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性内容告知给学生,而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得到提升,许多时候处理问题还是依靠套用公式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益。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思维外化、展开个性化学习,以及促进师生交流等进行讨论,以期为日后数学教学探索新的道路。

中国论文网/9/view-13011781.htm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数学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各学科教

学早已不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关注到学生思维的构建,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并重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思维传递给学生,而如何传递仍然需要教师做出判断。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日后教学做出启示。

一、利用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发展。然而小学数学学科的严密逻辑性要求是当前许多学生望尘莫及的,达不到这样的思维要求如何展开思考。教师的讲解工作,时常会陷入到教师讲得多、学生吸收少,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器,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单,能够有效地进行缓解。学习任务单的运用,能够将学生思考的过程量化罗列,相当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梯子,学生在探

究的状态下拾阶而上,寻找到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学生所学知识设计学习任务单,使学生在任务单的提示下展开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提示、给出的线索等寻找到知识点的所在,并且做出进一步的探究。此处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并不是指教学的重点所在,而是指现在教学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发展及完善奠定基础,本文即针对于此,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借助于学习任务单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笔者在一次探究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的“怎么围,面积大”的探究问题及教材中的原问题时给学生20根火柴,让自主摆放成各种样式,分别记录出面积所在,并且分别记录长和宽,最终寻找出面积最大的问题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在传统教学中,这样

的题目往往会由教师演示或讲解给学生;即使到了新课标发展下,也会出现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清晰地演示给学生的情况,但是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的仍然不如自己思考、实践中得到的真实清晰。在学习任务单的运用中,教师仅仅给出了下面的一个学习任务单,之后交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学习,最终得出结论,推进学生的发展(如表):

在这一学习任务单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教师仅仅是把要求提了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验证,亲自去摆一摆,也可以通过单纯的运算,还可以通过头脑的空间想象去完成这项探究任务,也就是说给出了过程的引导、要求看到结果,但是探究的过程却交给了学生,为学生留有相当大的探索空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用外现的形式发现思维的误区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个性化学习,能够全面推进教学的发

展,并且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完善,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行外化,全面地展示学生的成长过程。在数学课堂经常会发生的一种情况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向学生提问,有些学生会积极地举手发言说出结论,有些学生则是一直沉默寡言,不知道具体情况。而作为教师,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一带而过,学生回答正确,问听懂了吗?都听懂了,于是进一步展开教学,一切皆大欢喜,但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的听懂了吗?没回答问题的学生,和那些回答了正确答案的学生,真的是听懂了吗?其实并不尽然。

在教学中借助于学习任务单,能将学生的思维外化,看到学生思考的步骤,进而寻找到学生思维的漏洞,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教师的讲解工作更具特色。能够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为所学知识的展现做出启示,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能够实现学生的成长及完善,推进教学的发展,彻底关注到学生的成长。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任务单仍然是一种较为新鲜的事物,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完善,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推进教学的发展,巧妙地运用及开发任务单,这样才能切实地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推动,本文针对于此所做的讨论仍不全面,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推进课程的发展。

小学数学预学指导初探

小学数学预学指导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69-01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预学,也越来越倍受重视。预学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颇多疑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预学?怎样设计预学任务?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作法,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1.课前预学――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是预学?它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一种课前学习活动。符合新理念的预学任务设计会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探索性学习及知识建构。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懂得怎样预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讲清预习的好处和作用,并设定详细的预习提纲,让他们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例如教学”用电小管家”(小数的应用)一课,我在课前就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请认真观察家里的电费帐单,思考帐单的结算过程。在课上,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于上月抄表数、本月抄表数,这些专业词汇学

生都掌握得很清楚。生在课上大胆的交流了自己准备好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由于课前学生对《小数的应用》已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它还能使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让学生不会只局限于教材。这样的预习不仅完成了预习的任务,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可能会行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 2.课中预学――提出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源。学贵有疑,很多事实已经证明疑而后成的道理。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会疑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在预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的》一课中,我先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预习进行质疑,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让学生量一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我量出的三有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呢?这样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用量一量的方法计算三有形内角和存在误差。于是,再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然后进行实践验证,看一看每一种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最终得出结论。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发表自己所提问题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程宗彩(1)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程宗彩 测试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第27-32页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测试目标: 1.通过参与习题闯关,复习巩固图形与统计的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制定措施查漏补缺。 双向细目表: 题目总数:9道(15个小题),其中容易题6道(8个小题),中等题2道(6个小题),难题1道。 测试准备: 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练习纸 复习链接:

具体测试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习题闯关共分为三部分,10个题,请按照视频提示逐项完成,一定要认真对待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任务单,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我们将在明天的讲评课上公布正确答案。 第一关:小试牛刀 1.连一连。 2.拼一拼。 至少用()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至少用()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圈一圈。 把每组中不同类的物品圈出来。 (1) (2) 4.数一数。 (1)○有( )个, (2)□有( )个, (3)△有( )个, (4)?有( )个。 5.涂一涂。 三角形涂黄色,长方形涂蓝色,正方形涂绿色,圆涂橙色,平行四边形涂紫色。 6.填一填。 (1)一套七巧板共有()块,它是由()种图形组成的, 其中有()个三角形。 (2)1号和()号、4号和()号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3)()号和()号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二关:再接再厉 1.给这些图形分分类。 (1)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

圆三角形圆柱长方体个数 (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水果之家。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 (2)填一填。 (2)()最多,()最少。 (4)再添上()根就和同样多了。(5)比少()个? (6)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 算式: 第三关:终极挑战 个数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75+ 75+75 =()×()=() 61+ 61+61+6 1 =()×()=() 2. 5 2 ×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 ×3 15个43是多少? 187 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2 5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 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 4× 1 3 1 5 × 1 2 2 3 × 3 4 2 5 × 1 2 计算 3 5× 2 3 5 8 × 4 15 7 12 × 3 7 14× 6 7 列式计算 1.5 8米的1 2 是多少米? 2.4 7千克的5 12 是多少千克? 3.4 5吨的3 8 是多少吨? 研学 解答下列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 4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篇一: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西海小学田烈芬 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 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 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 1 计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臵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臵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

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预习作业是要布臵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臵了如下预习作业: 1(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2 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会了就标对号,不会就标上问号。 4(“做一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 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 三、设计有层次的预习作业 不可否认,学生之问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不同的学生在 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就不能“—刀 切”“绝对化”,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的预习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调查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调查生活中升和毫升的应用。学生可以一个人去,也可以几人合作一块儿去,还可以由父母陪伴。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称称物体的重量,查找升和毫升的有关资料。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完成几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

小学数学课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小学生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前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之一。课前准备的过程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小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课前心理的准备。是指适当休息,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让自己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2、课前学习用品的准备。是指课本、文具盒、作业本等;3、课前知识的准备: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对新知识进行提前预习,能够在课上有针对性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课前准备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课前学习用品准备不齐 很多小学生当上课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匆忙走进教室,大部分并没有做课前预习,上课铃声正式响了之后才开始把书从书本里面找出来,有一小部分同学找了好几分钟都没有找到上课用的书本,结果发现书本没有带,导致小学生上课好长时间不能进入认真听课的状态。 2、课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学生在上课时突然举手说要上厕所,这样很容易影响上课的效率。另外,在家里经常上网玩游戏,晚上睡觉比较晚,导致白天上课时没有精神,注意力差,导致小学生时常在课堂上说话、打瞌睡等。 3、课前行为准备不充分

每节课下课铃声一响,一些学生马上冲出教室玩去了,等到打上课铃,看到老师走进教室,才慌慌张张地坐到位置上来,手忙脚乱地找学习用品,白白浪费了上课的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 4、预习时间不充分 很多同学放学回家后心里想着的就是如何玩、玩什么等,根本就不会想去复习和预习工课,而是仅仅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有部分学生甚至压根就不预习,其实这种方法效果不佳,首先时间不够充分,其次课前匆忙预习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自然思维,因为学生往往只看重结果,不太关注知识的推导过程,走马观花,好一点的学生,看完两页纸也只是了解一下内容而已,很难对知识产生的过程有所体验。 所以,要培养好小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要引导学生树立课前准备的意识。由于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好习惯的培养要从正面加以启发诱导此时,如:树立榜样。把表现好的学生在班级当作大家学习的模范,让其他小学生从中受到鼓励,提高自信心,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激励学生学榜样,争当榜样。 2、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必须要告诉学生,课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如:利用课后时间上厕所;走出教室远望,让自己的视力得到休息;准备好下一节课的教材和文具用品;回忆一下昨天的课堂内容;在课前对知识的适当的预习等。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和应用研究,促进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推动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2、通过对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和应用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通过研究,设计出一套便于操作的、实践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 二、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我校学生学习数学课前预习的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 2、对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基本特征、设计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应用的策略进行研究。 3、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前置性学习单在数学学科中的设计研究。包括:明确前置性学习单的总体要求、设计前置性学习单基本样式。 4、前置性学习单在数学学科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前置性学习单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而为我校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与理论基础,构建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教师教学新课内容之前,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等,编制成一份针对合作小组的学习单,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反馈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前置性学习单提高教学效率。 3.调查法。对学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前置性学习单的实效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4.经验总结法。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由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写论文、案例、专题总结等形式从研究者经验事实层次进行总结。由教科研人员在把握整个过程,并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按理论层次总结的标准进行科学分析和概括。四、研究对象和范围 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课题研究的范围:本校一至六年级数学学科。 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六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比例 感受课学习任务单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知道比例是 我知道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我知道解比例是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我知道正比例是 我知道反比例是 三、比例的应用 我知道比例尺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小明身高米,小张身高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 3:8 1 : 10:6 二、探索新知 1、什么是比例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和9:15 20:5和1:4 2 1:3 1和6:4 3、比例各部分名称 3 1 : 61=41 : 8 1 4、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5、我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6、我知道什么是解比例 7、解比例。

