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对该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撰写过程中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由本文造成的一切知识产权纠纷均由本人负责。特此声明。

声明人:

年月日

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

——浅析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

摘要

阐述新世纪十年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变化,从普通观众一直以来对主旋律电影的观念入手,结合近十年的变化从电影主题表现手法、演员阵容、上映方式、电影形式还有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市场化;

明星阵容;主题变化

ABSTRACT

China described the main theme of the new century decade changes in the film, from the general audience has been the main theme of the film on the concept, combining th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me from the film technique, cast, release mode, film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is form the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 words: Mainstream Film; market; Star; theme change

目录

1.前言----------------------------------------------------------------------4 2.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分析------------------------------------------------------5

2.1革命历史题材影片------------------------------------------------------5

2.2谍战影片--------------------------------------------------------------6

2.3人物传记类影片--------------------------------------------------------7

2.4爱情类主旋律影片------------------------------------------------------7 3.主旋律电影新老特点--------------------------------------=-----------------8

3.1主旋律电影的老特点----------------------------------------------------10

3.2主旋律电影的新特点----------------------------------------------------17

4.小结----------------------------------------------------------------------18 致谢----------------------------------------------------------------------19

一、前言

主旋律这个词首先出现于音乐领域,指多声部音乐中一个声部里的主要曲调,其他声部只起烘托、陪衬、润色、补充的作用。⑴“主旋律电影”就是这一定义在电影领域进行延伸之后得出的名称,属于电影艺术却又明显是受政治指引的,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中国而言,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的电影无疑都带着浓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主要作用就是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典型学习。

2007年6月13日,《南方周末》曾做过(电影)专题栏目《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其中简要介绍了“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的发展史。文中提到,1987年3月,现任《电影》杂志主编的赵葆华从长影厂调到北京,帮助刚上任的电影局长滕进贤为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其中一个口号是“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主旋律”概念。

主旋律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电影局文艺处副处长陆亮对于主旋律电影的理解是这样的:“关于主旋律曾经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从1987年到现在有多少定义根本说不清楚,‘三性统一’,从最早的文艺定义开始;‘百花齐放’,这是一种;然后‘双百’;然后是‘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然后是‘三性统一’;然后‘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三贴近’也是一个……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存在。‘弘扬时代精神’,大概就是‘主旋律’的意思,这是社会的责任。但你要说谁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没有。”

而在2006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全国电影创作会上表态,一切反映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⑵

从这些一直在变的主旋律电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主旋律电影有两个始终没有变过的特点: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可,二、国家政策倡导。这就决定了主旋律电影与一般电影的不同。

相信至今还有人记得或经历过单位组织观影的典型情境:每家都带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那个年代,电影是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只要能公开放映的影片一般都是主旋律电影。所以当《少林寺》、《庐山恋》等电影出现的时候,第一次与香港合拍武打片、第一个接吻镜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这

表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外来新事物的接受,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文化产品多样性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印象就是电影内容千篇一律,表现形式单一。社会时刻在变化,且不提一部又一部的好莱坞大片,国内的大制作也是一部接一部,即使是吴宇森、冯小刚之类名导的呕心之作,一样会被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找出一堆的毛病来,这种情况下名导也要结合市场需要拍片,更不用说一向高姿态却逐渐脱离了大众视线的主旋律电影。换言之,主旋律电影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

可喜的是,新世纪初出现的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云水谣》、《建国大业》、《风声》、《铁人》、《集结号》、《南京!南京!》、《十月围城》),不仅呈现出中国电影的井喷式发展态势,更反映出主旋律电影的新发展。这些电影不仅在在主题、内容、结构上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拍摄方法、演员选择、故事重点也都向商业片借鉴了一些方法,甚至开始运用商业片的营销策略宣传电影。

将新世纪十年里主旋律电影的新发展与建国之后的主旋律电影略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主旋律电影呈现出的市场化趋势,本文将着重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谍战影片、人物传记类影片和爱情影片四种类型展开分析。

二、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分析

1.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这一类影片自始至终就是中国主旋律影片的重头戏,《中华儿女》、《林海雪原》等都是建国后十七年间极具代表性的影片,《集结号》、《十月围城》则是新世纪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代表作。

两相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集结号》在影片中力求淡化政治背景,不再将电影主人公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的不懈追求作为影片主线,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小人物在的坚持,不再着眼于战场故事而开始讲述人物在和平时期仍然以军人纪律要求自己不懈怠自身。

作为一部纯粹的战争片、男人片,《集结号》2.48亿的票房成绩,,仅仅以冯小刚导演的票房号召力为理由来解释未免太过单薄,整部电影的完整构架,宏大的战争场面,都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部分,但最感动的我的是谷子地的坚持。

电影中谷子地坚持了一辈子的信念,就是为在那场战役中死去的战友找到队伍正名,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谷子地坚持的是责任,他始终认为他的活不是他一人的活,是肩负着所有死去战友的生命的活,整个主题在结尾得到升华。背负着所有等待着集结号响起而不得,一直坚持掩护大部队撤退却不知道,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舍弃的战士们的命运,电影的悲壮气氛不言而喻。

谷子地的坚持在结尾部分加强,先是烈士陵园授勋,镜头拉升,垂直俯拍墓碑顶部的的红五星与军队番号,一般来说,这是主旋律电影的结尾镜头。但《集结号》此后又加了一组夜幕下桥上行军的镜头;谷子地回过身来,侧脸看着自己的连队,然后背对着银幕与队伍走向桥的对岸。这一个尾声是来自电影的想象,但不太一样的是,这一个尾声既来自于谷子地的想象世界也是整个电影后半部分叙事期待的实现,同时他还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态度,即只有正常的死去,而且死者得到了正常的安葬和生者的合理的评价死者的亡灵才能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