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cfcb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d.png)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崛起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经济现代化:重振日本产业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工商业处于落后状态。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现代化的经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
政府实行一系列改革,如制定新的土地政策、发展商业贷款、建设现代交通设施等。
同时,引入西方的技术和知识,使日本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陆续发展了纺织、造船、铁路、矿业等领域的产业。
纺织业成为当时日本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迅速扩大了出口。
成立了以三菱、三井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产业集团,推动了企业的垄断和资本集中,为日本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现代化:普及现代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现代化。
政府成立了新教育机构,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和课程体系。
它大力倡导普及教育,提高日本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政府邀请西方国家的教育家来日本领导教育改革,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重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推动了日本科技的进步。
三、政治现代化:建立现代政府体系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封建体制,建立了现代政府体系。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如推行宪政、设立议会、制定宪法等,增强了政府管理能力。
日本的宪政改革主要借鉴了欧美国家的经验,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政治体制。
政府积极吸收西方宪政理念,力图实现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这些新的政治制度为日本逐渐成为现代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四、社会现代化:实现社会现代化随着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日本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日本开始形成了现代城市。
城市中出现了现代式的建筑、交通设施和工业企业,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劳动力的流动。
日本明治维新现代化进程中的与文化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现代化进程中的与文化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559bd1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d.png)
日本明治维新现代化进程中的与文化变革在日本历史上,明治维新被认为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现代化进程。
这场变革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对文化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探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以及这些变革对现代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传入与文化转变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然而,在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引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
这种文化的引入对于日本来说是颠覆性的,它们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西方的科学方法和理性主义思想对于日本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推动了科技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改革与启蒙运动明治政府在维新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公民。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动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的教育体系中加入了西方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培养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了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此外,启蒙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社会的变革,推动了更多人对知识的追求。
三、文学与艺术的转变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文学和艺术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之歌大江户派为代表的江户时代的艺术形式开始式微,代之以以西方为模板的新文学和新艺术的兴起。
新文学在主题、风格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注重对日本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价。
著名的文学家如夏目漱石和谷崎润一郎等都是明治维新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
在艺术领域,西方的绘画和雕塑技术被引入日本,对传统日本艺术形式带来了影响。
西洋画派的兴起使日本画家开始用透视画法和明暗对比等西方技术来描绘画作。
同时,戏剧和音乐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出现了转变,西方的戏剧形式和音乐乐器开始在日本流行。
四、社会习俗与传统的变迁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不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习俗和传统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前日本的社会结构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等级制度逐渐被废除,社会开始向着平等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 会》 讲义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 会》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e3704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0.png)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讲义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处于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状态。
