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什么是比较文学?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有什么不同?
比较文学是一门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研究方法。

文学比较只是把不同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只能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

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

这就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比较了。

不同:a开放性,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比传统文学研究有更大的自由,也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传统文学研究重心放在作家和作品上,而比较文学对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同样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也比传统文学研究更有优越性。

b 综合性 c 宏观性比较文学从传统文学的范围里跳出来,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并且也从文学内抽出身来,从一个新的高度俯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是传统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d 理论性。

2、为什么比较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简述其中的原因。

(1)比较文学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2)催生比较文学学科的社会文化、文学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3)浪漫主义思潮与运动;(4)比较的意识与方法在学术界的广泛运用。

3、试述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发展的贡献。

(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个阶段形成了法国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等。

法国学派认为:a、比较文学是以跨越为前提的研究;b、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史的研究;c、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考据,寻找事实材料, 它排斥审美分析。

法国学派开创了影响研究,为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并用累累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功不可没。

但是,法国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有狭隘性、机械性以及文学沙文主义倾向等等局限。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个阶段崛起了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韦勒克(1903-1995)、雷马克(1916- )、奥尔德里奇(1915 - )、威斯坦因(1925- )等。

美国学派认为:a、比较文学是跨越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b、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

美国学派创立了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且使比较文学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性,但有理论不够严密、导致研究范畴过于宽泛的弊端。

(3)中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中国学者开创了跨文化体系的东西方文学以及东方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创立了阐发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 为进行全球范畴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第二章
1、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举一个影响研究的例子
1、影响的客观存在说;
2、影响的历史文化意蕴说:影响的形成(发送-接受),是历史文化,过滤的结果;影响的结果,是接受者的文学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

3、影响的文学内蕴说。

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要求通过具体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不同民族作家、作品之间所存在的事实上的联系。

例子:
2、什么叫流传学、渊源学?它们有什么区别?
流传学:流传学是从影响放送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在外民族的影响的研究类型。

渊源学:渊源学是从影响接受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外民族来源的研究类型。

区别:(1)角度不同:流传学是从影响放送的角度出发;而渊源学是从影响接受的角度出发(2)研究内容不同:流传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在外民族的影响,如……;渊源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外民族来源,如……
3、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有什么区别?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价值何在?
区别:(1)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

接受学奠基于接受理论和现代阐释学,注重的是文学变异的研究;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要求通过具体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不同民族作家、作品之间所存在的事实上的联系。

(2)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理论重心不同。

在作品、作者、读者三个因素中,接受学注重研究读者在阅读域外作品的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及其原因,以读者作为其理论研究的核心;而影响研究以文本为核心,研究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重视形成文本的外来影响的因素。

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互相关系,重点在于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间的影响和接受上,而接受研究却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的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

理论基础:接受研究奠基于接受理论和现代阐释学和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注重的是文学变异的研究
价值:1、接受研究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

2、接受研究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

3、接受研究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

4、何谓平行研究的“可比性”
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没有事实联系,也会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造成,可比性 :文学是人学,因此会有相似的内容(题材、情节、思想主题、形象等);文学是语言艺术,因此会有相似的形式与发展历程。

研究,同,也就是在研究各民族文学共同的,诗心、 ,文心;研究,异,也就是在研究各民族文学的特性。

研究它们,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现象,促进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互补。

7、举例论述平行研究的价值。

可以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联系得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杜甫与歌德,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5、举一个平行研究的例子。

(重要,自己选论文阐发)
阿Q与堂吉诃德平行研究新探美狄亚与赵五娘中西方文学弃妇形象比较等等
6、较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
长处:平行研究摆脱了影响研究的"事实联系"的限制,因而打破了时间、空间、地位和水平等条件的束缚,可以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地位、不同水平的作家作品,臵于一定的研究目的下,放进自己的视野。

它涉及的范围和对象极其广泛,包括对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等情况的比较,也包括对文学题材、体裁、情节、主题、人物、意象的比较,还可包括对风格、技巧、审美趣味、艺术形式、批评范畴、理论体系等等的比较,甚至包括对作家创作道路的全面比较。

和影响研究相比,平行研究显然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短处:但是由于没有事实联系,平行研究中跨越时空的纯比较和大规模的综合可能导并且容易导致肤浅甚至谬误。

7、什么叫阐发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定义:阐发研究是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互释文学现象的研究类型。

(一)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发 1、用外来理论阐发本土文学作品。

如: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文论来阐发《红楼梦》的悲剧价值:,叔本华臵诗歌于美术之顶点,又臵悲剧于诗歌之顶点。

