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古代文学意境理论的演进和形成模式

合集下载

意境论发展历程探究

意境论发展历程探究

意境论发展历程探究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古代士子一直神往的审美追求。

意境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要加强当代文论建设,必须关注古代传统理论的现代性问题。

因此,梳理意境论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意境论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阶段,以期更好地了解意境论的发展脉络。

标签:古代文论;意境论;发展历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影响读者对诗歌理解的重要信息。

笔者立足意境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以期对执教对象鉴赏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一、意境论发展的萌芽阶段1.诗言志。

《尚书·尧典》中讲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谈到的“诗言志”是对诗歌的特征做了明确的说明。

“志”为主体心灵世界,将诗歌的根本性特点界定为“言志”,即把握诗歌的表现性、主体性、抒情性。

在《尚书》里谈到的“诗言志”是对诗歌本体性的认识,是对诗歌抒情言志这一本质特征的全面阐释,这里的“诗言志”实际上是将诗、乐、舞有机结合在一起来探讨的,是对全部诗歌的抒情性特征加以把握。

音乐和舞蹈是通过乐者、舞者的情感表达来传达这一作用的,乐、舞的抒情性也能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诗歌的抒情性,所有这些文艺形式从不同的视角来表达诗者、舞者、乐者的情志,所以,“诗言志”是从本体的本体特性来阐发诗的本质。

此外,诗言志可以从方法论的层面来阐释诗人的“志”,是借助诗歌的比兴,采用形象之诗来表达抽象的“志”,形成了“诗比志”的情形,所以,诗的基本方法是比、兴。

例如,在《诗经》中大量使用了比、兴的创作手法,从诗歌发展的历程来看,比兴已经超出了诗歌创作方法的基本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也大量存在比兴现象。

采用诗歌来比兴“志”成为人们抒情言志的主要形式,并且在该形势下,诗歌自然就成为了言志的载体。

可以这样认为,诗言志在表达文学的同时,也展现了文学的功能意义与象征性作用,诗和志构成了对同构性相互对应关系。

古代诗歌意境说的发展

古代诗歌意境说的发展

古代诗歌意境的发展诗歌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其中,古代诗歌的意境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不朽之所在。

古代诗歌意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和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诗经》中,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类内心的情感。

例如,《关雎》描述了原始社会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意境,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情世故。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兴起了辞章之风,使得古代诗歌的意境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们能够创造出更为精细、细腻的意境。

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宏大和深邃。

进入唐代,古代诗歌的意境达到了顶峰。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诗人们的创作活动更加繁荣,意境的表达也更加深入世人心灵。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通过对高楼登临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心境的舒展。

王之涣通过巧妙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瞬间的心境,感受到了壮丽景色带给他的震撼与喜悦。

而杜牧则通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创造了一种恬淡、寂静的意境。

他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人凭借独特的情感表达,让读者领略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和内心的平静。

宋代诗人苏轼不仅在意境的创造上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意境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并通过月亮对恋人的思念,表达了深情厚意。

元代诗人辛弃疾则在意境创造上更为激情洋溢、奔放,通过对战争和江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精神。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苦乐交织的意境。

总的来说,古代诗歌意境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到深、渐进的过程。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

“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

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

“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

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

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

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

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

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

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

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

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

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孙向阳(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的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本文就试图来梳理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

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在中国美学史上,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意境指的是诗(词)、画、戏曲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

意境一词是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虽然意境在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它的形成背景须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的本体论讨论,须上溯至魏晋至宋元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象”与“象外”、“言”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关系的讨论。

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意境理论的发韧时期《易经·系辞》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感性形象比之于抽象的逻辑语言更能充分抒发和表达主体情思。

《易传》所言之“象”,主要指卦象,但也包括艺术形象。

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作者:黎鲲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经历了孕育、形成与不断发展的时期。

本文从不同时期的发展入手,简要论述了“意境”说的缘起与不断发展的过程,探讨了“意境”说的内涵。

关键词:意境意象审美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时期;唐宋时期是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时期;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发展时期。

下面谈谈意境的形成过程并从中概括意境的内涵。

一、“意境”说的孕育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范畴还未出现,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孕育期。

首先,先秦时期,言意之辩呈现出两条思路:一是以《易传·系辞》中主张的言—象—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认为象比言更能表达主体情绪,立象是为了尽意。

二是以老庄为代表所主张的言-意。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只有超越了“有限”的束缚,才能把握“无限”。