要深入理解这一时期,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政治方面呈现出一种封建等级制度。
天皇虽然被视为最高的象征,但实际上权力大多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幕府是实际的统治机构,而大名则是各地的领主,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大名之下还有武士阶层,武士们以忠诚和武艺为信条,为大名服务。
这种等级分明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秩序,但也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创新。
经济方面,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农民们辛勤劳作,为社会提供了粮食和基本的物资。
然而,他们受到沉重的赋税和劳役的压迫,生活十分艰苦。
与此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在逐渐发展。
一些城市如京都、大阪等成为了商业中心,商人阶层开始崛起。
但在传统的等级观念中,商人的地位仍然较低。
在社会文化方面,日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强调等级、礼仪和道德规范。
教育主要为上层阶级所享有,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文学、艺术和宗教也都有着独特的发展。
日本的传统文学形式如和歌、俳句等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宗教方面,神道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仰,佛教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日本社会在对外交流方面相对封闭。
长期实行的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这使得日本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的发展潮流脱节。
然而,这种看似稳定的社会结构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农民的贫困和不满时有爆发,一些大名也对幕府的统治心生不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世界的变化逐渐影响到了日本。
西方国家的强大实力和先进技术,让日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明治维新的种子开始萌芽。
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进行变革,才能使日本摆脱困境,走向富强。
总之,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这一时期的种种状况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日本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再来看当时的法律制度。
法律主要由幕府和大名制定,往往偏向于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
二战后十年间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迁——基于流行语的视角
![二战后十年间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迁——基于流行语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e4054a70a26925c52cc5bfcd.png)
1 3 本 国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地位的研究最早于 2 0世纪 5 O年代初开始。田边繁子所著的《 新
L0 爱 生活—— 日本女性 地位c :
( 1 9 5 1 年) 》 是 目前可查到 的关于战后女性地位 的最早一本
专著 。书中主要以 1 9 5 1 年时 日本女性的新生活方式为着 眼点 , 论述 了女性地位的转变。之后到了六七 十年代 , 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 , 《 现代 1 3 本 女性——圣 社会 的地位 ( 1 9 6 2年)》 及《 戟後 日 本女 性史》 是其 中的代表。前者针对 6 0年代初女性在社会中呈现的新姿态进行了论述和积极评价 , 而后者则
相关研究主要集 中在女性就业 、 社会保障 、 婚姻等方面, 且研究多通过对政府的妇女政策、 法律法规、 就业 率、 经济指标 的分析来进行 。极少从语言角度对女性问题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流行语角度分析 战后 日本女性地位的转变。流行语是在某个 时期被广泛使用 的、 十分贴近
并表现出当时大众心理和关注点的、 具有较强感化意义的词语。作为一个 国家或一个地 区社会现象的语
第3 1 卷 第 6期
Vo 1 . 3l No . 6
二 战后 十 年 间 日本 女 性 社 会 地 位变 迁
— —
基 于 流行 语 的视 角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分析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7b70a64028915f804dc2a3.png)
《长江丛刊》2018.0363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分析■姚 瑶/晋中学院摘 要: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重要媒介,人类的社会劳动和社会生活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说语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的发展可以反映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会影响语言。
关键词:日本女性 社会地位 女性语日语中的女性语不仅仅是语言,同时还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女性语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和日本社会政治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女性高贵地位阶段的女性语日本早期社会是以女权制为主,因为女性具有生育能力,所以当时的人们对女性感到非常敬畏,觉得女性很神秘,所以将女性奉为神灵。
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八世纪初期间,日本是由六位、八代女帝秉政,女性具有非常高的政治地位,所以女性语也非常自由,不会受到社会的束缚。
古代日语没有性别之差,甚至在一些词语中存在着先女后男的现象,称父母为“母父”,兄妹为“妹兄”[1]。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对女性语的影响(一)女权衰退——女性语产生在平安时代,政、祭慢慢分离,在政治生活中祭祀活动不再那么重要,女性也就慢慢远离了政治中心,此时的女权在慢慢衰退。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政治文化传入日本加速了日本女性地位的衰退,日本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权制取代了女权制,并且出现了一些轻视妇女的观念。
这一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受到很大限制,女性的语言生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日本女性被排挤在文字语文活动外,女性使用和语、假名,而男性使用汉语系统词汇。
从事各种神事活动的妇女们创造了斋官忌词,为女性专用,这也就是日本最初的女性语。
