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学术思想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张锡纯先生治医思想与实践的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读后感

张锡纯先生治医思想与实践的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读后感

张锡纯先生治医思想与实践的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读后感十多年前,程宝书教授曾经对我说过:近现代中医著作,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最值得一读。

我当即购书回来,可惜诊务繁忙,竞然一直未能读完。

这次疫情,居家七十余日,终于将这本巨著(110多万字)通读一遍,并且作了详细的笔记。

感悟颇多。

择其要者,与读者分享。

衷中参西,意在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本源,参考学习西方文化。

就医学而言,就是以中医为本,参考学习西医。

这是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际,国内绝大部分文化人的共同选择。

张锡纯的夫人曾经留学日本,张师本人也略通英文,担仼过代数和几何学教师,所以他的思想并不保守。

他还积极学习现代解剖学、生理学、药学知识。

在临床实践中,大胆尝试中西结合,中西并用。

阿司匹林,安知必林(乙酰苯胺)、非那西汀、奎宁、乌洛托品、稀盐酸、硫酸镁、甘汞、水合氯醛、几阿苏、胃蛋白酶,碘酒、导尿法…他都经常使用。

可以说,张锡纯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的鼻祖。

对于西方文化,还有另外两种态度,一派是全盘西化,对于传统的一律打倒。

这一派社会影响不大,可以不论。

另一派是坚决拒绝,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而且越古老,越优秀。

这一派往往打着民粹的旗号,在社会上颇有市场。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

就中医学而言,我个人赞同衷中参西。

作为医生,更重要的是考虑哪种方法最适合患者。

如果中医的方法好,就去中医;如果西医的方法好,就去西医。

毕竟很少有极端的人绝对认为中医不好或者西医不好。

什么病要用中医治疗,什么病要用西医治疗,什么时候治疗好(或者什么时候用西医治疗好),医生自己应该心中有数。

中医和西医的争论一直很激烈。

其实无论哪种方法都能解决病人的痛苦,都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好方法。

中西医有很多思想可以互相借鉴。

中医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整体思维、动中施治、三因制宜、顾护胃气、中病则止、药简力专、以平为期、以人为本、攻心为上”等等。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张锡纯(1860一1933),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于明朝迁居河北盐山。

张锡纯先生毕生以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以济世活人为矢志,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勤于实践,诸多学术思想恩泽后人。

其对脑病诸候论述精辟,见解独特,并创立了诸多盖世良方,迄今用之而不衰,为后世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很有指导意义。

1、脑病诸候、莫衷一由、虚实有别、脉症资鉴脑病之候繁杂,诸如眩晕头痛、昏仆厥逆、肢体偏枯颓废,皆责之于脑。

夫其症虽同而病机实有虚实之别。

张锡纯先生认为:实者为“气血上冲”于脑则成脑充血之证;虚者为:“宗气不足”脑失所养而成脑贫血之证。

二者虽均有上述诸症而兼症炯异。

脑充血证多兼阳热实证如面目红赤、头痛而胀、痛及两目、脉弦长或洪长。

而脑贫血证则兼见一派虚弱之象:呼吸短促或面黄唇白或心中怔忡,头与目或间有作痛但不若脑充血之胀痛,似有收缩之感觉而作痛,脉象微弱或至数兼迟。

所以临症须详审其症,细辨其脉方不致谬误矣。

2、脑充血之由乃“气血上冲”于脑,法应“引血下行、清火平肝”张锡纯先生宗《内经.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理论,认为“气血上冲”是脑充血病机之所在,并进一步阐述,老年调养失慎,肝火内盛或伤于七情,心火内炽,心肝火旺挟气血上冲于脑,轻者脑中血管受冲膨胀至头痛眩晕,重者血管之血隔血管渗出或血管少有罅隙,甚至破裂而致偏瘫昏迷乃至死亡。

适其病机,张氏提出“引血下行、清火平肝”的治疗法则。

疏方谴药以怀牛膝、生杭芍、生龙牡、生赭石、元参、龙胆草诸药。

正如张氏所述:“诚以牛膝善引上部之血下行,为治脑充血无尚之妙品。

”生龙牡、生赭石、龙胆草平冲降逆、敛戟肝火,元参、芍药敛阳柔肝,诸药合用可使火敛冲平,用之临床多获良效,张氏所录数案为佐。

3、脑贫血之源乃“宗气不足”,治宜“峻补宗气兼滋养精血”《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张氏认为:“上气不足”即是脑贫血病机关键之所在。

张锡纯创新思想体系探析

张锡纯创新思想体系探析

张锡纯创新思想体系探析标签:张锡纯;方法创新;大气学说;思想体系张锡纯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医学巨擘,以善用石膏等闻名于世,其《医学衷中参西录》理义颇精,论证精详,颖悟之处让人叹息而为之观止,后代医者受其影响者甚众。

