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备课的最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备课最优化

如今的教学资源可谓名目繁多,一应俱全。其中教辅用书如《教师教学参考》、《星级教案一点通》、《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等就不下十几种,更何况网络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教研形式也异军突起,百家争鸣。这些教学资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体现当前素质教育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改前沿成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教育实践的结晶。这无疑会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教学教研相长的原则。于是乎上“名家”之课,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成了不少教师的不懈追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也好,模仿也好,参考是必要的,但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不是在参考备课,而是“以抄代备”。姑且不论这种备课的效果如何,试想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备课方法就能构建起高效课堂吗?值得我们商榷。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一堂好课总是从好的备课开始的,因此备好课已成为实现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探究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教学措施,这样才能使好的教学效果顺理成章。对于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要多读多看,多研究多反思,这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入教学改革前沿,提高教学能力,因而它们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是教师参考必备。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只

是“名家”(别人)的思路和设计,代表不了教师自己的预设和想法,尤其不可能符合各地的校情、学情。不少教师打着“向名师学习”的幌子过分依赖教学资源,甚至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别人的成果,并美其名曰“拿来主义”,这是名副其实的惰性行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反而会泯灭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其害大矣!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备课服务,最终达到备课的最优化呢?那就需要我们重视和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资料,对教学起辅助作用,是我们的好参谋,但绝不能是备课的主导,而且作为备课主体的教师还要对其进行斟酌取舍,博采众长,做到合理利用。

首先,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国家编订的具有原创性的教育资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真正理解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达成的目标及教学建议等,切实做到融入其中,胸有成竹。

其次,要研究教案

教师要全面了解“名家”教案中每个教学环节是如何设计构成的,教学重点是怎样处理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突破的等等,并不断咀嚼、消化,领悟其设计思想,感受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且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学情找到适合自己、适合本校、适合本班,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要合理取舍

对现有的各类教案内容的取舍,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取适合教师教学需要的,舍不适合学生实际的。另外,对一些活动的安排,取适合农村师生开展的,舍现有条件无法操作的。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备课的最优化。只有这样,写出的教案(备课)才是自己的,才能更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只有达成最优化的备课,才能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只有实施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