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课堂论文
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课程名:法学文献与检索
******
*****
学号:**********
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
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综述
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
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谭规认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动关系明显上升”。文魁、宋湛指出:“企业经营者劳动保障意识薄弱;职工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小;劳动合同的非规范化和非法制化;工资由雇主单方面制定,工资的市场竞争力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争议增加,但争议隐性化明显;工会尚不能在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2)对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认为有五个原因:“一是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缓慢、二是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且工作条件差、三是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不完善且劳资双方沟通机制普遍缺失、四是工会未能有效调节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五是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陆续出台扩大了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范围”冯同庆指出:“现阶段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是缘起于产权关系变化的特殊现象,劳动者身份的变化也有着向公民转变的特殊社会背景,劳动关系及其变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注意联系产权的变化、劳动者公民身份的衍生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张彦宁、陈兰通主编的《2006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06)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与政策、企业的用工和薪酬、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社会保险的运行、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予以系统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劳动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赵薇
介绍了劳动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型,并认为,“各个国家、行业、企业、工会都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复杂的影响劳动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3)改善劳动关系对策方面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强资本弱劳工的状态,仅靠工人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平衡的,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公权力介入,需要法律通过限制强者以扶持弱者”气常凯从法学角度考察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以国际劳工标准为依据完善中国的劳动立法,实现中国的劳权保障。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学》(2005)在系统介绍和评述国内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并对我国劳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这也是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和构建我国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论证了劳动关系学科构成的相关内容。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王成认为:“应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制定出台切实维护弱势劳动关系群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气陈谊、吴江认为:“国家对劳资关系的干预,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中,将劳动关系至于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4)指出:“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对抗,现阶段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的创新应该贯彻这一精神”,这一观点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李培林在《和谐社会十讲》(2006)中从社会结构、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利益格局、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区域发展、社会风险、中国经验等十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注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他认为:“社会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和谐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孙立平的专著《失衡》与《断裂》(2004)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分析、对“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的分析,对劳动关系出现诸多问题的社会背景予以剖析。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立场,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学派也称新保守派或新自由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资双方虽然具有不同的标和利益,但劳资关系表现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下,若雇员不满,可以自由地辞职,寻找新工作,若资方不满,也可以自由地替换工人,劳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各自的利益;工会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干扰了管理方与雇员之间的直接联系,使管理方处于劣势地位;主张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
(2)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企业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度;不主张官员参加工会和以工会组织作为自己的代表‘进行集体谈判;主张釆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强调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尤其赞赏高绩效模式中的‘高度认同’的内涵,包括工作设计改革、雇员参与改革,以及积极的雇佣政策”。
(3)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正统多元论学派又称新制度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与管理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仅仅限于诸如收入和工作保障等具体问题,而且,这些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加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