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第 1 期
李秀彬等 :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11
超过 50 %外 ,其余各省所占比重一般都在 30 %~ 40 %之间 ;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在本区所占的比例都
很小 ,二者都在 10 %以下 。在 2 大流域中 ,海河流 域的侵蚀强度普遍要大于淮河流域 。
表 3 海河流域分省土壤侵蚀强度面积构成 Tab. 3 Provincial area at different erosion level in Haihe River Basin
(1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CAS ,100101 , Beijing ; 21 Commission of Haihe River Basin , 300170 ,Tianjin ; 31 Commiss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 233000 ,Bangbu ,Anhui : China)
738167 189 872147
水蚀
面积/ km2 4 329139
占山区土地面积 比例/ % 41111
51 222100
51193
34 336137
57145
5 352150
43197
1 237152
74162
2 046186
32115
462145
62161
98 987109
52113
注 :数据来源于水利部第 2 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 。
北方土石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类型 区 ,因区内土层薄 、水土流失危害大而受到长期关 注 ,加上下游地区经济发达 ,城市密集 ,有我国 3 大 核心经济区之一的京津冀经济区和华北粮仓黄淮海 平原 ,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对于提高当地土 地生产力 ,改善山区群众的生活状况 ,而且对于提高 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 ,减轻流 域洪涝灾害威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祁县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
侵蚀区 4 8 k n i z ,占 1 2 . 4 0 %;极强度侵蚀区 9 2 k m 2 , 占 即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 。 同时旱季过长 , 不利于植物
2 3 . 8 0 %; 强度侵蚀 区 l l 5 k m2 , 占2 9 . 7 0 %; 强度 以下侵 生长 , 使土壤裸露 , 更加重了侵蚀程度 。
现任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工程师 ; 刘艳 军 育基地、 林业科普等教育基地 。开展艺术创作 , 撰写 校毕业 , 1 9 7 9 一 ) , 男, 2 0 0 9 年 中共中央党校毕业, 现任 山西省黑茶 反映林区人文景观 、 自 然景观的文学作 品, 编辑 出版 ( 山国有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
区3 o 以上 的面积 占 5 9 . 4 0 %, 斜 坡在 山区 、 丘陵 区是 生 生态系统要素 , 进而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影 产 活动 的 主要 基 地 , 也 是水 土流失 的主要基 地 。
2 . 1 . 1 . 3 土壤、 植 被
响自 然资源开发利用 , 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3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多年平均降水量 4 1 8 . 6 m m。 祁县位于山西省 中部 、太原盆地南端 的汾河 中 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 游东岸。 全县总面积 8 5 4 k m 2 , 其中平原区 3 4 7 . 2 0 k mz , 2水 土流失 状况
. 1 水 土流失 的成 因 占总 面 积 的 4 0 . 7 0 %; 土石 山区 5 0 6 . 8 0 k m2 , 占全 县 总 2
蚀区 1 3 2 k m2 , 占3 4 . 1 0 %。
2 . 1 . 1 . 2地形
一
1 . 1气 象及 降水
地 形 因素 中直 接 影 响 土壤 侵 蚀 的 是 坡 度 和坡
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沈波;王念忠;张锋;回莉君【摘要】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松辽委承担东北黑土区(Ⅰ)和北方土石山区(Ⅲ)中辽宁环渤海山地丘陵区(Ⅲ-1)的规划工作. 综合分析后提出了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原则和方法,在全国水土保持一、二级区划的基础上,将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划分为12个三级区,即大兴安岭山地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三江平原-兴凯湖生态维护农田防护区、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松辽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大兴安岭东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呼伦贝尔丘陵平原防沙生态维护区、辽河平原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区、辽宁西部丘陵保土拦沙区、辽东半岛人居环境维护减灾区,并提出了各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38-41,48)【关键词】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区划;水土流失;防治途径【作者】沈波;王念忠;张锋;回莉君【作者单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2010年,水利部以水规计〔2010〕540号文件批复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项目任务书》。
本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次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综合性规划。
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在全国水土保持一、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松辽委承担东北黑土区(Ⅰ)和北方土石山区(Ⅲ)中辽宁环渤海山地丘陵区(Ⅲ-1)的规划工作。
现将有关成果介绍如下。
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共309个县(市、区、旗),总面积115.26 km2。
邢台县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邢 台 县 位 于 河 北 省 南 部 , 以 太 行 西
山 为界 与 山 西省 接 壤 . 以 卫 运 河 为 界 东
与 山东 省 毗 邻 。邢 台县 地 势 西 高 东 低 . 西 部 为 山 区丘 陵 。 均 坡 度 在 4 。 右 , 平 5左 东 部 为 平 原 . 陵 和平 原 之 间 没 有 明显 丘
水 土 保 持
2 1 .0 中 国 水利 0 11
邢 台县土 石 山 区水 土流 失 现状 与 防治对策
柳 金 杰 。刘 庆 华
( 北 省 邢 台 水 文 水 资 源 勘 测 局 ,5 0 0, 台 ) 河 0 40 邢
关 键 词 : 石 山 区 ; 土 流 失 ; 害 ; 治 措 施 土 水 危 防
大量野生草种得 以繁殖蔓延 , 逐步形 成 多树种 的乔 、 、 灌 草立体混交模式 。
■
4加大水土保 持监管执法和 宣 .