兹将其创新的思想体系阐述如下。

1 思想体系的突出特点1.1 精确定义现代医学发展的关键就是其科学方法,力求精确。

此思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充分体现。

如对于石膏,治疗外感发热重用石膏,或单用或复用。

以单用为例:(其长子)“七岁时,感冒风寒,四五日间,身大热,舌苔黄而带黑,孺子苦服药,强与之则呕吐不止,遂用生石膏两许,煎取清汤,分三次温饮下,又煎生石膏二两,亦徐徐温饮下,病又见愈,又煎汤生石膏三两,徐徐饮下如前,病遂痊愈。

”论述石膏善清瘟疹之热病,其后又辅以奉天友人之哲嗣文治“出疹甚稠密,脉象洪数……”之医案。

于石膏能清咽喉之热下附录“沧州友人董寿山,年三十余,初次感冒发颐……”之案、于石膏善清头面之热下附录“一军士年二十余,得瘟疫,三四日间,头面悉肿,其肿处皮肤内含黄水……”之案,其阐发《伤寒论》白虎汤的功用,很少有空言,句句有实案。

对石膏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谓能治腹痛亦有阐发,并附以相关医案。

1.2 基于经典论述,结合实体解剖和功能概括解释中医名词《素问·痿论篇》有“五脏使人痿”,张氏于《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首先考察一头猪,“曾见一猪,其两前腿忽然不能动,须就其卧处饲之,半月后始渐愈。

又旬余解此猪,见其肺上新愈之疮痕宛然可辨,且有将愈未尽愈者。

即物测人,此即《内经》所谓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者”。

治一妇人因夏令当风所袭,半身麻木者,“其麻木之边,肌肤消瘦”,即所谓肢体痿废也。

以此说明中风能致肢体痿废。

治本邑一妇人,“年五旬,于仲冬之时忽然昏倒不识人,其胸中似有痰涎,大碍呼吸……此痰瘀能成痿废之明征。

”治疗本邑一室女,“素本虚弱,医者用补敛之药太过,月事闭塞,两腿痿废……此血瘀能成痿废之明征”。

张锡纯个体化医疗思想的研究探索

张锡纯个体化医疗思想的研究探索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34192投稿邮箱:sjzxyx88@·中医中药·0 引言著名的中医体质学专家、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指出:个体化诊疗是未来医学的方向。

人体因生活的地方、环境、体质等个体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体征,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证型;因此作为医者应该因人的个体化差异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体化医疗特征。

1 张锡纯个体化医疗思想概述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鲜明的个体化特征。

它注重人因体质、禀赋、社会环境、七情及自然环境的不同。

张氏继承了中医学传统个体化医疗思想,同时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和体会,研究和总结出自己的个体医疗。

张氏总体上主张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西药不尽宜于中人、善用生药等个体化思想。

张氏[1]尝思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

如:张氏[1]曾治疗西安县张子禹腿疼,其人身体强壮,三十未娶。

服热药则加剧,服凉药则平平,医治年余无效。

张氏分析其病机:两腿肿疼出皆有热像,此乃相火炽盛;热盛协湿下注,则出现小便不利;脉象洪实以右为甚,为热盛之象。

张氏重用生石膏二两以清实热,连翘、茅根皆可清热利湿。

根据其病情,张氏后用石膏半斤;连服数剂,共用生石膏十七斤,患者病情痊愈。

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张氏对西药的研究也颇为深刻,亦有自己的见解。

张氏提出了西药不尽宜于中人总的理论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张氏[1]每兼用西药之时,必细审其原质本未含有毒性,且其性近和平,原具有极猛烈性质,实不敢于轻似,且其药味虽多,至以之治病似仍未全备,如人之气血原并重,而西药中但有治贫血之药,毫无治贫气之药。

张氏自拟良方百余首,多以生药见长。

如张氏[1]所著石膏生用直同金丹煅用即同鸩毒;因火煅后,原石膏所含的硫、氧、氢皆被煅烧,原有的宣散之性丢失而变为收敛之性。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引言:中医学自古以来便奉行“治病求本”的原则,强调全面观察病情,修复人体的平衡和协调。

张锡纯先生作为中医临床大家,在络病学术思想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提出的络病学说强调通过活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的特点,以及他提出的“活络效灵丹”在实验研究中的作用。

一、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1.强调内外兼顾:张锡纯先生强调了内外兼顾,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素的综合结果。

他认为,身体的络脉是内外联系的桥梁,在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张锡纯先生不仅注重调理内脏,还重视疏通络脉,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效果。

