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发展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口语教学为例
人的发展始终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注的问题。
作为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令人十分关注。
起源于美国的高校学生发展理论探讨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发展内容、机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本文在回顾美国高校的学生发展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关于学生发展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有影响的研究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地位、作用加以评述。
一、学生发展理论简介
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上的重要地位与突出成就,以及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这里我们主要综述美国学生发展理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成果。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有 300 多年的历史,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习俗、传统与信仰在美国研究学生发展理论的学派可分为三派,即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派和个人—环境作用学派。
认识学派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过程;社会心理学派着重分析学生的发展内容;个人—环境作用学派主张通过优化环境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下分普遍和专题结论介绍部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追求普遍结论的学生发展理论:
(一)七向量发展理论
奇克林提出了学生七方面的发展内容:(l)培养能力;(2)控制情感;(3)自治;(4)确立同一性;(5)建立人关系;(6)目标辨析能力;(7)实现整合。
1
(二)参与理论
阿斯廷认为学生只有参与学校环境才能学得更好:(1)参与包括体力和心理两方面时各种“目标”的投入:(2)参与具有连续统一性;(3)参与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特点;(4)学生与教育计划有关的学习数量和个人发展程度,也于学生直接参与该项目的程度有关;(5)任何教育政策或实践的有效性,和该政策或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的能力直接相关。
2(三)重要性理论
施洛斯伯格等人认为学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自我感觉到的重要性程度。
在大学环境中,学生要想成功,必须感到自己具有重要性。
着重专题研究的学生发展理论:
(一)道德发展理论
佩理和柯尔柏格认为学生道德的发展与其思维模式的变化有关。
柯尔柏格将道德思维的结构分为决策系统、解决问题的策略、社会视野以及道德选择四个方面。
将道德判断的阶段
1克里斯汀·仁,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3)
2欧阳敏.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又分为前沿袭水平、沿袭水平和自主或原则水平三个阶段。
3
(二)精神发展理论
福尔等认为精神发展阶段分别是:(1)直观—投射信仰(儿童早期);(2)神话—该板信仰(儿童及其后);(3)综合—沿袭信仰(青少年及其后);(4)直观—反射信仰(年轻成人及其后);(5)关联信仰(中年及其后);(6)普遥化信仰(中年之后)。
4
自从60年代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形成以来,经历了二个不同取向的阶段。
在60一70年代,学生发展研究人员试图寻求学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着重于学生发展的一般方面及其结论的探寻。
进入70年代,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学生发展的某些侧面,并在80年代形成专门化的研究趋势。
这一专门化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内容的专门化。
研究人员放弃了对学生发展全面结论的探索,深入分析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是研究对象的专门化。
随着现实中学生成分的多样化,研究人员注意到各种不同年龄、种族、亚文化背景以及性别的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着重于专题研究。
所有这些尝试,都加深了对学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学生发展理论从分析走向新的综合创造了条件。
这些理论根据其不同重点又可分为三个学派,即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派和个人一环境作用学派。
5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佩里(William Perry)和柯尔柏格(Lawrenee Kolberg)等。
他们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发展内容,而是其过程。
社会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埃里克森、奇克林(Arthur Chiekering)等人,他们着重分析学生的发展内容。
个人一环境作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穆斯(R.H.Moos)、霍兰(J.L.Holland)、佩斯(C.R.Paee)和班宁(J·H·Banning),他们将学生的行为看作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张通过优化环境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然,这些不同学派的研究各有重点,都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6
美国高校的学生发展理论是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对教育活动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学生发展理论的确立,同时又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使得人们对高等学校及其教育过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目前,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注重对教育过程性指标的评估,尤其强调学生参与度(Student Engagement)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作用。
学生参与度,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发生3王清玲,易蓉.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6) 4MargaretJ·Barr,M.Lee Upcraft,and Assoeiates,New Futures for Atudent affairs,Jossey一
Bass Publishers,1990
5田晶,吴太山.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务指导刍议——基于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6景飞,王龙,徐楠,李莉.学生发展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设计中的现实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的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高校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参与的服务和条件。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简介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现今,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因此,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也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课堂现状
虽然我国处于发展汉语的大好时机,但是,在现今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上仍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
设置口语课的目的是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通过练习和实践将在综合和写作课堂上学习的语法、词汇、知识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消化,并能和周围的同学自由的交谈,在生活中更灵活的运用。
首先,在现今的口语课堂上大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跟着老师读、说、练习。
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有目的的练习,但是缺乏的主动性,并给学生在无形中造成了客观的限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和想法。
7其次,现今的汉语口语课堂上,学生缺乏大量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汉语口语课堂是留学生练习发音,强化训练说的课堂,而现今留学生不能在汉语口语课堂上充分的得到反复练习和预感练习的时间。
第三,学生练习方式大都是根据课后的语言点练习及围绕课文练习,在老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展开练习,一般采用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组互相对话的方式完成练习,或者采用分角色读课文的方式强化练习,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未能充分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汉语的关键和高潮时期,汉语口语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门课程,更是培养留学生语感、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今在我们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良影响,练习方式单一
汉语口语是外国留学生在生活中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学习口语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流利的语言交谈。
但是在现今的口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受到对中国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采用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模式,学生便缺乏了阅读、朗读、翻译、表演训练的时间,所以课堂上大多是老师的声音,而学生主要是复述表达。
这种练习方式的单一使学生经常按部就班,课堂气氛不够高昂、愉快。
这样使学生不能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
7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2).