这时的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但它是后世文学文论中重视内心体验这一传统的滥觞。

从哲学“意象”发展到审美“意象”,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转折点,而刘勰的“意象论”则完成了这种转换。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挥为“得意忘象”,同时更深一层地对“意”“象”关系作了探讨。

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的这种探讨对“象”转化成“意象”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因为陆机、刘勰、钟嵘等大文论家对相关内容的论述,意境已经取得了意象、隐秀、风骨等众多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个性的展现,唐诗的意境也在不断演化。

盛唐时期,唐诗的意境多以咏史抒怀为主。

无论是咏史抒怀中的壮丽景色,还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都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豁达洒脱的意味。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出自由无拘束
的情怀。

中唐时期,诗人提倡诗歌的形式和意境的统一性,强调诗歌的韵律和意味的一致。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和“黄河”
形成了韵律上的对仗,表达了诗人追求和谐的审美意境。

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唐诗的意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此时的意境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时代的反思。

例如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人生几度秋
凉事,一桮江海一尺江”描述了诗人对于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
的感触。

这种意境不再是简单的豪情壮志,而是带有浓厚的忧愁和思考。

总结起来,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豪情壮志到和谐唱和再到忧愁反思的过程。

这种变化既是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经历和心境的抒发。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2019年精选文档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2019年精选文档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时期;唐宋时期是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时期;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发展时期。

下面谈谈意境的形成过程并从中概括意境的内涵。

一、“意境”说的孕育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范畴还未出现,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孕育期。

首先,先秦时期,言意之辩呈现出两条思路:一是以《易传·系辞》中主张的言—象—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认为象比言更能表达主体情绪,立象是为了尽意。

二是以老庄为代表所主张的言-意。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只有超越了“有限”的束缚,才能把握“无限”。

这时的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但它是后世文学文论中重视内心体验这一传统的滥觞。

从哲学“意象”发展到审美“意象”,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转折点,而刘勰的“意象论”则完成了这种转换。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挥为“得意忘象”,同时更深一层地对“意”“象”关系作了探讨。

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的这种探讨对“象”转化成“意象”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因为陆机、刘勰、钟嵘等大文论家对相关内容的论述,意境已经取得了意象、隐秀、风骨等众多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

这个时期出现了形神论、言意论、诗味说等美学思想,都与意境说有着某些联系。

尤其是以“味”论诗的主张,其中已出现意境理论的端倪。

再次,“境界”一词随佛教传入我国,对文学上意境说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当我们读一首诗,觉得这首诗写得好,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有人说,这首诗好就好在有意境或境界。

确实,“意境”是中国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意境”说经历了起源、发展与完善的历史阶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其中的脉络、特征与内在联系。

“意境”说起源于“兴”“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汉代经学家郑众说:“兴者,托事于物也。

”这里的“事”是指“人事”,诗人的思想情感;“物”是指诗人描述的客观形象。

“托事于物”就是诗人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诗人描述一对雎鸠鸟在河岸上和谐鸣叫,表达品貌美好的淑女是君子的最佳配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诗人描述春天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表达少女出嫁,和和美美去夫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作为《诗经》的艺术表达手法,“托事于物”能使诗歌产生耐人寻味的情思。

南北朝著名的诗论家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诗品序》)肯定“兴”的艺术功效,使诗歌具有令人回味的艺术遐想。

“意境”说即起源于“兴”。

“意境”说在唐代的提出与发展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最早提出“意境”这一审美概念的。

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其中“情境”是指“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而“意境”的含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说的“情境”与“意境”在“张于意”即艺术构思方面,其实是相通的,皆指诗人经过艺术构思抒发内心真实深沉的思想情感。

王昌龄对“意境”的阐释较为粗浅,但是提出这一概念对“意境”说后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继《诗格》之后,中唐诗僧皎然对“意境”也作了集中的论述。

他在《诗式》中指出:“诗情缘境发”,“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2019-03-25【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数诗⼈,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然⽽在这⼀个时间段中,唐代⽆疑成为诗歌发展的⾼潮,在政治、经济、⽂化⾼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批诗⼈,“初唐四杰”、李⽩、杜甫、⽩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数诗⼈,像满天的星⽃⼀样。

这些诗⼈,今天知名的就还有⼆千三百多⼈。

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

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诗歌的意境怎样。

⽽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传承下来,奉为经典。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问题。

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它是诗⼈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对现实⼈⽣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

绝⼤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物,描述故事为⼰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灵思绪的⽚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草⽊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独特匠⼼的展⽰。

从接受主体⽽⾔,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的媒介,糅合⼀⼰之⼈⽣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从⽽产⽣⼼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诗歌领域的是唐⼈。

