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DOC 78页)
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水土流失治理方案1. 概述水土流失是指水和土壤的流失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农业产出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地保护、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和教育宣传四个方面介绍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案。
2. 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首要任务。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土地资源:2.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土地用途,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2.2 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通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使空闲地充分休整,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3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例如修建护岸、水渠和水库等,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3.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保护土地和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
3.1 林木覆盖增加:通过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项目,增加植被覆盖率,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3.2 草地恢复和管理: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管理,控制过度放牧,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防止草地过度破坏和土壤流失。
3.3 生态工程建设:采取生态工程手段,如建设人工湿地和河道生态修复,改善水土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4. 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4.1 调整水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的需水状况,推动跨区域水资源的互补和调剂,减少过度开采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2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土保持林、梯田和隔离墙等,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4.3 实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建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系统,科学制定水资源利用计划,合理控制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
5. 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5.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教育机构和社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坡耕地整治方案
坡耕地整治方案1. 简介坡耕地是指具有一定坡度的农田,由于坡度大、土壤薄、水分易流失等特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坡耕地的利用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
2. 整治目标•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持能力•提高坡耕地的水分保持和供水能力•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3. 整治措施3.1 林草复合种植林草复合种植是通过在坡耕地上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草类植物,形成一层覆盖作物层,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保持的作用。
具体措施包括: - 选择抗旱、耐瘠薄土壤的树种和草类植物,进行适宜的种植布局。
- 做好防坡保护林,培育形成密闭的植被覆盖层,防止土壤侵蚀。
- 定期进行修剪和疏伐,保持林冠的透光性,提高植被对雨水的拦截能力。
3.2 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指通过建设排水沟、梯田等设施,改善坡耕地的水土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包括: - 在坡耕地上修建梯田,减缓坡度,减少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 在梯田之间修建排水沟,收集并引导水流,避免积水导致的水土流失。
- 建设坡耕地整地系统,包括梯田耕地、排水沟、防渗灌溉和防渗灌溉系统,提高坡耕地的利用效益和保护效果。
3.3 合理施肥措施坡耕地的土壤肥力一般较差,需要进行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具体措施包括: -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需求,科学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
-采用有机肥和矿物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
- 利用秸秆、农作物残留物等进行堆肥,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3.4 科学灌溉管理坡耕地水分供应不稳定,容易发生干旱和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科学的灌溉管理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具体措施包括: - 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求,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渗灌等,减少水分损失。
- 组织农民学习灌溉管理知识,提高灌溉技术和管理水平。
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方案范本
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概述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和水资源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流失现象,其严重程度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产力,本项目制定了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方案。
二、项目背景中国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49.6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利用能力丧失,水资源减少,生态平衡严重受到破坏,给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是当前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目标及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轻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恢复和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改善土地利用能力;2.提高土地的保肥保墒能力,增强土壤肥沃度;3.恢复水土资源,促进土地生态恢复;4.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四、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1.水土流失调查(1)选取目标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的土地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和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2)评估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程度和治理需求,确定治理重点和紧急措施。
2.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风险,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2)人工地貌调整运用梯田、植草沟、盖梯田等措施,在滑坡、冲沟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地貌调整,减缓和阻止水土流失过程。
(3)土地保肥保墒通过施肥、覆盖保护和梯田等方式,改善土地肥力和水分条件,提高土地的保肥保墒能力,减轻水土流失。
(4)水土资源复肥通过梯田、水利水保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水土保持,减轻暴雨时的水土流失风险。
3.生态保护措施(1)水土资源保护加强水源涵养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水资源减少。
(2)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二)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中,产业结构改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减少农业对坡耕地的侵蚀,提高土壤保持能力,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实施背景: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坡耕地,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这不仅损害了农田生产能力,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需要通过综合治理来恢复和保护坡耕地的水土资源。
工作原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业结构改革来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减少对坡耕地的破坏。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减少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风险。
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产业,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减少对坡耕地的侵蚀。
3. 加强土壤保护工作:通过加强土壤保护工作,提高坡耕地的土壤质量和保持能力。
可以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如梯田种植、轮作休耕等,减少土壤侵蚀风险。
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并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加强土壤保护工作:加强对坡耕地的土壤保护工作,推广合理的耕作措施,提高土壤保持能力。
4. 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建立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治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适用范围:该综合治理方案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的地区,特别是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创新要点:1. 通过产业结构改革来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水土流失方案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4)依法治理,科学实施。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工作。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2)严格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确保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水土保持行为。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2.落实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经费。
