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word资料9页

合集下载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青连斌何为社会组织大多数人都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组织中。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对现代社会组织的兴起作出系统解释的社会学家。

按照他的观点,社会组织是以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手段。

韦伯强调,社会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以及书面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组织要实现自己的功能,必须有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

后来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是追求同一目标的成员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

当追求明确的、经常性的目标的个体发现,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合作时,社会组织也就产生了。

所以,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减少经常性合作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而作出的选择。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并不是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都能成为社会组织。

一个社会组织必须具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难以称之为社会组织。

一是组织目标。

没有明确目标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

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

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艾兹奥尼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致力于达到的某种期望的境界,是指向未来的东西,是组织期望达到的状态。

管理学家则从更加具体和操作的角度来认识组织目标,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的、期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二是规章制度。

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

现代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

社会组织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

三是组织成员。

实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但人们要进入一个社会组织,成为组织的成员,必须通过一定的进入程序或手续。

《社会学概论》9、社会组织

《社会学概论》9、社会组织
达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分工细致、协作复杂、效率要求高的 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开始出现,依靠个人经验管理的家长制已
不适应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逐渐为新的管理方式——科 层制所取代。但在我国社会组织中,由于许多初级群体 和初级关系的存在,人们很容易接受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家长制的影响还很明显。所 以,如何淘汰家长制这种陈旧的管理方式,消除它的消 极影响,这也是我国改革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十五分。
♪ 虽然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方式,但是
,科层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科层组织中等级森 严,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科室设置过多,容易造成机构的重叠,职权不明,影响 工作效率;过分强调公文往来,又会产生文牍主义、繁琐 主义等弊病,造成文山会海的现象;同时,科层制只要求 每个成员按章办事,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扼杀 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事物的处理变得呆板、 繁琐,导致形式主义。这一切说明科层制与官僚主义有相 联系的一面。
♪ 非正式结构在社会组织内部的产生,往往是伴 随着正式结构的运转和组织成员的交往。
♪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总是以非正式结构为补充 的。
♪ 非正式结构的消极作用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十五分。
♪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关系 ♪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在组织中相互作用,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 正式结构是通过专业化和制度化等合理化方式开展组织活动, 以谋求组织的最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其缺陷在于忽视成员 的需求。
♪ “矩阵型”结构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是传 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 务,由各职能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各项专门 任务小组。
♪ 特点: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 专门机构。

社会学—第十章社会组织

社会学—第十章社会组织

3.维护利益的功能
维护利益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增强 组织成员的向心力,从而顺利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实现目标的功能
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成员的统一力量,而这 种统一力量的形成,需要组织整合和协调功能的有 效发挥作为基础,以利益功能为动力,从而才能使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2.协调功能
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组织成员尽管都要服从组织的统一要求, 但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目标、需要、利益等方面得以实现和满足 的程度和方式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性,因此,组织成员之间或组 织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组织充 分发挥协调功能,调节和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以保持组织成员间 的密切合作,这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3.根据个人和组织关系划分
①强制组织 这种组织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用强迫的方式控制 其成员,而成员对组织采取漠不关心的介入行为, 如监狱、集中营、精神病院、青少年教养所等。 ②功利组织 这种组织以酬劳作为控制其成员的主要工具,以物 质和金钱为手段,诱导其成员为得到某种物质报偿 而结成, 如工业组织和商业组织。 ③规范组织 这种组织对于员工控制,以规范权力为主,以伦理 道德或观念信仰等规范作为控制基础,成员服 从 组织主要靠规范的内化,即自动的遵守规范、接受 组织的目标,如教会等。
(二)我国的组织分类
1.根据产业标准分类
①第一产业组织,主要指农业(包括林、牧、渔、副等)。 ②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等。 ③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重要分流通部门 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商业、饮食、物资供销等; 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 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业、 信息咨询和各类技术服务等; 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 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 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