这个时期的男女经济地位平等,所以女性仍然受到社会的尊重,妇女权益得到了保障。
(二)女性主导地位消失——女性语的成熟在室町幕府时代,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让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出现差距。
此时在生产和创造财富方面男性占据主要地位,所以社会中男性的主导地位也更加明显,男性占据着政治核心地位,在政治舞台非常活跃,母权制被彻底否定,在上流社会女性的才华不能外露,并且言语失去了自由。
日本女性意识的变化
![日本女性意识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40ad475168884868762d625.png)
日本女性意识的变化摘要:对于一位女性来说,她的权利意识,婚姻意识,家庭意识的变化对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起很大的决定作用。
对日本女性来说,她除了有与其他民族相同的意识特征外,还有随日本历史变化和随时代变化的独特的意识变化。
一、古代女性的特点贤妻良母是封建社会制度对女性的要求,它束缚了女性的自由,剥夺了女性的尊严。
日本女性文化几千年来受中国女训的影响,随着儒家思想的兴盛以及封建家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日本女训在近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普及。
对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儒家女性观的吸收和借鉴是日本女训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
在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的确立使得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权利得不到保障,虽然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的影响,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基本上变化不大。
(一)女性是日本男权社会的经济附庸,没有自己的财产意识。
在男权社会中,日本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得借助婚姻或血缘的关系,依附于男子,沦为家庭的奴隶。
泯灭女性的经济权力,令其成为男子的性奴隶与生育工具,已成为封建宗法约束女性的有力武器。
(二)女性被排除在日本政治之外,没有自己的政治意识。
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料理家务,就是连统治阶级的皇后也属被禁之列。
“红颜祸水”“男主外女主内”是日本男人普遍的观点,他们甚至认为宠信妇人,使之预政,必酿成祸患的传统理论。
无论家是主无论家政、国政,都奉之为信条,引之为鉴戒,使之成为限制女性预政的一件理论武器。
总之,一切女性的基本政治权利在这一男权社会中消失殆尽。
(三)传统日本女教自始至终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观念,没有自己的权利意识。
儒家思想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石,故传统女教向以贯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宗旨。
女教轻视智育,重视德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当时社会对女子的衡量标准。
尤其是宣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教条。
封建社会的这些所谓女教不是真正的女子教育,而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奴化教育。
谈谈日本艺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谈谈日本艺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11db7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a.png)
谈谈日本艺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大纲: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3 论文结构和内容概述二、日本艺妓文化的起源2.1 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2.2 日本妓女的起源和演变2.3 艺妓的起源和定义三、日本艺妓文化的发展3.1 江户时期的艺妓3.2 明治时期的变革和挑战3.3 大正时期的繁荣和辉煌3.4 昭和时期的衰落和复兴四、日本艺妓文化的影响4.1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4.2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4.3 对日本现代社会的影响五、结论5.1 对日本艺妓文化的总结和评价5.2 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摘要:日本的艺妓文化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日本的艺伎(geisha)被称为“芸者”,这个词来自于“芸術”(gei)和“人”(sha)。
艺妓是一种高级娱乐女性,她们通过歌唱、舞蹈、音乐和文化活动等方式提供娱乐服务,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休闲体验。
艺妓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1868年),当时日本道德标准十分严格,各类娱乐活动都受到限制。
丧失了娱乐场所的贵族和士绅们开始向艺妓寻求娱乐,并在艺妓的陪伴下享受夜间社交活动。
艺妓在文化、艺术和音乐方面受到了高度的培训,使得她们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娱乐形式之一。
艺妓文化的发展和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艺妓行业逐渐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行业,在整个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2年),日本政府开始推动现代化和西式化,这导致了传统的艺妓文化的衰落。
不过,艺妓行业在20世纪初期得到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娱乐形式。
与传统艺妓不同的是,现代艺妓并不一定必须接受艺术和文化培训。
相反,许多现代艺妓是更加注重外貌和时尚的女性,她们通过穿着华丽的服装,化妆和表演来吸引客人。
这种新型的艺妓文化大受欢迎,很快在全日本各地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如今,艺妓文化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日本的女性禁忌来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从日本的女性禁忌来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d4ac648950e2524de4187e03.png)
从日本的女性禁忌来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作者:刘婷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7期【摘要】日本的女性禁忌来源于日本传统的“女性不洁”观。
在二战之前的日本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女性禁忌现象。
然而二战之后解禁现象不断出现。
其背景在于战后日本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大大提高,经济、政治、法律地位的提高。
【关键词】女性禁忌;社会地位;变迁狭义的日本女性禁忌就是指不允许女性进入诸如神社、寺院、祭祀场所以及不允许女性参加男性为主体的修行活动和参拜活动。
而且还可以分为生理期短期禁忌和不允许女性进入某些场合的永久性禁忌。