5.25.1= x 6 x:320=1:10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六第7—11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探索新知 1、看例题情境图填表 2、我知道什么是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3、我总结的正比例的三个要素

4、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 5、生活中还有哪些正比例的量 6、看例3情境图填表 7、我知道什么是反比例的量,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8、我总结的正比例的三个要素

9、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 10、生活中还有哪些正比例的量 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七第1—11题) 比例的应用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比例尺 1、在绘制地图的时候,需要把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和 的比。 2、我知道比例尺是 3、比例尺可以这样表示

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8720829.html, 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作者:朱秀芹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4期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遵循以上思想,我进行了小学数学学习单设计与使用的研究,梳理出学习单设计的“四原则”和使用的“四要求”。 1.学习单设计的“四原则” 突出重点的原则。学习单不是教案的缩影,也不是检测的习题,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设计。如,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首先让学生测量并计算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周长之后,再让学生用“长”和“宽”来描述一下最喜欢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关注过程的原则。针对“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在学习单中设计“我的思考”栏目,学生可以画枝形图、示意图、线段图,也可以用文字表述,把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可操作原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利用学生每天使用的数学课本做学具,让学生既感亲切,又信手拈来;“取整厘米数”的要求指向明确,且利于后续的研究与计算,操作性强。 开放性原则。在学习单中设置以下栏目,体现思维的开放:“我的方法”体现一题多解;“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总结概括能力;“我的例子”栏目,例子源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 2.学习单使用的“四要求” 有审题。训练学生读懂题意非常重要,面对一个新的题目,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后再开始行动。每天坚持,养成审题习惯。 有追问。使用学习单之后,更多的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交流,一个或几个学生讲解之后,其他学生是不是真正明白了,还需要教师在重点、难点、关键处深入追问。 有提升。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准确理解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抓住根本,在重难点、关键处点拨提升,包括内容提升和方法提升。如六年级“铁链的长度”一课,学生会用画图列表和直观图分段求和的方法计算出铁链的长度,

最新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75+ 75+7 5 =()×()=() 61+ 61+61+6 1=()×()=() 2. 5 2×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3 15个43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2 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 4× 1 3 1 5 × 1 2 2 3 × 3 4 2 5 × 1 2 计算 3 5× 2 3 5 8 × 4 15 7 12 × 3 7 14× 6 7 列式计算 1.5 8米的1 2 是多少米? 2.4 7千克的5 12 是多少千克? 3.4 5吨的3 8 是多少吨? 研学 解答下列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 4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六年级下册数学预学单(在直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4月7日六年级数学预学单(在直线上表示数) 一、填空。 1、在直线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 )到( )的顺序。 2、在直线上,0左边的数都是( )数,它们都比0( ),0右边的数都是( )数,它们都比0( )。 3、在直线上距离表示数0的点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4、在直线上,2在 -3的( )边。-2在-5的( )边。 5、在直线上可以找到大于 -3且小于2的整数有( )个,它们分别是( )。 6、在直线上a 在b 的左边,则a 比b ( )。(填“大”或“小”)。 7、以小红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小红从家走了+300米,接 着又走了-300米,这时小红离家的距离是( )米。 8、在-2.5,-100,-4和0中,最大的数是( )。 9、一个点从直线上的0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 )。 10、比一比(填“>”或“<”) -3o 0, 7o -8, -2o -1, 0.1o 二、判断。1、在0和-1之间没有数。( ) 2、在直线上,-2在-3的左边。( ) 3、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三、写出A 、B 、C 、D 、E 各点表示的数。 A ( ) B ( ) C ( ) D ( ) E ( ) 四、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 -3 -21 -1 3 -4.5 -25 2 7 1.5 五、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小红向东走4米记作( ),向西走6米记作( )。 (2)如果小红从O 点出发走-3米,就表示她向( )走( )米。 (3)如果小红从O 点出发,先走了-5米,又走了8米,此时小红在O 点的(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分数的意义-学习任务单