2.强调总揽全局:张锡纯先生独特的感召术,使他能够从患者的诸多细节和疾病的发展趋势中洞悉病情。

他强调了总揽全局的重要性,主张在治疗中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根据个体病情定制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强调阴阳协调:张锡纯先生深入研究了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阴阳关系紊乱的结果。

他强调在治疗中要调节阴阳平衡,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他的疗法往往通过调理经络来调节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二、活络效灵丹的实验研究:张锡纯先生在络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活络效灵丹的疗法。

活络效灵丹是一种草药配方,通过内服外用的方式,利用活血化瘀、调理经络的功效来治疗疾病。

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1.实验设计:选择40只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活络效灵丹组。

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和生活环境,模型组使用刺激剂诱导疾病模型,活络效灵丹组则在模型基础上给予活络效灵丹治疗。

2.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活络效灵丹组在病情恢复和体能提升方面显著优于模型组。

同时,活络效灵丹组的经络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阴阳平衡得到调节。

3.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活络效灵丹对于失去平衡的阴阳有调节作用。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际医学交流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张锡纯中西医 汇通思想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理论和实 践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进
一步发展。
培养跨学科人才: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 想提倡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
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的人才。
YOUR LOGO
THANK YOU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 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将 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面临的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实现中西医优 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开拓了医学研究的新思路
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
对中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 极影响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促进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的认知与借鉴 激发医学界对创新思维的追求与实践
对中西医结合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张锡纯 首次提出中西 医汇通思想, 为中西医结合 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
张锡纯提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思想,强调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张锡纯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应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对症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实现全面治疗和调理。
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张锡纯论治中风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论治中风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论治中风学术思想探讨巩克波;高磊;武志华;孙晓卫【摘要】张锡纯先生继承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借鉴西医知识,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对中医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发展与创新.张锡纯发展了中风的外风与内风理论,将内中风定位于脑,并倡心脑共主神明,既切合临床实际又不背离传统理论,并将内中风按虚实不同分为脑充血证和脑贫血证,分证论治,重视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重视脉诊,重视预防,使中医诊疗中风病更精准科学,并创新一系列方剂,配伍用药精巧合理,对后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9【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张锡纯;中风;学术思想;脑充血证;脑贫血证【作者】巩克波;高磊;武志华;孙晓卫【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济南25002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日照 276800;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济南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张锡纯先生系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名中医,堪称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先驱,为中西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力主“衷中参西”、“中西医汇通”,不仅精研中医理论,而且对西医学也有很高的造诣,因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保留传统中医思想内核的基础上,将西医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纳入,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许多问题[1]。

对很多疾病的认识及论治均有阐发及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毕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汇集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

现将张锡纯先生论治中风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讨于下。

中国古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认识,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之前主张外风说,多以内虚邪中为论,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收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亦认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

张锡纯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膜, 阻塞气 化之 升 降流通 , 能暗生 内热 , 即 迨至 内热 积 为伏 气 化 热 . 放胆 投 以治 温病 之 重 剂 . 以其 热遂 永 是
而益深 . 又兼 春 回 阳生触 发 其热 , 或更 薄受 外 感 以激 留 胃腑 致 生他 病 ” 《 ( 医学 衷 中参 西 录 . 伏 气 化热 未 论 发 其 热 . 以热 自内暴 发 为 温病 , 是 即后 世方 书所 谓伏 显然 成 温病 者 之治 法 》 。“ 石 膏煎 汤 。 凉 散之 力 ) 盖 其 气 温病也 ” 历来 研 究者都 将 张 氏的这段 表述 视为其 皆息息 由毛孔 透达 于 外 . 与人 参并 用 . 其 凉散 之 若 则 对 伏邪学 说 的主要看 法 。从 这 则资料 来看 . 伏之 邪 力 , 人 参 补 益 之力 互 动 化 合 . 施 转 于 脏腑 之 问 . 所 与 能
点 。笔者不 揣鄙 陋 , 张氏温病 学术 思想探讨 如 下 就
1 邪 内伏 . 面 的资料所 表述 上
的有其 特殊 的语 境 , 能全 面反 映张 氏 的伏 邪观 在 不 明末 至 清 中叶是 中医史 上 又一 个 思想 活 跃 的时 医案 温病 门“ 温兼伏 气化 热 ” 案所 附说 明 中 . 氏 秋 一 张
对 于 温 病 发 于 新感 ( 氏称 为 “ 张 外感 ” . 氏认 动 , 证蜂 起 而成 危 候 , )张 变 惟有 扼 守 阳 明 , 防邪 内陷 . 透 为其 病初 在 足太 阳经 . 而太 阳阳 明二 经之 病 “ 互 相 邪外 出 。 可扭转 病机 而使病 情 向愈 恒 方 连带 . 能 划 然 分 为 两界 ” 且 太 阳病 化 热 入 于 阳 明 不 . 张 氏独 重 阳 明 , 崇 白虎 汤 . 以 白虎 汤 加 减 , 推 喜 极 速 , 太 阳 阳 明合 病 . 纯 为 阳 明 经证 . 外 感 之 尤 其擅 用 生 石膏 .称 石 膏 为 “ 阳 明 胃腑 实热 之圣 或 或 故 清 邪为 温 . 阳明 经证 为其 常见 之证 药 ” 如 张 氏认 为 “ 凡伏 气 化 热之 病 . 当 治 以 白虎 原 对 于温 病发 于伏 邪 , 病机 张 氏曾归 为 : 伤 于 汤 , 其 冬 脉有 数 象 者 , 白虎 加 人参 汤 ” 《 ( 医学 衷 中参 西 录 ・ 寒 , 轻者 不 能 即病 , 由“ 其 邪 皮肤 内侵 , 潜伏 于三 焦脂 深研 白虎 汤之 功用 》 但 是 , 是 以治 之者 恒 不 知其 ) “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摘要】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之先河,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

