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博-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1、公共管理的含义 (3)
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3)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3)
4、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 (5)
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5)
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6)
7、公共治理与善治 (6)
8、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产生 (6)
9、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8)
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方法 (9)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含义
答:(1)从国外学者关于“公共管理”的论述中发现,公共管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范式。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即:它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
(4)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公共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答: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公共管理理念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所组成。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公共管理本质特性最集中的反映。
概括起来,“公共”就是基本范畴。以公共为核心,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公共部门、公共治理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答:(1)公共行政的概念必须回答和解决由谁来进行公共行政(主体问题)、公共行政的活动内容、范围以及如何行政(行为方式)这三个问题。
(2)在学术界,公用管理和公共行政的关系有三种观点:
(3)目前国际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它还是公共行政中关于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一个分支学科,关注的是效率、责任制、目标的获取和大量的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
——吸取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从“理性人”的假设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
——从公共选择与交易成本分析理论中,获得政府公共部门应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依据;
——从成本-收益分析中,获得确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
——从私营管理中,吸取管理的具体方法,提出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也应引
进市场与竞争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推行服务承诺制、决策与执行分开等方法。
公共管理的出现给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公共行政获得了实现其目标的新手段,从而极大推动了公共行政的自我发展。
4、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
答:(1)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谓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上述特征以及公共产品规模效益大,初期投资量大的特点,使得私人企业或市场不愿意提供、难以提供或虽然提供也难以做到有效益。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比市场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
(2)认识公共产品,必须注意:一是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的划分不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二是由于受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公共产品的范围存在客观差别;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部门的重点不是直接提供公共产品,二是如何为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营造环境。
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7、公共治理与善治
答:(1)“公共治理”与“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治理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2)世界银行在80年代末用“治理危机”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90年代后,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8、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产生
(1)公共管理的兴起
①公共行政学自产生后100多年以来,其研究背景的文化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没有变,共同体信念没有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学和行为科学公共行政学两个发展阶段。
②权变公共行政学时期——强调公共行政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和生态观念
以经济和效率为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忽视公共行政应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长期存在失业、贫穷、疾病等,从而导致各种社会危机,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民权运动高涨。政策科学和公共行政学集合在一起,以卡斯特、高斯、雷格斯等为代表的学者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整个公共行政活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寻公共行政的解决途径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谋求公共行政与其环境之间,公共行政内部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以保证公共行政的高效能、高效率。
③60年代后期,弗里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派,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认为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是社会公平(social equity),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
④政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分析成为了主流学派(20世纪70年代)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公共行政,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明显趋势,导致了公共行政学多元式的研究方式。
(2)公共行政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