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难⾄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等闲,不思⽽得,此⾼⼿也。

”这⾥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

皎然还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

浅论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

浅论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

浅论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作者:姚婷婷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6期摘要: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核心问题,它从萌芽、形成到成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并随着时间的推进,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

早在魏晋六朝时期,意境理论已经初露泥端;至唐代,“意境”正式出现并走向成熟;到近代,王国维承前启后,集意境理论之大成。

意境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

关键词:古代;意境理论;形成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的形成、发展到成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几乎贯穿了中国整个古代时期。

本文按意境形成的发展脉络把古代意境理论形成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意境理论形成的萌芽期;第二,意境理论的形成及成熟期;第三,意境理论的成就期。

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做简单论述。

一、意境理论的萌芽“境”并不神秘,《说文》中释境为“境,疆也”。

所谓“境”就是具体存在的疆界之意。

其实早在先秦的时候,境不仅具有“实”的一面,而且还有“虚”的一面,例如,《国语·鲁国上》:“外臣之言不越境”之“境”就是指实实在在存在的边界,是“实境”;《庄子·逍遥游》:“辩乎荣辱之境”之“境”就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为主观存在的“虚境”。

当然,此时关于“境”的解释虽然只是一般性的字解,比较简单,离我们所说的“意境”的含义相去甚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意境”的某些特点。

意境理论萌芽初露泥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最先把意与象融合起来是刘勰。

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

然后使无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术文之首,谋篇之大端。

这段话是讲艺术构思的过程。

艺术形象的生成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积学”、“酌理”、“研阅”和“驯致”,然后创作者把脑海中的想象的形象或者画面捕捉下来,记之于翰墨,那些具有较强想象力和独特见解的人更能驰骋自如,“窥意象以运斤”。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与意境构建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与意境构建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与意境构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诗意与意境构建而闻名于世。

通过深入探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诗意与意境构建技巧,以及它们对于作品整体的美学价值的贡献。

一、诗意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意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包括比兴、抒情和寓意等等。

比兴是一种将抽象的意义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手法,常用的有象征、拟人和夸张等。

比如在《静夜思》中,李白运用了象征手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使读者在这种意象化的描写下能够产生强烈的诗意感受。

另外,抒情也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来表达出一种诗意的构建。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白居易借助抒情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营造出一种深沉的诗意。

此外,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寓意也是构建诗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红楼梦》中富有隐喻的意象和暗示性的描写,使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对于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寓言。

二、意境的构建与再现意境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通过形象、音韵、节奏等多种手段来构建并再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意境的构建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和构建艺术结构等方式实现。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作品中的意境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诗意延伸,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

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银猿悄抖沙洲月,黄叶漫舒荡子轮”,不仅描绘了黄沙道中的景象,更通过银猿和黄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玄奥的意境。

此外,抒发情感也是构建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感受,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一种内心的共鸣与感动。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离堂听早莺》中,通过对离别和夜晚的描写,场景的营造,以及对时间推移的呼应等手法,构建出一种浓烈的离愁之情,令人感叹人生无常,引人深思。

另外,构建艺术结构也对于意境的再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用合适的韵脚、押韵和平仄等手法,作品能够在音韵之美中构筑出独特的意境。

小议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

小议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

小议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其中,意境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和意义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探讨小议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是一种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是通过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特定形象、色彩、音乐和诗意等艺术手法,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想象。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作者通过艺术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气质。

二、意境的类型意境分为心境和客境两种。

心境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状态,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客境是指描写的客观外在情景和形象,即作品中的事物和景观。

心境和客境是统一的,互为侧重,相互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意境。

三、意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意境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它通过描写形象和语言运用等多种手法来表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表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景物描写景物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自然、人物等事物的描写,表现作者的感受和心境。

例如《离骚》中的“四海为家,万物为刍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离乱背井的心情。

2、音乐意境音乐意境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采用诗歌的音韵、韵律、节奏等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感受和心境。

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音乐意境。

3、色彩意境色彩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它通过描绘颜色的运用,表现作者的感受和心境。

例如《红楼梦》中通过颜色的运用,巧妙地塑造了宝钗的形象,表现了她高洁清雅的品格。

4、寓言意境寓言是一种具象化的修辞手法,常用来表现人物、事物的含义。

通过对形象的比喻、类比,表达作者的感受和心境。

例如《山海经》中的许多传说和寓言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传承文化的思考和认识。

四、结语意境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所在。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探究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探究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探究作者:周冰倩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9期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作品较为注重意境,因而也形成了相应的意境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境理论也产生了相应变化。