4.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2.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实施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推广水土保持新技术、新方法。
-加强治理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强化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
-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定期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加强水土保持评估。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制度。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科技支撑。
二、目标和原则
目标
-近期目标:2025年,重点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基本控制。
-远期目标:2035年,全国水土流失全面控制。
原则
-综合治理,突出重点。
-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科学决策,依法治理。
三、主要任务
1.水土流失预防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方案(四)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水分和土壤颗粒流失的现象,对农田、水源、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二、工作原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旨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升。
2. 推广水保措施:包括建设水土保持林、草、沟、坎、塘等措施,通过植被覆盖和地势改造等手段,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排水沟等水利设施,合理调节农田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4. 推广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细化施肥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对土壤的破坏。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方案,确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农业部门资金、农民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
3. 工程建设:按照规划方案,依次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沟、坎、塘等工程建设,修建水利设施,推广农业科技创新。
4. 监测和评估:建立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工程的实施效果。
四、适用范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适用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特别是黄土高原、长江流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需要加大治理力度。
五、创新要点1. 引入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对土壤的破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细化施肥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对土壤的破坏。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方案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方案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壤表面被水流冲刷或风吹剥蚀而流失的现象。
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一、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1.保护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减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2.维护生态平衡:水土流失不仅使得土壤贫瘠,还导致水体河道淤积,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环境质量。
3.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水土特点和治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注重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
2.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工程、植被恢复、耕地管理等手段,结合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3.科学规划:在制定治理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科学规划治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顺序。
4.强化管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实现。
三、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提高土壤的保持力和抗冲蚀能力,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可采用草坪、灌木、树木等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恢复。
2.防护工程:建设防护性的水土保持工程,如坝堰、护坡、梯田等,有效防止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
3.合理利用土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需求,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壤裸露面积,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4.改良耕地管理:采取合理的耕作制度,合理施肥和轮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冲蚀能力。
5.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四、水土流失治理的推进机制1.政府主导:政府要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四)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产业结构改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实施背景、工作原理、实施计划步骤、适用范围、创新要点、预期效果、达到收益、优缺点和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一、实施背景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农业经营和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二、工作原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坡耕地的经济作物,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侵蚀。
2. 推广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梯田种植、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林带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3.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坡耕地打造成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查评估:对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治理重点和治理方向。
2. 制定治理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3.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农民自筹等方式筹措治理资金。
4. 实施治理措施:按照治理方案,实施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等措施。
5. 监测评估: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治理措施。
四、适用范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适用于我国各地的坡耕地区域,尤其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通过宣传教育和经济激励等方式,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侵蚀。
3. 强化政府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村民自建)实施方案
全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村民自建)实施方案为抓好我县x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协调处理好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工程顺利建设,根据《x 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村民自主建设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及x年项目实施情况,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区域x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主要涉及x县城北街道办事处丰岩村、黄土佬村。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km2。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新建梯田工程(石坎坡改梯)242.02hm2。
配套建设工程:新建40m3半埋式矩形浆砌石蓄水池10口,新建蓄水池截(引)水沟1061m,新建沉砂池10口;新建机耕道4120m,硬化机耕道3357m,新建耕作便道4691m,新建工程碑牌1座。
2.建设规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2.02hm2。
(三)资金构成工程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级资金125万元,州级资金125万元。
(四)建设工期建设工期6个月,x年2月底前动工,x年8月底前完工。
二、实施步骤(一)委托实施由县水务局委托城北街道办事处作为业主单位组织实施,签订《x 县x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委托实施协议》,城北街道办事处组织成立理事会。
(二)选举产生理事会城北街道办事处牵头组建理事会,以项目涉及村为基本单元,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以群众代表为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不得参选理事会),理事会由15人组成,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
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丰岩村9名、黄土佬村2名;城北街道办事处、县水务局各推荐产生2名为理事会成员。
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
理事会受项目领导小组领导,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具体负责项目发包、施工组织、协调管理等职责,村委会作为项目责任主体负责监督理事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
重掣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问题 , 历史上洪涝灾
害频 繁 , 水安 全得 不 到 保 障 , 生 态 环 境 恶化 , 土 地 生 产 力 下降 。在 生态 清 洁小 流 域 建 设 中 , 对 园 村 河 重 点 实
施 了清 淤疏浚 、 拓 宽河道 及护 岸护 坡 工程 , 极 大地 提 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陈 进 . 水 生 态 文 明建 设 的 方 法 与 途 径 探 讨 [ J ] . 中国水利 ,
2 0 1 3 ( 4): 4— 6 .
