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民族大学2011—2012学年民族理论的课外作业
学院:理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2009级
姓名:莫莉娟
学号: 200910010024
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

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

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虽然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语言还是流传了下来,主要是靠上一代人对下一代的传授、交流。

下面我们来了解黔南布依族的文化。

食俗:黔南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

我们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

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

我们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虾酸”、“臭酸”驰名中外。

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还善于调制糟辣、面辣和泡菜,以香鲜酸辣为美。

酒在我们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

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

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黔南有一种茶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这就是姑娘茶。

清明前夕,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味,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然后再经过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

姑娘茶不仅形状优美,而且质量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

这种茶叶只赠亲朋好友,在谈恋爱或订亲时,由姑娘赠送给情人。

姑娘茶,姑娘采,姑娘做,这就是姑娘茶茶名的来历,我们黔南主要以“都匀毛尖”闻名。

传统节日: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七月十四(鬼节)等。

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还有冻死老母鸭的说法,六月六吃"煮鸡",七月十四演干豆花(是
一种神奇的说法,据说是被鬼的魂魄附身的人在跳舞,我们可以问他一些问题,而他作为鬼的身份回答我们)。

其中“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站在山的对面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不过现在的风俗已经减少了许多,有些地方还汉化了,大部分都已经是自由恋爱了。

民族服饰:我们都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长裤。

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村里的姑娘们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我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布依族的服饰很有特色,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

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多包头帕,头帕有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为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裤子为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蓝长衫,脚上穿布统袜。

但我们现代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

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

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的耍须。

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

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女孩子都已经上学了,没有时间学蜡染,现在只有寨子上的老一辈才会了。

民族禁忌:到我们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

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

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孩子体弱多病,
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

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即为孩子的保护人。

布依民歌:民歌源远流长,世代口耳相传,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举凡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应景而生,随感而发,开口成调,歌咏成章。

歌词发自心底,是心弦的颤动,感情的奔流。

有的妙趣横生,有的衰婉动人,有的高亢激昂,有的幽默诙谐。

就其内容来说,有情歌、酒歌、堂歌、苦歌、衰歌、巫歌、放牛歌、历史传说歌等等。

一首歌一般有四句,每句五个音节,也有五句、六句、八句甚至几百句的,不管哪种句式,都讲究押韵,歌词一般都用比兴的表现方法。

曲调有大调和小调之分,因场地、时间、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有独唱、男声二重唱、男妇声二重唱、回旋反复吟唱等,其间又有高低音之分,有快节奏和慢节奏之别,各尽其妙,各有其趣。

现将主要几种内容和形式的歌:情歌一般是未婚青年男女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歌曲。

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便以山歌为媒介,互道爱慕之情、相思之苦、重逢之喜。

因唱歌结为夫妻的,比比皆是。

酒歌:每逢聚会,必唱酒歌。

唱歌者手持酒杯,歌唱给谁,谁就得唱干杯中酒,再以歌和酒回敬。

酒歌的内容很广泛,有尊敬对方而歌的,有感激而歌的,有询问的,有安慰的,有倾诉的,有挖苦讽刺的等等。

在座之人,争相端杯一展歌喉,场面非常热闹。

坐堂歌:在大喜大庆的日子里,主人家都要请歌手到家里唱堂会,在堂屋摆下酒菜瓜果清茶,遍请高朋亲友和寨老团团坐定,堂会便开始了。

歌手们先用歌赞颂主人盛德及盛情款待,再赞颂高新胜友及寨老。

主人及亲友中如有能歌者,也以歌作答。

这样过后,歌词内容便扩而广之。

有关于年成农事的,儿女婚姻嫁娶的。

再后来,歌手们便互相开起玩笑,使喜庆气氛既浓烈又生动活泼。

曲调为二重唱兼合唱的形式,由二男或二女或一男一女配对,一人先起音,一人跟上,声调修筑而起伏荡漾,一首歌回旋往复唱两遍,两遍的声调各不相同,听起来既庄重又和谐动听。

堂歌一般要唱三个晚上,直到大家都筋疲力尽才罢休,以“好花红”闻名。

文化艺术: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

主要以平塘县的板凳舞、布舞闻名。

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

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

大歌和小歌
是流传于我们黔南的具有多声部结构的两种歌唱形式,盘歌则用唱歌来盘问对方,随机应变互相问答,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皆可入歌。

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

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

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布依这个名字也很贴切我们习性——温和儒雅、善良朴素!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我们的许多风俗习惯都汉化了,像现在寨子上我们的下一辈人都不会说布依语,我们还能勉强会说,听懂大部分的。

作为布依族的儿女,能有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而感到骄傲,继续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