本文从前意境阶段、现代意境阶段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期令学生对意境理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学作品意境理论形成发展意境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

意境是一种审美方面的追求,同时也为中国作家神往。

故而,有关意境理论的文学论述数量颇多。

学生在学习该方面知识时,往往出现所学知识不准确的问题。

需要简要分析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便学生更为明确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

[1]一、意境理论的形成——前意境阶段(一)《尚书》“诗言志”《尚书》中所提及的“诗言志”,是对诗自身的理解与认识,阐述了诗自身的特性,即抒情言志。

《尚书》中不仅提到诗,还包括了乐以及舞,将三者合并为一体进行论述,叙述了三者抒情性这一特征。

虽然音乐以及舞蹈存在于宗教祭祀活动当中,目的是为了娱乐神灵和祖先,但其也抒发了乐者以及舞者的情感。

由此可证,诗也具备抒情性,而“诗言志”便是基于诗本体所体现的诗的本质。

中国诗词作品当中,少有直接表露或是抒发自身情感的作品,往往通过比兴的方式表达自身情感。

所谓“比”,指通过距离或是比喻的方式说明问题或是道理的方式。

“兴”则是指通过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事实上,不仅诗词作品运用了比兴的表达方式,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广泛应用这一方式。

以“诗”比兴“志”,已然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具有象征性以及功能性,“诗”同“志”构成了对应的关系。

(二)《老子》“大象”《老子》一书中多次谈及“象”这一词,“象”本意代表客观存在事物或是人物外部的形态。

但老子所言的“象”不同,其目的是借“象”阐述自己理论中的“道”。

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之前也。’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这里所说的 绝处逢生, 波澜起伏, 节奏鲜明, 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和殷潘所说的“皆出常境”, 皎然所说 中, 因而引人入胜。 明清时期对诗词中的意境研究, 内容更要
“采奇于象外”, 权德舆所说的“得佳句于物表”, 刘禹锡说的 丰富。以主格调、讲法度、以“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为宗旨的王

所说的“味”, 与艺术的善于状物、情感真切、有言外之意等都
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还未 有密切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也强调诗歌要有“滋味”。从诗味
出现, 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窥视, 意境开始孕育。 诗由于意和 说与意境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味”论诗
境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境界, 所以也称为境界。首先是 文的主张, 已孕育着后来出现的意境理论之端倪。
理论和言意理论都有相当的发展, 这时强调艺术作品以形传 才思, 然而声调可以表现出意境, 而格律可以范围境界的大
神、以实出虚、意在言外等思想较为流行, 这也不能不对意境 小。说意境与声律有关, 是其创见。但以格调代表意境就陷于
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事实上我们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 模拟中, 不是意境的本意,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 把境的审
是指抽象的思想意识和空幻, 这和佛教根本不承认客观现实 有三境说, 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 一曰物境, 从心与物
存在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 但是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 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泉石山峰等自然景物, 得其形似, 是以
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法苑珠林·摄念篇》中所谓 写物见长。 二曰情境, 从心与物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娱乐愁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孙向阳
【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7)001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的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总页数】4页(P42-44,49)
【作者】孙向阳
【作者单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9
【相关文献】
1.探析我国意境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现代启示 [J], 郭必恒;
2.探析我国意境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现代启示 [J], 郭必恒
3.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J], 乔琪
4.1949年以来我国音乐教研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从我国第一位音乐教研员的判定谈起 [J], 吴跃华
5.民国时期我国武术社团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J], 马元琪;马文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古代文学意境理论的演进和形成模式
意境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演进历程众说不一。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唐代是意境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时期;意境理论的成熟和定型,主要在宋朝严羽、明末清初王夫之二人身上得以体现。

一文学意境理论的孕育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这里最早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问题。

对此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又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虽然,这里的意和象是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概念提出的,但无疑对审美意识起了影响,因而对意境概念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因承关系。

于是,就产生了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可以说,这是意境理论的前身,或者说它是意境的核心。

刘勰在论创作构思时,首次将“意象”概念引进文艺理论,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恩》)的美学命题,标志着艺术审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对于艺术审美形象的认识
大多还停留在“意象”范畴,而“意境说”还处在孕育阶段。

二文学意境理论的诞生
意境理论的探索,到了唐代更为自觉,特别是在盛中唐,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推动了美学家从理论上对诗歌的审美形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

“意境”之所以不同于“意象”,关键就在于“境”。

所以“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理论的诞生。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