造力。
8
2.教材远离实际生活,练习不能联系实际
在现今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学生所学的口语课本的内容。
除了初级班的教材是生活中基本的对话外,其他的大多数情节相对远离现今社会,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并且不能够清楚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
在课堂练习的环节中,一般是根据课后安排的话题要求学生进行练习训练,而大多数的训练话题,并不符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进程,因此,学生即使练习也是模仿式练习,不能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
3.国别特点,学生不能分散练习
在我们的口语课堂上,留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而且为了在中国这种充分的汉语环境下,使自己能与周围的同学达到自由的沟通,所以在学习时自然的选择与自己相同国家或语系相同的同学坐在一起,以便学习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沟通,在课堂自由练习的时候,会很清松的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先沟通好练习的思路,然后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进行练习,这样会使自己很轻松,还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种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留学生学习的进度,很难快速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9
三、学生发展理论背景下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学生参与度,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发生的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高校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参与的服务和条件。
是学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若想真正实现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提供情境,营造愉快气氛。
在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将所学的汉语知识自然流利的进行交流,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表达内心的感情和心情的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课堂上将练习进行展开训练,并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练习各种方式的口语表达。
因此,口语的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大部分的时间安排给学生说、读和练习。
10而老师发挥的主要是指挥棒的作用。
学生主体并不是完全的让学生自由的,没有目的自我发挥,而是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外,在练习训练的时候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的情境语料和关键词汇,有目标的进行练习。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充分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和模仿,又可以轻松的记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的密切、有序。
8徐子亮. 汉语作为外语的口语教学新议[J]. 世界汉语教学. 2002(4).
9杨寄洲,崔永华.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10党永芬.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
(二)采用多样练习方式,强化培养语感能力。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单一的练习方式在长时间的学习课堂上,会使学生感到倦怠,不能达到学习的兴奋点。
如果教师在练习训练的环节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新鲜感,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更加热情地学习、模仿。
在这种愉快、放松的练习中,学生自然地理解和记忆了知识点,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口语课堂教学时通过大量的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与身边的朋友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练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接龙。
可以采用游戏的模式进行练习训练,这样学生思考的同时,在大脑里不断地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充分的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清晰地表达。
这样带有趣味性的练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力,在练习口语表达的同时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第二,猜词。
这种方式可以在开课之前使用,是学生复习记忆的好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尽力的用所学过的语言去描绘和解释,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组织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提高词汇量的积累。
11
(三)联系实际生活,强化日常会话
“说”是口语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上多说多练教材上的知识点之外,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日常口语的积累和表达,学习汉语的目的就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流利的运用汉语表达、解决事情等等。
所以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老师要时常的将知识点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日常词汇用语,会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四、结语
在学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和锻炼,并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流利的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等等。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和目的,我们在口语课堂上,要采用丰富的练习方式,强化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加强口语练习,培养语感能力。
最终使学生不但有丰富的汉语知识而且有很强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寄洲,崔永华.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11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2]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3]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2).
[4]徐子亮. 汉语作为外语的口语教学新议[J]. 世界汉语教学. 2002(4).
[5]Margaret J·Barr,M.Lee Upcraft,and Assoeiates,New Futures for Atudent affairs,Jossey一Bass Publishers,1990.
[6]欧阳敏.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7]景飞,王龙,徐楠,李莉.学生发展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设计中的现实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8]王清玲,易蓉. 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6)
[9]克里斯汀·仁,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10]方海明,吴婉湘.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演变及启示[J]. 高教探索. 2006(04)
[11]田晶,吴太山.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务指导刍议——基于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12]党永芬.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