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需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专业技能》精讲班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
第一单元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知识要求】
本单元主要掌握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掌握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内部供给预测三种方法,主要题型为单选、多选,分值分布约为1-2分,专业技能部分题型为简答题
一、内部供给预测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需考虑的因素:
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
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
跳槽(辞职、解聘等)
二、外部供给预测
1.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①地域性因素
②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③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④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⑤严格的户籍制度也制约着企业外部人员的供给
2.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
①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②复员转业军人
③失业人员、流动人员
④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习题训练
1.预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
A.替补
B.退休
C.平调
D.晋升
E.轮换
参考答案:BCD
2.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有()
A.复员转业军人
B.流动人员
C.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D.失业人员
E.大中专院校在读生
参考答案:ABCD
【能力要求】
一、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简答)
1.盘点,了解员工队伍现状
2.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出调整的比例
3.了解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情况
4.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5.分析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组员供给预测
6.汇总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情况,最后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二、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人力资源信息库、管理人员接替模型、马尔可夫模型
(一)HR信息库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物,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每个员工的技能和表
现的功能模拟的总称,从中可获取每个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方面的信息,它比传统的个人档案容量大,调用灵活方便,文字信息丰富充实,能确切反映员工流动信息。
HR信息库类别
1. 技能清单----一般员工,收集员工岗位适合度、技术等级、潜力信息
员工岗位、经验、年龄;员工技术能力、责任、学历;员工提升准备条件评价;员工最近一次的工作表现评价
2. 管理才能清单----管理者,反映管理者的才能及业绩,为其流动决策提供信息
管理幅度范围;管理的总预算;下属职责;管理对象类型;受到的管理培训;最近的管理业绩。
(二)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P90:管理人员接替模型图
(三)马尔可夫模型
分析组织人员流动的典型矩阵模式;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的人员供给情况。
马尔科夫模型的关键是确定转移概率
职务名称2012
年
初期
人数
2013年1月人员转移概率/人数
区域
经理
分公
司
经理
经营
部
经理
业务
主管
业务员离职
区域经理4
0.75/
3
0.25/
1
习题训练
1.()可以用于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A.定员定额法
B.灰色预测模型
C.岗位分析法
D.马尔可夫模型
参考答案:D
2.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包括()
A.回归分析模型
B.人力资源信息库
C.马尔可夫模型
D.经济计量模型法
E.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参考答案:BCE
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
第二单元企业人流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
一、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三种情况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
人才资源供小于求
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二、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简答)
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解决短缺现象。
1.符合条件的相对富余人员调往空缺职位----内部招聘
2.如高技术人员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3.在符合《劳动法》的前提下,延长工作时间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
5.临时工计划(返聘、小时工)
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三、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简答)
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2.合并或精简某些臃肿机构
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制定全员轮训计划
5.加强培训工作,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同时拨出部分资金,开办第三产业
6.减少员工工作时间,降低工资
7.多个员工分担原来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的工作任务
习题训练
1.()导致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人力资源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