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课型新授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提示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疑难点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3、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4、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学习材料:课本p133—p139学习笔记【自主学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它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首先兴起于,随后扩大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国家。

2、计算机网络技术: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之后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时代特征:信息时代)3、原子能:爱因斯坦的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4、空间技术: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5、基因与克隆:基因工程与、、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合作探究】第三次科技科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达标检测】1、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出下列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①发送手机短信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 北师大版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齐民民要要术术》》农全学书共方九面十具二有重大意义。
篇,分成首十先卷,,《《正齐文齐民大民要约要术七》万术对字》北,全方书抗共旱保九墒十问二题篇进,行了分深成入十的卷探,讨。贾思勰 注此说百多和木释 外 》 五 条 果的对结了要轮的四 , 各 十 。 树生关前作作和。万书一多全的产于人用的提 在多前篇种书栽,精恢,好高播字还。,介培野正字篇谚树耕复把处,种, 有 引 记 绍 方生文;。有的从时细提它,共 《 用 载 了 法植作高作对理间大此引三栽十 自 前 的 农 ,物、土为绿论上一 序 人 农 作 各的约外用十培上,深壤绿肥万 》 著 谚 物 种利七,前多方耕肥肥作说贾多 和 作 有 、 经用万书人条法细力作物明思字 《 有 三 蔬 济,字 前 著 。,了 勰耙的物的;杂一十菜林家、 办 纳 栽这 引,还作全各中 法 入 培些 用注有有书种技 农耕 , 轮 和释《一介经术 谚除 豆 作 轮四自百绍济草 类 周 作措 :万序五了林施 “等 作 期 套的 以成 物 , 种多》十农木功 在 《 作重 时字和多作的要 及的 恢 耕 出,《种物生意 泽经 复 田 科产共杂,、验 和 第 学义 ,十说记蔬,。 为进 提 一 总又上行高》结一》载菜野如策了土书,万各的和生,之比壤中是植多一农果贾。较肥分世思”完力析界勰说整上说上总明的的明最结要总重了早 畜、以家季禽节、、鱼物气、的候蚕和利的墒饲用情养,作和家为疾畜根病据、。家在禽《、种鱼谷第、三蚕》的一饲书养中明和确疾地病提出了必须 的防因治地,、以因及的时农防、、因治副作、,物畜以制产及宜品农从的事、农副业、生畜产产的原品则的。加工,酿造和 加具有工 、 农量高, 日 业的度酿用生其重、造品产要产次和的活食乎作量,食 生 动品所用质《品 产 都。量齐加有加 等 作书、民工 等 了工农中抗要, , 比,业仅逆术以 几 较以生谷性》至 乎 详至产种等非文所细就 特常文活搜 性重具动集 作视、都了 了选日作八 比育用了十 较良多 科种品比个 学对的较品 的于生详种 分提细产, 类高等的并 。农且还畜等论按叙产,述成述品。几熟了的期播产、种量植前和株怎质 的论样述进。行在选农在种学农、方晒学面种具方、有面浸重具种大有和意用重药大物意或义者。肥料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其中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3-2015修订课件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3-2015修订课件
❖ 此年,竺可桢发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 科学?》,仍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
李约瑟难题提出
❖ 钱宝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古代不是没 有科学,而是不发达。
❖ 李约瑟于1957年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其 观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是不发 达,而是很发达,从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在许多 领域,远比西方领先,问题是:“为什么以伽利略 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连同它对先进技术的一切影 响,产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中国?”
❖ 钱学森问题:当代中国为何培养不出杰出创 新人才?
李约瑟难题
❖ “为什么以伽利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连同它对 先进技术的一切影响,产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中 国?”(为什么近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 生在东亚的文明中?)
李约瑟难题提出
❖ 1915年,一批中国留美学 生创办了《科学》杂志, 这是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 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 任鸿隽在《科学》创刊号 上发表了《说中国无科学 的原因》一文,明确提出 中国没有自然科学的观点, 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
李约瑟难题提出
❖ 1922年,冯友兰在《国际伦理学杂志》上发表《为 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 果的一种解释》一文。
❖ 1944年,吴藻溪将犹太历史学家魏特夫(Karl A.Wittfogel)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 译成汉文之后,又引起国人的讨论。
要对“李约瑟问题”作出比较全面的解答,还 应该考虑以下与社会文化有关的三个因素
❖ 从学术建制方面看,中国历来没有独立的专门研究 自然现象的学院或机构,科学知识不能形成积累和 系统化,难以上升为理论。许多发明是父子相传, 没有成为社会的共有知识。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PPT课件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PPT课件