传 力度
重 点 对 开 矿 、采 石 生 产 建 设 项 目 进 行 监 管 和 整 顿 , 企 业 项 目和 水 保 工 使 程 一 起 发 展 , 起 发 挥 效 益 , 源 头 上 一 从
实 际情 况 , 行 政 主 管 部 门专 门 成 立 了 水 水 土 保 持 监 督 管理 机 构 . 督 生 产 企 业 监 采 取 措 施 预 防 和 治 理 开 发 建 设 项 目造
以 下 。 与 山 西 省 交 界 的 高 山 区 多 为 褐 土 、 甸 土 及 棕 壤 土 . 层 厚 度 在 草 土 2 5c ~ m, 土 壤 贫 瘠 , 森 林 覆 盖 率 3 . , 为 松柏 和野 生灌 木 , 草稀 6% 多 4 杂 疏 。高程 1 0 0m 以 下 低 山 区 土 层 明 0 显 变 厚 . 多 在 2 ~ 0e 阴 坡 比 阳 大 O 3 m. 坡 土 层 偏 厚 .土 壤 为 褐 色 砂 壤 土 . 表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和治理模式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和治理模式北方土石山区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典型地貌,它们常常具有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和治理模式。
经验总结1.生态修复先行: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首先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植被恢复、土地整治等措施,加强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持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因地制宜:不同的土石山区地貌特点不同,治理方式也应因地制宜。
根据具体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多措并举:单一的治理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应采取多种措施,并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比如结合植被恢复与土地整治、梯田治理等措施,共同推动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关键一环。
通过重新植被或加强原有植被的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常见的做法包括:•人工植被:通过人工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加强植被覆盖。
•草地恢复:推广草本植物的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土壤流失。
•林草结合:结合林木与草本植物的种植,形成复合植被系统,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保肥能力的重要措施。
常见的土地整治方式有:•梯田治理:通过修建梯田,降低坡度,减少水土流失。
•施肥改良:合理施用有机肥、矿质肥等,改善土壤的生育环境。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如固定石条、竹杆等,提高土壤的抗冲性。
梯田治理梯田是北方土石山区常见的农田形态,梯田治理对水土保持非常重要。
常见的梯田治理措施包括:•修筑坎坷:通过修建坎坷、梯级等,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程度。
•排水设计:设置排水沟、收水坎等,合理引导降水,减少水土流失。
•绿色梯田:引进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作物,保护梯田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和治理模式,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
5 结 语
从今后 的发 展方 向来看 ,水 闸与泵 站配套 实施
[ 2 ]水 闸设计规范 S L 2 6 5 — 2 0 0 1 . 中国水利 水 电出版社, 2 0 0 4 — 6 . [ 3 ]泵站设计规范 G B 5 0 2 6 5 — 2 0 1 0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 0 1 卜卜1 . [ 4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给水排 水设计 手册 ( 第 5册) 城 镇排水 ( 第二版) .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4 — 2 — 1 . [ 5 ]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给水排水 设计手 册 ( 第 7册) 城 镇防洪 ( 第二版)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0 — 6 — 1 .
范 围内非法挖沙取土,植树造林,开荒种地等破坏 水 利工程 设施 和侵 占水 利工 程用 地违 法犯 罪行 为 ,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 门报告,并配合水政监察和司法 部 门及 时查 处 。
4 结 语
新 民市 以农 田水利 基本 建设 为突破 口,大 力建
红莲・ 关于加强农田水 利建设的思考・ 科技致富向
统筹兼顾 ,因地制 宜 ,克服难 题 ,方 能造 就 适应 本 地 区实 际情 况 的优 质 工程 。
参考 文献
[ 1 ] 李 炜 .水 力 计 算 手 册 ( 第二版) .中 国 水 利 水 电 出 版
社, 2 0 0 6 — 6 — 1 .