广义的女性禁忌还可以指女性用语、社会生活中的禁忌现象。
日本的女性禁忌来源于“女性不洁观”。
9世纪后半期的日本社会随着律令家长制的发展,确立了男尊女卑的思想。
此外,随着律令制的发展人口开始变得集中,社会治安混乱,加之瘟疫、灾害的频频发生,人们将引起疫病灾害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污秽”。
而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期,所以神道教中首先形成了“女性不洁”观,女性开始被远离于注重清洁的神社活动。
本论文将以二战为划分线,分别探讨日本女性禁忌风俗的表现,并且分析其变化原因。
一、二战前日本女性禁忌表现女性禁忌表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最具代表性的是语言的使用。
例如在平安时代,日本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斋宫忌词”。
“斋宫忌词”是当时在伊势神宫专职从事神事的妇女们创造的词语。
如把佛称为“中子”、把经书称为“染纸”、把僧侣称为“发长”。
创造这些词是因为她们认为直接说出神圣事物的名称会玷污神佛,因此“斋宫忌词”可以说是由于禁忌而产生的委婉语,即“忌讳语”。
时至室町时代,日本女性又创造出一种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叫做“女房词”。
“女房词”是在宫廷中服务的女性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说出与食物有关的或带不愉快感、不清洁感的食物名称而采用的隐晦说法。
如“青物”(蔬菜)、“夜の物”(睡衣)、“しゃもじ”(勺子)。
这些语言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开始对女性提出了约束性要求所至,对此后的日本语言也有深远影响。
论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
![论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a396dcad51f01dc281f1ce.png)
2010年第3期人类的语言源自于长期的社会劳动生活中,它是人们之间传达思想、情感、行为的媒介。
语言的发展,印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它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日语中女性语的产生、发展、变化,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文章拟从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来观察女性语的演变过程,并由此可见,女性语的产生极其变迁,同日本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日本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在语言领域中的反映。
一、体现女性高贵地位的古典日语早期的日本社会是以女权制为基础的,当时的人们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感到神秘,敬畏甚至恐慌,进而将女性奉为神灵,并将其奉为丰衣足食和人丁兴旺的象征而顶礼膜拜。
在公元6世纪末至8世纪初,日本先后有六位、八代女帝秉政。
在“祭政一致”的时代,女性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这使得女性的语言生活相当自由,女性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受到任何束缚。
古代日语不仅没有性别之差,甚至在一些词语中还是“女先男后”。
比如:称父母为“母父”(おもちち);称夫妻为“妻夫”(めおと);称兄妹为“妹兄”(いもせ)。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与女性语的产生、发展及普及1.女权的衰退与女性语的产生到了平安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祭”与“政”逐渐分离,祭祀活动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下降,女性渐渐远离政治的中心,失去了较高的政治地位。
加上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以及儒家思想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父权制也在日益成长,贱视妇女的观念也已经产生。
女性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地位开始受到局限,这使得女性的语言生活也受到了限制。
其特征之一就是日本女性被排挤在文字语言活动之外,理性化的汉语被看成了非女性化语言。
女性多使用假名和和语,而男性则倾向使用汉语系统的词汇。
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祭”的世界则凭借着“斋宫”、“斋院”制度保留了下来。
于是,出现了与言灵思想相关的词语———“斋宫忌词”。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da77c6ad51f01dc281f1d9.png)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即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
日本的女性用语词语优雅、语气委婉、待人尊敬,是现代日语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日语不同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一大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女性用语的特点也将逐步发生变化。
关键词:女性;女性用语;日本社会;性别差异课题来源:泰山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本语言中的“位相”――以女性用语为例”(项目编号:QN022014006)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说话者思想认识的重要反映。
语言的发展,印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它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由于日本女性的言行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从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了差异明显的女性用语。
本文拟通过分析现代日语中的女性用语的特征考察日本女性用语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 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点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语调、词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
其中,词汇方面男女用语差异表现最为明显。
1.1 语音语调在语音上,女性追求优雅、规范的语音变体,即女性发音一般较之男性更接近高雅的、清晰易懂的标准音。
而男性发音有时比较粗糙模糊,在非正式场合经常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语音变体。
在语调上,女性较男性更富于抑扬变化,富有表现力,女性说话时句末多用升调,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带有疑问或征询的升调;男性则使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
1.2 词语运用男性常用的人称代词,如“?W”、“俺”、“君”、“お前”等,显得比较傲慢而且粗俗,部分词语带有轻蔑或近乎责骂的口气。
与此相对,女性经常使用的人称代词,如“あたし”、“あたくし”“あたい”、“あなた”、等显得随和亲密、尊重客气。
男性一般使用“ほう”、“おい”、“なあ”、“やあ”等语感强烈的感叹词,或像“くそ”一类的粗俗的词语。
