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要点:位置关系是指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改变物距做三次实验)
器材:薄玻璃板、两只等大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火柴
步骤:
(1)在白纸上画一横线;
(2)将玻璃板垂直纸面放在线上;
(3)在玻璃板前侧放一蜡烛,并在纸上做标记,然后点燃蜡烛;
(4)将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它直至和像重合,说出像和物大小相等,并在纸上做标记;
(5)改变蜡烛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做两次;
(6)分别作出每次物与像到玻璃板的垂线,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计入表格。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的性质
(要点:改变物距做三次实验)
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2)点燃蜡烛,调整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3)移动蜡烛至稍大于1倍焦距处,调节光屏,至得到清晰的像;(说出成像性质)
(4)增大物距,再次移动光屏至得到清晰的像;(说出成像性质)
(5)再增大物距(小于2倍焦距),再次移动光屏至得到清晰地像;(说出成像性质)
结论: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3、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要点:各量只测一次)
器材:被测金属块、细线、量筒、天平(砝码)、水
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衡;
(2)左物右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
(3)取量筒,在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v1;(4)用细线拴住金属块,轻放入量筒内至完全浸没,记下总体积v2;
(5)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计算完后要告知结果
4、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要点;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做三次)
器材:弹簧测力计、被测物体、烧杯、水、
步骤:
(1)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测物体所受重力为G;
(3)将被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所放位置分别为浅、较深、深,观察弹簧测力计并分别读数,记为F;
(4)计算出被测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5、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要点: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做三次)
器材:被测物体、烧杯、弹簧测力计、水
步骤:
(1)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测物体所收重力G;
(3)将被测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液体体积少、较多、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为F;(4)算出被测物体所收浮力大小。
ρ=_____
m
v2-v1
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要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做三次)
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
步骤:
(1)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平衡;
(2)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下力及力臂大小;(3)增减钩码,改变力臂大小,重做上述实验两次,记录数据。
结论: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