他是谁? _邓__稼__先___
.
6
一、科研起步
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生”.
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4、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国防.医学.农业.
5、意义;
.
7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 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8
②全国科学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科技体制改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1)文革中科技事业严重受挫——教训;
2)“文革”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
3、意义;
---鲜明特点;---理论概括;---理论基础;
.
22
.
25
四、走向世界
1、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3)科技规划的实施;
2、科技成就:
3、意义:
.
26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
.
27
10月12日上午9时,“神 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
28
聂海胜
神六
.
费俊龙
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B.D
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第一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说一 说
•巨型计算机因为什么而得名?
• 计算速 度快,每 秒算速度1 亿次以上。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进入了
网络时代。通信
网把计算中心和
分布各地的计算
机连接起来,组
成计算机网络,
扩大了计算机的
应用范围。
•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练一练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第一次的是( •D ),第二次的是(•ABCE),
第三次的是(•FG )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试一试
•[2011·陕西]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 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作为“扩张的时 代”。当时,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很 先进……罗盘针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 • 材料二 20世纪初,内燃机有了 很大改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把他 们自制的引擎装到飞机上,驱动螺旋桨, 飞行成功了,这是航空科学技术迈出的 第一步。
•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感受成果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随着电子计算
机技术的普及,越来
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
机。特别是“上网
(internet)”已经成
为人们获取信息、进
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不论是孩子,还是老
•影响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思维方式
• 原因: •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 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国际竞争的促进等。 • 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PPT课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PPT课件
——毛泽东
4
想一想: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 强了我过得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 国主义的和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 具有重要意义。
5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
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
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 作 一 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 目 不 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 标 为
3
合作探究:读材料分析,四人小组讨论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 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 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 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 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材料二: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 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多宝贵技术资料,科技人 员提心吊胆,朝不保夕,
苏联和东欧国家:“2000年科家学属也技受术牵进连步,综引合起纲很大要”
恐慌,使科研工作无法正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常振进兴行政。策“
国际: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国内:中国与世界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差距
21
四位”追梦“发起者
王 大 珩
(heng)
杨 嘉 墀
17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蒸汽时代”
18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电气时代”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许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多科学家受到批判,被安
上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牛棚
西欧:“尤里卡”计划 ","造反派"抄家撕毁了许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课件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课件

产业技术创新
总结词
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 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3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体系概述
01
介绍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政策体
《中国科学技术发 展》ppt课件
目 录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 中国科技人才培养 • 中国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国科技未来展望
0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科技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源远 流长,如四大发明等,为 世界科技史做出了重要贡 献。
详细描述
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果,包括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全球 科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高新技术研究
总结词
高新技术研究是推动国家科技实 力提升的关键,对于提升国家综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 得突破,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5G通信等领域,已达到世界领 先水平。

感谢观看
THANKS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自由探 索,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活 力,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扩大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 科技创新的养计划,如“千人计 划”、“万人计划”等,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 军人才。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

快乐预习感知
2.载人航天工程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 次飞行试验。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 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快乐预习感知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成就: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 水稻。 (2)地位: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2.青蒿素 (1)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 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地位: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轻松尝试应用
参考答案 (1)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2)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左右;他在实践中提出 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3)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不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 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解决世界性 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3)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粉碎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因此,为了 自身的安全与世界和平,中国必须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轻松尝试应用
【问题2】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有哪些意义? 探究袁隆平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 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产 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的成果不仅为解决我国 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媒体因此 称杂交水稻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证明了科学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第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49页)一、计算机网络技术*1.第三次科技革命(1)开始时间: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3)涉及国家:首先兴起于美国,随后扩大到西欧、苏联、日本等一系列国家。