女性一般使用“あら”、“まあ”、“おや”等语感柔和的感叹词。
女性用语的终助词有“わ”、“わね”、“のよ”、“かしら”等。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介绍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283acf316fc700aba68fcae.png)
人类历史渊远流长,随着各种社会制度的变化,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凸现出来,尤其是女性的权利、地位问题几千年来一直颇具争议,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就为介绍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情况,欢迎阅读。
1 日本女性地位概述自近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以争取男女平等为宗旨的妇女运动以来,女性的地位问题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战后的日本,随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以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就业率也持续上升,因此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被大大的提高了。
1946年制定的日本国宪法,肯定了男女平等以及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平等。
1947年3月制定的《教育基本法》规定日本男女公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而1947年4月公布实施的《劳动基本法》则为女性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述改革对于保障女性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日本女性在法律上享有了与男子一样的基本权利,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本文试图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成因及日本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所经历的痛苦而漫长的历程的把握,来揭示日本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变化。
2 中日女性社会地位形成原因从思想根源来看,封建社会崇尚儒家思想,男尊女卑。
另外,在日本,造成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除了儒教之外还有镰仓佛教。
镰仓佛教所宣扬的女性“不洁”、“原罪”等观念也随着教义的普及而逐渐深入人心。
从文化上看日本从古至今是一个男权主义意识比较强的国家,妻子服侍丈夫被视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妻子对于丈夫只有无条件的服从。
从社会根源来看,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法律地位。
虽然明治维新以后的188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1898年又制定了《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这些法律剥夺了女性的基本权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女性的政治地位,女性既没有选举权更无被选举权。
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在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毫无权益可言,毫无法律可依。
3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3.1 近代日本女性的觉醒在日本,“明治维新”带动了改革的风潮。
日本明治维新与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与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dd4a78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f.png)
日本明治维新与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幕府倒台后,由明治天皇领导的一系列变革,以推动日本进入近代化。
在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中,社会变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教育、妇女地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
一、社会结构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幕府时代,日本社会基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农民、商人、手工业者被归为低等、非常贱微的人,世袭士族是统治者的阶层,享有所有权力。
而在明治维新后,士族不再拥有特殊权利,劳动力也逐渐获得了社会地位的提高。
特别是对农民来说,他们得到了更广泛的自由,并有了更好的教育和健康状况。
而与此同时,日本也成为了现代化社会的“资本主义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使一般人都变得生活更加富裕,也为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前提。
二、教育教育是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广了公共教育,普及了初等教育。
1890年颁布的《教育令》规定了五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开设,这将教育机会扩展到了一般人身上。
此外,由日本传教士引进的基督教教育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教育的普及推动了社会变革,使整个社会向前推进。
三、妇女地位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对日本妇女地位的提高也起了积极作用。
之前,日本社会对妇女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妇女被认为是私人财产,无法享有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财产和权利。
但是明治维新后,一些女性团体开始提倡女性教育和参政权,并逐渐获得了许多关于婚姻、婚前财产以及移民等方面的法律保护。
四、工业化进程和劳动力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化和劳动力。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不甚发达;然而,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开始实行工业化政策,以帮助日本更快地进入现代化。
随着企业的兴起,工业劳动力大量增加,这使得原本贫困的人们也能有温饱之所。
但是一些批评者指出,工业化带来的外部性、环境问题等也导致社会不稳定。
从《东京岛》探究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
![从《东京岛》探究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fb15764f7ec4afe04a1df9b.png)
从《东京岛》探究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作者:谭姗妮娅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6期摘要:《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传说可以表明日本古代先民是具有女性崇拜的倾向的,随着父系社会的建立,女性地位逐渐下降,明治维新后女性开始谋求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
