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武术被视为中国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由于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关系,衍生出不同门派,如长拳、太极拳、棍术、剑术等。中国武术往往带有思想冶链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特色、意义,对现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特征发展前景

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下以大学生所学武术为例进行对武术的认识。

一.中国武术---棍术

1.运动方法:

⑴拨棍:棍梢斜向前上方左右摆动为拨,拨棍时用力轻快平稳,幅度不要过大。

⑵扫棍:棍梢在腰部以下水平抡摆;或尽量以棍梢贴地,棍身倾斜抡摆为扫。扫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⑶抡棍:单手或双手将棍梢向左或向右平抡。平抡不得超过一周,加转身不得超过两周。抡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⑷戳棍:棍梢或棍把直线向前、向侧或向后戳击。戳棍要求发力短促,力达梢端

或把端。

⑸劈棍:棍由上向下为劈。劈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⑹立圆舞花:两手握住棍身中段,使棍在身体两侧由上向前、向下绕立圆转动。要求连续快速,走立圆时很要贴近身体。

⑺提撩舞花:两手握住棍身距把端1/3处,使棍沿身体左右两侧由下向前、向上划立圆连续向前撩出。要求快速连贯,立圆抡转应贴近身体但不得触身。

2.注意:棍术不是几天就可以练好的,要从马步、虚步、丁步、歇步、四六步等基本步练起,练习时候手臂、手腕要放松,这样动作才不僵硬必须持之以恒。防止压腿拉伤韧带。压腿压到一定程度要适可而止,压腿时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很容易受伤。持之以恒下去,自会了解到其中乐趣。

二.中国武术-----剑术

剑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剑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风。自古,行侠者佩剑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剑,将军统帅佩剑,由此可见剑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码。

1.剑的击法有: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

2.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剑术根据练法又分为行剑、势剑、双手剑、长穗剑、双剑、反手剑等。

3.主要内容:

(1)刺剑: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剑刃朝上下为立剑,剑刃朝左右为平剑。

(2)劈剑: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臂与剑成一直线。抡劈剑沿身体右或左侧绕一立圆;后抡劈剑要与身体后转协调一致。

(3)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抡挂贴身立圆挂一周。(4)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余同正撩。

(5)云剑: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上云剑在头顶由前向左后绕环,要仰头;左(右)云剑在头前上方向左后(右后)绕环,头向左肩侧倒。(6)架剑:立剑,横向上为架,剑高过头,力达剑身,手心朝里或朝外。(7)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臂伸直。

(8)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

(9)截剑: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剑身前部。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后截剑斜向右后下方,臂与剑成一直线。

(10)抱剑:右手抱剑于胸前,剑尖朝右为横抱剑;剑尖朝上为立抱剑;剑尖朝前为平抱剑。

(11)穿剑:平剑,剑尖经胸腹间弧形向前为平穿剑,力达剑尖,剑身不得触及身体;前臂内旋,立剑剑尖由前向后转动而出为后穿剑,力达剑尖,高不过膝,低不触地;抡穿剑剑尖向后、向左随转体贴身立圆绕环一周。

(12)斩剑:平剑向左(右)横出,高度在头与肩之间为斩,力达剑身,臂伸直。(13)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14)撩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三.中国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太极拳术。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络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五派。

1.主要方法: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

2.运动特点: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3.好处: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北京医学院早在60年代就发表了《从医学看太极拳》的文章,他们从练太极拳的老人组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及敬老院的老人组,进行了系统的医学检查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在体格发育,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的结构形态与机能情况等各方面,练太极拳的一组指标好,老年性变化的程度也低。体格发育方面:练太极拳的老人肌肉都比较发达,肢体围度也粗,臂力和握力大,肺活量高。老年性脊椎畸形(驼背、脊椎侧弯)在太极拳组较少:心脏血管系统方面:经过心电图、心脏x光照象和负荷前後血压、脉搏变化的检查,除心脏测量大小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外,其它项目都是太极拳组比对照组的指标好。

武术不仅可以修炼我们的形体,还可培养我们的品性。应该“点到即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