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南音的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南音的传承

摘要:2003年9月,20名南音专业的本科生正式入校就读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从那年开始,我就不由自主地关注南音,关注南音的传承与发展"2004年担任2004级南音班的声乐课教学工作,在与南音班学生的交流中,我明显地感觉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及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传统音乐)南音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角度上,从历史渊源、演唱规格、发展现状等几方面,提出社会发展和传承南音文化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字:历史渊源;传承;措施

1、 问卷调查

为探究本调研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在学校内发放问卷调查,问卷见附表。问卷统计情

如下:

1---3题当代大学生对南音文化的了解程度。统计如上

7---8题 当代大学生认为对当今文化交流及社会影响程度。统计如上

10---12题 当代大学生认为探南音及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统计如上通过综和问卷调查表中1--3题结果显示:有61.75%的大学生对闹厅音乐文化完全不了解,18.25%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一点,16.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了解,仅仅3.5%的大学生很了解;问卷调查表中7--8题结果显示:有16.13%的大学生认为闹厅音乐文化对当今的文化交流及社会有很大影响,45.88%的大学生表示有一点影响,23%的大学生表示影响一般,15%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影响;问卷调查表中10--12题显示:有多达68.24%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探析南音文化,18.12%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必要,9.5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必要,仅4.0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

必要。

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针对泉州地区的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医高专等几所高等院校不同年级专业的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791份。从问卷中我们给出一些见解:大部分人对于南音文化的了解并不多,很多只局限于从同学或者师长的口中得到。那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只有3.5%的人了解南音文化,那么这更使得我们对于南音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闹厅音乐文化,传承久远,影响广泛,不止在中国大陆,在台湾甚至东南亚各国,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研究南音文化,能促进各国音乐爱好者更好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了解和接受南音文化,并尽自己的努力使其发扬光大,学习南音文化中各种大无畏的精神已经势在必行。

2、 南音文化的历史渊源

永春南音社陈锦川社长是当代永春闹厅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传人,他指出永春的闹厅音乐大都以师徒传授的方式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当中也不乏许多为家族传承,例如:永春县蓬壶镇南音社,林氏族人几代传承闹厅音乐文化,并世代流传。永春南音社也是当地的较有代表性的南音社之一,已经建立20周年整了,是由印尼集华侨共同集资建立而成的,据当地老人口述,这是永春县唯一一座由华侨出资建立的南音社,可见闹厅的演奏文化也深受华侨们的喜爱。清朝时期,闽南地区的南音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永春的闹厅音乐作为南音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也不例外。自此,民间约定俗成的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闹厅音乐的“郎君会”,民间的演奏家们在这一天都会自发的前往当地的演奏场所,交流切磋,有些离当地演奏厅较远的也聚集到祖宇、宗祠等地,共同齐奏八音。当中包括民间乐师、民间乐手、鼓乐手、宗教音乐手等不同类型的南音爱好者,以艺会友,共同提高。

3、 南音的演唱礼仪

南音排场中则保留有一项传统变换演奏者之礼仪,谓之上下场:例如上面的节目中,第一个乐曲演奏完,下一个乐曲演奏玉暖者欲换人(习

惯上吹奏乐器较常换手,因为一套指通常为三十分钟左右,自始自终不休息极易疲乏),则第一首曲子至最后一乐句时,下一名演奏者即准备好,面向乐团,立于乐团之斜前方,至最后一腔时,即进入场内,面向玉暖手,此时玉暖手旋即站立演奏,至最后一个音演奏完后将乐器以双手交给对方,再行退场"此时琵琶手不间断地弹完上一曲最后一音后,接着弹奏下一曲"由挥指开始,挥者之长度以实际情形而定"玉暖手此时面向坐位吹奏,旋即转身,坐下,继续吹奏"其他乐器或唱曲之上下场与玉暖之上下场类似演奏者衣着讲究,行为举止皆有礼法"古时南音演唱!演奏者皆为男性,需长袍马褂上台,坐太师椅,举止有度。

4、 南音的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在现代中,演奏闹厅音乐的艺人们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替人做法事的“西公(道士)和尚”,二是主要的南音社的会员,三是分布在城乡各地的南音爱好者,他们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几乎遍布各大县城乡镇。当中替人做法事的“西公(道士)和尚”和主要的南音社的会员会较为集中,有些以此为职业,能够较为容易的召集,但是这些人以此为职业,带有较大的功利性来演绎闹厅音乐,缺乏对音乐的理解,虽生活作风较为浪漫,但是作风良莠不齐,对音乐艺术没有更高的追求,所以滞后本身技艺的进一步发展。而一些民间散落各处的艺人们,往往平时演练闹厅音乐都是出于兴趣和陶冶情操,带有很高的积极性,对自身技艺精益求精,并且很多年龄也较大,从事相关技艺的研究大都在二三十年以上。由于自身的技艺娴熟,演奏技巧熟悉,舞台经验丰富,所以平时的日常演奏活动中,只要人员到齐就可以进行演奏,配合协调,演奏流畅,一般情况下除非大型活动,否则都不需要彩排就可直接参加演出。

5、 总结

闹厅音乐在各大项比赛中均获得很好的成绩,这是值得骄傲的,与艺人们的辛劳付出密切相关,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去展示永春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让永春闹厅走出家门,到处传播流传,这是永春人的荣

耀。

要将永春的闹厅音乐发展壮大,我认为应当从社会入手。闹厅音乐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想要得到传承单单靠几个音乐爱好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建立专供闹厅音乐发展的基金会为闹厅音乐的各种传承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想要更好的传承闹厅音乐,离开社团和媒体的支持也是不行的。社团是闹厅音乐传播的载体,媒体宣传则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除了社团应该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来弘扬闹厅文化以外,媒体还应该多多关注闹厅音乐的发展,定期将开展的活动更好的传达给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王世刚主编.中国社团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4]曾遂今著.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5]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l.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6]王耀华.福建南音继承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1997年7月第3期

[7]韩梅.改革开放对南音现状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1994第1期

[8]吴少静.近代东南亚华人对闽南音乐的继承与传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5期

[9]孙星群著.四百年前福建南音刊本的挖掘[J].音乐研究,2004年6月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