文章以《东京岛》中所透露出的女性崇拜思想为基点探究长期以来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东京岛》;女性崇拜;日本神话;日本女性解放运动《东京岛》这部电影根据桐野夏生的同名原著改编。
讲述了1个女人和23个男人在孤岛上求生的故事。
而笔者想论述的是通过《东京岛》所体现出的日本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作为岛上唯一的女性,清子很清楚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一直利用这一点寻求生存,以性爱为武器周旋于各色男性间,在岛上拥有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坐享男性的劳动果实。
在中国人制造出可以逃离海岛的小船后,清子又以身体作为交换条件,抛下丈夫独自离开,尽管这一次未能成功,但故事最后,清子还是依靠自己孕妇的身份成功逃离了荒岛。
正如小说的来源“安纳塔汉女王事件”一样,事件中和子凭一人之力将岛上男性玩弄于股掌之间,如众星捧月般的女王。
当然,这也是因为和子处于一个特殊的情境之下,她并不能代表日本本土女性真实的社会地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文化中确实是具有女性崇拜思想的。
日本神话中执掌高天原的是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是一位光芒四射的太阳女神,在上界确立了女性中心的天神世界,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着母性的绝对权威。
这即是古代日本先民女性崇拜的表现之一。
农业生产也与女性关系密切,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是日本史上的金石并用时代,这时期农耕文化得到了发展,“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男子并无明显差异。
直到现在,日本各地残存的稻作节仍以女性为中心,表明了人们对女性作用的重视。
种植水稻与狩猎、放牧不同,并不特别需要爆发力、握力、背肌力等用于攻击或逃跑的男性优越的体力。
”女性在农业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将女性推上了宗教和精神领域的领导者的地位,而日本历史也有了一段巫女统治史。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 会》 讲义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 会》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bc9c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e.png)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讲义在探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社会结构复杂,经济发展缓慢,文化传统深厚。
政治方面,日本实行的是幕藩体制。
幕府将军掌握着最高权力,各地则由大名统治着各自的藩国。
大名对幕府将军负有一定的义务,但在藩国内又有着相对独立的权力。
这种体制下,政治权力分散,中央集权相对薄弱。
社会等级森严,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士”即武士阶层,他们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拥有特权,以习武和侍奉主君为职责。
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
工人和商人地位较低,受到诸多限制。
经济上,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农民耕种土地,为社会提供粮食。
然而,由于封建领主的剥削,农民的生活往往十分贫困。
土地大多集中在封建领主和大名手中,他们通过收取地租获取财富。
在商业领域,虽然商人地位低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商业中心,商人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
不过,商业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限制。
文化方面,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和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教育主要由寺院和武士家庭承担,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对外交往上,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只与少数几个国家保持有限的贸易往来,这种封闭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技术引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的反抗不断,大名之间也存在着权力争斗。
同时,西方列强的压力逐渐逼近,使得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武士阶层内部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下级武士开始对现状不满,他们渴望变革,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改善生活状况。
在这种背景下,明治维新的火种逐渐孕育。
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场重大的变革即将来临。
总之,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充满了矛盾和困境,也为后来的明治维新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和需求。
它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为后来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日本女权
![日本女权](https://img.taocdn.com/s3/m/b2b73bf3ba0d4a7302763a59.png)
日本女权我知道,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更容易让人驻足观看,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还有很多人,他们用年轻的生命点燃了日本的革新之路。
但是,如果我们只摘选最精彩的经历、最危险的遭遇来描述这段历史的话,多少会显得以偏概全,今天,我尝试着用一种更宏大的视角来审视日本1870年代发生的巨大变化,当然,和我们之前讲的故事还是一脉相承的。
研读日本历史你会发现,一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教育水平。
明治革新之前,日本各种学校遍地开花,推动倒幕成功的武士精英们各个文武兼备。
明治政府成立之后,更是把国民教育放在了改革的首要位置。
1872年,政府开始推行4年义务教育,无论男孩女孩都要上学读书。
政府的宣传口号是“在村中无家不入学,在家中无人不读书”,掀起了全民读书的热潮。
后来,岩仓师徒四人从西天回来之后,更是大力推广法国、美国式的教育体制,设立中小学和大学,然后采取跟征兵制类似的方式把上学读书当成国民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更加可贵的是,日本政府给学校做了开放的定位,要求学生“实务学习”、“独立思考”,特别是后一点,今天的中国大学里还没有被当作宗旨贯彻、延续。
不过新的事物总是会被人批评。
最先向义务教育开炮的是思想家会泽政志斋,这哥们说,日本农民们都是愚民,你让他们识字、读书,他们会被外国的传教士蛊惑,最后成为日奸。
木户孝允指责他逻辑混乱,他说,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愚民,让更多的人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至于被外国人蛊惑,越是没文化才越容易被人利用。
