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公共关系课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

1、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采取的行为

规范。(或者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

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

2、公共关系特征:广泛性、情感性、整体性、双向性、长期性。

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事实求是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全员公关原则、开拓创新原则、立足长远原则、科学

与艺术结合。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巴纳姆时期自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现代公共关系发端)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在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这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该时期特点: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于是由此引发了新闻媒体的不满。由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的公司丑

闻,形成了“清垃圾运动”。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公关关系倒流时期”、“公关关系最黑暗的时期”。

(二)艾维·李时期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

提出了关于工商业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的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要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打交道,并且只有在管理人员积极支持和亲自处理的情况下才实施计划;与新闻媒介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强调工商业具有人情味的重要性,并把公共工作做到雇佣、顾客、及其邻居中去。

公关信条:“公众必须被告知”而且坚持“门户开放”的原则;提出公共关系要讲真话,促使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被成为“公共关系之父”。

(三)伯内斯时期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1923年,出版《公众舆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理论著作(第一部公共关系学的理论著作)

公关信条:投公众所好

主要关系:1、使公共关系科学化,初步建立了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指出了,投公众所好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和立足点. 2、创作了公共关系咨询这一新术语

“投公众所好”的原则:即一个组织在决策之前,应先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理论指导的说服性宣传,在迎合公众要求中争取支持,也被称为“双向沟通式”的公关关系模式。

(四)卡特李普时期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

1952年,美国现代公共关系权威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被誉为公共关系“圣经”的权威性的公关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在书中正式提出和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这一模式的确立,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学成熟的重要标志。至此,公共关系学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双向对称”的公关关系模式,就是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初建时期(1980-1984年)

“白天鹅宾馆”,最早设立公共关系机构;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5年,深圳大学传播系创办公共关系专业。

2、形成时期:(1985-1989年)

1985年,深圳市总工会举办了第一期公共关系培训班,1986年,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在北京成立;1987年,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西安出版第一份公共关系杂志。

3、整顿时期(1989-1992年)

1990年,中国公关协会在河北召开第一届公共关系理论研讨会;1991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成立;制定《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4、成熟时期(1992-1999年)

公共关系必须中国化。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文,公共业成为国家承认的职业,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全。

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公关教育层次化、公共人员职业化、公关理论整合化、公关实务专业化、公关手段网络化、公关地位战略化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的形态及构成要素

1、社会关系: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2、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公共关系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公共关系以特定公众为对象;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

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3、调节法则:主动、实力、互惠互利

4、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主体)、传播、公众(客体)

Ⅰ、社会组织: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Ⅱ、特征:具有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特定的目标、特定的功能。

Ⅲ、组织的分类: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共性组织、互利性组织

Ⅳ、组织目标:高度重视组织形象(外部和内在)、积极建树组织形象、努力维护和宣传组织形象。

5、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Ⅰ、公众:是指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联系的社会群体。

Ⅱ、公众的概念中所包含的基本含义:

①公众是相对组织而存在的;②公众是由于共同问题或者共同利益而联接起来的;

③公众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Ⅲ、基本特征:广泛性和相关性的统一;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Ⅳ、公众的分类

按照公众的归属关系分: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公共关系政策内外有别)

按照公众的发展过程:非公众---潜在公众(减少公关传播的盲目性)---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按照公众的稳定性划分:临时性公众、周期性公众、稳定性公众(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按照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划分: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按照公众的重要程度划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资源投入的轻重缓急)

按照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几类重要目标公众:内部公众(员工、股东)、顾客、媒介、其他(社区、政府)

6、公共关系三部曲

(一)信息交流——传播(语言传播、语义传播)

(二)电子传播(广播、电视、互联网)

(三)非语言传播(类语言、体态语言、实物)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1、公共关系的职能

收集信息:(外在形象:组织的名称、组织的建筑、组织的设备、组织的商标、组织的广告)

(内在形象:组织的产品质量、组织的服务水平、织的管理水平、组织的技术水平、织的信誉

状况、组织的价值观念)

咨询决策:辅助决策 (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并进行评价)

传播沟通与协调:组织初建时期:塑造形象(创造舆论)

组织发展的兴盛时期:巩固形象(强化舆论)组织发展的危难时期:改变形象(引导舆论)提供服务: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2、公共关系的作用

凝聚作用;监测作用;调节作用;应变作用;

3、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是专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公关组织机构:公关关系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

4、公关部门在组织中的性质:由于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播性,沟通性的,即统筹管理组织有关传播沟通的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