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意境_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 ”《荀子·儒 效 篇 》说 :“诗 言是其志也。 ”都仅仅把诗看作是对主观情感的表达。 《礼记·
乐记》在讲到音乐时说:“凡音之起,由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 之然也。 ”
第一次把“意”和“象”组合成一个词,明确意象概念的是 汉代的王充。 王充归结出了“立意于象”的原则,这正是“圣人 立象以尽意”的发展。 从先秦到两汉已经出现了意象的概念人 们认识到了借物象可以更好地说明、阐释事物的道理,但“意 象”还没有成为诗学审美范畴。
历史回廊
“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
张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西方文论里有象 征,有典型,然而却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相当的 概念与术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推进了古代文艺理论的发 展,清楚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对我们探索古典 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糜”的观点, 并以 “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思想,接触到意境中的 “情、物”因素。 与陆机同时代的王弼则从哲学角度探讨意与象 的关系问题,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 : “忘象者乃得意者 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 王弼把 “意”放在诗歌创作的核心地位。
版 社 ,1987 [2]王 国 维 .人 间 词 话 [M].北 京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2 [3]郭 预 衡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M].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03
作者简介:张袁(1984-)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钟嵘《诗品序》里也是既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 切”为“有滋味”,而又倡扬“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兴”。 刘勰在 《文心雕龙》里提出了审美意义的“意象”概念,他说:“独照之 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诗篇之大端”,这里的“意 象” 已经成为涉及构思和思维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重要审美概 念。
关键词:意象;意境;审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3-2111(2011)04-0131-01
从辞源学与语义学来看,考“境”的本字为“竟”。 许慎《说 文解字》云:“乐曲尽为竟。 ”段玉裁注曰:“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 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 ”可见“竟”原指乐曲终了,引申 为事情的终结和土地的限界,而在后一个意义上,“竟”便演化 成了“境”。
王国维发展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还提出了自己独 特的理论见解。 他不仅把“境界”看作是创作的原则,也把它看作 是衡量各种不同作品艺术成就的批评标准,云“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较之前人关于意境的界说更为确 定,并且分析了作品中中“物”与“我”的关系和境办内涵中“有我” 与“无我”间的联系等等。
综观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中国的文论一直都在 发展,而在当下中国学术界“失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去了解中 国古代文论,把西方理论与中国文论结合起来,建立属于“自我” 话语体系的文论。
参考文献: [1]宗 白 华.中 国 意 境 之 诞 生[A].美 学 与 意 境[M].北 京:人 民 出
文学界 . 131 .
意境是由最初的意象演变而来的。 而意象最初是人们通 过“立象”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并没有诗学理论的审美意 味。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 之意, 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 ’” 这里明确提出了“意”与“象”的问题。 《庄子·秋水篇》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 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 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 这里 所说的意象还只在讨论言与意的关系。
叶燮《原诗》中认为“境”的营造在于“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 述之事, 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惟不可名言之理, 不可施见之 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方为 理至事至情至之语”,纠正了把意境神秘化的看法。 陈廷悼从诗境 推及词境,说:“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 清末况周颐论 词,他说:“无词境,即无词心”等等。
深入探讨了意境涵义, 并大国推崇意境的是清末的王国维, “意境”这个词也是经他提倡才流行起来的。 意境,他有时称境界。 《人间词话》说: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 目,不若鄙人抽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 境界。 有境界,气质、神韵,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人间词 话》 广泛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精华,系统的对意境理论 进行了研究。
《诗格》中已经明确出现了意境这个词,而不再是与象同为使 用。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 王昌龄强调诗歌创作应有更高的主客观的统一,作诗应追求象外 之境;并从艺术思维的角度,阐明了从现实审美意象到艺术意境 的过程,丰富了象理论。
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亦着重讨论了“取境”的问题,唐末司 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讲“思与境措”;宋代苏城在《东坡题跋》 卷 二 中 评 陶 诗 说 :“境 与 意 会 ”;明 代 何 景 明 在 《与 李 空 同 论 诗 书 》 中讲“意象应”;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讲“神与境合”; 严羽《沧 浪诗话》以禅喻诗,云盛唐诸人“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 有 尽 而 意 无 穷 ”。 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 认 为意境和谐是作诗的标准。 王世贞在《艺苑危言》中把意境的审美 特征分为“妙境”、实境”、“佳境”、“化境”,深人到了意境的品质内 核。