[ 3 ]左其 亭 , 罗 增 良, 马军 霞. 水 生 态 文 明建设 理 论 体 系研 究 [ J ] . 人 民长江 , 2 0 1 5 , 4 6 ( 8 ) : 1 — 6 . [ 4 ]刘聚涛 , 方 少文 , 吴海 真. 江西 省水生态 文明建设 现状 及发 展思考 [ J ] . 中国水土保持 , 2 0 1 4 ( 1 0 ) : 8 - 9 . [ 5 ]夏法金. 江西解决“ 三农 ” 问题 和农村生 态建设 刍议 [ J ] . 江
了河道 的 防洪标 准 , 沿 岸 面 貌 大 为 改 观 。随 后 的水 生
态 文 明建设在 主 河道 沿 岸 实施 了“ 锦上添花” 工程 , 以 园林 绿 化标 准对 一 河 两岸 进 行 了美 化 亮化 ; 为 稳 定 河
西社会科学 , 2 0 0 5 ( 4 ) : 2 5 0 — 2 5 2 . 床配套建设了 6个过水堰 , 水位抬高水面变宽, 使 园村 [ 6 ]邓水 兰 , 温诒忠. 对 当前 江西生态新农 村建设的思考 [ J ] . 求 河变得更加秀美 ; 设置的若干亲水平 台, 让老百姓真真
《 专 项方 案》 建 设 范 围 涉及 河北 、 山西、 内 蒙 古等
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
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近些年来,我国城乡面貌不断优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然而,随着有些农业生产模式的不断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水土流失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然而,我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长期以来就一直重视保护水土资源,尤其是流失问题。
在此背景下,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实施,全面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的概述:1.1 处理的对象: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土壤侵蚀、水泥化、雨水径流快速、泥土灾害、土地利用竞争等问题。
1.2 处理的方法:1)科学规划:通过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出可行的治理方案。
2)针对性措施:针对不同地方、不同因素的水土流失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3)全面综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等各种手段,全面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1.3 处理目标: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最终实现以下目标:1)降低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强度,提高土地保育率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2)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二、水土流失综治工程项目办法实施的主要措施:2.1 科学规划:1)地形、地貌、地质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调研和评估,厘清本地情况。
2)注重利用遥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整体把握。
3)评估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提前做好治理前期工作。
2.2 相应措施:1)采取活动防护带、沟槽防护等方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2)生态恢复和重建,打破传统的人工为主的治理方式,注重生态修复的工作,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改善。
3)鼓励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施节水、防风、防旱、防洪等措施。
2.3 全面综合:1)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确保项目的实施。
2)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方案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方案一、水土流失的定义、原因和危害水土流失是指地表水和土壤因水流冲刷、风粉蚀等作用而流失的现象。
它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但目前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过度放牧、森林砍伐和工程建设等。
水土流失对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包括土壤质量下降、水质污染、农田退化和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二、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水土流失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少土壤质量下降,保持农田的可耕性;可以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综合治理措施: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方法。
包括改变农业耕作方式,采用有机农业和耕作措施;合理安排植被和林木种植,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修建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手段。
包括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渠、水坝等;加强灌溉系统建设,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建设农田排水系统,减少农田内部的积水。
3. 植被恢复与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加强植被恢复与保护工作。
包括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禁止乱砍滥伐;加强草原保护,控制过度放牧;推广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草坪和花坛的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4. 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农田观摩会等活动,向农民普及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教授科学的农业耕作方式和水土保持技术,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
5. 监测与评估:建立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通过监测和评估,可以科学判断水土流失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调整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果。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2010年第655号文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某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本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部门联动、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治理开发体系”方针指引下,择优选择了天凤满族乡和天龙镇三处集中连片、人地矛盾突出且农民发展高产、高效、高值作物积极性高的地区,通过实施有效的坡耕地治理,从而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促进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雨养农业的落后生产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坡耕地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恶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影响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也不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农业机具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不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为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同时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