清末民初西方医学随着宗教传人中国,出现了西医学派。

他在诊治疾病之余,将所悟医药之理,随时记述成篇,屡试屡效之经验方药,则自立名方,兼采西医之学说,将临床经验所得,与方中医理,相互阐发,撰写成文。

他一生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理论创新;衷中参西,独辟蹊径,勤于实践,力主贯通。

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本文就张锡纯的医学术思想作简要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张锡纯;学术思想1.生平著作简介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同时读了西医的一些著作。

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

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

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

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

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

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

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

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

书中从诊症、辨治、方药到方解、按语,明了清晰,内容全面,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思想之先锋。

2.主要学术思想2.1阐述中西汇通理论开创中西医结合之先河中西汇通是重要的理论问题,由来已久。

张锡纯中风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中风学术思想探讨
szd wi h p l ain o c l n h ie tp te wid n n u ig p o e o wad fo ft eb o d” n — ie t te a pi to f”amig te l rt so h n ,a d e s r r p rd wn r w o h lo ,a d O h c v o n l
中医脑病临床工作 。
“ 阳不 靖 , 盛 生风 , 其气 血 , 冲犯 脑 , 肝 木 激 上 而震 扰 脑之 神 经
耳 ” 而 西 医对 于 中风 脑 血 管 破 裂 的原 理 未 明 , 张士 骧 据 。 而
[] 钟 英 强 , 哲 . 治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应 注 意 的 r ̄ [. 医 学 , 0 , () 4 许 诊 n j新 q 1 2 63 2: 0 7
张 锡纯 治疗 中风 的学 术 思想 源 于 张士 骧 、 山雷 。 张士 张
骧重 视 实证 。 “ 中 ” 病研 究 颇 多 。他 曾按 照 西 医解 剖 实 于 类 一 验理 论 , 以锥 伤二 兔之 前 后 脑 。 实 了生 物 的 知觉 运 动 “ 由 证 专 于脑 ” 的说 法 , 而得 出 “ 此症 皆 由水火 内动 。 风 上扬 , 从 盖 肝 血
2 1.() 917 0 11 : .0 . 78
[]伏 新顺 , 5 杨翠 兰, 曾利娴 , . 等 溃疡 性结 肠炎 的 中西 医治疗 [. 医学, J新 ] 2 1,11:— ,8 0 04 () 34 . 1
[] D n 6 eg X,Sao S h m n oT ta.G n h rp i dnvrl zb ,K o e k ,e 1 e eteayw t a eoi h a
“ 厥” 大 。在 病 机 方 面 , 推崇 刘 河 间将 息 失宜 、 火暴 甚 、 他 心 肾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寇子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301700)【摘要】《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论治脾胃,补前人之未备。

张氏谓脾胃乃后天之本,其引《易经》中的“至哉坤元, 资生万物”,来阐明脾胃为人一身之本的思想。

张氏又把李东垣“扶脾阳”的脾阳学说和叶天士“益胃阴”的胃阴学说两者相结合,创立了张氏脾胃学说,现将张氏治脾胃病思想粗浅总结。

【关键词】张锡纯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后遂为盐山人。

张氏家族世代诗书门第,乃祖彤元公精于医。

幼年从其父丹亭公读书,稍长,又授以方书,于攻读经史之暇兼习医学。

后因两次应试落第后弃文专习医,随专心致力于医学。

张氏天资聪慧,看病精细,辨证准确,为人诊治,得心应手,多立起沉疴,迎诊者日众。

1918年,创办立达中医院。

中医之有院,开始于此。

此后医学报刊争相载其文,声名大振。

当时与江西陆晋生、杨如候,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被称为“名医四大家”。

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为“名医三张”。

后将其刊登之文章汇集成书,名为《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书乃其毕生心血之结晶。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论治脾胃,补前人之未备。