分数的意义-学习任务单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5-46页,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2.借助具体事物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 学习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长方形纸、学习任务单等。 一、复习链接 出示分数 1 4 1. 1 4 读作: 2.你能写出 1 4 各部分的名称吗? 14 3.拿一张长方形纸,表示出它的 1 4 。 想一想:分法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二、个人学习任务 (一)认识单位“1” 1.说一说下面 1 4 的含义。 (1) (2) (3) ( ) ( ) ( ) 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 )的 1 4 。 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的 1 4 。 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 )的 1 4 。

想一想,把不同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分得的每一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2.你能表示出下列物体的1 4吗? 3 . 思考: 仔细观察上面所有用 1 4表示的量,它们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想一想:什么是单位“1”? 还可以把哪些事物看成单位“1”?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1. 上图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涂了这样的()份,涂色部分是单位“1”的 () () 。 2. (1)上面露出的圆片是单位“1”的 1 6,你能把遮住的圆片画出来吗? (2)看上图,填一填。 把这把香蕉平均分成4份, 每根是这把香蕉总根数的 () () 。 把这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学的几点体会

对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粗浅认识暮然回首,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亲密接触已有五个年头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乐学、创学,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同时也使老师得到了解放,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伴随着这种模式的灵活运用,我校也在去年教研室提出的“四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个环节,即课前预习环节。所谓课前预习是指上课前或是回家后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下一节课的容,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预习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进一步明确数学需要怎样的预习。我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大家探讨: 一、要重视预习。 著名教育家书生曾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百分之一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学,不要认为预学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容,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因为预学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得以成长,而自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预学。 二、激发学生兴趣,乐于预学。 预学这项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1)预学活动中渗入竞争意识。 比如:每周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评选出几名“预学小明星”。还可以让

预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组织全班的汇报交流活动。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反思自己的预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预学能力,另外,学生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了预学的兴趣。 (2)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 比如:给学生布置预学作业时就说:看谁能成为“预学小明星”。检查预学效果时,发现预学得好的学生就在预学本上为他批注:“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好孩子!预学得很成功,继续努力!”如果发现学生有进步也要及时表扬,比如:“预学得真仔细!再多动一下脑筋,你都能当小老师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能行!”等等。另外,还可以让预学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预学作业,并把预学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3)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 对于预学得较好的或者预学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预学兴趣。如:奖给他们“笑脸”“智慧星”,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发给他们一些奖品。 三、学会预学。 1、合理安排预学容。 学生初学预学时,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学,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对相关学习容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价值,又有吸引力,并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预学兴趣的预学容。最重要的是所布置的容要有层次性,要让学生通过预学、思考,解决

【小学数学】五年数学下册课前预习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从同一方向观察物体 1.动手摆一摆。 利用小正方体;摆成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2.思考:你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你能只用4个摆一摆吗? 第2课时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回顾。 (1)可以从哪几个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 (2)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2. 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 )个 ( )个 3.试一试:下面是兰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的形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请记录下自己的困难。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课前(独学) 1.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算式0.7× 6=4.2中的0.7和6都叫 ;4.2叫做。 2.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我又有了新的收获。 (1)在算式2×6=12中;我们说是的因数; 也是的因数; 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2)从算式3×4=12中; 和是的因数; 和是

的倍数。 (3)除了2、3、4、6是12的因数外; 也是12的因数。 3.阅读课本第13页后;我发现: 4.我的小问题: 第二课时因数和倍数 课前(独学)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2.因为72÷8=9,所以和是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 3.24的因数有。最大的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4.从3×2=6、3×3=9、3×4=12中;我发现6、9、12都是3的。还有 等数也是3的倍数。 5.我的小问题: 第三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课前(独学) 1.20的因数有 ;共有个;20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它的倍数(写5个) ;最小倍数是。 2.从小到大地写出: 2的倍数(10个) 5的倍数(10个) 通过认真观察;我发现了: (1)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 (2)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或。 3.我的小问题: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课前(独学) 1.个位上是的数;是2的倍数;这些数叫数;又叫。个位上是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既是