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详细
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详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审定稿)目录1 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 (3)1.3项目区概况 (5)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6)1.5施工组织设计 (7)1.6监测及技术支持 (7)1.7项目管理 (7)1.8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9效益分析 (8)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11)2.1项目背景 (11)2.2设计依据 (14)3 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 (16)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3.2建设目标 (18)3.3项目区选择及建设规模 (19)4 项目区概况 (20)4.1自然概况 (20)4.2社会经济情况 (23)4.3耕地现状 (24)4.4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28)5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0)5.1水土保持分区 (30)5.2总体布置 (30)5.3措施设计 (31)5.4措施数量 (39)6 施工组织设计 (43)6.1工程量 (43)6.2施工条件 (43)6.3施工工艺和方法 (43)6.4施工组织形式 (44)6.5施工进度 (45)7 效益监测与技术支持 (47)7.1效益监测 (47)7.2技术支持 (47)8 项目管理 (48)8.1项目建设管理 (48)8.2项目运行管理 (52)9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3)9.1投资概算 (53)9.2资金筹措 (57)10 效益分析 (60)10.1基础效益 (60)10.2社会效益 (60)10.3经济效益 (61)附录A:附表(附表1—附表12)附录B:附件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某县马营项目区(2015年)专项建设方案投资概算书附录C:附图附图一: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二:项目区坡耕地现状图附图三:项目区项目总体布置图附图四:项目区梯田典型设计图附图五:田间道路及排水沟典型设计图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1.1项目来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4年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引言水土流失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土地资源,还对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产能力,____年,我们将制定一项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一、问题分析1. 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农田退化,甚至沙化。
此外,它还会造成水环境污染,引起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
主要问题包括:防护设施不完善,农村道路和排水系统老化,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农业经营方式单一等。
3. 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____年,通过开展水土流失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土地质量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农田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重点任务1. 完善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建立健全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加强水土流失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同时,建立流失土壤质量评估体系,为制定整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建设水土流失防护设施加强农田水土流失防护设施的建设。
重点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林网建设,修筑沟渠河道,改善排水系统。
优化农田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耕地水保护工作。
3.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区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的管护工作,禁止非法占用和开发。
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植被恢复力度。
加强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抵御能力。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减少污染排放。
5. 加强宣传与教育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土地管理能力。
最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织依据第二章施工准备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有关说明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说明三、施工场地布置四、施工通讯五、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六、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任务划分七、总体工期安排八、施工机械配置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前期测量二、坡改梯工程(一)土方开挖(二)土方回填(夯填)(三)砌石工程(四)砼工程施工方法(五)钢筋制作安装(六)浆砌条石渠(七)山坪塘施工(八)石板生产路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一、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二、质量管理的措施三、作业人员培训制度四、三检制度五、质量保证措施六、技术措施七、管理职责八、物资采购与管理九、施工过程控制十、检验试验及设备控制十一、不合格品的控制十二、纠正和预防措施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安全目标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四、临时用电安全措施第六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环境保护目标二、环境保证体系三、环境保护措施四、降低噪音环境保护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一、工期目标二、工期保证体系三、工期保证措施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九章技术负责人及其他主要人员第十章施工设备第十一章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第十二章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配备第十三章民工工资保证措施一、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几项基本措施二、为了保证农民工工资,我公司做了多项保证措施三、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承诺第十四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五章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第十六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情况一、雨期施工二、冬期施工三、管线保护和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件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织依据一、工程概况xxxx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X,计划工期为120日历天;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合格标准。