《红楼梦》,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

,《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

其美学上之价值。

即存乎此。

再如颜元叔用英美新批评理论阐发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a、诗人感时,花也溅泪;诗人恨别,鸟也惊心。

b、诗人因花感时而溅泪,因鸟恨别而惊心。

c、花感时而溅泪,鸟恨别而惊心。

2、用本土文论阐发外来文学作品:如孙筑瑾用中国文论中的情景观念阐发英国的自然诗:英国的自然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A、意象:将景物内化为诗情;B、景象:将景物当作诗情的投射对象。

3、异质文论、文学现象的综合比较阐发 :如钱钟书举例对中西小说中设臵悬念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指出,这就是中国文论中说的 ,引而不发跃如也、,盘马弩弓惜不发,就是西方文论中说的,富于包孕性的片刻。

(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阐发:如童庆炳用西方诗学的,直觉理论来阐发中国诗学中“即景会心”的命题:王夫之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

...即景会心,...,自然灵巧,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量,'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

直觉说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逻辑推理-理性认识),直觉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省略了中间的逻辑推理过程,使人在一刹那的直接体察中就把握了真理。

,即景会心就是获得直觉的心理活动。

(三)用其他学科的理论阐发文学现象:如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若干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阐发中国古代诗歌手法:如:,浮云游子意(李白) ,国破山河在(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从具体方法来讲,阐发研究离不开分析和解释,当然也应该有判断和结论。

并要注意这几个原则1、跨文化原则与有效性原则;2、双向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研究目的:1、阐发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2、阐发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互补(此为研究价值,目的应该差不多)
第三章
3、简述文类学的研究对象、范畴。

文类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文学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规律。

文类学的研究范畴:1、文学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2、文类特征、风格、手法等的比较研究 ;3、缺类研究 ;
4、文类理论的比较研究。

4、主题学与传统的文学主题研究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研究对象、范畴主题学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处理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题材、情境、母题等)的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

传统的主题研究重点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主题学则重点探讨表述主题的手段与形式;传统的主题研究研究个别的主题,主题学则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表现。

主题学的研究范畴包括除文学形式外的全部文学内容要素--文学内容的外现部分(题材、情境、意象等)与潜在部分(母题、主题)。

5、何谓意象、情境、母题?何谓原型形象、类型形象?它们与主题有怎样的关系?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内涵的象征性表意形象,分集体意象(原型意象、文化意象)与个人意象。

"情境"("处境"、"境况")指特定时刻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

"情境"有时是作品情节中的一部分,有时是整个情节的浓缩。

母题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其中包含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在文学史上被完整保存并不断复制。

原型形象:一般是指保存与神话或传说中的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

类型形象:一般只的是某种性格与个性,如嫉妒者、吝啬者、泼妇等。

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表现主题。

T.T
6、比较诗学的研究目的何在?试举例论述中西诗学的关系及其文化根源。

7、定义:比较诗学指对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

以多元的世界文化为背景,在诗艺层上开展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寻找共通的文学规律, 在深层次进行人之生存问题的对比研究,使文化的价值在人的生存状态中得到凝固和升华,还诗学以"人学" 的本真面目。

1、概念、范畴、命题的比较研究:如对西方诗学的源头“诗言回忆”与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的比较研究;
2、整体比较研究, 如:中西诗学体系比较(中--西)
文学观念:情感表现说——摹仿再现说
创作观念:情感表现的“真”——摹仿客体的,真
欣赏理论:情感体验——求知
中西诗学形态比较(中--西)
思维形态:直观性、经验性强--分析性、逻辑性强理论表达:模糊--明晰理论存在方式:零散- -系统
中西诗学发展比较(中--西) “滚雪球”式发展--;流派纷呈,替变式发展
关系:异——源头取向不同
1、道德本体论取向下的中国诗学方向
2、知识论呈现的西方诗学方向
中西诗学方法论不同
1、智的直觉与逻辑分析
2、“往下贯”与“向上透”
同——本源上会通
1、融合与互补——诗学自身发展的完满追求
2、后现代危机的拯救
3、知识论与道德形而上本体诗性智慧相结合
文化根源:a.中西方政治、经济特点不同:西方社会经济更具有商业性特点,政治制度则具有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与之相对的中国社会则以农业性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本特征。

反映在文学上,西方古代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而中国古代文学则以抒情文学为主。

(荷马史诗艾斯克罗斯的悲剧模仿在现说;诗经“诗言志”情感表现说)B.宗教伦理不同:古希腊悲剧普罗米修斯迷狂说、宣泄说;和谐天人合一 c.思维、语言方面:西方人的思维特征是分析性的、批批判性的,而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则是综合性的、直觉性的
什么叫媒介学译介学?怎样理解译介学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的文学翻译研究”?
定义:媒介学研究影响传播的途径、方式、手段;译介学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翻译。

翻译者往往需要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对作品进行翻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
a、翻译造成的原文信息的失落、增加、变形现象;
b、翻译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1)个性化翻译:译者用自己的翻译“个性”去“吞并”原著或使译文“屈从”原著。

