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笔记(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总结
五个核心问题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2.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3.社会福利的内涵、类型、特征、功能及影响因素。

4.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5.中国社会工作产生过程及其发展道路。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推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与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了与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土壤。

社会福利制度在理念、结构、规模和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判定社会福利制度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制度建构中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传递者。

社会工作是社会变迁与社会政策改革的推动者。

2.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

(2)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

(3)20世纪40年代,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观将贫困看作是一种个人道德上的失败和品德缺陷,贫困救助是一种道德上的拯救措施。

(3)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民主社会中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5)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新自由主义等哲学思想对社会福利服务的管理和实践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日益增强。

注重效率、强调自由、选择性、成本控制和个人责任等成为主导性的原则。

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以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

儒家伦理和秩序情结对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影响深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注意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对人们的生活与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3)新时期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奠定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价值观。

(4)中国文化的很多元素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并非是对立的。

二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使本土化的专业价值观与实践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4.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有助于公民生活质量和社群福祉改善的活动、服务和资源,它们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金钱支持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帮助;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帮助,也可以是现金形式的支持。

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社会中最不能自助者(弱势群体)提供的、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的发展水平,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受到意识形态、政党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福利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通过下列几方面形成:第一,福利与阶级的关系;第二,福利与性别的关系;第三,福利与身份的关系;第四,福利与种族(或民族)的关系;第五,福利与权力的关系。

福利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就是要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来解决不利阶层或脆弱人群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发展能动性的潜能。

5.社会福利的内涵:福利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幸福的物质和精神手段。

(1)福利的道德哲学基础:福利的发展变化涉及到道德观念,涉及政治和社会秩序影响;现代社会的福利是一种常规的制度设置,不仅强调权利也强调公民的义务。

当福利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资源的时候,福利的分配不仅要考虑到个人和群众的生存价值,同时也必须考虑它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高福利瑞典大量接受移民,管理不当,导致黑帮横行,变成暴力天堂,2019年暴力冲突不断,瑞典爆发了257起爆炸案和300余起枪击案,只有连警察都要退让,之前高度信任的社会管理制度与理念面临极大冲击,摇摇欲坠。

高福利的潜在功能,无所事事也可以获得福利,招引了“暴力人士”)
历史上,福利曾与个人道德失败、个人错误联系在一起。

现代社会,福利成为一种常规的制度设置。

因此人们不再坚持福利的道德基础在于个人或群体本身的善的品质,而是基于社会团结基础的考虑。

蒂特马斯认为,福利体系不应该是单纯建立在权利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的利他主义行为基础上。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改革趋向标明,福利不仅强调公民的权利,同时也强调公民的责任,福利不再被当做一种权利来对待,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公民之间的相互义务关系。

福利从本质上是一种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2)福利的政治学基础:福利与权利、平等正义之间的关系。

①福利与权利:约翰.洛克的自由主义学说认为国家对公民的福利责任是有限的;社群主义传统认为,公民的福利权利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公民的福利权益应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之间实现平衡。

现实中,公民常常通过就业来获得福利。

②福利与平等: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

英国学者于连.勒.格兰德《平等的战略》认为在社会政策领域,平等可以包括五个层面的意思:公共开支的平等、最终收入的平等、使用的平等、费用或成本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

③福利与正义: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就是一种正义。

理解福利正义的关系,需要审视福利与再分配、再分配与身份承认的联系。

(3)社会福利具有诸多社会功能:(1)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2)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和谐;(3)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4)在出现社会问题时,社会服务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5)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6)社会服务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吉登斯);(7)社会福利可以增强社会中的利他主义的助人要素。

6.社会福利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和推行社会政策的方针与策略,在社会福利领域表
现为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如何筹措资源并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

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即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和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

我国目前属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

7.社会福利的特征: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特征;社会福利的变化性;社会福利的多样性。

8.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有关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共同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

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含人类社会中所有有力于改善人的福祉的制度设置,而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只是将直接通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配置相关的制度设置包含在内。

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不同要素和行动者的影响,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公民、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政府(国家)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表现出来趋同的特征,但不同国家对自身社会问题的反应和对社会服务的安排还是保持了各自的特点与行动模式。

作者认为不同国家应在开放的世界体系中彼此相互学习和借鉴。

9.中国社会工作产生过程的特点:
(1)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

(2)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在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

(3)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

(4)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冲突。

10.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
(1)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理论与实务模式,加强国际间社会工作教育界与实务界的交流和合作。

(2)以中国本土社会为重,逐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与实务模式同中国社会文化—制度的融合。

(3)通过专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社会工作教育不同层次的专业水平,缩小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4)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在制度层面的改革。

补充阅读:
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中国适度普惠型社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社会改造:如对妓女、吸毒、流氓等人群的改造政策。

如李少红指导电影《粉红》
思考:
1.如何理解社会福利的特征: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特征;社会福利的变化性;社会福利的多样性。

2.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