难 度要 大 ,导流 的周 期和难 度 也可 能增大 。 ( 6 )闸站 结合 后 的 维护 费 用 一般 比分 体 布 置
的 工程 项 目势 必 越 来 越 多 ,而 闸站 结 合 的 设 计 方 案 ,以其 紧 凑 的外形和 明显 的经 济优 势 ,必将 得 到 更 多 的应用 ,尤其 是在 土地 缺 乏、布置 受 限的城镇
浅谈北方防治水士流失的工程措施
工 程 科技
・4 ・ 2 5
浅 谈北 方防治水士流失 的工程措施
关 丽 梅 ( 尔滨 市阿 城 区水 务 局城 堤 站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哈 黑 53 0 摘 要 : 土 流 失 的危 害 , 国北 方 地 区 防 治 水 土流 失 的工 程 措 施 。 水 我 关键词 : 水土流失 ; 水土保持工程 ; 田; 面蓄水 工程 ; 梯 坡 山坡截 流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足我 同北方地 区水土 流失严 重 , 地 域水土流失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修建淤地坝 的小流域坝系内 , 表植被 破坏 , 生态平衡失涮,环境恶化 , 、 、 流灾 害频发 。严 选适 当位 置修建控制洪水 的骨干坝工程 , 水 旱 泥石 以提 高沟道坝 系的防洪标 峻的现 实需 要对水 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 对水土流失采用小流域综 准。 骨干坝是指在坡 面治理 的基础上 , 为提高流域坝系防洪能力 , 合 治理 的方 式收效显著 。所谓小流域治理就是以集水 面积小于 10 减少水毁灾害而兴建的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地工程( 0 也通称治沟骨干 平 方公里 的流域为单元进行 综合 规划 , 水 、 、 、 山、 田 林 路综 合治理 。 工程) 。它能保护下游更多成群 的淤地坝 , 减轻下游危害 , 缓洪拦泥 根 据流域特 点使用不 同的措施 , T程措施 、 使 造林 、 种草等生物措施 淤地 , 稳定沟床 , 防治沟壑侵蚀。 和耕作措施 相结合 , 各尽其能 , 相互补 充 , 相互促 进 , 使不 同的水 土 以小流域为单元 , 淤地坝通过梯级建设 , 、 、 大 中 小结合 , 治沟骨 保持措施形 成一 个完整 的体 系 , 从而全面有效地制止不 同部位 和不 干T程控制 , 层层拦蓄 , 具有较强 的削峰 、 滞洪和上拦 下保 的作用 , 同时将高 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 同形式 的水 土流失。 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 减少地表径流 , 做到水 能有效地 防止洪水泥沙的危害 ; 不 出沟泥不 下山 , 有效防治水土流火 , 保护 、 良与合理 利用水土资 下水 , 改 一部分转化为 清水 , 增加 了沟道常流水 , 涵养 了水源 , 使水资 源, 充分发挥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 目前我 闰北 方地区小流域水 保持 【 : 程的 主要 措施有 山坡 水 沟道蓄水工程是发展小流域灌溉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用 以拦 土保持工程 中的梯 田 、 坡面 蓄水 丁程 f 水窖 、 涝池)山坡截 流沟等 ; 蓄沟道 、山区河沟f 、 荒溪) 洪水 , 防止山洪危害 。 包括水平沟 、 塘坝 、 沟 在 山沟治理丁程 巾有谷坊 、 沙坝 、 拦 沟道 蓄水 _程及山洪 、 厂 泥石 流排 道蓄水库 、 蓄水坝或小水库 等。水平 沟是顺坡 隔一定距离修筑的等 导工程等 。 高截水沟 , 用于拦 蓄坡 面径 流泥沙 。塘坝是指拦截和贮存当地地表 梯 田是 为保持水土 , 分段沿等高线建造 的将坡地改造成 台阶式 径 流的蓄水量大 于 5 0 的蓄水设施 ;小 型水库一般是指库 容在 0 m, 或 波浪式断 面的 田地 , 能够蓄水 、 保土 、 增产 , 是治理水 土流失 的有 1 0万 ~1 0 0 0万之 间的水库 。其中 , 容在 10万 一10 万 的为小 库 0 00 I型水库 , 库容在 l 0万 ~10万 的为小 Ⅱ型水库 。水库 大多建有水 0 效措施 。 坡 面蓄水工程主要有 蓄水池和水 窖两种 。蓄水池也叫涝池 , 以 闸。水闸的应用 十分广 泛 , 闭闸门 , 关 可以拦洪 、 挡潮 、 蓄水抬 高水 拦蓄坡面径流 、 道路 洪水 , 解决人畜用水和灌 溉为主。 多修在村庄 附 位 。开启 闸门, 以泄洪 、 可 排涝 、 冲沙 、 取水或满足下游用水的需要 。 山洪排导工程是 为减免 山洪及 泥石 流危 害 , 修筑在荒溪 冲积 扇 近、 路旁 、 山坡浅 凹地 、 田以上集流槽 等地方 , 水 或挖坑 , 或筑埂 , 或 半挖半填而成 。 蓄水池形状一般 多为网形 。 蓄水容积根据来水面积 、 或侵蚀 沟 口的排导措施 , 主要包括 导流堤 、 急流槽 和束流堤三个 部 雨量 、 灌溉需水量等具体情况 而有 所不同。有的几百立米 , 的达 分。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 , 个别 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 到 1 0万立米 以上 , 水深保持 在 3 m左右 。蓄水池设进水 口、 放水 口 的流势 和流 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 , 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 和溢洪道 。进水 口能使周 围水流人池 内。放水 口设 涵洞 、 竖井或 卧 道 危 害 。 在小流域水土流失 防治 中要坚持工 程措 施 、 生物措施 和耕作 措 管 , 于分 层放 水。 便 溢洪道底坎与池的最 高水位相 同。 北方 土石 山 在 区, 经常把 蓄水 池和转山渠结合起来 。在坡面上部土层较薄 的林 牧 施相结合 ; 工程措施要把水土流失综合 防治工程和 山洪灾害易发区 基地和下部土层较厚 的基本农 田两部分交界处修 转山渠 , 暴雨 时山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相结合 。大力开展生态清 洁型小流域建设 。只有 坡上部 的地表径流为转山渠所拦截 , 引入渠的一端或两端 的蓄水池 坚持 长效 、 面 、 全 综合 治理 , 能更 好的保护和改善环境 , 能满 足 才 才 中。 这样 , 既保护下部农 田不受冲删 , 可利用池中蓄水 灌溉 下部农 日益增长 的人 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 要 , 又 才能保证经济可持 田。 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 实现 民族腾 飞。 水 窖 又 称 旱 井 。 一 般 修 在 干 旱 山 区 和黄 土地 区 , 地 下 开 挖 一 在 参考 文献 个瓶状 土窖 , 暴雨时, 地表径流经 过沉沙池初步 澄清后, 将 引入窖 内 f1 坊, 在庸 . 1 谷 徐 山洪及 其防治『 1 M. 北京 : 水利 出版社. 存储 , 防止水 面蒸 发损失 的优点, 有 有的地方 把水窖扩 大成为水 窑, 每个容量 0 10~2 0 , 和网 J 0 m3 底部 『Ⅲ胶泥锤实或用水泥砂浆抹面砌 ; 5 护, 既供人 畜饮用 , 又可用于抗 旱点 浇。 山坡截流沟是为防止局部 冲恻 , 觅分利用降雨径流而修筑 的集 流 、 流沟 渠 , 导 是拦蓄坡面地表径流或泉水 的小型 程 。 在 山沟治理工程 中有 坊 、 山区沟道 内拦截泥沙的淤地坝 以及 沟道蓄水工程及 山洪 、 泥石流排导工程等 。 谷坊… 能抬高沟底侵蚀 基点 , 防止沟底下切 和沟岸扩张 , 并使沟 道坡度变缓 。 固的永久性谷坊群能防治泥石流 , 坚 使沟道逐段淤平 , 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 谷坊 的高度一股不超过 5 并往往依据所采 m, 用 的建筑材 料来确定 , 以能承受水压力 和土压力而不破 坏 , 但 且全 沟整体工程效益和投资费用最优 为原 则。 谷坊 的位 置宜选择存谷 口 狭 窄而上游 开阔 、 基础 良好 、 沟段顺直 、 不受 天然跌水影 响的部位 。 溢 洪 口必须 在沟岸 的坚 实土层上开挖 , 以排 出多余洪水 , 防止洪水 漫顶, 保证谷坊安全 。溢洪 口的断 面尺寸根据设计洪水 洪峰流量来 决定 。 沙坝能拦 蓄泥沙 , 拦 减少输入河川的同体径 流量 , 减缓沟道水 流速度 , 减轻下游 山洪危害 。 淤地 坝 是 指 在 水 土 流 失 地 区 各 级 沟 道 巾 , 拦 泥 淤 地 为 日的 而 以 修建的坝工 建筑 物。 坝拦 泥淤地 , 筑 对于抬高沟道侵蚀 基准而 、 防治 水 土流失 、 滞洪 、 泥 、 拦 淤地( 地 )减少泥沙入河作用很大 , 坝 , 是小流
山区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