第九章社会组织

第九章社会组织

(二)组织结构的内容 职务结构设计内容: 划定工作范围及经常出现的问题; 制定工作规程和工作定额; 推广适用的工作方法和劳动工具; 量才用人,合理配置工作人员; 明确没意志为上的责任和权力,制定考核办法,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罚; 制定完备的沟通渠道,已形成完备的职务网络。
职务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分工协作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责权对等原则 精简与效率原则 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
正功能(主要对管理工作)——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减轻管理者的负 担;提供工作满意感
负功能——一是抵制变革;二是目标冲突;三是遵从行为问题;四是谣 言问题。
三、科层制
科层制(bureaucracy)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 伯从理想类型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所谓科层制是 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
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计 划与组织的重要性。他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就是探索未 来、制定行动方向;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 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 的命令进行。
角色—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 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 色的静态描述。
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 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 制。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首先,权威是社 会组织的特性。其次,权威依附于职位。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威!
组织权变理论——权变,通俗地将就是随机应变,因地制 宜,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它主要强调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关 系模式及其特殊性。
它的一个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 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 系统构成的,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 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 多变量性,并试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 中运行的情况。权变理论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宜具体情 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胡荣社会学概论第9章社会组织

胡荣社会学概论第9章社会组织

第9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次级群体(郑杭生,2002)。

本章是从狭义上进行理解的。

1.涵义:社会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将社会成员有意识聚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单位,并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群体。

2.特征:目标特定而明确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组织界限清晰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成员规范权威物质技术条件环境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进行划分: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美国社会学交换学派的代表彼得•布劳和理查德•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3、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4、爱桑尼还根据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专业组织半专业组织非专业组织服务组织5、根据组织有无正式结构或结构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6、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是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本质是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社会关系结合形式这一认识之上。

陆学艺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满足社会成员各种社会需求凝聚力量,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组织目标是制定和修正组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从时间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9第九章 社会组织1

9第九章 社会组织1



(3)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包括社会各级各 类的文艺组织、教育组织、卫生组织、科 技组织和宗教组织。 文化组织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传播、弘扬人类的文化成果; 而是宣传各种社会思想观念; 三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4)群众组织。群众组织包括群众自治组 织和群众团体。 中国的群众自治组织主要指城市居民委员 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法律上,它们和 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长期以 来,他们一直扮演准政府的角色。 群众社团是人民为特定目标自愿组织的、 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 的社会组织。

3、组织参与者 出于各种原因而为组织做出贡献的个体。 组织的参与者首先是社会行动者,正是他 们的努力、遵从和顺从,构建和决定了组 织的结构。参与者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 保证组织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为组织带来 创新和改革。

4、组织技术 组织是完成某类工作的地方、一个利用 能量处理物质的地方和一种将输入转化为 输出的机制。每个组织都拥有为其目标所 需的技术。组织的技术通常部分地植根于 组织的机器和设备,同时又包含了参与者 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 归属地位也称先赋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如性别、 年龄、种族等。 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 如医生、教师、艺术家等。 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个人在组织 中的活动是一种地位的活动,这种活动一般都是 先于个人而存在于组织中,个人主要是取得即存 社会地位而很少能独立创造,这也是维持社会秩 序稳定的一个方面。

5、组织环境 每个组织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并且必须 适应的物质、科技、文化环境中。没有一 个组织是独立存在的,所有组织的存在都 有赖于与其所处的更大体系的联系,组织 很少承担对其参与者进行社会化和培训的 全部责任。

社 会 组 织

社 会 组 织

.
.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
的位置。 3、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
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即社会角色是指按一定规范 表现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4、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
.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 (代表人物帕森斯)
.
.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 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结构比较严密的制度化 的群体。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 其主要类型有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组织。
.
.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成员 2.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3.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4.具有规范的规章制度 5.一定的技术和物质设备
.
.
服务部门的行业可分为:
(1)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例如金融、保险、地质普 查、房地产、社区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及各类 技术服务等;
(2)教科文卫等服务部门,包括的组织类别有教育、 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 福利事业等;
(3)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派团体, 以及军队、警察和监狱等。
.
.
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 司法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 各地办事处,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 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 其经费实行预算拨款制的国家事业机构。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 通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 表现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各类农场、 建筑业、铁路交通、商业服务业系统等。