如“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他把“境”与“象”对举,有时又把“境”与“象”连用,从他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境”的含义与“象”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王昌龄在《诗格》中还对诗歌意境的产生作了分析。

他说:“诗有三格。

一曰生思。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

二曰感思。

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

三曰取思。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王昌龄说的“三格”,是指诗歌意境产生的三种情况。

创造“物境”,“生思”即可成就,而创造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意境”,则必须向取思转化,即意境的创造要依赖在“目击其物”的基础上的主观情思与审美客体的契合,从而引发艺术灵感和艺术思想。

三文学意境理论的成长
皎然在王昌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意境理论。

他把有无意境和
意境创造的程度作为衡量诗歌作品优劣的主要艺术标准。

他认为诗作的艺术效果是由“取境”决定的。

他在《诗式·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说:”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他赞美王粲的《七哀诗》,是由于这首诗创造出了令人产生“伤肝之叹”的意境。

他推崇谢灵运的诗,也是由于谢诗善于创造“情在言外”“旨冥句中”的意境。

总之,“诗情缘境发”是皎然的诗歌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他的《诗式》《诗议》等著作就是以此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

正因如此,皎然就很重视“取境”问题。

“取境”就是创造意境。

《诗式》一书所述,多半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意境阐发的。

为达到“奇势”的境界,他在《诗议》中才有“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句,写真奥之思”的“取境”法则,而其将“象外”说引入诗论,有其更大意义。

在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刘禹锡也值得注意。

刘禹锡对“境”这个美学范畴作了最明确的规定。

他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

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千里之谬,不客秋毫。

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

”他指明“境”是意中之境,而不仅仅是“景”和“象”,将“境”与“象外”联系言之,刘禹锡是第一次。

“境生于象外”说是中国美学中“意境”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直接启发了后人。

到晚唐的司空图,他就综合刘勰、皎然,特别是刘禹锡的思想,把诗歌意境理论的重要内涵“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提了出来,
并作了较为精当的阐释,从而见出诗境之象的不同层次。

他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然题纪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也。

”在戴容州心目中,诗家之景有别于现实生活中一切实物实景,而是如阳光照耀下的碧玉,远望像有轻烟缕缕升腾,似有若无。

而司空图将此种审美现象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了更准确的描述,前一个“象”是具形色声迹之象,后一个“象”则是以前一个象为媒介,由诗人的情思幻化而生的空灵飘忽之象。

第一种“象”属于审美的实在境界,第二种“象”应归属于审美的理想境界。

第一种境界常遇而多可求,司空图对此是明智的,他以为自己所作的浏览题纪诗,描写的是“目击可图”的景物,纵与“象外”之诗有高下之别,作为另一种“体势”,也自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种境界可遇而难求,不可多求,自然是诗中一种最佳的“体势”,他心向往之。

同时,司空图将“韵味”作为品诗的最高艺术标准。

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辨于味而后可言诗也”,言诗应该“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他认为诗达于此可为诗的最高境界。

司空图还在《二十四诗品》中,从作品论、风格论、鉴赏论、接受论进行了深层挖掘,形象地解说了诗歌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诗境风貌。

所举各“品”都涉及诗歌境界那种不即不离,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特殊品质。

并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诗境的内在精神。

司空图以“外”清晰地划出了象外之象的层次,他已从理
论上意识到“境界”是一种超感性、超具象,生成于具体艺术媒介之外的美学范畴。

所以说,司空图对意境理论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对意境层次的深刻体悟和独到研究。

四文学意境理论的成熟
意境理论,司空图以后更加完善,而它的成熟和定型主要在宋朝严羽、明末清初王夫之二人身上得以体现。

严羽的《沧浪诗话》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意境理论,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有影响的诗论专著。

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它从作家论、创作论等方面对意境理论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兴趣”说和“妙悟”说上。

随着文学意境研究及其与现代文艺学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历了两千年演进的具有中国文论特色的文学意境理论走向了成熟,但还需要在内涵解析、外延界定等多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燕玲.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境界”、“意象”辨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王少良.中国古代“意境”理论发展述要[j].大连大学学报,2007(5)
[3]王阳.“意境”结构分析[j].文艺理论研究,2003(3)
[4]张节末.意境的古代发生与近现代理论展开[j].学术月刊,2005(7)
[5]罗湘科.意境理论中的三种主客体关系[j].文艺研究,2005(6)
[6]刘凌云.中国古代意境系统论[j].殷都学刊,2005(2)
[7]范方俊.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20世纪意境论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6)
〔责任编辑:李继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