·148·农技服务资源环境2017,34(18)山区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苏利平(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宁夏 银川 750000)[摘要]做好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确保山区耕地养分的留存,对改变山区社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治理措施方面,要做到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合理规划,保护植被,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良性生态循环经济,加强管理,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山区水土保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水肥损失,耕地沙化,荒漠化加剧,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
在当前治理水土流逝的措施中,必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1 山区水土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1.1治理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虽然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但是这种保护意识还远远达不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浅薄的生态保护意识无法阻止水土流失的加重,人为因素的生态破坏并没有生态意识的加强而减弱,造成这种生态破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农业发展的不合理结构对耕地造成的破坏,具体表现在乱垦滥挖,广种薄收,这种情况在广大山区表现尤为突出。
其次是各种矿产开发、交通建设等生产活动不注重水土保持,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大量的土石和矿渣被倾倒在沟渠、河道中,造成河床升高、河道堵塞,生态隐患加重。
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治理速度滞后于破坏速度,一方破坏多方治理,形成新的生态破坏。
1.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在广大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普及,农业发展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这就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很低。
虽然当地广大群众干部已经意识到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是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意识形态转变缓慢,产业基础薄弱,因此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是指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 土壤侵蚀严重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但土壤侵蚀问题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地形起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沙化和植被退化。
2. 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农业生产中的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3. 生态系统恶化水土保持工作的不力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分析1. 加强水土保持政策的执行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水土保持的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各项法规和标准,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2. 推动土地整治加大对土地的整治力度,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裸露地和裸土地,通过植被恢复、梯田建设等方式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4.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研力量,从技术上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比如草业种植技术、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技术等。
5.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唤起大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土地的保育和利用效率。
三、结语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加强政策的执行、推动土地整治、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土保持的现状,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北方土石山区考察报告概要
一、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③ 面上实地考察的结果 围场庙宫水库
多年平均年淤积量350万吨。翘尾 严重,水库仍在用,防洪作用大。 沿岸滩地有1万亩稻田,亩产1000 斤。下游有隆化、滦平等县。
一、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3. 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
① 地形地貌条件
• • 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大,达到19.0万km2,占总面积 的60%; 相对高差以及地面坡度大,其中燕山山区相对高差500800m;太行山山区高差多为150-170m,山区地面坡度 多在20度以上。
一、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按河系统计的土壤侵蚀类型分布及其占土地面积的比例
单位:平方公里
水 河系 滦河 冀东小河 潮白河 北运河 蓟运河 永定河 大清河 子牙河 漳卫河 合计 土地面积 43957.44 3011.29 16762.88 915.98 4354.76 45236.78 18695.97 31317.55 25619.79 189872.4 面积 20702.71 1607.44 8103.02 195.63 2360.22 21930.45 10111.76 18714.46 15261.4 98987.09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 北方土石山区考察报告概要
北方土石山区考察组 2005.11
近期工作主要进展
1. 9月30日前完成海河、淮河流域面上考察;考察结束后, 及时对考察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并及时提 交项目办; 2. 11月9-10日,考察组在北京召开了研讨会,海委和淮委专 家与会。 • 作为面上22个县(市)级考察以及省市县座谈会的补 充,由流域片全面介绍两大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 持情况。 • 考察组成员结合工作分工,广泛交流了面上考察的体 会与对区域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认识。 3. 结合工作分工,部分完成了主要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录入工 作,明确了分析思路,开始考察成果整理并开始准备撰写 考察报告;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3 水 利 部 淮 河 水 利 委 员 会 , 300 安 徽 蚌 埠 ) . 230 ,
摘要
北 方 土 石 山 区现 有 轻 度 以上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1 .9万 k 2其 中 水 蚀 面 积 约 占 9 % , 蚀 区 虽 以轻 度 侵 蚀 为 34 m, 5 水
