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研究(苏轼的家庭生活,民间故事,苏轼大学设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期中诗词赏析作业:

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乃是苏轼豪放气概的代表作。作者当时虽已经是头发微白的老人,但是全词之中没有一丝日薄西山的感受。

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壮。首三句直接提出提出围猎之事,然后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是苏轼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其后苏轼的豪放词自成一家,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期中就苏轼家庭生活写一篇小文章: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

说起苏轼的家庭生活,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和苏辙的兄弟之情了。

苏轼和苏辙年龄只差三岁,但是性格迥异。苏洵在《名二子说》中从取名的角度,比较了兄弟二人的脾气,大苏率真、冲动、“不外饰”,口无遮拦,一生恐怕要颠沛坎坷;小苏安稳、实际,“善于处乎祸福之间”。真是知子莫如父,老苏的评判正是二人一生命运的注脚。然而不管二人命运如何不同,但手足之情却贯穿终身,成为人生美谈。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一生离合约有八次,诗词往来200余首,不管是从数量还是内容都深深体现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兄弟情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首便是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苏轼把对苏辙的怀想,转化为感慨天上人间的变迁流转,既有孤高旷远的意境,又有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邃思考,此词一出,便广为流传,成为千古绝唱。

另一让我触动的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后,苏辙在给宋神宗的《上皇帝书》中写到:“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换作对哥哥罪责的减轻,更表达出兄弟二人相依为命的真情,这是视官为命的人所永难理解和做到的。而苏轼在狱中写的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更体现了两人之间的兄弟之情。

在苏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之时,留下遗嘱给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更体现出两人是生死之交,顾命之托。苏辙按照哥哥的遗愿,扶兄柩归葬,为他作了长篇《墓志铭》,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苏轼的一生,并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道出二人亦兄、亦弟、亦师、亦友的情谊。

这种兄弟间血浓于水的情谊穿越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一直传递到现在,带来一抹暧暧的人性的光辉。

2.苏轼的家庭生活(父母教育,兄弟之情,夫妻之间,生活情趣等,300以内)

父母教育:相传苏轼和弟弟苏辙小时候不思学习,贪图玩乐。父亲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收效甚微。但苏洵并未采用“棍棒”式教育,不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他们能看得见的一个角落里看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时,他又将所读之书“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他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成为中国文坛上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兄弟之情: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后,苏辙在给宋神宗的《上皇帝书》中写到:“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愿用自己的官职换对哥哥罪责的减轻,表达出兄弟二人相依为命的真情,这是视官为命的人所永难理解和做到的。而苏轼在狱中写的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更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兄弟之情。苏轼在临死之前留下遗嘱给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更体现出两人是生死之交,顾命之托。苏辙按照哥哥的遗愿,扶兄柩归葬,为他作了长篇《墓志铭》,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苏轼的一生,并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道出二人亦兄、亦弟、亦师、亦友的情谊。

夫妻之间:王弗16岁嫁给苏轼,是苏轼第一轮妻子,27岁卒,与苏轼轼琴瑟相和仅11年。但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抑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那篇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虽十年过去,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

3.苏轼去世后后代对他的评价(时间线索,评论分类,500以内)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4.选取苏轼曾经到过的一个地方,对遗迹的来龙去脉做简介(为什么,什么时候,300内)遗迹:徐州苏堤宋熙宁十年(1077年)8月21日,洪水直扑徐州城下。苏轼通知大家“备畚锸,蓄土石,积刍茭”,同时急调5000人加固城基、高筑城墙。苏轼在水情严峻的城南,组织徐州军民修筑了一条防洪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全长984丈。刚刚修筑好的长堤及时挡住了凶猛而来的大水,徐州安定,人民平安。这便是最早的“苏堤”。徐州人感念苏轼,至今仍以“苏堤路”命名在原防洪大堤上修成的道路。乾隆皇帝在《苏堤》中写到“通守彭城闻昔年,长堤亦得号髯仙。涨波未到麦芒绿,绝胜西湖巷柳妍。”徐州云龙湖和杭州西湖是名至实归的姊妹湖。

5.介绍一本有关于苏轼研究的书,谈谈喜欢的理由(作者,书名,出版社,主要内容)

书名: 苏东坡传作者: 林语堂译者: 张振玉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内容:从童年和青年到壮年到老练再到流放岁月,描述了苏轼的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事情。呈现了一个全面的苏轼。

理由:林语堂在书的前言中对赞美大加赞美,说苏轼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林语堂充满溢美的态度已经证明了他的不客观性,苏东坡的生平同样存在可商榷性。但我依然被他的叙述和描写所迷住,我宁愿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宁愿相信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