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范本(2篇)
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水土流失是指土地表面被风、水、冰等自然力量侵蚀,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过程。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农田减产、水源减少,还引发洪涝灾害和环境退化,严重威胁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详细的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方案十分必要。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____年,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显著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农田保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水土流失整治成效稳步增加。
三、重点任务1. 制定水土流失防治规划。
根据本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具体的水土流失防治规划,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衔接相关的水土保持政策和法规。
2. 加强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了解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推进农田水土保持。
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合理的农田土地利用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风险。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包括水土保持梯田、水土保持林带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农药农肥的处理措施,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4. 加强山地水土保持。
山地是水土流失的高发区域,因此要加大山地水土保持力度。
建立山地水土保持示范项目,推广和应用山地水土保持技术,如植被恢复、梯田建设、黄土坡整治等,减少山地水土流失风险。
5. 加强河流水土保持。
河流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要加强对河流水土保持的工作。
治理河道侵蚀,修复和保护河岸生态系统,建立河流防护林带,减少洪水和河流侵蚀对土地的破坏。
6. 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对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整治和修复工作,如人工植被恢复、土地改造和绿化等。
同时,加强对退化土地的整治,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整合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与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水土流失整治工作。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三)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改革。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指在坡度较大的耕地上,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为了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需要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方案。
一、实施背景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量坡耕地被开垦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必要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解决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
二、工作原理该综合治理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先选择适合坡耕地的经济作物,降低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减少流失风险。
同时,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和休耕,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积累养分。
2. 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引入生态农业技术,如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水能力。
3. 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坡耕地上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沟壑治理、防护林带等,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查评估:对目标区域的坡耕地进行详细调查评估,了解水土流失的程度和原因,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综合治理方案,包括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内容。
3. 实施方案: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相应的措施,包括农作物种植调整、技术推广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
4. 监测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预期效果的达到。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监理细则一、综合治理(一)坡面整治工程1、坡改梯工程(1)质量要求a坡改梯应做到集中连片,坡改梯区的总体布局(包括坡改梯区位置、道路与小型蓄排工程)、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边蓄水埂等,其规格尺寸应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b、水平梯田应做到田面水平,田坎坚固,田边应有宽1m左右的反坡。
d、暴雨中田坎(田埂)被冲毁处已及时修补复原。
£、石坎梯地所用石料应新鲜无风化,具有一定的强度。
(2)测定方法1)规格尺寸的测定。
a、田面宽度的测定,用皮尺或测绳丈量。
如田面为规整的矩形,在田面中部量一处即可。
如田面不规整,则在田面中部和距两端各约1/5部位,共量3处,取其平均值。
田面宽度包括埂,坎宽度。
b、田面长度的测定,用皮尺或测绳丈量。
如田面为规整的矩形,则顺田坎量其长度即可。
如田面不规整,则在田面最外边、最里边和中部共量三处,取其平均值。
c、田面面积,采取田面平均宽度乘以平均长度算得(以平方米计,最后折合为公顷)。
d、田坎高度和坡度的测定。
田坎高度用皮尺或钢卷尺量测,田坎坡度用手水准(或量斜仪)量。
如一条田坎各处高度、坡度一致,只在田坎中部量一处即可;如不一致,则在中部和距两端各约1/5处,共量三处,取其平均值。
-----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2)水平梯田施工质量的测定a、田面横向是否水平的测定。
一人执木尺立于田面里侧,另一人执手水准立于田边,看尺读数,如读数与仪器高相等,或高差小于1%,则田面水平。
b、田面纵向是否水平的测定。
在田面两端各有一人持水平尺,田面中部一人持手水准,先后向左右两端看尺上读数,如两端读数相等或高差小于1%,则田面水平。
