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解放战争(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
一、
1.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
始于()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2. 如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 《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 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 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3. 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 )
A. 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
B. 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
C.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
D. 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
4.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 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6. 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说明()
A. 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B. 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C.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
D. 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
7.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共同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8.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
A.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 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 中共七大召开
9. “战火江淮河汉飞,中原逐鹿夜军帏。寒风血溅青旗散,雪地馍收昏卒归。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输赢不独人谋事,犹是天心厌蒋肥。”这首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 徐州会战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10. 1947年4月,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共占11人。《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0人中的50%为其打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2/3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 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B. 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 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D. 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11. 下面框内文字出自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旅政治委员刘华清将军的回忆录。他记述的军事行动()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
D. 基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12. 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二、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政府抬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基于对日作战的需要。同样,当蒋介石下决心用武力消灭中共时,冷战正愈演愈烈,同苏联的尖锐对抗使美国的对华政策不可避免地同遏制苏联联系在一起。1947年间,美国政府中对国共斗争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中共如果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肯定会站在苏联一边,中共正在为苏联的“目标服务”,
而且中共已经表明将“忠于苏联”。正是因为视国民党政府为“苏联在亚洲扩张的一大障碍”,美国政府立即站在国民党政府一边,并不断增加对后者提供援助。当后者已经被历史的进程证明注定要垮掉时,美国政府仍然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抢救。但是即使是为了遏制苏联,中国的重要性也只是相对的。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只能是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不论美国国会中亲国民党政府的“中国帮”和“援华游说团”如何鼓噪“不能忽视中国”,都不可能根本改变美国政府的决定。
--摘编自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国共内战中的对华政策,并指出制定这一政策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内战的结局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4. A
5. D
6. A
7. D
8. A
9. B 10. D 11. C 12. D
13.(1)政策:扶蒋反共;服务于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
依据:中共取胜将增强苏联与美国争夺的力量;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
(2)影响: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势力;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雅尔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