第七章 社会组织

第七章  社会组织

• 2、职能制结构 • 由于组织规模较大、设备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 专业主管首长已力不从心,于是就设立专业职能 机构,并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了职能部 门。各职能部门在其职能范围内有权指挥下级部 门。该结构的优点是解决了主管领导专业指挥的 困难,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但缺点是职能部门多 元化,政出多门,容易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
所谓组织结构,就是组织按照实现目标的需 要划分其系统内的各种构成部分,并使他们间相互 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 其涵义有三: 1、组织结构是由其目标和任务决定的; 2、结构体现着组织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 会关系; 3、组织包含着分化和整合两个方面,分化指的是将 组织工作分解为各项任务,整合指将这些任务协 调起来。
三、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 (一)非正式结构概念 • 非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 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 (二)非正式结构的特点 • 1、它是在个人基础上而不是在角色、职位基础上建立的一 种人际关系,因而感情投入多,成员之间的交往比正式组 织的更深入、广泛。 • 2、它也有自己笼统而抽象或短暂而明确,但却不固定的目 标和任务。 • 3、群体成员之间有其自然形成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有 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 4、它有自己的领袖,其领袖不是任命的,而是由于个人的 才能、经验、品质、威望等因素自然形成,对群体往往有 较强的实际影响力。 • 5、它一般是规模不大的初级群体结构,有较丰富而灵敏的 信息沟通网络和交往关系,思想交流畅通,群体意识较强。
排的活动,也就是说,计划就是预先确定要做什么、如何做、何
时做、由谁做、在哪儿做、为什么做的一种程序。 • 计划能够协调社会劳动、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管理活动取 得最佳的效益。

社会学第四章 社会组织

社会学第四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工具,它有其特定的目标系统。组织目标是每
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
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3)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效益和效率的标准 (二)组织目标的分类 主要与次要 长期与短期 平衡性目标与改进性目标 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2)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 2.地位 3.角色 4.权威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 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单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市场化、社会化 现代企业制度 “去行政化” 二、民间组织 (一)民间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二)民间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三)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状况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一)改革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
第一,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 第二,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系 第三,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 五月花号 小政府、大社会 大政府、小社会
权威:指最有威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某个人、某种思 想体系或某种组织,由于其活动内容的价值、功绩或品德被社会 所公认,就具有权威的意义。权威的适用范围、基础和体现者本 身,随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 会生活需要一定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相对的。权威在实践活动 中逐渐形成。
权力:
制度化层面: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任人唯亲; (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社会组织主要有哪几类社会组织word版

社会组织主要有哪几类社会组织word版

社会组织主要有哪几类社会组织word版社会组织的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的类别也不同。

其中根据组织是否营利和是否具有竞争性为标准,可以将组织分为四类,即竞争性营利组织、竞争性非营利组织、独占性营利组织和独占性非营利组织。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社会组织主要有哪几类社会组织,以供大家参考!社会组织主要有哪几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并列。

●狭义:指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满足社会需要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组织性等特征。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使用狭义的“社会组织”概念代替行政管理上的“民间组织”的称谓后,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社会组织一直作为一个区别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独立部门。

社会组织有哪些分类?社会组织可分为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和在基层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法人社会组织又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三类。

社会组织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

在基层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社会团体:指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我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并按照自身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常被冠以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

●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指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包括民办教育机构、福利院、卫生院所、科研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等。

●基金会:指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法人。

我区目前有两个基金会:镇海区骆驼商会瑞丰教育发展基金会、镇海区蛟川教育基金会。

6.1社会组织

6.1社会组织
18
第18页,共30页。
社会组织的要素
5.必要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达到目标的物质条件, 包括资金、设备等内容。
社会组织都必须有起码的物质基础,以支持组织的运 行。
19
第19页,共30页。
三、社会组织的结构
1.社会组织结构的含义
社会组织结构,即社会组织内部的构造,指社会组
位置和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标对内是团结、聚合器成员共同奋斗的旗帜。 ① 组织目标是宣言书; ② 组织目标是组织制订和修正方针、路线和政策的
依据; ③ 组织目标是判定组织活动效率的标准。
16 第16页,共30页。
社会组织的要素
3.规范性的章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章程是关于本组织性质、目标、性质、组织原则、组 织成员地位与角色等的规定。
22 第22页,共30页。
正式组织的架构
部门主管人员
最高主管人员 部门主管人员
部门主管人员























员பைடு நூலகம்












23
第23页,共30页。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的架构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结构。
从职能上看: 最下层是直接完成组织任务,从事实际工作,有一线人
9 第9页,共30页。
社会组织的特征
2.目标简单、明确
社会组织的目标是有限的和简单明确的:

社会学第十章社会组织

社会学第十章社会组织
(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的两重性特征。现代组织 从本质上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工 具,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这种工具无论用于道 德性的慈善目的还是非道德的残忍目的都是可能的。
现代社会组织的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 指的是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地位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所处的位置。地位包括归属地位 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是依靠后 天努力获得的。
第二产业组织:指以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 的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 业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第1)三国产家业机组关编织制:的包组括织流,通包括部国门家和权服力务、部行政门、两司大法 机类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
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3.角色 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4.权威 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 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组织权威具有两种 特征:首先,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征。权威存在于社会组 织。其次,权威依附于职位。
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一起。 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
供良好的服务。 经营性组织: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
的组织,例如银行、公司、工厂、零售店等。 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如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 形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一)制定原则
制定组织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一般应遵循三项 原则:

第八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资料

第八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资料
第三,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 特定地位的行为模式。
第四,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功能和目标分(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工厂)。 政治目标组织(政府)。 整合组织(法院、政党)。 模式维持组织(家庭、学校、教会)。
2.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布劳) 互惠组织 服务组织 赢利组织 大众福利组织 还有按其他标准进行的分类(课本
2.组织目标的分类(课本107页) 常见分类方法: 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平衡性目标与改进性目标。 显目标与隐目标。
另一种分类方法:
总目标 阶段目标 部门目标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1.组织目标的制定原则
第一,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 人员都有利。
第二,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 量的技术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
教卫生事业组织,科学研究事业组织, 勘察设计事业组织,社会福利事业组 织,城市公用事业组织,交通事业组 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 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 动,其生产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 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各类 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商业服务 系统等。
三、社会组织的功能
第一,它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个社 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 。
第二,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第三,有一个复杂而正式的结构。 第四,成员的可替代性。
2.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构成了社会组织 的基本结构。
第一,规范,是指稳定规则与规章制度。
第二,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 的位置。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社会组织管理的涵义
是指组织运用权威来协调其内部人力、 物力和财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8第七章社会组织

8第七章社会组织

19
4.管理者的非人格化 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不得滥用其职 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 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组织成员 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 确保己的 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工作机会,享受 工资报酬。
39
▲职能型结构:增设了由专家组成的专业 职能部门。一个部门负责人既要受上级领 导还要受专家职能部门监督。 缺点:下级接受多个领导指挥不统一。 ▲直线参某型结构:在直线型和职能型的 基础上,将职能部门变成参谋部门,收回 指挥权,只起参谋作用。 ▲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 ▲事业部型结构
40
●有机式组织结构(适应性组织结构): 具有低复杂化、非正式化和分权化的特征, 是一种松散的结构形式。 强调分工,但组织成员的工作不是标 准化的工作,不具备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 规章条例。对成员的要求高,成员都是职 业化的、经过训练,他们能将职业行为的 标准融入日常的行动中,随机应变问题。
52
第四节组织过程 组织过程主要是决策→沟通→控制
3
控制
2

沟通 决策
53
1
一、关于决策 决策是组织运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 节。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 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的原则是满意。
54
二、沟通 沟通:信息的交流和意义的传递,是组织 合理决策的基本前提。 通常经过信息发送→编码过程→传递 渠道→信息接受过程→解释和译码过程→ 接受者。 特点:信息传播的渠道越多,损失越大。
32
F、社会的麦当劳化 认为麦当劳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在科层 基础上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对效率、专业化、 非人格化等的追求,但是这种工具理性只 是一种表面的合理,而背后是深刻的实际 不合理,并非符合实质理性的原则,也不 符合人类的生存理性。 当人类社会麦当劳化后,人类情感、 个性化的事物可能丧失。

第九章 社会组织

第九章  社会组织
第九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目标,实
现某种特定功能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有正式 结构的次级群体。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第二节 社会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
所谓组织目标是指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内部的各职位、部门在组 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确定的、 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分工协作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责权对等原则 精简与效率原则 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一)组织的正式结构 直线职能式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 事业部组织结构
(二)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群体
三、科层制 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 各司其职的结构理论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三)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系统理论;组织权变理论;
组织经济理论;
二、组织管理方式
(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三)官僚主义问题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
一、单位组织及演变管理
(一)单位组织的含义和特点 (二)单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等级。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 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二、民间组织 (一)民间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二)民间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三)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状况