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中学习任务单的实践与探 索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性内容告知给学生,而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得到提升,许多时候处理问题还是依靠套用公式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益。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思维外化、展开个性化学习,以及促进师生交流等进行讨论,以期为日后数学教学探索新的道路。 中国论文网/9/view-13011781.htm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数学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各学科教

学早已不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关注到学生思维的构建,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并重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思维传递给学生,而如何传递仍然需要教师做出判断。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日后教学做出启示。 一、利用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发展。然而小学数学学科的严密逻辑性要求是当前许多学生望尘莫及的,达不到这样的思维要求如何展开思考。教师的讲解工作,时常会陷入到教师讲得多、学生吸收少,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器,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单,能够有效地进行缓解。学习任务单的运用,能够将学生思考的过程量化罗列,相当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梯子,学生在探

究的状态下拾阶而上,寻找到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学生所学知识设计学习任务单,使学生在任务单的提示下展开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提示、给出的线索等寻找到知识点的所在,并且做出进一步的探究。此处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并不是指教学的重点所在,而是指现在教学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发展及完善奠定基础,本文即针对于此,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借助于学习任务单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笔者在一次探究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的“怎么围,面积大”的探究问题及教材中的原问题时给学生20根火柴,让自主摆放成各种样式,分别记录出面积所在,并且分别记录长和宽,最终寻找出面积最大的问题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在传统教学中,这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学习任务单的开发

借助学习任务单 ----使微课和教材成为真正的学习工具关于学习任务单有的教师称也它为自学工具单,第一次尝试使用是在微课引入课堂时,我在想学生只是单独的观看微课,学生对于新知并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观看微课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使微课助力学习效率最大化,我就在让学生观看微课的同时完成任务单,所以接下来我浅谈一下对于学习任务单是如何助力课堂学习的。 我认为任务单的设计应依据年段特点和依课型特点而设定。 一、依年段特点而定 (一)低年级:立足简单、有趣 对于低年级的设计上我还没有进行尝试我的想法是立足简单、有趣。我主要谈一下中高年级。 (二)中、高年级:立足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思考探究的“前置性学习”任务。 例如,学习五年上《组合图形的面积》之前,可以布置学生观看微课自学教材,并完成以下思考: 自学任务一:下面两幅图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自学任务二: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图中画出你的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设计说明: 通过两个任务的设置将本课内容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学生会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尝试多种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为课上学习交流节省出大量时间。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依课型特点而定 (一)对概念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观看微课阅读教材方法。 例如《最小公倍数》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任务单: 我们已经学过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两个数也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请根据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自己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4和6公倍数是哪几个?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三、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你能用几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 (1)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 (2)观察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说明: 1、通过观看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更能明确学习方向。 2、“我们已经学过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两个数也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请根据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自己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这是工

小学数学“预学热身”之设计

小学数学“预学热身”之设计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能够通过“预学热身”来快如进入学习状态十分关键,对于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及认识深度。教师在讲解新数学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预学热身”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难点,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小学数学“预学热身”的教学价值 首先,把新知识归纳总结到旧知识的基础上,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体系性、连续性以及层次性,不少新数学知识都建立在就知识的基础之上,以旧推新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因此,小学生在进行“预学热身”时,在提前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巩固与复习旧知识,从而及时发现在学习旧知识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补充学习。 其次,体现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之一就是问题,通过问题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问题的层次高低与积累数量,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在“预学热身”过程中,新旧数学知识容易发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其原因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中有目的、有重点。 其次,摆脱学困生的窘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对教师来说一直都是长期存在的教学难题,而“预学热身”能够改善这一不利局面。学困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一是能够能其明确自己对旧知识掌握的不足与问题,知道自己学习重点学习什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重点;而是提前认识到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降低一定的学习难度,从而改善学困生的局面。 最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育阶段,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自学时间较少,自学能力也较为有限,但是这一阶段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而“预学热身”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新知识是一个积极感知、主动构建的过程;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其思维方式,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以拓展,提高其自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预学热身”的具体设计 1、精确设计预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预学热身”教学方法时,设计预学问题十分关键和重要,需要有一定的精确性与准确性,预学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预习和自学中,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明白预学问题,他们对新数学知识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设置预学问题时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 75+ 75+7 5 =()×()=() 61+ 61+61+6 1=()×()=() 2. 52×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 3×6 114×3 15个4 3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 12 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 (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 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4 ×13 15 ×12 23 ×34 25 ×12 计算 35 ×23 58 ×415 712 ×37 14×67 列式计算 1.58 米的12 是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