张氏谓脾胃乃后天之本,其引《易经》中的“至哉坤元, 资生万物”,来阐明脾胃为人一身之本的思想。

张氏又把李东垣“扶脾阳”的脾阳学说和叶天士“益胃阴”的胃阴学说两者相结合,创立了张氏脾胃学说,现将张氏治脾胃病思想粗浅总结如下:1 脾胃病病因病机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当升不升,当降不降,皆为病态。

《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正所谓“脾气宜升,胃气宜降”。

张氏治疗脾胃病时,多从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着手,或升脾气,或降胃气,或升降并用。

张氏曰:“脾也者,原位居中焦,为水阴上达下输之枢机。

”又曰:“人之脾胃属土,即一身之坤也,故亦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食物,则全身自然健壮。

张锡纯学术经验及临床应用

张锡纯学术经验及临床应用

张锡纯学术经验及临床应用张锡纯,是中国的一位杰出医学家、临床教育家、学术领袖和创新者。

他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为中国的医疗和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锡纯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科大学学习,并于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他的指导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学生和临床医生。

他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培养了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的临床教育方法深受学生和同行的赞誉,并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学术研究方面,张锡纯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他对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提出了“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可使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张锡纯还积极推动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结合。

他鼓励医生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学术研究,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他提倡多学科合作,与其他专家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临床应用方面,张锡纯提出了“个体化医疗”的理念。

他认为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他强调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他的这一理念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总的来说,张锡纯以其丰富的学术经验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闻名。

他在医学教育、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中国的医疗和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对后来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收 稿 日 期 :20200219 基 金 项 目 :2019 年 沧 州 市 社 会 科 学 发 展 研 究 课 题 “张 锡 纯 中 西 医 汇 通 思 想 研 究 ”,编 号 :2019045。 作 者 简 介 :刘 明 月 (1991),女 ,河 北 沧 州 人 ,沧 州 师 范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 史 学 院 助 教 ,历 史 学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
·67 ·
分了解西医的相关 理 论,尝 试 着 在 治 病 救 人 的 过 程 中融合相关的西医 救 治 方 法,通 过 大 量 的 实 践 案 例 找到融会贯通中西 方 医 学 的 办 法,这 为 当 时 的 中 医 学界在改良道路上 打 开 了 新 世 界 的 大 门,为 近 代 中 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末随着西方 文 化 的 传 入,向 西 方 世 界 学 习 的 呼声越来越高,“疑 古”思 潮 和 反 对 封 建 的 思 想 愈 发 盛 行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备 受 质 疑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 中 医 作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代 表 ,质 疑 其 医 理 “科 学 性 ”的 话 语 愈 发 激 烈 ,甚 至 出 现 了 要 求 “废 止 中 医 ” 言论,中医的生 存 形 势 岌 岌 可 危。 一 部 分 中 医 学 者 顶住压力,选择坚信 几 千 年 沉 淀 与 积 累 的 中 医 理 论 有着不可替 代 的 价 值,通 过 重 新 审 视 中 医,剔 除 流 弊,保留精华,吸收 西 学 文 化,促 使 中 医 与 时 俱 进 发 展下去。在这些有 识 之 士 中,张 锡 纯 便 是 其 中 的 中 流 砥 柱 ,他 秉 持 坚 守 与 创 新 ,努 力 促 进 中 西 医 之 间 的 融 合 ,并 将 中 西 医 思 想 汇 通 的 理 念 一 路 践 行 下 去 ,开 创了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崭新时代。

张锡纯论治妇科杂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论治妇科杂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论治妇科杂病学术思想探析摘要: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表中参西录》中对妇科杂病之论治,首重冲脉之调摄,恒以调摄冲脉为首务,深究治法,精研方药;论证用药,颇具特色;方论之后,必附验案,以供后学师法。

其重视冲脉,调摄冲脉论治妇科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后学临证,颇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锡纯;《医学表中参西录》;调摄冲脉;论治妇科杂病。

近代名医张锡纯,习业有道,博学多闻;勤于实践;辨治精准。

其在《医学表中参西录》中对妇科杂病之论治,重视冲脉之病变,强调冲脉之调摄;恒以调摄冲脉为要旨,深究治法,精研方药;临证用药颇具特色;及至方药之后,每附验案,以资印证,以供后学师法。

兹就《医学表中参西录》中其论证妇科杂病的学术思想,探析于后。

1 调摄冲脉为要旨冲脉,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空骨论》,其主行路线,起于气冲穴部位与足少阴肾经相并。

冲脉对妇女而言,则尤为重要。

盖冲为血海,乃十二经经脉气血会聚之要冲,具有调节诸经气血之重要作用,故《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张氏治学,理源《内经》,对《内经》冲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造诣颇深,深谙冲脉生理、病理之理变,在妇女生理、病理之变中所占具的重要位置。