主 , 水 土 流 失仍 然 是该 区 主 要 的 生 态 环 境 问题 , 仅 制 约 山 区经 济 的发 展 , 且 严 重 影 响 下 游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的 水 但 不 而 资 源 安 全 和 生 态 安 全 , 强 区 域 水 土 保 持 已成 为 区 域 发 展 的 迫 切 要 求 。北 方 土 石 山 区 的 水 土 保 持 , 新 的 时 代 背 加 在 景 下 , 更 加 关 注坡 耕 地 改 造 、 坡林 地 ” 土保 持 、 节 水 型 ” 施 和生 态 “ 洁 型 ” 流 域 建 设 。依 据 自然 地 带 性 规 应 “ 水 “ 措 清 小 律、 区域 经 济 发展 和 社 会 需 求 , 方 土 石 山 区 可 分 为 8 水 土 流 失 综 合 治 理 区 , 区应 当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采 取 有 针 对 北 个 各 性 的综 合 治 理 对 策 。 关键词 水 土流 失 ;治 理 对 策 ; 方 土 石 山 区 北
i hsr go h ud fc so h r n f r t n o lp i g c l v td ln n t i e in s o l o u n t e ta so mai fso p n ut ae a d,s f p tcin o “ lp i gfr s o i o r e t n so p n o e t t o o
浅谈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山区水土流失与土地的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久以来,自然影响以及人为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水土的流失直接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对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治理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标签:水土流失;山区;综合治理山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质地貌条件、部分山区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等自然原因致使山区易于发生水土流失,以及不合理的采伐林木、陡坡开荒等人为原因直接导致了山区水土流失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甚至影响整个山区的生态平衡。
因此,要在充分认识到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与保持水土的措施,以便维护和提高山区土地的使用性。
另外,水土保持是整治国土、治理江河的根本对策,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造成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一)自然原因地质地貌、降雨、刮风、山坡坡度以及植被的覆盖情况等都是直接影响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由于山区山体岩石受风化情况严重、土壤侵蚀潜在的危险较大。
山区地形起伏坡度大,陡坡受到降雨与地表径流的严重侵蚀使得面蚀与沟蚀的现象大量存在,使山区地表土与土壤养分的流失非常严重。
(二)人为原因一是如城镇开发建设、采矿与土石场、修建高速公路或是铁路等非农业开发项目造成水土的流失。
位于山坡地段的高速公路路段,在开挖路基时使裸露表土随着降雨的冲刷而进入地表河流造成水土流失;采矿以及土石场等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随意堆放不但侵占农田还造成了水土流失,直接造成了水库与塘坝的淤积。
二是如种植结构更替、陡坡开垦、实施开发大型农业项目等不合理的农业措施造成水土的流失。
因为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与经济活动改变了土壤结构与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破坏了土壤形成与土壤流失之间的平衡,导致了水土流失强度的加剧。
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在当前各类自然灾害中,水土流失是影响最为广泛,人为因素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水土流失会使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水层变薄,极大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和土地开发。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为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不断加深,地区水土流失现象变得更为普遍和常见。
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
鉴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当前水土流失问题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问题原因并针对原因突出合理化建议。
标签:水土流失;现状;危害;防治对策水土流失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其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其灾害结果也是逐渐显现的。
水土流失的具体影响相信每位读者都有所耳闻,土壤质量下降,水层变薄,最终导致土壤的沙化。
水土流失对农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这一经济成果的代价就是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水土流失灾害在近年来发生频率和发生次数的显著增加就是典型之一。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每一位水利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水土流失灾害现状和发生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合建议是极其有必要的。
1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我国是受水土流失灾害影响较重的大国之一,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水土流失影响的国土面积较大,灾害规模较大。
水土流失灾害已不单单是存在于我国的矿区和农村,近年来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发生频率直线上升,基本每一个行政区都会有水土流失灾害的存在。
受水土流失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约300万平方公里。
第二,我国当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众多,土壤受侵蚀的程度较深。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水土流失问题在不断加重。
北方的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山坡地形,地区的顺坡耕作加重了水土流失;南方地区红壤的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雨季降水集中且降水量较大的时期;四川山区等地区的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山区,而且会因为水土流失引发诸多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冀北土石山区阳向沟坡生态恢复与治理对策
&%$ 阳向沟坡生态恢复与治理的对策 &%$%+ 石漠化阳坡
石漠化阳坡有自然地质和人为破坏两种成因, 但 是, 无论何种成因恢复植被都相当困难。由于此类阳 坡产流量大, 产沙量小, 不会对水质和下游水利工程 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采用封禁措施, 任其自然恢复。
&%$%$
砂化阳坡 砂化阳坡是生态严重退化的结果,此类阳坡产
! 冀北土石山区阳向沟坡生态恢复与治理对策 &%+ 阳向沟坡生态恢复与治理应坚持的原则 &%+%+ 植被群落地带性原则
冀北土石山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华北山地森 林向内蒙草原过渡的森林草原带,但受水分因子限 制, 山坡植被坡向差异十分显著。也就是说, 阳向沟 坡由于干旱贫瘠, 植被类型更接近于草原。据调查, 即使在人类扰动较少的正阳坡,也很少形成郁闭林 地,多为疏林灌草地,只是随土层厚度不同而出现 林、 灌、 草所占群落重要值的变化。