乐记》在讲到音乐时说:“凡音之起,由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 之然也。 ”
第一次把“意”和“象”组合成一个词,明确意象概念的是 汉代的王充。 王充归结出了“立意于象”的原则,这正是“圣人 立象以尽意”的发展。 从先秦到两汉已经出现了意象的概念人 们认识到了借物象可以更好地说明、阐释事物的道理,但“意 象”还没有成为诗学审美范畴。
历史回廊
“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
张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西方文论里有象 征,有典型,然而却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相当的 概念与术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推进了古代文艺理论的发 展,清楚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对我们探索古典 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糜”的观点, 并以 “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思想,接触到意境中的 “情、物”因素。 与陆机同时代的王弼则从哲学角度探讨意与象 的关系问题,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 : “忘象者乃得意者 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 王弼把 “意”放在诗歌创作的核心地位。
版 社 ,1987 [2]王 国 维 .人 间 词 话 [M].北 京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2 [3]郭 预 衡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M].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03
作者简介:张袁(1984-)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钟嵘《诗品序》里也是既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 切”为“有滋味”,而又倡扬“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兴”。 刘勰在 《文心雕龙》里提出了审美意义的“意象”概念,他说:“独照之 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诗篇之大端”,这里的“意 象” 已经成为涉及构思和思维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重要审美概 念。
关键词:意象;意境;审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3-2111(2011)04-0131-01
从辞源学与语义学来看,考“境”的本字为“竟”。 许慎《说 文解字》云:“乐曲尽为竟。 ”段玉裁注曰:“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 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 ”可见“竟”原指乐曲终了,引申 为事情的终结和土地的限界,而在后一个意义上,“竟”便演化 成了“境”。
王国维发展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还提出了自己独 特的理论见解。 他不仅把“境界”看作是创作的原则,也把它看作 是衡量各种不同作品艺术成就的批评标准,云“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较之前人关于意境的界说更为确 定,并且分析了作品中中“物”与“我”的关系和境办内涵中“有我” 与“无我”间的联系等等。
综观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中国的文论一直都在 发展,而在当下中国学术界“失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去了解中 国古代文论,把西方理论与中国文论结合起来,建立属于“自我” 话语体系的文论。
参考文献: [1]宗 白 华.中 国 意 境 之 诞 生[A].美 学 与 意 境[M].北 京:人 民 出
文学界 . 131 .
意境是由最初的意象演变而来的。 而意象最初是人们通 过“立象”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并没有诗学理论的审美意 味。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 之意, 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 ’” 这里明确提出了“意”与“象”的问题。 《庄子·秋水篇》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 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 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 这里 所说的意象还只在讨论言与意的关系。
叶燮《原诗》中认为“境”的营造在于“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 述之事, 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惟不可名言之理, 不可施见之 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方为 理至事至情至之语”,纠正了把意境神秘化的看法。 陈廷悼从诗境 推及词境,说:“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 清末况周颐论 词,他说:“无词境,即无词心”等等。
深入探讨了意境涵义, 并大国推崇意境的是清末的王国维, “意境”这个词也是经他提倡才流行起来的。 意境,他有时称境界。 《人间词话》说: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 目,不若鄙人抽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 境界。 有境界,气质、神韵,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人间词 话》 广泛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精华,系统的对意境理论 进行了研究。
《诗格》中已经明确出现了意境这个词,而不再是与象同为使 用。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 王昌龄强调诗歌创作应有更高的主客观的统一,作诗应追求象外 之境;并从艺术思维的角度,阐明了从现实审美意象到艺术意境 的过程,丰富了象理论。
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亦着重讨论了“取境”的问题,唐末司 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讲“思与境措”;宋代苏城在《东坡题跋》 卷 二 中 评 陶 诗 说 :“境 与 意 会 ”;明 代 何 景 明 在 《与 李 空 同 论 诗 书 》 中讲“意象应”;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讲“神与境合”; 严羽《沧 浪诗话》以禅喻诗,云盛唐诸人“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 有 尽 而 意 无 穷 ”。 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 认 为意境和谐是作诗的标准。 王世贞在《艺苑危言》中把意境的审美 特征分为“妙境”、实境”、“佳境”、“化境”,深人到了意境的品质内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