说得很对。
不过,明治时期推广的义务教育也并非没有缺陷,比如政府规定,男生和女生学习的目的不同。
男孩子上学是要富国强兵,服务大众;女子学习的目的则是要担任贤妻良母。
怪不得日本女人的温柔享誉全世界,原来都是科班出身的家庭主妇。
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标志其实是孩子们可以免费上学(这点在中国被改良)。
所以,日本政府规定地方增加一定比例的赋税,这也导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比如鳏寡孤独的老头老太太压根没机会上学(老年大学还没有),但是还要交税,这就引发了很多老头老太太和没儿没女者的不满,这些人团结起来到处捣毁学校,整个1870年代,有2000多个学校被国民捣毁,占全国学校数目的1/10。
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cc81a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4.png)
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发生在1868年至1912年之间。
这场变革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并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对社会和政治的改革,还涉及到经济、教育、法律等多个方面。
首先,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维新之前,日本社会被严重的等级制度所束缚,地位固化,社会流动性几乎为零。
然而,明治维新废除了士族和农民之间的等级差别,实施平等主义的思想,创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
此举对于日本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人们追求更高地位和更好生活的欲望。
其次,明治维新对日本的政治制度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长期以来,日本的政治体制由藩和幕府所主导,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统治者手中,而普通民众基本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明治维新将国家的权力归还给了天皇,并建立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等议会制度,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
这一制度改革使得政治决策更加民主和透明,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明治维新还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经济处于农业为主的封闭状态。
随着维新的进行,日本开始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和产业,实行工业化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工业强国。
经济的繁荣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另外,明治维新对于教育和法律体系的改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教育体系主要是由寺庙和家族进行传统的教育,且只限于士族。
维新后,日本政府推行普及教育的政策,提供了更多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整个国民的受教育水平。
此外,明治维新还推行了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建立了现代法律体系,并深受西方法律体系的影响。
通过这些改革,日本社会变得更加法制化和文明化。
总之,日本明治维新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对经济、教育、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日本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47a740ae87101f69e319548.png)
浅谈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日本的影响摘要: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旨在研究进入新时代后,从劳动就业、家庭以及社会问题方面出发,分析日本女性地位的提高对日本整体社会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少子化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
在日本历史上,直到幕府时代形成之前,女性曾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此之后,随着婚姻形态的变化和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才逐渐丧失了她们昔日的辉煌。
明治维新后,近代教育的普及虽然造就了大批有知识的妇女,而人们注重和社会提倡的女性形象只是“贤妻良母”,女性仍然处于劣势。
这种不平等的状况直到战后才得到改变。
到了现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逐渐发生更大的变化,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日本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增强。
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中,日本女性地位的改变也对其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政治领域,在日本政界开始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任何有利的影响都存在着相同负面的影响。
对于日本,女性地位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
因此日本女性地位所发生的变化,同样是有利有弊的。
一、正面的影响男女平等化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日本女性受到的综合教育开始提高,接收越来越多西方的自由教育,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她们开始勇于走出家庭,进入社会。
这样的举动,给日本女性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实现了女性经济独立。
“战后,日本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能获得与男子同等的中、高等受教育机会。
在日本,女性主要集中在短期大学,在短期大学中90%以上是女生,而在普通大学内女性只占四分之一。
日本已经从法律上把“短期大学”纳入“大学”框架,但它比四年制大学低一个档次。
这样虽然使得日本女性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普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但是另一方面它将广大女性限制在了高等教育的底层,从而无法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在 平 安时 期 , 女 子 的教 育 和修 养 的培 养 很 看 重 , 别 是 在 形 成 之前 , 对 特 由于 她们 的 劳动 和 智 慧 , 们 赢 得 了有 限 的 尊 重 。但 她 富 有 的家庭 或 者 为官 的家庭 。但 是 , 对女 子 从 小 的培 养 的 风气 却 是 在封 建 关 系形成 之 后 , 她们 被戴 上 了封 建 的镣 铐 , 难 的前 行 艰 是 为成 人之 后 找达 官 显贵 的 婆家 。平 安 时 期 实行 一 夫 多妻 制 度 , 着 , 会把 她 们放 到社 会 底层 、 性 附庸 的地 位 。明治 维 新 以后 , 社 男 虽是 才 气很 高 的女 子 , 却也 摆脱 不 了严 守 深 闺 或 者被 人 抛 弃 的命 女 性 开始 迎 来 了新 的 春天 , 日本女 性 越来 越 受 到社 会 的认 可 和尊
