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产一线职工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生产一线职工执行力
一个团队以及个人的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执行力好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位置。而生产一线职工的执行力,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安全、质量、管理以及品牌的发展,对全面推进“做大、做优、做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执行力在当前是一个热门话题。企业的战略、目标、任务,最终要在职工的执行中完成,企业的执行力集中体现在职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生产一线职工的执行力,是管理者一直积极探讨的问题。其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也是执行力的竞争。因此,强化职工的执行力就是提升企业的执行力。那么,如何提高职工的执行力呢?
我们先来看看执行力低下的原因:执行力低下就会产生借口,找
到借口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执行力低下的原因。
借口语言多种多样,出现的缘由也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职工自身(内因)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外因)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内因(主观因素)。
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负面心态,都可以从自身上找到原因,大概可以反映为以下几种。
1、惰性。拖沓的作风是工作的大敌。同时,拖沓作风之所以形成,与喜欢寻找种种借口纵容自己有关。因此,拖沓作风与借口的重而复之出现是一个恶性循环。而究其原因,拖沓作风往往由人的惰性所致。小到早上在床上多躺10分钟,大到不能按时完成交办的工作,每当在汗水与舒适之间作出选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把早上的工作推到下午,下午的工作推到明天,日复一日,借口越来越多,成功越来越远。
2、消极。工作上没有扎实沉下去,动则喜欢喊苦喊累,休息娱乐的时候倒是不落人后,赶上考核了又要斤斤计较,就是不会主动自我加压,主动用心琢磨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业绩,而是喜欢带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做事,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没有主动求战的精神,遇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推搪。
3、畏难。随着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旧的管理模式逐步向新的管理体系转变,对工作规范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压力逐步提升,失败者找理由,借口往往出现在工作无法完成之时。
4、不负责任。所有借口都是推卸责任的不同表达,可以说,责
任心就是借口的天敌。从负责任的职工那里,听到的一般都是对主客观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改进工作方法的建议;而不负责任的职工通常都是上推下卸的高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借口,把责任推给客观原因,推给同事,甚至推到领导那里。虽然在心理上暂时获得了安慰,但由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业绩并没有真正获得提高,不负责任的职工很容易就会被摈弃于企业体系之外。
二、外因(客观因素)。
借口虽然因主观而起,但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在一个执行力低下的管理环境中,职工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感觉到无所适从之时,“借口文化”的滋生与发展同样不可避免。导致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部沟通不畅。首先是执行力目标缺乏沟通。执行力目标的制定过程没有经过充分征求意见、详细论证调研,未能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头上,这种情况下目标的可操作性不强,会使职工难以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其次是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上级部门有时候并没有能够真正了解到基层的困难与诉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基层在执行过程中的感受,有时会倾向于将执行力目标未能完成归咎于基层的素质问题;而基层职工有时也未能从全局考虑问题,正确理解上级所布置工作的真正意义,动则将执行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认为是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或是没有与他们进行事先沟通的结果。最后是团队之间缺乏沟通。如果说现代企业犹如一部精密运作的大机器,那么,整个企业上下各个团队的内部以及团队之间的通力协作就是机器得
以顺畅运行的根本保障。如果还是“各管一摊,多头指挥”的旧模式,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各自为战,或是各找借口进行推诿,最终影响执行力目标的实现。
2、制度执行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几点:一是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工作中还是喜欢走经验主义的老路子,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按规范标准做事,用制度程序管人的意识依然薄弱。二是对制度学习不到位。平时不认真学习文件,对制度也不甚了解,于是在执行过程中便不能正确运用制度作为指导,从而一步错失,步步被动,最终导致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三是制度的制订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虽然有了,并且也涉及到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没有经过横向与纵向的充分研讨,没有认真对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的优化,没有全方位地去收集反馈意见,导致最终制订的制度流程繁琐、未能与其他制度有效整合、执行力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执行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性。这样的制度执行起来,很容易就会导致搞表面功夫、打擦边球的现象。四是对制度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没有人或相关部门进行跟踪督促,造成监控缺位,或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科学、不完善,难以保障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执行力文化缺失。当前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并且通过价值观凝聚职工,以生产和经营理念去教化职工,帮助职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为执行力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层单位,特别是一线职工对企业文化缺乏参与感与认同感,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既虚无又难以看见成效,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又不能用来指导生产,我们的任务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企业文化是由政工部门负责的,有他们去做就可以了”。
针对以上的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如何提高执行力(以生产一线班组为例):
一、是以企业文化为导向,提高基层班组职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能引导方向、养成规范、育人塑人、形成凝聚力、传播影响力、激发创新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宣扬企业文化,使职工自觉认同并遵守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成为规范职工的行为、思想和态度,引导职工的工作心态和态度,积极把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管理理念目标保持一致,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立足本职,以没有任何借口去完成工作任务,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去生活、去回报企业和社会。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职工思想、文化和技能等综合素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从有形变无形,始终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实践之中,为企业服务。
二、是以班组建设管理为平台,激活基层班组职工的活力。
班组建设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管理班组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给班组建设管理工作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根据生产需要,做好班组安全、生产、质量的各项工作。以人为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