田埂顶部是否水平,采用同样方法测定。
c、田坎是否坚固的测定。
在田坎上取土样测定其干容重达1.3t/m3,或人从田坎上来回走一遍,田坎不坍塌、坎顶无陷坑,即算合格。
3)隔坡梯田质量测定。
其平台部分的规格尺寸、施工质量的测定,与水平梯田相同;其斜坡部分的宽度和坡度,应用皮尺和手水准测量,折算为垂直投影宽度;测定其与平台的比例是否与设计相符。
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
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水土流失是指农田和林地等土地表面水和土壤的流失现象,严重影响到土地生产力,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整治目标、重点工作内容、实施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来制定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1、控制水土流失总体趋势,遏制流失面积增加。
2、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减少农田和林地的淤积和冲刷。
3、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植被覆盖,保护生态环境。
4、实现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二、重点工作内容1、制定水土流失治理的分类和整治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将水土流失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整治标准。
同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确定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
2、改善农田和林地的水土保持设施。
加强农田和林地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梯田、植树造林、修建沟渠等。
优化水土保持结构,提高农田和林地的抗洪抗旱能力。
3、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
建立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评估,为后续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
4、加强农田和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农田和林地的管理和保护,严禁非法采矿、乱挖乱填乱占土地等行为。
加强农田和林地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和保护意识。
5、推动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农药化肥,减少因农业生产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
同时,引导农民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如轮作、休耕等,促进土壤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步骤1、建立水土流失整治工作专项小组。
在各级政府组织水土流失整治工作专项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2、制定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每个地区的整治目标和整治措施。
3、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水土流失整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DOC 78页)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6年)专项建设方案(审定稿)民和县水土保持工作站民和县兴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二〇一五年十一月项目名称: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6年)专项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单位:民和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项目性质:新建方案编制单位:民和县兴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审定:郭昶审查:马永平项目负责人: 赵志俊马守斌校核:贺玉鹃方案编制: 赵志俊马守斌马珍概算:马守斌李鸿玉马珍描图:赵志俊马守斌白鹏英马珍目录1 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 (4)1.3项目区概况 (5)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6)1.5施工组织设计 (7)1.6监测及技术支持 (7)1.7项目管理 (8)1.8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9效益分析 (9)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12)2.1项目背景 (12)2.2设计依据 (15)3 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 (17)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3.2建设目标 (19)3.3项目区选择及建设规模 (20)4 项目区概况 (21)4.1自然概况 (21)4.2社会经济情况 (25)4.3耕地现状 (26)4.4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28)5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1)5.1水土保持分区 (31)5.2总体布置 (32)5.3措施设计 (33)5.4措施数量 (42)6 施工组织设计 (43)6.1工程量 (43)6.2施工条件 (43)6.3施工工艺和方法 (43)6.4施工组织形式 (44)6.5施工进度 (45)7 效益监测与技术支持 (48)7.1效益监测 (48)7.2技术支持 (48)8 项目管理 (49)8.1项目建设管理 (49)8.2项目运行管理 (54)9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6)9.1投资概算 (56)9.2资金筹措 (60)10 效益分析 (63)10.1基础效益 (63)10.2社会效益 (64)10.3经济效益 (64)附录A:附表(附表1—附表12)附录B:附件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5年)专项建设方案投资概算书附录C:附图附图一: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二:项目区坡耕地现状图附图三:项目区项目总体布置图附图四:项目区梯田典型设计图附图五:田间道路及排水沟典型设计图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6年)专项建设方案 民和县兴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1 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1.1项目来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进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和《水土保持法》,紧紧围绕党中央确立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部署,以青海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总目标,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建设作为破解新形势下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