(4)主要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电子计算机(1)历史地位: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

(2)出现时间:1945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3)发展方向:朝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

(4)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网络时代。

二、原子能的利用1.原子能时代:1942年底,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

2.利用: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三、空间技术1.新纪元: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2.发展: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业已实现。

3.影响: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宇宙的太空时代开始了。

四、基因与克隆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1)形成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2)主要内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其中核心是基因工程。

2.克隆技术(1)克隆羊“多利”: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问题导学】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何时?其主要标志是什么?答案:略。

2.空间技术的新纪元开创的标志是什么?以后空间技术又获得了哪些发展?有什么意义?答案:略。

【小贴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乊间相互渗透。

【记忆技巧】科技革命略说明,航天技术原子能。

研制电子计算机,高新技术最典型。

分子生物遗传学,克隆技术有前景。

【备课札记】(2)可重复性:1997~1998年,夏威夷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克隆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设计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设计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世界历史的的20世纪的科学技术,本课内容既是世界历史科技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在中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同时对于中学生来说,又是必须要了解的社会常识,因此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属于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第一课。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识记: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能力培养: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联系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我所认识的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勤奋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由于本课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都是属于高端科学技术,学生对这些高端科学技术的了解是备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归纳概括【教学环境】网络、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201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20题的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导入。

)图中的三个人大家认识吗?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DownLoad.aspx?UrlID=6&InfoID=1804131二、【自读思考】(5分钟)1、说一说: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有哪些?说说发明概况和发展简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 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①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诞 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 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②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5)生物工程: ①2001年至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②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课堂巩固:
1、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2、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2.主要成果
(1)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①国防: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②和平利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科研。如秦山、大亚 湾核电站。
③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 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①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的国家之一。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 发展; 2、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 重视科技人才。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中国科技发展史ppt课件

中国科技发展史ppt课件

原子弹
奋 起
中近程地导弹
直 追
东方红一号
杂交水稻三峡水ຫໍສະໝຸດ 工程日人类基因组织计划
新 月
神州号系列

载人深潜器“蛟龙”

