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才引进的政策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中国培训 2007 年第 7

期怎样看待“民工荒”现象?如果从乐观的态度来衡量,这并非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地位,相反却推动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客观现象。“民工荒”已经成了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当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只有本地和自发涌入的外来劳动力资源根本无法满足超常的发达工业生产用工的需求,这样就产生了本质意义上的招工难和“民工荒”现象。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这是其一。其二,廉价劳动力向实现自身劳动价值转型。

劳动报酬和劳动价值分配的悬殊,使一部分民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廉价的劳动,而是产生了努力想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客观愿望。同时这也迫使生产企业提高民工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改善民工生产、生活环

境,并从淘汰劳动密集型的落后手工作业,到一次性注入巨额成本,向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规模的科技密集型发展。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

其三,法治精神在劳动用工中得到初现和渗

透。

一方面,一部分原先靠外出打工为生的农民,现在不外出同样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计,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地进行曲线就业来解决温饱问题了;另一方面,民工们渐渐知道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包身工”、订立“生死合同”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的现象,以及恶意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不发加班工资,没有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保障的非法劳动用工状况,民工们多少有所察觉和抵触,有的甚至拿起法律武器讨回公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民工荒”虽然给社会带来了进步,但也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譬如,怎样实现企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怎样解决劳动价值合理分配和欠薪等损害民工劳动权益的问题?这些不仅需要一个认识和解决的过程,而且更需要形成公平、合理的生产与劳动的关系、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一个劳动用工秩序的法治框架和长效机制。

(摘自《中国改革报》作者:李仙正)一、放宽准入技术人才移民的限制。1965年,美国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 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二、增加专业人士工作签证名额。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先是硅谷刮起了一股新经济热浪,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劳动力市场十分走俏,高科技人才奇缺。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劳动力市场的不足,美国政府实施H-1B 短期工作 签证计划,每年签发6.5万个。这种为期6年的临时工作签证,允许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来美工作。1998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一项法案,将1999年和2000年的H-1B 签证数额从6.5万增 至11.5万。目前此类签证数额已经增至每年19.5万。

三、建立以留美学生为依托的科技后备队伍。

美国人才引进的政策机制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先后推出《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及《国际教育法》等,扩大与外国交换留学生计划。自60年代以来,留学美国的外国学

生不断增加,1999年达49.1万,占全球留学生的近1/3。外国留学生大量进入美国,进一步充实了美国“人才储备库”。目前在硅谷工作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约占1/3,他们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学成而留在硅谷的。四、聘用外国专家学者充实美科研团队。在聘请外国专家学者到美国研究方面,美国一般采取的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战略。如美国大学聘请一个博后一般的年报酬在 10万美元人左右,但多数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般不会这样去做,他们会用10万美元去聘请3个外国人去做博士后。可见成本之低,但带来的实际效果却要远远大于其付出。 (摘自《联合早报网》作者:王志章)

民工荒﹄折射出改革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