形 成 。本 文选 取 的是 明 治维 新之 前 这个 历 史 阶 段来 进 行 考 察 的 , 却没 有 人格 和独 立 可言 , 附于 男性 。 依 分 两个 阶段 : 武家 社会 形 成 ( E本 步入 封 建 社会 ) 即l 之前 和 武 家社 会 形 成之 后 。 E 本女 性 的地 位在 这 两个 阶段 有着 明显 的不 同 。 l 1 武 家社 会 形成 之 前 在 武士 阶层 , 性 是 男性 的 附庸 , 士社 会 武 士 不 涉 农 业 生 女 武 产, 由政 府发 给 俸禄 。武 士 的妻 子 、 儿 因 为 没有 别 的 生 活方 法 , 女 只好 完 全隶 属 于家 长 , 因此女 性 变得 和财 产一 样 了。她 们 主要 从
封 建 中 央集权 国家 的 建 立 做 出 了 重 大 的 贡 献 。一 次 是 平 安 时 代 选 择 可 言 。
贵 族女 子 对文 化 的 贡献 , 个 时 期 女性 文学 涉及 整 个 文 学 领 域 , 这 还 发 明 了假 名这 一 E本伟 大 的文 字 , l 对后 世影 响 深远 。
日本 古代 经 历 了漫 长 的母 系 氏族 社 会 , 人 阶级 社 会 以后 , 事家 事 , 进 伺候 丈 夫和 公婆 , 位低 下 , 下 人一 般 。如 妇 人 缝 武 士 地 如 依 旧保 留着严 重 的 母 系 氏族 残 余 , 是 E本 古 代 历 史 的一 大 特 礼服 ( 直垂 ” 时 ,特 别 是 如 果 不 能 在 武 士 放 下 马 鞭 休 息 的 时 间 这 l “ ) “ 就 口这 点 。古 代 女性 的社 会 地位 比较高 , 日本 , 句赞 美 女 性 的名 言 : 以 内缝 一套 衣裳 , 不 能 称 之 为 女 人 ” 是 在 教 导 武 士 阶级 女 在 有 “ 原始 社会 , 性 是 太 阳 。 古 代 E本 历 史 上 曾有 两 次 女 性 创 造 的 性应 该 做 的事 , 女 ” l 并且 还强 调 了主 从关 系 。武士 还 把女 儿 当作 政 治 辉煌 : 一次 是 “ 女帝 的世纪 ” 从 公 元 6世 纪 末 到公 元 8世纪 初 , , 先 联姻 的 工具 , 如果 丈 夫 死 了, 有 生 活 来 源 的 她 们 又会 被 送 给别 没 后 有 六位 、 代女 帝 执政 , 们执 政 的年 代 是 大化 改 新 的前 后 , 八 她 为 人 , 很多 女性 不 忍 自杀 身 亡 。在 这 段历 史 时期 , 女性 毫无 自由 和
一
等。
总之 , 日本女 性是 E本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必 不 可 少 的 角 色 , l
社 会形 成之 后 好 很 多 。但 是 , 比较 男 子 , 相 女子 主要 还 是 低 人 一 女性 与男 性共 同 创 造 了伟 大 的 E本 文 明 。在 武 家社 会 封 建 关 系 l
1 8页 0
退 出了 历史 舞 台 。之 后 , 国 的儒 家 伦 理 纲 常 E益 在 E本 深 化 , 中 l l l E本 也形 成 了 一套 完整 的封 建 纲常 理 论 , 日本女 性 的 社会 地 位 一
[ ] 井上 清 著 , 锡 卿 译 : 本 妇 女 史》 三联 书店 ,98年 , 4 周 《日 , I5 第
明 治 维 新 之 前
日本 女 , 的 社 会 地 位 陡
武 晓 静 ( 州 大 学 江 苏 苏 州 2 5 2 ) 苏 1 1 3
中 图分 类号 : 6 3 4 G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2 X( 0 10 1 0 —9 5 2 1 )9—0 7 —0 09 1
[ ] 高 农正 男 :京 都女 性 的职 业历 史》 中央 公论 社 ,0 4年 1 《 , 20
[ ] 李卓 : 2 《日本 妇女 社会 地位 的演 变》《日本 研 究 》19 , ,98年 第
1期
[ ] 井上 清 著 , 锡 卿译 : 本 妇 女 史》 三联 书店 ,98年 , 3 周 《日 , 15 第
在农 民和市 民 阶层 , 女性 也 是 毫无 社 会 独 立 性 可 言 , 为 平 身
民和 市 民 的女子 , 仅社 会地 位 地下 , 不 而且 需 干非 常 激 烈 的劳 作 。
古 代女 性 社会 地 位 高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原 因 是 E本 长期 流行 的 女人 从 清晨 到深 夜 , 耕 田、 蚕 、 布 、 小孩 和 办理 家务 , 必 l 要 养 织 带 她 是 招婿 婚 。 以兴起 于 大 和时期 延 续 于平 安 时 代 的访 妻 婚 为代 表 , 须一 天 到晚 不停 的劳 作 。 白天他 们要 干 和 男 人一 样 的农 活 , 晚上 这 种婚 姻形 态 下 , 子女 由 母亲 抚 养 , 家政 由妻 子 管 , 性 是 家庭 的 他们 还 得继续 料 理 家 事 。就 算 怀 着 七 个 月 身 孕 的母 亲还 要 于插 女 中心 。女性 在 日本 古 代 社 会 中地 位 较 高 的 最 主 要 原 因是 女性 在 秧 那 种 弯着腰 并 且 手 脚 受 凉 的 活 , 前 产 后 也 不会 有 修 养 的 时 产 古 代 经济 生产 中的重 要作 用 。公 元 前一 世 纪 左 右 , 本 农 业 产 生 间 。这种 高 负荷 的 劳 作 , 加 上 生 子 的年 龄 小 且 生 子 的 数 量 较 l E 再 并 逐步 发展 起 来 。在农 业 社会 , 性 是生 产 革 命 中 的最 重 要 的担 多 , 以“ 本 人 一 年 比一 年 弱 小 , 轻 的 女 子 早 就 面 容 憔 悴 ” 女 所 l E 年 。 当者 种植 谷 物 、 养 牲 畜 、 蚕 织 布 、 米 酿 酒 等 农 业 活 动 , 圈 养 用 女 “ 男耕 女 织 , 做 夜 工 , 妇 皆需 劳 作 。妻 子 随具 姿 色 , 事 夫 不 兼 夫 如 性 都是 主 要 的参 与 者 。 “ 安 时 代 的 女 性 除 了从 事农 业 劳 动 之 勤 , 平 时常 喝茶 聊 天儿 及 逛 街 游 山 , 皆应 退 婚 。 一 是 常 被 引用 的 ” 这 外 , 有作为织部司、 还 缝殿 军官 办 工 厂 的 技 术人 员 者 , 在 东 市 、 江户 初期 的 “ 有 庆安 告 谕 ” 的一 段 话 , 中可 以看 出 , 中 从 妻子 不 仅 得 西 市等 官 办市 场 上作 小商 贩 者 , 有 开 办金 融 业 而 获得 成 功 的例 E 以继 夜 的劳作 , 还 l 而且 如 果妻 子 被丈 夫 以不 勤 劳作 抛 弃 的话 也是 子 。_ 总之 , 武 家社 会形 成 之前 , 们 主要 从 事 农业 生 产 , 有 无 话 可说 , 理 可 讲 的 。此 时期 女 性 的 社 会 地 位 地 下 , 男 性 ”】 在 他 也 无 低 少 部分 人从 事 手 工 业 和 其他 行 业 。在 古 代 女性 还 没 有 背 上封 建 的 枷锁 之前 , 性是 社 会 经 济 生 产 的重 要 角 色 , 会 地 位 比武 家 女 社
l E本 女性 的社 会 地位 和 女 性 就 业 率 与 世 界 其 他 发 达 国家 相 比 较
一
个 女 性一 旦结 婚 , 夫 的家 就 成 了她 的 全 部世 界 , 也 就 成 了 丈 她
属 于 比较 低 的 。这就 有 必 要 对 女 性 社 会 地 位 的 发 展 的 源 来 做 一 这个 家 的女 仆 。她 的职 责就 是侍 奉 丈夫 、 公婆 , 持 家 务 , 操 为夫 家 个 细致 的分析 , 助 于我 们更 深 入研 究 现 代 E本 女 性 的社 会 地 位 生儿 育 女 。从此 , 性开 始 了漫 长 的黑 暗 时代 , 们 劳 碌 的工 作 , 有 l 女 她
说 起 E本 女性 , 人 常能 联 想 到 知 书达 理 、 丈夫 言 听计 从 落千 丈 。贱 视女 性 的观 念在《 大 学 》 l 世 对 女 中得 到集 中体 现 ,“ 对夫 之
的 贤妻 良母 形象 。从 E 本历 史产 生 以 来 , l 女性 在 历 史 发展 进 程 中 词色 应 殷勤 而恭 顺 , 不可 怠慢 与 不从 , 不可 奢 侈 而不 理 , 女 子 之 此 起 着举 足 轻 重的 作用 , 们 与男 性一 起 , 造 了伟 大 的 日本 历 史 。 第一 要 务… …女 子 以夫 为 天 , 逆 夫 而 行 , 受 天 罚 ” ] 她 创 若 将 [ 。可 见 , 2
运 。平 安 时期 的很 多文 艺作 品都反 映 女子 这种 艰 难 的境地 。 2 武 家社 会形 成 之后 武 家社 会 形成 之 后 , 建 的生 产 关 系 逐 渐 产 生 并 发 展 起 来 , 封 重 。但 是 , 这是 一 条很 漫 长的 道路 , 至 今 天 , 本 女 性依 然 为 赢 直 l E
1 7页 2
7 9
— 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 与 男性 同 等的 地位 所努 力着 。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