航母“辽宁”号
五、魏晋南北 朝
1、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这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 地理著作。
2、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 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 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学。
3、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系统地 总结了6世纪以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 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内容,是中国现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法,他被奉为“脉学之宗”。 ❖ 6、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并制成“司
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三、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形成
➢1、秦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 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 2、天文学地理学方面,西汉关 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 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能测定地 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地理学方 面形成了以《汉书*地理志》为 代表的疆域地理志体系。
✓ 2、天文观测仪器比较齐备,多次进行了恒星观测和制作星图。宋代一共进行了18 次的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元代则出现了郭 守敬、王恂等所编《授时历》。
✓ 3、 在传统医学方面,则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 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 “养阴派”。
中国科技发展史
一、科学技术的萌芽
生产 工具 的制 作和 发展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击方法制造各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中国市场 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 约95%是以暴力和打 斗为主要内容的。受 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影 响,青少年行凶杀人 和自杀的案例在中国 不断见诸媒体。许多 家长指责其为“电子 罂粟”,侵蚀着青少 年的生活。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请你对如何 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 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的发射应用了近代哪 些科学家的成就?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相对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
1、科技展厅: 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2、感受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和影响? 3、辉煌下的思索: 如何应对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
前言
3、核心内容有哪些?
策源地
第一次 英 美、德 美
核心内容
蒸汽机 电机、内燃机
计算机、原子能、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第二次 第三次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第一次的是( D ),第二次的是(ABCE), 第三次的是(FG )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1
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3、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大量的、 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最终把人类从这种繁重 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大发明是( D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发明 C、生物工程的发明 D、计算机的发明 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 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 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那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重大发明( C ) A、乘火车到武汉 B、乘轮船游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
2005年1月17日,南 极上空发生了一起 “宇 宙交通事故”——一块美 国雷神火箭推进器遗弃物, 与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 四号火箭相撞。太空垃圾 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一 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 卫星,卫星会在瞬间被打 穿或击毁!试想,如果撞 上的是载人宇宙飞船……
六十多年 前在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长 崎爆炸的两枚 原子弹,夺去 了22万人的生 命。
1945年7月16日上午, 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 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 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 弹。并用于二战.
1954年,苏联 建成第一座核 电站,这是人 类和平利用原 子能的开始。
新能源:
核能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 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基因工程 。
1、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 计算机、原子能、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范围: 美国——西欧、苏联、日本等
1945年,美国制 成第一台计算机。
C、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A、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你能按发明的 时间先后排列它 们的顺序吗? A、C、D、B
B、第一台PC机 D、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1986年4月26日,苏 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 生爆炸。至1992年,已 有700O多人死于这次事 故的核污染。至今围绕 该核反应堆31公里的禁 区仍一片荒芜。在日后 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 耕作、放牧;10年内 100公里范 围内被禁止 生产牛奶。
2007年11月2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 首次在中国市场上发现美国进口的大米含有未经 中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成分。目前,由于大面积 推广基因工程作物而导致转基因污染已是不争的 事实。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来在实验室中证实:小 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 天后,其肾、脾、消 化道都出现了损伤。
随着电子计算机 技术的普及,越来越 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 影响人们的生活方 特别是“上网 式和思维方式 (internet)”已经成 为人们获取信息、进 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不论是孩子,还是老 人,都能“坐在家中, 知晓天下事”。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
科学 技术
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 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 设等.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 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97年 ,我国 研制成功银河—III 型计算机,每秒运 算速度超过130亿次, 标志我国在高性能 巨型机的研制技术 领域跨入了世界先 进行列。
银河计算机代表了计算机的哪一发展方向?
注意科技的安全性……
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一号卫星获得的许 多数据将完全公开,供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分 享。土生土长的中国“嫦娥”,将为人类的航 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改 善我们的生活; 另一方面,它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借鉴吸收国外 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同时,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科 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997年2月,世界第 一只克隆羊“ 多利 ” 诞生。
克隆技术,可以大 量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 动物;抢救濒危珍稀物 种,如大熊猫,保护生 物多样性;为患者提供 移植的器官……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相对论 嫦娥一号还应 电子计算机 用了第三次科技革 空间技术 命中的哪些技术?
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2 3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 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 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2、我国第一位太空人是谁?
3、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成功,出现哪两位航天英雄?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2000年6月16日,世 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 羊在中国诞生。
目前,我国克 隆羊已经实现四 代同堂。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科技革命?
2、每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是哪里?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1、谈谈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 的影响(可涉及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 器、通讯手段、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 2、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此,你有何感想?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 兴国的战略思想;勇于创新……
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 说出电子计算机进入第四代 后的发展方向吗? 微型化 巨型化
巨型计算机因为什么而得名?
计算 速度快,每 秒运算速度 1亿次以上。
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 代起,计算机进入 了网络时代。通信 网把计算中心和分 布各地的计算机连 接起来,组成计算 机网络,扩大了计 算机的应用范围。
5、以下我们现在所享受的科技成果中, 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D) A.火车和轮船 B.电灯和电风扇 C.汽车和飞机 D.电脑和数码相机 6、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B )
A、它起源于美国
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C、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结束语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振 兴中华的使命。我们要努 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 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 环保意识,为国家的强盛、 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 自己的贡献!
1、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 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 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D ) A.汽车制造技术 B.飞机制造技术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网络技术 2、下列情景不符合1936年英、法两国 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B ) A. 詹姆斯用电灯照明 B. 卡尔在电脑上写作文 C. 珍妮在学校用油印机印试卷 D. 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64
1967 邓 稼 先
你知道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吗?
你能说出我国的核电站名称吗?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 、岭澳核电站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70年4月 24日,中国成功 地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杨 利 伟
1、我国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是神舟几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