第六章 社会组织

第六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构成要素 (一)社会组织的类型 按照功能和目标分类(代表人物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 (Adaptation)
政治目标组织 (Goal attainment)
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织 (Integration)
模式维持组织 (Latent patten
maintenance)
三、社会组织的结构
(一)社会组织的结构 1、涵义: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确定的、
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 2、正式结构 (二)非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成员 间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关系
非正式组织的特性
❖ 形成的自发性。 ❖ 目标的隐蔽性。 ❖ 规范的不确定性。 ❖ 成员与角色关系的不稳定性。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布劳) ❖ 互惠组织:目标是使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受益,这
种组织成员由兴趣而结合在一起 ❖ 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对受惠者提供良好服务。 ❖ 公益组织:它的受益者包括那些不与组织接触的
大众 。
以管理权威为标准(代表人物艾兹奥尼) ❖ 强制型组织:主要依赖实际的或潜在的物质性力量
(三)组织结构的类型
❖ 直线型 ❖ 职能型 ❖ 直线——职能型 ❖ 事业部型 ❖ 矩阵结构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
事业部型
矩阵结构
来确保组织控制之下的成员服从。 ❖ 功利型组织:主要依靠金钱刺激来获取服从。 ❖ 规范型组织:加入组织的成员将组织的目标作为自
己的目标,它是人们基于个人兴趣与志愿参加的, 并可以随时退出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 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 确定的目标 ❖ 规范性的章程 ❖ 权威的领导体系 ❖ 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青连斌何为社会组织大多数人都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组织中。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对现代社会组织的兴起作出系统解释的社会学家。

按照他的观点,社会组织是以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手段。

韦伯强调,社会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以及书面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组织要实现自己的功能,必须有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

后来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是追求同一目标的成员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

当追求明确的、经常性的目标的个体发现,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合作时,社会组织也就产生了。

所以,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减少经常性合作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而作出的选择。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并不是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都能成为社会组织。

一个社会组织必须具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难以称之为社会组织。

一是组织目标。

没有明确目标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

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

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艾兹奥尼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致力于达到的某种期望的境界,是指向未来的东西,是组织期望达到的状态。

管理学家则从更加具体和操作的角度来认识组织目标,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的、期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二是规章制度。

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

现代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

社会组织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

三是组织成员。

实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但人们要进入一个社会组织,成为组织的成员,必须通过一定的进入程序或手续。

通过这种进入程序或手续,从而形成社会组织的边界,强化成员对社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确社会组织与其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也只有通过这种进入程序或手续,社会组织才能对其成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是权威,也即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韦伯认为,权威就是获得认可的权力,在社会组织中权威依附于职位。

一个人居于某一职位,他就具有该职位的权威,当他离开这一职位时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权威。

韦伯根据权威的形成,把权威区分为三类:法理型权威,这是通过人们认为合法的程序而形成的、具有合理性的权威;传统型权威,这是由于世袭等原因而形成的权威,下级对上级的臣属和忠诚是这种权威的重要特征;魅力型权威,这是由于个人具有超人的才能而形成的权威。

在现代社会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法理型权威。

此外,任何社会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来保障其运行,包括资金、设备和活动场所等。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由组织的规章制度正式规定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便形成了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

因此,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具体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按照这种关系结构,社会组织中的各部门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分工和合作,因此,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

现代社会组织的结构多种多样,如职位完全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上级对下级进行指挥、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直线型组织;以组织成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为基础,把人们集合起来的职能型组织,等等。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以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和政治学的权力一元化理论为基础的。

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组织成员,也因为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横向公司和网络化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社会组织中除了正式结构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结构。

这主要是在正式的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因为经常性的联系而产生的非正式关系。

非正式关系可能同正式的工作关系联结在一起,因而,当事人之间处理工作问题时可能采取超出正式规定的方式和和手段。

非正式结构是组织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非正式结构的发现说明,社会组织并非人们凭主观意愿设计出来的理性的结构,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我国社会组织中的私人关系、派系、关系网,就是典型的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既有可能弥补正式结构的不足而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可能干扰正式结构的运行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社会组织的类型社会组织多种多样。

一些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组织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

帕森斯根据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职能,把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

经济生产组织把经济利益摆在首位,从事物品的制造或生产,这类社会组织的典型是实业公司。

政治目标组织是形成和部署社会权力的组织,以保障实现社会整体的目标,这类社会组织的典型是政府机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团体也具有这一职能。

整合组织是调节社会冲突的组织,包括各种以减缓社会冲突、进行社会控制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的典型是法庭和各种法律职业实体。

模式维持组织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传承的组织,它的功能是教化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文化和价值、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这类社会组织的典型是学校和教会。

布劳则从社会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把社会组织区分为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和公益组织。

