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初一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初一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三、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引号的作用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五、破折号的使用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2、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

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则不能省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了。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则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

如: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3、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分:

双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句内括号中的内容在诵读时不读出来,而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要读出。

六、括号的使用

1、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词或句子后面。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括号内的语句之间可加标点,但末尾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直接用括号收住。

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在句末标点后面;它的内部可用标点,句末标点可用可不用,要用时要标在括号内。

如:“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第7页注释)

七、书名号的使用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省略号的使用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九、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这七种点号在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4)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运行起迄点时,占两个字格。

5)着重号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标点符知识归纳

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完整)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可直接打印)

专题一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 1.点号是用来点断句子、表示停顿的符号。点号又分为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共七种。 2.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二、常见错误 1.顿号 ①不是并列词语,中间误用顿号。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不是并列的词语就不能用顿号。例如: a.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这个例句中的顿号使用错误,因为顿号的前后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 b. b.沙尘暴袭击了三省、五十六个县。(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 ②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不同分句间一般要用分号或逗号,不能用顿号。例如: 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应将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③集合词语中间插顿号。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例如: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中间的顿号应删去。 ④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和”“及”,还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应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删去顿号,或改用逗号。例如: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其前面的顿号应删去。) 2.分号 ①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选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例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句中无逗号,直接

高考标点符号知识点汇总

高考标点符号知识点汇总 一、顿号 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注意: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1)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 (2)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3)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4)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第二、第三年级)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九六年试题:……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1)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 如: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1)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2)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3)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分号应为逗号)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标点符号知识归纳及专项练习(附完整参考答案)

标点符号知识归纳及专项练习 (附完整参考答案) 一、知识归纳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七)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八)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九)括号(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用法(一)-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二、用法简表 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句号①。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 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 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 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 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 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

语文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标点符号 解读考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11478880.html,/)网友分享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11478880.html,/)网友分享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归纳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她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答案B.A项的问号改为句号;C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的前一感叹号改为逗号。 2.下列句子中逗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挡人民前进的步伐。 B.一路上,山形树态,掌故传说,他都描述得真真切切,活鲜鲜的。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事。 答案C.“平常”之后的逗号改冒号。 3.下列各句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纪律要严明,”陈厂长说:“纪律不严明,不能打胜仗。” B.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大业做贡献。C.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高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加油。 D.小王来信的意思是:“她在那儿学习和工作都很好,不用惦念。” 答案B.A项冒号改逗号;C项冒号删去;D项冒号和引号删去。 4.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作乞丐的呢? B.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干的? C.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间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D.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你想过没有,如果一天没有了水,这个像西瓜一样的小小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答案D。A项前一问号改为逗号;B项问号改句号;C项问号改逗号。 5.下列各句中引号使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杜甫有一个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答案B。A冒号改逗号,句号在括号内;C项句号在引号里面;D项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6.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呜——腾腾吐吐,腾腾吐吐……车到站了。 B.她一头扑过去,抱着女儿已经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 C.在农村插队时,他自学了语文、历史、生物、化学……等。 D.有一首诗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其间“龙盘虎踞”就与现在说的“虎踞龙盘”不同。 答案C。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标点符号知识

标点符号知识 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 点号分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顿号逗号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顿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a.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b.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我考上了财经学院,读会计专业。 c.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三、冒号 (一)使用冒号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标点符号复习之一知识梳理

标点复习之一——知识梳理 整理人:秦爱燕 (整理时间:2012年4月22日) 一、导语 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十六种 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三、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1、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⑴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⑵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B、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D、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E、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⑶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2、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⑴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⑵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⑶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 注意点: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就不必用顿号。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七年级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练习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专题练习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A.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D.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C.“什么,周副主席?”杨光立时惊住了。 D.电影《阿凡达》不仅改变了电影放映格式的全新格局,也将要给电影拍摄技术带来革命。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B.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C.只有积极开动脑筋,才会清楚地知道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 D.“不错,”小明边走边说,“确实不错。”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沙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 C.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把这瓶家乡的泥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它能保你一生平安。” 5.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 ) A.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B.进考场前,一定要把钢笔啦,2B铅笔啦,小刀啦,圆规啦,直尺啦等文具都带齐。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D.“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6.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海省人民政府4月20日发布关于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活动的公告,21日青海省全省将举行哀悼活动。 B.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C.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市场。 D.读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7.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标点符号知识

标点符号知识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2、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停顿。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例句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例句.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标点符号)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标点符号有关知识2

标点符号有关知识(二) 二、句号 (一)句号的基本用法 陈述句末尾用句号。示例: ⑴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⑵你明天在家休息休息吧。 ⑶他问你什么时候出发。 (二)提示 1. 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示例: 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 2. 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示例: ⑴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⑵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3.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示例: ⑴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⑵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4. 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句号使用常见差错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标*的例子,标点符号有不当之处,下同。) *此前,我国全面禁止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业,但近年来,有一些外国公司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业投资,这些公司由于先行一步,在新的机遇面前更将获益最大,根据中美签署的协议,包括设立互联网在内的所有服务领域外资都将获得法律许可。(“投资”和“最大”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示例: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2009中考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三、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

标点符号 解读考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七年级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七年级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七年级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 点号 句号 。 问号 ? 感叹号 ! 逗号 顿号 分号 ; 冒号 标号

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着重号· 间隔号· 连接号— 专名号____ 备注占两格左上角

右上角 各占 一格 各占 一格 占两格 每格 三个点 占两格 标字下 标字间 占一格 标字下点号表示语言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

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注意事项: 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 ①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②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③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注意:“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用冒号。如: ⑴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⑵“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⑶“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