在省委“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总思路的指引下,把坡改梯规模治理作为青海东部农业地区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基本农田、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战略抉择,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推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促进青海东部农业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从服务于青海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大局。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地制宜地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为统筹安排和扎实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启动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依据《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 [2010]655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青海省专项建设方案2013-2016》的安排,2016年选择民和县马营镇、转导乡(涉及2个乡7个行政村)作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区。
1.1.2规划依据(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2)《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发改农经﹝2010﹞655号;(3)《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青海省专项建设方案2013-2016》1.1.3项目地理位置马营项目区位于民和县东南部马营镇、转导乡境内,项目区西高东低,最高点高程2498.6m,最低点高程2242.2m。
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为浅山丘陵区,项目区总面积17.77km2,涉及马营镇、转导乡1镇1乡7个行政村,项目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8′15″- 102°53′29″,北纬36°00′35″-36°02′32″,项目区中心距民和县城68km。
1.1.4编制过程2015年11月初受民和县水利局委托,我室承接了《民和县马营项目区坡耕地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6年)》的编制工作,接受项目后及时组建项目组与民和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技术人员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坡耕地分布、梯田现状进行了实地勘测调绘,收集整理了项目区自然条件、水文、泥沙、气象资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等资料,经综合分析论证,按照《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及其它相关规范,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特征,在充分征求乡政府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区建设方案,并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工程设计和建设年度安排。
于2015年11月末完成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6年)专项建设方案》(初稿)。
2015年12月18日省水利厅在西宁主持召开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项目区(2016年)专项建设方案》的审查意会,会上与会专家根据民和县北山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青海专项建设方案》的要求,对该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的意见,会后我室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于2015年12月末完成了修改稿。
1.2 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1.2.1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丘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促进浅山干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业生产力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山丘区新农村建设和保障粮食自足、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1194.20hm2,现状梯田527.53 hm2,坡耕地面积666.67hm2,且集中连片,但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耕地产出率、机械化耕作率、耕地灌溉率,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不高。
1.2.2建设任务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立地条件、耕地坡度、土层厚度、人均基本农田(0.086hm2)需求,确定666.67hm2坡耕地治理建设任务。
1.2.3目标与规模。
⒈目标⑴生态目标:项目区坡耕地治理面积666.67hm2,配套田间道路20.00km,排水沟23.00km,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66.67hm2,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37.51%,期末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9.76%。
项目区新增坡耕地治理面积666.67 hm2,新增坡耕地治理程度55.83%,实施期末坡耕地治理程度达到100%。
项目区土壤流失控制量(保土量)达到4.0万t,减少径流量30.0万m3。
(2)社会目标:促进项目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坡耕地治理中起到辐射、示范、推广的作用,有效带动项目区所在乡(镇)、周边乡(镇)、行政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参与性、投入性的目标。
⒉规模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有关梯田布局、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要求为支撑,勘测设计78个图班,确定规模为≤25°坡耕地治理面积666.67hm2。
1.3 项目区概况1.3.1自然概况马营项目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以丘陵、沟壑为主,其地势大致是由北向南倾斜,区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地形起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高原半干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寒冷和干旱是主要的气候特点。
多年平均降雨量500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年平均气温8.4℃,年日照时数2281.9小时。
气候灾害频繁,干旱、暴雨、冰雹。
工程区土壤类型主要粟钙土为主,土壤侵蚀模数5254.15t/km2.a,以旱作农业为主。
项目区西高东低,海拔高程2200m-2500m之间。
1.3.2社经情况项目区涉及2个乡(镇)7个行政村,分别为三联村、马营、沙塄沟、安家村、洒达庄、红和岘村、忠孝村,人口为1288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为6047人,人口密度336人/km2。
人均土地0.14hm2,人均耕地0.11hm2,人均基本农田0.086 hm2。
农业人均占有粮食885.6kg,农民年均纯收入5048元。
1.3.3坡耕地现状项目区坡耕地面积666.67hm2,占总耕地面积(1194.2hm2)的55.83%,5°~10°面积 487.18hm2、10°~15°面积178.28hm2、15°~25°面积1.21hm2。
1.3.4治理情况项目区现状梯田527.53hm2,退耕还林118.8hm2,林地64.12hm2现状治理面积710.45 hm2,现状治理程度39.98%。
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1.4.1项目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区地理位置、自然状况、水土流失情况、社经情况、群众意愿等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发改农经﹝2010﹞655号等有关技术规范及文件要求,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设计依据梯田(布局、设计、施工、管理)、田间道路(布局、设计、施工、管理)、路面排水沟(布局、设计、施工、管理)三项内容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