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谭嗣同的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谭嗣同的读书笔记

(一)、书名:《谭嗣同》

作者:《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1975年11月第一版 197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字数:5300

列宁语录:一般说来,改良主义就在于,人们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消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存这些基础相容的变更。

毛主席语录:在从前,在旧中国,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要坐班房。

一、少年时代

1、谭嗣同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人。1865年3月出生于北京。他

的家是世代为官的封建地主家庭。他父亲谭继洵是个对封建礼教循规蹈矩,

沿着封建时代所谓的“科举正途”的阶梯往上爬的官僚,1859年从浏阳到

北京参加举人会试,并把家属也带到了京城。在谭嗣同出生时,谭继洵已经

官至户部员外郎,又过了几年,迁往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P2—3)

2、谭嗣同出生时,他母亲已经生过二女二男。除了他的大姐可能已死之外,谭

嗣同出生时已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是在1876年他十二岁时,他的母

亲、二姐和大哥三个人在五天内先后死于瘟疫。谭嗣同自己也被传染,昏死

三天后才苏醒,他父亲为此给她取了“复生”的别号。经过这场灾难,谭

嗣同自己虽然“复生”了,但却突然间失去了三个亲人。同母所生的五个兄

弟姐妹,只留下他和二十岁的二哥了。以后,谭嗣同在家里受继母歧视。他

后来追述说:“吾自少至壮,遍糟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

受”。这种遭遇,使他对历代儒家大肆鼓吹,视作天经地义的封建伦理纲常

的残酷性,更有切身的感受。因而也有助于他比一般封建官僚地主家的少爷

较容易滋长对自己家庭所属的那个阶级的离心。(P5-6)

二、漫游和探索

1、谭嗣同想要“旷观天下名山万迭”的志愿,不久后真的实现了。

2、1884年谭嗣同正好二十岁。从这年起,他离开家庭,先是往新疆在巡

抚刘锦棠幕府中任职。不久,刘因故离职,谭嗣同便离开新疆,开始了

他那十年漫游的生活。(P8)

3、《石菊影庐笔识》,是谭嗣同几年来的读书笔记。里面除记述了他对社

会现实的忧虑之外,更多的是阐述了他对一些具体学术问题的看法,其

中包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p14)

4、谭嗣同的唯物观点很稀薄,他的哲学思想仍然充满唯心主义的谬误:他

相信灵魂不灭、转世投胎的宗教迷信,他虽承认宇宙由元气构成,却又

宣传还有一个主宰一切的“天”存在,等等。这些都使他后来很容易放

弃唯物观点,走向宗教唯心论。至于在历史观上,他这时的认识与《治

言》中反映的唯心史观仍无什么不同,依旧坚持历史只是由少数“智

者”、“圣人”创造,依旧坚持历史是不断退化的观点,说什么“今之

治,视古必退,今之乱,视古必进”;还荒谬的把人类开发地下矿产,

消耗食物和所谓“毁人道(即廉耻、礼仪等)”说成是在“自毁”地球。

他把挽救人类于“自毁”的希望,寄托于“圣人”,而“圣人”会不会

出世,又得由“天”来决定,最终扔把命运交给了主宰一切的“天”去

安排,陷入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泥潭。(p15)

三、向往变革

1、在给师友的信中,他指名道姓的谴责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

性命,一举而弃之,满汉之见,至今未化”,斥责清政府只知保持自己

私利,“他非所恤”,并指出汉族人民“被发左衽”已经很久了,“此

后但须剪发耳”@,朦胧的表达了希望摆脱清朝的统治。这个思想,后

来在《仁学》中虽续有所发挥,但终被他的改良主义道路所扼杀了。

(p19-20)“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

涯何处是神舟。”@:《谭嗣同全集》P288-289

2、列宁:改良主义无非是要统治阶级让步而不是推翻统治阶级,无非是在

保持统治阶级的政权的条件下要统治阶级让步。(p22)@《布尔什维克

能保持国家政权吗?》《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p322

3、毛泽东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一般先进中国人的认识是“要救国,只

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

步的,他们成功的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

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p1359)

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

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

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603)

5、他既痛斥《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太甚,又极其荒谬的主张出卖祖国大片

领土来换取付赔款和搞变法的费用,并幻想由此取得某些帝国主义的

“保护”,以造成一个安定的环境来推行变法。(p24)

6、他曾批评过“以夷制夷”,但他自己那些与虎谋皮的主张实际上兵没有

越出“以夷制夷“的范围。P25

7、在谭嗣同身上,对人民群众的轻视和敌视的态度,是表现的十分露骨的。

P25

四、向佛教乞求出路

1、“三十年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

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这是谭嗣同对自己在甲午战争前后学术思想变

化所作的自我评述。(p2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四期,p124

2、他写了《三十自纪》,自号“壮飞“,表示要做个飞翔天下,干一番大事

业的壮夫。P28

五、《仁学》---“救世“方案

1、《仁学》写于1896年下半年到1897年上半年之间,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写成的。那时,谭嗣同正在异常失意苦闷的情况下如痴如狂的研读佛经,他将这些新进

学到的佛学说教,加上学得的“西学“知识和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某些思想,以及

过去学到的儒家、墨家等学说,杂糅一块,炮制成书。P36

2、《仁学》一书,在某些问题上有过个别唯物论的观点,但就其总体来说,

它的哲学体系是唯心论的。P37

3、谭嗣同把这种破“名”同改变事物本身等同起来的企图,与他否认各种对

立事物的客观存在一样,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改良主义者在政治上的软弱。由于他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