互惠组织以组织成员的互惠互利为目的,比如工会、政党和俱乐部等。

服务组织为人们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如医院、学校、社会工作机构、律师事务所等。

经营性组织是赢利性组织,如银行、公司、企业等。

公益组织以社会公众为受惠对象,政府机构、邮局等都属于这类组织。

艾兹奥尼根据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把社会组织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

强制性组织建立在暴力基础上,以强迫的手段使成员服从组织,监狱、精神病院和军队是这类社会组织的典型。

功利性组织通过金钱或物质报酬来控制其成员,如各种工商业组织。

规范性组织则是运用规范来控制其成员,通过规范的内化实现对其成员的控制,最典型的是各种宗教组织。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学家根据其他标准对社会组织作过其他分类。

对社会组织进行适当的分类,这是认识和研究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方法。

美、日、中经济贸易模式的变迁分析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全球经济经历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最深刻的发展和变迁。

全球化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是全球化也造成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巨大失衡。

为了更好地探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失衡问题,本文拟对美、日、中经济贸易模式及其变迁做一个分析。

一、美国双赤字背后的双输入战略经历了近200年的民主制度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积淀,以及凭借在二战中赢得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的地位和实力,战后美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并一手操办成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操控各种规则的制定,迅速树立起美元的霸权地位。

美国进一步利用美元霸权地位推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进行产业和生产布局,形成了以美国为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发源地和消费的最终场所,世界其他国家为生产车间的格局。

这样,美国就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消费,大量赤字形成的资本又回到美国国内进行投资获取利息和支援技术创新。

国外获得的仅仅是一个封闭经济体系中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工资,就连保护环境的公共支出部分也被美国拿走。

1、布雷顿体系下的美元霸权奠定了美国长期贸易赤字的基础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1945年美国GDP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60%,黄金储备相当于世界黄金储备的75%。

为了使各国能够购买重建的物资,避免出现一战后的竞相贬值、贸易保护局面,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体系是一套以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为特征的汇率管理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体系规定的双挂钩是以美元为中心,或者说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样,作为本位货币的美元其实就是国际结算和储备的手段,地位等同黄金。

从而,形成了美元赤字的基础。

首先,由于美元是结算手段,美国不用储备外汇,这给美国的赤字提供了条件。

其次,由于美元是世界通货,美国可以通过大量发行美元,坐享铸币税不用担心美元的贬值。

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显然是对美国有利的,美国通过各种对外援助、投资等方式大量输出美元,美国的贸易帐户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基本都是逆差,70年代,美国的经常性账户余额占GDP的百分比尚且还能勉强维持在零水平周围,自 80年代后则处于不断下降的通道,一度到达-3%至-4%的水平,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经常性账户余额占GDP的百分比再次开始下降,一路下跌到2019年年底接近-6%的水平。

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美元的双挂钩是不可能持续的。

由于美元的世界通货地位,各国都努力地保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千方百计地增加美元的流入,这就必然造成美国的持续逆差,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最后,美国不得不放弃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并最终走向了黄金的非货币化。

但由于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各国和美国的贸易量巨大,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2、美元的霸权地位为美国的财政赤字提供可能美元的霸权使得美国具有无穷的货币创造能力,由于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使得美国不用为货币的贬值担忧。

相反,美国大肆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并导致经济过热进而出现滞胀,经济波动较大。

由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又使美国长期处在低利率周期中,这样,美国政府就可以很轻松地从货币市场上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财政支出。

这就是美国财政赤字的现实基础。

美国的财政赤字政策又为美国的低税率提供了可能,美国可以通过财政赤字来减少税收。

这种低利率、低税收的金融环境显然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3、美国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实现双赤字向双输入的转换为了对付美国的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使美元不至于由于巨额的逆差而出现过度的贬值,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为后盾,采用大量发行国债和吸引国外资金来美国投资的方式,使大量资本流入美国,这样贸易逆差的资金又回流到美国,维持美元低利率的宽松货币环境,促进经济的增长。

美国一方面将大量的落后产业转移到了国外,大量输出资本获取美元霸权地位的特殊利益,即通过美元的输出换取资源、商品和大量的真金实银,满足国内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利用其资本市场使花出去的钱又流回美国,使得美元得以维持。

美国还可以将从海外赚取大量的利润和铸币税,用于支持国内的产业升级、技术研发以及教育等,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以及推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样,就形成了美国大量的商品进口和资本的流入,美国的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便转变成了“双输入”,这就是美国的赤字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