主动转运系统 缩写 mdr mrp oatp oat oct nt dmt pept 尿排泄,胆汁排ຫໍສະໝຸດ Baidu 肝摄取 肾摄取 肾摄取,肝摄取,胎盘屏障 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吸收 功 能 减少胃肠道吸收,血-脑屏障,胆汁分泌,胎盘屏障
多药耐受蛋白 (P-糖蛋白) 多耐受药物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核苷转运体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 肽转运体
生物膜(biomembrane) 是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割 开的半透膜,是细胞膜(cell membrane, 也称质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 和蛋白组成,生物膜 表面也含有少量的糖。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是一种可塑的、具有流动性的脂质 与蛋白质镶嵌而成的双层结构(流动镶 嵌模式,mosaic model)。
在毒理学上,主动转运方式对于被吸 收后化学物的不均匀分布及从肾和肝脏排 泄过程特别重要,而与吸收的关系较小。
(三)膜动转运(cytosis) 1.胞吞(endocytosis) 通过生物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把颗 粒状物质或液滴包围起来最后摄入细胞内。 吞噬(phagocytosis):对颗粒物 胞饮(pinocytosis):对液滴 2.胞吐(exocytosis)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或载体扩散、促进扩散。 主指亲水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 高浓度--转运→ 低浓度,有载体(carrier) 参加,不需消耗能量,可饱和。 一些水溶性大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 核苷酸等。
(二)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化学物由浓度低--转运→ 浓度高 一侧,引起能量消耗。特点: (1)需有载体参加 (2)载体有一定容量,可饱和 (3)特殊选择性 (4)两种结构相近物质可出现竞争抑制 (5)需消耗一定能量 (6)外源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包括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滤过(filtration)。
被动转运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不消 耗能量的。
生物膜对化学物转运的影响,主要是 阻留和屏障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化学物 通过生物膜的过程中,对膜的结构和功能 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毒作用。
第二节
吸收
吸收(absorption) 是指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 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如皮肤,消 化道粘膜和肺泡)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 环的过程。
外源化学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 道和皮肤吸收。
糖类
蛋白 质
脂质
液态镶嵌模型示意图
1.膜的脂质成分 连续的脂质双分子层排列。 2.镶嵌在脂质中的蛋白成分 结构蛋白、受体、酶、载体或离子 通道。 3.生物膜的多孔性 是某些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的通道。
生物膜主要有三个功能: ①隔离功能,包绕和分隔内环境; ②是进行很多重要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 的场所; ③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1、在胃肠吸收的原因: (1) 小肠有无数皱褶和突起的绒毛,绒 毛内含有毛细血管网包绕的淋巴管网。 小肠总面积达300m2。绒毛和微绒毛使表 面积增加了600倍,大大提高有效接触 面积。 (2) 胃肠各段具有不同的PH,胃为2.0+ , 肠为6.6+,结肠为8.0+,所以有机酸、 有机碱可分别在胃肠内通过简单扩散吸 收。 (3) 经膜孔滤过:小肠上亲水孔道为4nm, 主要见于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分子。
③外源化学物必须是非解离状态。
单纯扩散示意图
特点: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 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注意: 分配系数极高的外源化学物易存留在 膜内,不易通过膜。对于只能全部溶于 脂肪或全部溶于水或两者都难溶解的物 质,都难以通过。
2、滤过 (filtration) 是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孔道的 过程。 在渗透压梯度和液体静压作用下, 大量水可经这些膜孔道通过,同时可作 为载体携带小分子化合物或离子滤过。 分子量<100~200者 可通过直径为4nm的孔道。 分子量<白蛋白分子(约60000)者 可通过直径为10nm的孔道。
外源化学物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体 循环的过程中已开始被消除,即在胃肠 道粘膜、肝和肺的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例如,乙醇可被胃粘膜的醇脱氢酶 氧化,吗啡在小肠粘膜和肝内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
一. 胃肠道吸收
毒物可随食物、水或单独入消化道, 毒物的吸收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甚至 是在口腔和直肠中,但主要是在小肠。 毒物经胃肠道吸收主要涉及被动扩 散、膜孔滤过、载体中介及吞噬或胞饮。 主要以单纯扩散方式吸收。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 生物转运与转化
生物转运(biotranspotation)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 排泄的过程。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外来化学物的代谢变化过程。
处置(disposition): 吸收(absorption)、分布 (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和排泄(excretion) 四个过程(ADME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