县二区近 &’’ 万人。冀北土石山区是滦河潘家口水 库和潮河密云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和水源地,约占两 库上游流域面积的 ()"#* 和 +,"-* ( 指潮河) , 区内自 产水量约占两库来水量的 (’* 和 +,* ( 指潮河) ; 同 时也是京津地区生态屏障。 因此, 做好该地区的水源 涵养、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对保障两库的水量、 水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色品种。同时, 由于山区实行生态建设项目, 农村传 统放牧被禁止, 实行果草、 林草间作, 能发展牧业增 加收入, 一举多得。 ( 大力推广集雨节灌应用技术。 由于承德土石 ’) 山区的土质阳坡坡面上部多为产流较好的裸岩或砂 质阳坡, 加之山区沟道比降大, 使利用天然降雨和山 涧溪流、山间泉水作为水源发展集雨节灌工程成为 可能。 如, 本地区的承德县王麻子沟和双桥区的崔梨 沟通过发展山地集雨节灌工程, 解决了水“ 瓶颈” 制 约问题。通过发展集雨节灌山地果园和集雨节灌山 地蔬菜, 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 达到治理与开发、 生 态与经济“ 双赢” 的目的。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与展望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与展望
孙天妙;曹建生;阳辉;胡维银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22()5
【摘要】通过对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格局、影响因素、治理措施及生态效应等进行总结与评述,指出水土流失防治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格局与水土流失监测能力间的矛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生态环境现状间的矛盾,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矛盾。
针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水土流失治理应守正创新,立足新问题、新需求,加强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变化趋势、生态修复措施等的系统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总页数】6页(P56-61)
【作者】孙天妙;曹建生;阳辉;胡维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4.7
【相关文献】
1.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3.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4.北方土石山区坡长对水土流失
的影响研究——以长治市山区为例5.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14年第13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方地区国土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北方地区国土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河北唐山张春胜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地形单元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本区不同地理单元在国土整治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一、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湿地与森林资源被破坏问题1. 黑土流失问题:具体表现: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主要原因:过度开垦土地,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治理措施:①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②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等。
2. 湿地(沼泽地)被破坏问题:具体表现: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主要原因:过垦、滥垦,破坏严重。
治理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3. 森林资源被破坏问题:具体表现: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治理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二、华北地区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问题1. 旱涝与水资源紧张问题:主要是4—6月,形成春旱;7—8月,形成洪涝。
旱涝原因:该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扬沙天气,晴天多,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常常形成严重的春旱和风沙危害;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偏少(黄淮海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水资源却不到全国总量的10%),而降水又集中在夏季(7、8月份),多暴雨,降水变率大,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加上起伏的地形,使这里很容易形成旱涝灾害。
治理措施: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指导思想为因洼制宜;治理模式为鱼塘—台田模式,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水资源紧张原因:自然原因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水严重,年际变化大。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频繁,而北方土石山区的土地多为裸露地,植被覆盖率低,加之水土流失现象的不断加剧,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道,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制订一套科学的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明确治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确保治理效果。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程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植被恢复、护坡、排水、岩质路面等。
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确保治理效果。
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治理效果。
五、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运行与维护。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运行和维护方案,确保持续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
在治理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于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北方土石山区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薄, 并 长期受传统农林业种植 、 经营方式的影 响 , 在 经济坡林地建设 中, 全垦 、 全复整地造林 , 人为清除
林下灌木及枯落物 , 使地表长时间裸露 , 引发了严重 水土流失 , 形成“ 地上绿油油 , 地下水土流” 景象 。中 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提出 : 坡林地