尝谓:“人之血海,其名曰冲。

在血室之两旁,与血室相通,上隶于胃阳明经,下连于肾少阴经。

有任脉以为之担任,督脉为主督摄,带脉为之约束。

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共为奇经八脉。

此八脉与血室,男女皆有。

在男子则冲与血室为化精之所;在女子与血室实为受胎之处。

《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谓“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者是也。

是以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

……冲脉无病,未有不生育者”。

(张锡纯,医学表中参西录【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第二版,下同)。

综上可见,太冲脉盛于妇女生理正常紧密相关,而冲脉不和,或冲脉受损,则妇女不孕、崩漏、经期延长、经血量多、闭经、癥瘕、产后恶露不尽等症丛生。

浅析张锡纯治“虚劳”思路在肿瘤恶病质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张锡纯治“虚劳”思路在肿瘤恶病质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张锡纯治“虚劳”思路在肿瘤恶病质治疗中的应用张锡纯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其诊治虚劳的学术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肿瘤恶病质是一种机体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消瘦,免疫系统受损和代谢功能障碍等,属于中医"虚劳"范畴。

病机要点主要涉及脾肾、脾胃、气血的失调及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阳气不足等机制。

张锡纯治虚劳主要是以调养脾胃为基础的综合辨证论治,具有充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综合辨证论治突出,益气活血为主,在肿瘤恶病质的中医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探析张锡纯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

[方法]通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相关文献的探究,总结张锡纯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

[结果]张锡纯对噎膈、反胃、癥瘕等肿瘤相关疾病的症候有独特的认识,认为此类疾病以气虚、血瘀、瘤赘为主要病因,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补破并用,特别强调顾护人体的正气和脾胃功能的强弱。

处方用药以益气活血为主,创制参赭培气汤、理冲汤等专方,同时善用三棱、莪术、水蛭、鸡内金等专药。

[结论]张锡纯治疗肿瘤主张中西医结合,特别强调人体正气的作用,善用益气活血治法,对于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张锡纯“大气下陷”证及其在肿瘤内科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大气下陷"引起相关症状的病因病机并实践于临床,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系统学习张锡纯喘证辨治的理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发现张氏对喘证辨治经验丰富,临床中其首辨虚实,对于实证,在辨病因、病位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经方加减;对于虚证,在辨别呼气困难或吸气困难的基础上,根据病位的不同,分别创立升陷汤、参赭镇气汤等方剂,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结其辨治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肿瘤是当今难治病之一。

张锡纯先生善治疑难病证,治疗肿瘤也有独到之处。

其治疗大法可归纳为:注重益气、补而不滞,活血化瘀、善用破药,攻补兼施、润燥相宜,慎用理气、不伤脏气。

张锡纯治疗急症运用重剂的学术思想研究_王铎

张锡纯治疗急症运用重剂的学术思想研究_王铎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地震; 奇病; 孕妇 中图分类号: R 72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0) 04- 0649- 03
B ase on the / Q i D isease0 Analys is B efore and A fter th e E ar thquake of Pengzhou Com parative Study of B irth D efects
# 648#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第 37 卷第 4期
张锡纯治疗急症运用重剂的学术思想研究
王铎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系中概教研室,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 要: 张锡纯治疗急症善用重剂建功, 张锡纯认为用药当以胜病为主, 病情急重 而药轻, 则或不效, 或致病情 加重。 使用药物重剂若适宜于 相应的病证, 就不会对人 体产生 损害, / 用 药所以 除病, 所服之 药病当 之, 非人当 之也 0。 张锡纯 治疗急症运用重剂的经 验如下: ¹ 深研药性、药理。 º 严格炮制, 保效减毒。 » 若恐伤正, 可配佐助之品。 ¼重 剂分多次 服用, 可防伤正。 ½ 留意药后反应, 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¾对用 药后可 能出现 的 / 变证 0, 作好 / 预 案 0。 ¿ 小剂加 量, 亦 较稳妥。 À用重剂不可一重到底 , 当依病情变化而变。 Á 难于遽断, 试探治疗。
使用重剂治疗急症, 若辨证准确, 应用对路, 常有 斩关夺门之功。然使用不当, 也极易出差错。如何正 确使用重剂? 张锡纯的观点可归纳如下:
修回日期: 2009 - 08- 10 作者简 介: 王铎 ( 1974- ), 男 (蒙古族 ), 内蒙古人, 讲师, 硕 士, 研究方
向: 河北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张锡纯是中国现代脾胃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脾胃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卓越的学术贡献,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医学研究。

本文将从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出发,归纳总结他在脾胃学领域的重要观点和思考,并探究其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意义。

