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出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典故出处
瓜熟蒂落
【溯源】《梁书·侯景传》中记载,南北朝时期的侯景,先降高欢又降梁武帝,接着又举兵谋反。对侯景的这种做法,有人问陆法和,陆法和说:“等他的勾当干完了自己也就完了,如同瓜果熟透,不摘也会自行落地。”果不出他所料,侯景后来逼梁武帝自杀、太子自杀,自立为汉帝,但第二年亦落了个自杀的结局。
【释义】指条件成熟,不需任何外力,即会自行解决问题。
瓜田李下之嫌
【溯源】唐朝有位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入宫中,唐文宗将其委派官职,人们对此议论纷纷,都认为郭宁是因献女才得此官职。唐文宗遂问柳公权:“郭宁的两个女儿是献给太后并不归朕,而且他任职大将军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朕只让他出任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这里的“瓜田李下”源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指两处均处于易引起嫌疑的环境,必须避嫌。
【释义】沿袭古意,仍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刮目相看
【溯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中记载,吕蒙十七岁时只是一名都尉,孙权教其勤学知识,他便学而不倦坚持读书,后来连一些老儒生都比不了了。鲁肃一向视吕蒙为一介武夫,言语间总露出对其不屑之意。某次在酒宴上双方谈起战场对敌之术,鲁肃无法应答,吕蒙却一口气说出五种应对方法,这让鲁肃佩服之至,他一步跨过酒桌,拍着对方的肩膀诚恳地说:“我原以为你只有武略,却不知道你学识如此渊博,见解如此非凡!”吕蒙遂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即“士人相别三天,应该换一种新眼光来看待”。【释义】沿袭古意,仍指去掉旧看法,换用新眼光看待。
挂羊头卖狗肉
【溯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记载了一段关于齐灵公改变女穿男装的故事。某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穿男装,齐灵公特地下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光衣服示众。”可此令并没改变现状。齐灵公很苦恼,这时晏婴说道:“外禁内不禁,就好像挂羊头卖狗肉,如要禁止就先治理宫内。”齐灵公依言而行,不到一月,国内即再无女扮男装者。
【释义】指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形容内外不一。
关公面前耍大刀
【溯源】“关公”即关羽。《三国演义》中记载,武艺高强的关羽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如虎添翼勇猛无敌。
此意在讥讽那些一知半解没有真本事者偏要在行家面前献丑。
【释义】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意同“班门弄斧”。
观棋不语
【溯源】《潜研堂文集·弈喻》中记载,清代进士钱大昕有回观棋,屡加指点,棋手败后还讥笑其技不如己。一盘下毕,那棋手招呼钱大昕对局,两人刚下几子,钱大昕即穷于应付,下到一半时已步步维艰,下完后居然输掉十三子。他非常难堪,此后观棋再不敢随意指点了。
【释义】即不喜评论是非,多用来形容良好的品格与风度。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的典故来源:《列子·力命》中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身边有两位着名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俩自幼即是好朋友,互相帮助,真诚相待。管仲曾说过:“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牙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后来人们就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盛赞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释义】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故剑情深
这个典故现在用的已经不太多了,但是我相信如果人们知道其背后的故事,一定会为那痴痴的爱情而感动,浮想当年吧。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盛的皇帝,是最大男人主义的皇帝,他可以金屋藏娇,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废皇后,可以任意屠戮自己的儿孙,可以在晚年痛定思痛下罪己诏来反省,但是我依然不喜欢这个皇帝,也反感那些吹捧他的影视剧,正是由于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矛盾的存在与消亡,强盛的汉就这么的去了。
当然我要讲的不是他的故事,而是一个叫做刘病己的小年轻,没错,他姓刘,皇室血脉,但是这是他一生不幸的开始,在他一出生一场巫蛊之祸,死了数万百姓,两个宰相,两名公主,还有皇后曾祖母,以及皇太子祖父全家。作为太子一脉的唯一幸存者,刘病己能保住这一条小命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即便如此,刘老猪依然不想放过自己的孙子,只因为一句:“有王气在东监”的相士之言,就派使者持三尺龙泉来取自己4岁孙子的性命,我根本无法想象汉武帝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他真的敢去直眼面对自己4岁小孙子血淋淋的头颅吗?
所幸的是正直的监狱长保护了刘病己,当初就是他还了两个同是罪犯的乳母养育了病己让还在婴儿就惨遭灭门的刘病己(灭他的门还是他自己的亲爷爷)后来刘病己在市井中长大,娶了许平君为妻,许平君的父亲是刑余之人,是监狱长的部下,本来监狱长喜爱刘病己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是毕竟恐惧于皇族的血腥政治,最后刘病己娶的是糟糠之妻许平君,这两个孩子,其实是在那监狱的深墙里一起玩大的吧。
然而,刘病己与许平君剩下了一个乖巧的儿子,这年,刘病己还未到18岁,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这样持续着,也许真的老百姓要比皇帝生活的快乐的多吧,可是,刘病己的血统注定了,这是被诅咒的血。
聪明绝顶的汉昭帝刘弗陵可惜不能长寿,二十出头就撒手人寰,甚至连后代都没有留下,重臣霍光带领群臣首先迎昌邑王刘贺继位,可是仅仅继位27天,刘贺就被数落出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罪状来,从此被赶下宝座。现在的皇帝不是强势皇帝,真正的强势者是霍光,这个中兴名臣。
接下来继位的是……刘病己,汉宣帝。
这样那光彩夺目的大馅饼突然就到了刘病己身上。刘病己那前十八年,说得好听点是接近百姓,体察了很多深宫中皇子无法体察的民情;说得难听点,对不起了,就像其高祖刘邦一样,是个市井无赖。我情愿相信这近二十的平民生活给刘病己更多的是正面影响。在掖庭中他大概也接触了不少宫闱争斗,至少是耳闻,或者是由于身份特殊而敏感,或者就是天性聪颖,刚登基的刘病己已经显露出智慧。
已改名为刘询的刘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作为武帝的托孤忠臣,霍光的确是兢兢业业为汉家天下着想,但他扶起昌邑王,又把他拉下宝座的能力也不能不让刘询感激之余有几分忌惮。于是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简言之,终霍光之生,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
就只除了一件事。一件让霍光不喜,群臣不乐的大事。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为什么?因为霍光与皇室联姻,于霍光是固崇,于皇家则是笼络权臣,于众臣则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霍光为首的领导班子周围,既然老霍与天子都成了一家人,那么大家多讨好老霍也不算忤逆天子吧?
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上乃召求微时故剑”——《汉书》)。总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
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王子对贫女的许诺,即便我害怕霍光,即便群臣们害怕霍光,即便这个天下让我去委屈求全。但是我不能没有你,在我困顿的日子里,是你支持着我,给我幸福,给我快乐。我们那欢乐的时光,我必须让你,母仪天下,因为你才是我真正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