2)误译(无意的与有意的)3)节译与编译;4)转译与改编。

—翻译文学的价值;—翻译文学史;—译作与原作、译作与译作的比较研究。

6、文学与艺术有怎样的同与异关系?试述文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影响关系的具体内容。

文学与艺术的同异关系:文学与艺术都以表现作者的某种审美情绪为驱动力,它们可以有共同的创作原则、创作目的、审美理想、美学风格。

但是,文学与艺术在手段与形态上各有特点。

(如:文学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是时间艺术,造型艺术是空间艺术,因此文学的题材范围比造型艺术广泛,意蕴可以比造型艺术深刻,在表现形象方面却不及造型艺术细致、有直观效
果,而在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又优于造型艺术;文学与音乐相比,文学长于表达思想、概念,但在表达复杂、细腻、瞬间变化的情感方面不如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比文学抽象,理解欣赏的自由度和难度也比文学大。


具体内容:1.文学与艺术相互启发、渗透、包孕:文学对艺术的启发、渗透多是文学内容给艺术家以启发,进入艺术作品中;艺术对文学的启发、渗透多是技巧形式方面的启发渗透,如绘画的空间形式、色彩、线条运用影响了文学创作。

2. 文学与艺术相互补充、配合:各门艺术在原始社会是同源共生的。

几门艺术结合成一门综合艺术;文学与艺术相互借助扩大影响:
---文学借助于其他艺术而流传;
---其他艺术借助于文学而流传。

(4)文学与宗教有什么关系?以一部作品为例论述宗教对文学的渗透。

1、文学与宗教的同异关系:文学与宗教可以有共同的表现内容--对出世、解脱的追求;它们的表现形式都是文字。

但是,文学立足于现实,理性色彩浓;宗教更多虚幻色彩、迷狂色彩。

2、文学与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1)共生关系:在人类童年时代,文学与宗教处于共生状态,如:古希腊俄林波斯教与狄俄尼索斯教等都以神话的形式存在。

(2)、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关系:1)文学与宗教的相互渗透、利用:a、文学,渗入宗教,宗教利用文学;b、宗教,渗入文学,文学利用用宗教:§文学使用宗教题材、表现宗教思想观念;§文学利用宗教文体;§文论吸收宗教理论。

2)文学与宗教的矛盾、对立:a、宗教束缚文学;b、文学冲击宗教。

具体作品自己找
7、文学与哲学有什么关系?以一部作品为例论述哲学对文学的渗透。

1、文学与哲学的同异关系
文学与哲学有共同的表现内容——人生观、世界观,有共同的表现形式——文字。

但是,哲学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达抽象化的理论,它排斥感情;文学则运用具体、形象的手法把思想形象化,它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2、文学与哲学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
(1)哲学“渗入”文学,影响文学创作:
a、哲学影响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方法;
b、哲学影响文学思潮的兴起。

(2)文学“渗入”哲学,影响哲学思想的建立、传播:
a、文学内容影响哲学观念的建立;
b、文学形式影响哲学思想的传播。

具体作品自己找
8、举例论述古今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文学与语言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文学促进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2、语言学推动文学的传播、创作、研究:特别是在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深深影响了文学研究:二十世纪前期的“语言学转向”造成了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研究的大转向,形成了形式主义、新批评等文论流派,导致了文学研究的“向内转”。

二十世纪后半期,受话语理论的影响形成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流派引导文学研究“向外转”。

9、心理学是怎样影响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
(1)心理学影响文学创作:
a、心理学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如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荣格的“原型”理论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向内转”提供了科学上、方法论上的依据;
b、心理学影响文学创作的手法:
如现代心理学推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变革创作手法。

(2)心理学影响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研究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理论研究以下内容——
a、作家心理:作家的心理结构、作家的创作心理等等;
b、文学人物的心理;
c、读者心理。

10、文学与科学有怎样的同与异关系、怎样的相互影响关系
同:两者相互生发,相互包容。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文学还是科学,都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都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两者都把“思想实验”看做自己共同的、内在的、精神的根源。

异:在观念上,两者经历了一个由混生到分离的历史发展,在形式上,科学是一种实验科学,更注重成果,而文学确实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更注重过程,在方法论上,科学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而文学则主要诉诸想象和虚构。

(一)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渗透: 1、自然科学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自然科学会直接推动
文学的发展,也会通过社会思想和哲学等中介影响文学理论,再影响文学创作。

(1)自然科学的发展扩大了文学的内容范围;(2)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美学原则的变化;(3)自然科学影响文学的创作方法;(4) 自然科学促进新的文学样式产生。

2、自然科学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模糊数学、数理统计等被用于文学批评,引起了文学批评方法的革命,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二)文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渗透:1、文学心理(如直觉、想象)影响科学创造;2、文学成果影响科学创造:(1)文学作品预言科学创造;(2)文学成果被用为科学成果的名称. 比较文学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