首先,张锡纯在脾胃学的研究中强调“脾胃为生命之本”这一核心理念。

他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根本之源,对于人体的养生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研究脾胃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深入探讨了脾胃与人体其他系统的关系,并提出了“脾虚致痰饮”、“痰凝脾胃”等理论,为脾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张锡纯强调脾胃与情志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情志波动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从而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

他对“情志伤脾”、“脾气虚弱”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调理情志对于脾胃健康至关重要的观点。

他倡导了“安心养脾”的生活方式,主张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此外,张锡纯重视饮食与脾胃的关系。

他深入研究了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提出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他注意指导人们合理搭配食物,注重清淡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物,维护脾胃的健康。

他还从脾胃的角度解读了中医饮食文化,提倡“禁足饮食”、“修德饮食”等概念,为人们养生保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指导。

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对于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首先,他强调了以脾胃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往往偏重研究其中一器官或疾病,而忽视了人体整体的连贯性。

张锡纯提出的脾胃学说,提醒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将有助于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动医学专科与综合医学的融合。

其次,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强调疾病的预防与调理。

他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强调了保持脾胃健康的方法与原则。

这与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在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方面,张锡纯的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为人们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张锡纯治痰饮病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治痰饮病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字寿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汇通派的杰出代表,在我国近现代医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氏有效地将西方医学理论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并以其自身的医疗实践经验来阐述医理,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其在痰饮病的诊治方面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兹作探讨如下:1 痰饮溯源痰饮病是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发生了障碍,水液的输布、运化失于正常,水湿停聚于身体的某些部位而发生的一系列病证。

痰饮与宿食、瘀血一样,既是由于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也是疾病的发病原因。

在《内经》里,虽然“痰”字相关的记载未能找到,但已能够见到痰饮病相关的论述。

“痰饮”的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在《金匮要略》中,饮、湿、水实际上为一物,只是在停留的部位上以及临床证候上有所差别。

张仲景虽然对于痰饮病的病因和病机未做出详尽的论述,但已经明确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不仅仅是痰饮病的治疗准则,同时也是《金匮要略》中水饮病的基本治则。

仲景使用“和”字,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及调和阴阳的思想。

但是,痰饮为病并不是单用温燥之药,过于温补,有闭门留寇之患;过于刚燥,有损伤正气之嫌。

因此“和之”不仅包括了温补的治法,也有行、消、开、导的治法。

2 张锡纯治痰饮病思想2.1 敛肾降冲 先秦以来,对痰饮病的形成主要认为是脏腑的气化失司和中焦运化功能失调,治疗原则以肃肺、化痰、健脾为主。

由明代医家王节斋所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使得痰饮病在理论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张介宾也曾提出:“五脏皆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二脏。

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张锡纯认为“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封藏是它的生理基础。

若肾脏功能失调,不能封藏,一则肾脏和胃腑由冲脉相关联,《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在经络循行上,冲脉与足少阴肾经互相并行,又与足阳明胃经在气街相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功能: 张氏认为大气 即胸 中之宗气 , 具有推动脏腑功能, 呼 行 吸、 贯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 。2 大气下陷证 的病 因病机 : () 关于大
气 下陷 证 的病 因 , 为 由 “ 认 力小 任 重 , 或枵 腹 力 作 …… ” 多 种 原 等 因形 成 。( ) 气 下 陷证 的临 床 表 现 :其 病 之 现 状 , 呼 吸 短 气 3大 “ 有 者 , 心 中怔 忡 者 , 淋 漓 大 汗 者 , 神 昏健 忘者 … … ” 有 有 有 种种 病 状, 实难 悉 数 。 4大 气下 陷 证 的 治疗 立 法 及 方 药 : 氏 对 气虚 而 () 张 大 气 下 陷者 , 以补 气 升 提 之 法 , 治 自创 升 陷 汤治 疗 。针对 不 同证 型 还有 回 阳升 陷 汤 、 郁 升 陷 汤 、 理 醒脾 升 陷汤 可 供选 用 , 现 了 体
之名方“ 玉液汤 ” 滋膊饮” 2 治重中焦调理升降。治疗 以健 和“ 。( )
脾益气 、 脾 阴、 补 化食 助 脾 , 善 于 运 用 怀 山 药 、 内 金等 。3 集 并 鸡 () 成 单 方 创 立新 方 。如 “ 滋膊 饮 ” 张锡 纯 取 单 服 山 药 和单 服 生 猪 是 胰 子 可 治愈 消渴 的单 方 及 诸家 本 草 内金 能 治 消 渴之 说 。 4 中 西 () 融 合 独辟 蹊 径 。张 锡 纯 融 中西 医学 为 一 体 , 立 新 说 , 为 消 渴 创 认 的 发病 “ 中焦 膊 病 , 累 及 于脾 也 。 ( ) 古遵 旨又 不 泥 古 。 因 而 ”5 承 张 锡 纯继 承 了前 人 治疗 消渴 的经 验 , 治疗 上 消 用 人 参 白虎 汤 , 消 中 用 调 胃承 气 汤 , 消 用 八 味 肾气 丸 。 在 临床 应 用 时 师古 而不 泥 下 但 古, 随机 应 变 , 活 化 裁 。() 用 酸 收封 固 肾关 。 锡纯 在 治 疗 灵 6善 张
张 氏辨 证 论 治 的 精 当 。吴 爱 华 等 对 张锡 纯 在 中医 肝胆 理 论 的
消渴时常配伍选用五味子 、 山萸 肉之类酸收之品, 为用这些药 认
“ 其 酸 收 之 性 , 能 封 固 肾关 , 使水 饮 急 于 下 趋 也 。 ( ) 守 取 大 不 ”7谨 病 机 随证 治 之 。 为 治疗 消渴 虽 然 重 视 大气 , 更重 要 的 是谨 守 认 但
【 摘要 】 本文从《 医学衷中参西 录》 的学术观点研究 、 杂病辨治经验研究 、 用药经验和组方特点研究几方面论
述 了 张锡 纯 学 术 思想 的研 究 现 状 。
【 关键词】 张锡 、 中风 、 喘证 、 咽喉病 、 温病 、 癫狂 、 痹症 、 脱证 、 肢体痿废 、 月经病 、 瘸瘕 、 胃疾病等 。 脾 如高加亮 叙述了张锡纯

