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 (2006-20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

(2006-201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国际贸易系依据上海金融学院“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对国内外高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以上海金融学院“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和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坚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和“特色办学,质量立业”的教育理念,恪守“立诚明德、经世至用”的校训,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为本”,以“教学为本”;在办学方向上,坚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发展思路;在培养目标上,坚持以“质量为本”着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重创新”,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经贸人才。总体思路围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外贸经济高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特色。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符合社会需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建设一支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俱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围绕“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服务行业、地方和社会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阶段性目标

1.2006年为巩固和完善阶段

在巩固专业建设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以市场为导向修订完善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在2006年新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形成稳定健康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规划。

2.2007-2008年为推进阶段

师资队伍继续扩大,争取新引进兼具有高学历和行业背景或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2-3人。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稳步推进。自编出版教材3部以上,出版习题案例集等教辅材料1部以上。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逐渐完善,教改研究取得进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3.2009-2010年为突破阶段

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实践基地不断稳固和扩大,力争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的数量达到8个以上。继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办学工作取得突破,至少与1所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三型一化”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完善和趋于稳定。形成完善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围绕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等课程至少形成3个教学团队;围绕服务贸易、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贸易中心建设等学科方向至少形成2个科研团队。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数量有所突破,教改课题立项方面争取立项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争取立项4项。完成外贸高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并顺利结项。

三、建设任务

(一)专业建设方向与特色

专业建设坚持“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的总体方向和理念,围绕“三型一化”培养目标,构建素质、能力和知识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师资团队。

通过适当增加金融类业务课程、金融英语类课程以及金融服务等课程,凸显金融底蕴和金融特色。通过课程体系国际化、核心课程全英化、核心教材原版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学生多元化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际化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打造国际化特色。

(二)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现有师资进修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与本科教育、科学研究相适应,以博士和

双师型为主,具有国际交流意识和能力,素质优良,师德高尚,职称、年龄、学缘、知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三)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立课程体系动态微调机制,课程体系每年微调1次,每两年修订1次。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前沿课程,从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情和上海市情加以改进。优秀国外原版教材的使用数量达到2门以上。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努力创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涉外专业特色,提高双语教学比例,设置追踪学术前沿和社会实践需求动态的系列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双语教学门数达到8门以上,双语授课比例超过35%。

按照既定的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分期分批推进课程建设进程,形成院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市教委重点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的4级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建设。积极申报市教委重点课程和市级精品课程,积极进行申报国际级精品课的准备工作。

与课程建设相配套,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现自身学术思想、风格、特点和水平的教材,配有一系列中外文参考书和辅助教材,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完备的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助资料。

(四)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进一步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提高原有实验室的各项功能,积极探索国际经贸实验项目,引进实验教学软件1套,开设新的实验课程1门,提高实验课程和专业的结合度。开发建立各类学生实践基地8个以上,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操控能力。

(五)国际化教学改革

通过引进海外教师、选送教师出国访学,对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技能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双语授课和全英语授课的比例;规划期内至少选送2-3名教师到国外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访学交流;教材选用上,进一步提高选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的比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学等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原版教材,逐步实现教材的国际化接轨;邀请国外学者讲学1-2次;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