估, 加之北方土石山区南北 自然条件 和社会经济条 件差异 比较大 , 这些技术的可靠性 、 适用性 、 有效性 还 有待进 一 步验证 和 总结 。
2 . 1 破 坏 土壤 结 构 , 造 成 土地退 化
入水体 , 成为主要 污染源 , 引发水库湖泊面源污染 , 影响下游水资源安全。 3 坡 林 地水 土流 失 防治 面 临的主 要 问题 3 . 1 尚未受到有关部 门足够的重视 坡 林地 由于有林木覆 盖 , 引发 的水土流失 很难从 遥感影像 中解译出来 , 其严重性不仅容易被忽视 , 还 经常被作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对。由于存在很强
的发 生 。 同时 , 大 量有 机 质 和化 肥 农 药 随着 泥 沙进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 坡 林地 的定 义 坡林地包括存在水土流失的经济坡林地和其他 坡林地 。经济坡林地指由于除草 、 施肥等人为活动 , 使林 下地 面裸露而产生水土流失 的成片经济林地 , 如板栗林 、 茶园、 柞蚕林 、 核桃林等 。其他坡林地指 由于林相结构单一或人为扰动而产生水土流失的非 经济林地 , 如马尾松林等 。 2 坡林 地水 土流 失危 害
北方土石山区广泛分布着坡林地 , 尤其是经济 坡林地 , 如河北 省遵 化市 和迁西 县 的板栗林 、 山东 省 蒙阴县 的核桃林 、 安徽省金寨县 的茶园等 。这些坡 林地对发展当地特色经济 、 提 高群众收入起到 了积 极 的促进作用 , 但是 由于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淡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治理方法及模式研究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治理方法及模式研究作者:陈丽云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土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必须要积极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才能够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主要讲述了水土流失现状和问题,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治理方法;措施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高,从而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水土流失以及水土资源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进而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必须要做好土石山水土保持的治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水土流失现状与问题1.水土流失的现状虽然我国国土辽阔,但是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主要特点就是分布广、类型多以及治理难度比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人们已经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逐渐的建立了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并且在各个流域内开展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
2.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问题(1)人为破坏目前,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为破坏,进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破坏,但是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农业结构不合理,不科学而导致的。
由于采矿、交通以及建材等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从而导致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的问题。
比如在矿区,往往会将大量的废弃土石和矿渣排入到河道,从而直接影响到下游居民的安全,最终造成了我国治理远远跟不上破坏的速度。
(2)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我国在较长的时间内,农业主要就是以粮食种植为主,从而导致高产值的经济作物比例较低,最终导致我国农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农业产业化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度
面积/ km2 1 303143
占中度总面 积比例/ %
21 68
24 265110
491 95
18 362110
371 80
3 762130
71 74
711130
11 46
56134
01 12
121151
01 25
48 582108 1001 00
强度
极强度
占强度总面
占极强度总
面积/ km2
面积/ km2
积比例/ %
面积比例/ %
1 9181 80 1 5491 60
6171 99 2611 91
441 13 351 64 141 21
Current 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rategies of soil erosion for rocky mountain areas in the Northern China
Li Xiubin1, Ma Zhizun2, Yao Xiaoyou3, Jing Ke1, Zhu Huiyi1
5341 06 30 9891 41
合计
占土地面积比例/ % 12176 6179 2152 25185 38158 11143
多呈零星分布, 其中部分煤矿区工程建设造成的水 土流失分布较为集中。
根据水利部 第 2 次全国土壤侵 蚀遥感调 查成 果, 全 区 轻 度 以 上 各等 级 侵 蚀 强 度 面 积 之 和 为 13149 万 km2, 其中, 海河流域 10139 万 km2, 淮河流
李秀彬等: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 综合治理对策
11
超过 50% 外, 其余各省所占 比重一般都 在 30% ~ 40% 之间; 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在本区所占的比例都
很小, 二者都在 10% 以下。在 2 大流域 中, 海河流 域的侵蚀强度普遍要大于淮河流域。
表 3 海河流域分省土壤侵蚀强度面积构成 Tab. 3 Provincial area at different erosion level in Haihe River Basin
1 658141 6 367109
738167 189 872147
水蚀
面积/ km2 4 329139
占山区土地面积 比例/ % 41111
51 222100
51193
34 336137
57145
5 352150
43197
1 237152
74162
2 046186
32115
462145
62161
98 987109
( 11 Institut 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100101, Beijing; 21 Commission of Haihe River Basin, 300170, Tianjin; 31 Commiss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233000, Bangbu, Anhui: China)
收稿日期: 2007 11 28 修回日期: 2007 12 30 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 要方向项目( KZCX2 YW 401 2) ; 水利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 国水土流 失与
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0 专题/ 北方土 石山区考察0 ( 2005SBKK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秀彬( 1962) ) ,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 究方向: 土地 利用、土地 覆被变化 。E2mail: lixb@ igsnrr. ac.
