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主要诗风探索-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主要诗风探索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杨玉洁
安史之乱发生之后,杜甫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呢?其诗歌的主要风格又是什么呢?
一般认为,杜甫的主要诗风是沉郁顿挫。
但如果完全用这种诗风来概括杜甫漂泊西南巴蜀时期的诗作,就会以偏概全。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的诗作风格不全是沉郁顿挫,还有热爱生活、抒发性灵的一面。
一、饱经磨难,忧国忧民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应该是沉郁顿挫,这种沉郁顿挫中包含着饱经磨难、忧国忧民的色调。
这种沉郁顿挫的色调,主要源自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
可以说安史之乱是杜甫诗风打上沉郁顿挫色调的主要原因。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西逃,杜甫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后,便只身北上,投奔灵武,自此拉开了不断逃离、不断避难的忧患人生序幕。
在安史之乱的逃离、期待之中,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比如,最能代表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春望》就是作于这一时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关于该诗,宋代的司马光在他的《续诗话》中说得特别有味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宋代许顗在《彦周诗话》中也说过,杜甫的诗用语甚悲,“后人亦当味此而泣者也”。
这种沉郁顿挫的悲壮色调,建立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上。
在安史之乱中,诗人为逃避战乱而出走巴蜀,他的生命中便充满了厌恶战争之情、漂泊西南之苦和思念故土亲人之愁,再加上个人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壮志理想不能实现,于是,这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便荡漾在杜甫的诗作创作过程中,成了杜甫诗歌最主要的色调。
当然,安史之乱使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也激起了杜甫舍身报国的意愿。
他在《岁暮》中写道:“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