16 ・ 18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0年 7月 第 】 9卷 第 7期 JT M.u.0 0 V 11 , . E C J12 1 , o. 9No7

医 籍 研 习

张锡纯学术思想 的研究 现状
张会文 指 导 沈 鹰
中 图分类 号 : 2 9 文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75 2 1 )7—16 R4 A 10 4 X(0 0 0 18—0 3
3 7% 。 4.
床施治。( ) 2 治宜降 胃为要 。 氏认为“ 张 治吐衄之证 , 当以降 胃为
主 , 降 胃之 药 , 以赭 石 为 最 效 ” 对 于赭 石 的用 量 , 而 实 , 多在 八 钱 至 一 两 之 间 。( ) 审病 因辨 证施 治 。 氏治 疗 吐 衄在 以 胃气 上 3细 张 逆 为 病 , 宜 降 胃为 要 的 基础 上 , 调 辨证 求 因 , 因论 治 , 治 强 审 即 “ 审 其 胃气 不 降之 所 以然 , 相 当之 药 品辅 之 ” 林 上 助 论 述 细 而 。 了张锡 纯 治 疗 消 渴 的 学术 特 色 : 1倡 补 大 气 升气 举 津 。 认为 气 () 虚下陷, 气不 生津 是 消 渴 病 发 生 的 主要 病 理 特 点 , 创 制 治 消渴 并
1 学 术 观 点研 究 学 术 观 点研 究 目前 主 要集 中在 以下 几 方 面 :张锡 纯 大 气 下
陷证 学 术 思 想探 讨 、 张锡 纯 中西 汇 通 思想 研 究 、 张锡 纯 脾 胃思 想 的学 术 特 色 、 张锡 纯 “ 心脑 共 主神 明 ” 、 说 张锡 纯 对 《 寒 论 》 研 伤 之 究、 张锡 纯 对 中 医肝 胆 理 论 的 创新 等 。 赵 文 明 等 …论 述 了 张 氏 如 所创立的“ 大气 下 陷 ” 论 , 临 床 颇 具 指 导意 义 : 1 大 气 的生 理 对 ()
病机 , 辨证 论 治 。8 重 视 调 摄 饮食 宜忌 。 锡纯 对 消 渴 的 治疗 重 () 张
论 治 吐衄 心 法 : 1 胃气 上逆 为病 。张 氏 对 吐衄 发 病 的 论述 , () 遵 《 内经 》 阳 明厥 逆 衄 呕 血 ” “ 为要 旨 , 有 执 简 驭 繁 的特 点 , 于临 具 便
张 锡 纯 (80—13 ) 近 代 中 西 汇通 医家 , 对 崇古 泥古 , 16 93 , 反 固步 自封 , 崇 尚 实验 , 生从 事 临 床 与 研究 著 述 , 著 《 学衷 并 毕 所 医 中参 西 录 》 响颇 大 。 内中 医药 期 刊 2 0 初 至 20 影 国 0 4年 0 9年 底共 发 表 有关 张锡 纯 学 术 思想 论 文 约 10 ,其 中学 术 观 点研 究 占 6篇 4 . % ;杂 病 辨 治 研 究 占 2 . % ;用 药 经 验 和 组 方 特 点 研 究 28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