域 3110 万 km2。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强度 的不同, 各省市水土流失等级面积有较大差异, 见表 3 和表 4。可以看出: 各省区轻度侵蚀面积占的比例 最大, 一般 都 超过 50% , 只有 辽 宁( 海 河 部分 ) 占 20% ; 其次是中度侵蚀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 除辽宁
第 1期
52113
注: 数据来源于水利部第 2 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
风蚀
面积/ km2
占山区土地面积 比例/ %
1 0381 32
11 06
3 8751 63
311 83
4 9131 95
41 73
合计
面积/ km2 4 329139
占山区土地面积 比例/ % 41111
52 260132
52199
1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和区域发展 对水土保持的要求
111 水土流失现状 北方土石山区范围内, 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及
人为侵蚀等多种侵蚀类型广泛分布。水蚀是本区的 主要侵蚀类型, 以低山丘陵 区分布最广, 总面积约 1218 万 km2, 其中, 海河流域约占 77% , 淮河流域占 23% ( 表 1 和表 2) 。风蚀主要发生在滦河上游、永定 河上游、滹沱河上游、海滦河下游以 及淮河黄泛平 原, 总面积约 016 万 km2; 重力侵蚀( 滑坡和泥石流) 主要发生在燕山、太行山、大别山和沂蒙山区, 永定 河和滹沱河上游的黄土滑坡也很明显。坡耕地是发 生土壤侵蚀的主 要土地利用类型。采石、开矿、修 路 、城市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
全国土壤侵蚀分区中, 广义的北方土石山地丘 陵区( 以下简称/ 北方土石山区0) 是指东北漫岗丘陵 以南, 黄土高原以东, 大别山以北的区域, 行政上涉 及冀、晋、豫、鲁、蒙、皖、苏、辽、鄂等省区以及京津 2 市, 流域上包括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山东半岛独立 入海河流流域及黄河流域的一部分, 总面积 7514 万
2008 年 2 月 6( 1) : 9 15
中国 水土 保持 科学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 6 No. 1 Feb. 2008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李秀彬1 , 马志尊2 , 姚孝友3, 景可1, 朱会义1
( 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0101, 北京; 21 水利 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300170, 天津; 3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233000, 安徽 蚌埠)
省市 北京
轻度
面积/ km2 3 0251 96
占轻度总面 积比例/ %
5197
河北 25 9021 73
51109
山西 14 3691 06
28134
内蒙古 4 8201 83
9151
辽宁
2501 82
0149
河南
1 9901 52
3193
天津
3401 94
0167
合计 50 7001 86 100100
省份
流域内土地 面积/ km2
水蚀面积/ km2
风蚀面积/ km2
河南 安徽 江苏 山东 湖北 合计
86 3711 62 67 2431 07 65 0021 16 51 1631 65
1 3841 42 271 1641 92
10 881194 4 568123 1 614119 11 816137
摘要 北方土石山区现有轻度以上水土流 失面 积 13149 万 km2, 其 中水 蚀面积 约占 95% , 水 蚀区虽 以轻 度侵蚀 为 主, 但水土流失仍然是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 问题, 不仅制约山区经济的发展, 而且严重影 响下游经 济发达地区 的水 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加强区域水土保持已 成为区域发 展的迫切 要求。北 方土石山 区的水 土保持, 在 新的时 代背 景下, 应更加关注坡耕地改造、/ 坡林地0 水土保持、/ 节水型0措施和生态/ 清洁型0 小 流域建设。依 据自然地带 性规 律、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北方土石山区可分为 8 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 各区应当 结合实际 情况采取有 针对 性的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对策; 北方土石山区
Abstract There is 13149 @104 km2 land with soil erosion in varied degrees in rocky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Water erosion occupies 95% of the area and is usually under moderate level. Soil erosion is still one of the maj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ssues, for its restric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evere affection on the water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downstream area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is region should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lopping cultivated land, soil protection on / slopping forest land0, adoption of water2saving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motion of ecologically / clean0 watershed. The total region can be divided 8 sub2regions based on the variance of natural condition. Each sub2region should take different conservation measures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 soil erosion; cortrol strategies; rocky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