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塘 涌 潮 史 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涌潮史话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东晋葛洪曾在杭州西湖葛岭隐居炼丹,杭州民间曾流传"葛洪观潮"的神话故事。葛洪《抱朴子》中也专门探讨过钱塘江潮的原因。东晋顾恺之《观涛赋》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怒潮,云:"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水无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其中则有珊瑚、明月、石帆、瑶瑛、雕鳞、采介特种奇名。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岭有积螺岭有悬鱼。谟兹涛以为体,亦崇广而宏浚,形无常而参神,斯必来以知信,势刚凌以周威,质柔弱以协顺"。说明东晋时,钱塘江怒潮更加壮观,已有钱塘观潮的风俗。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渐水》中把《七发》所描述的广陵曲江的长江暴涨潮误用来注释钱塘江。这虽是个错误,但似乎正说明南北朝时,钱塘潮已经比较出名。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浙江东在县南一十二里。……江涛每日昼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极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涌高至数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时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说明唐代钱塘观潮风俗已盛行,观模空前。与诗人李绅《入扬州郭》诗所说的大历后广陵涛消失相呼应。卢肇《海潮赋》则专门提出,"何钱塘汹然以独起,殊百川之进退?"并自己作了回答。说明在唐代,钱塘江已成为全国唯一的观潮胜地。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吴越钱武肃王(852-932年)为修筑钱塘江海塘,组织士兵射潮的传说,说明当时钱塘潮十分猛烈。

唐代不少大诗人到过杭州,观赏过钱塘江怒潮,留下了赞美的诗篇。白居易(772-846年)《咏潮》诗云:"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人催"。李益《江南曲》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名句。姚合(775-约855年)写有《杭州观潮》。罗隐(833-909年)写有《钱塘江潮》。

宋代,钱塘观潮之风更盛,弄潮活动更具规模。南宋偏安江南,杭州成为国都后,观潮之风极盛。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有详实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挥,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其时有"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秆,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其时又有"帅府节制水军,教阅水阵,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下水打阵展旗,百端呈拽,又于水中动鼓吹,前面导引,后抬将官于水面,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别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赐犒等差。盖因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其日帅司备牲礼、草履、沙木板,于潮来之际,俱祭于江中。士庶多以经文,投于江内"。

弄潮活动相当危险,经常有人作出无谓牺牲,造成悲剧。因此,时有人反对弄潮活动。早在北宋,蔡襄(1012-1067年)任杭州知府时,写就《戒约弄潮文》,曰"斗牛之外,吴越之中,惟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劂有善泅之徒,竟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沉溺,精魂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家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佑,必行科罚"。南宋熙宁时,两浙察访使李承之也奏请禁止弄潮,但也没有收效。

宋代不少大文学家到过杭州,留下赞美钱塘潮的作品。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989-1052年)在杭州做了一年多的知州,写有气势磅礴的观潮诗。

苏东坡先后两次(1071-1074年,1089-1091年)在杭州做官,他为杭州湖山写下不少诗文,也写有几篇观潮诗。宋代观潮诗还有蔡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1051-1107年)《海潮诗》、陈师道(1053-1101年)《十七日观潮》等。南宋朱中有对钱塘潮有生动的描写:"观夫潮之将来,先以清风,渺一线于天未,旋隐隐而隆隆。忽玉城之嵯峨,浮贝阙而珠宫。

尔若鹏徙,又类鳌(bian')。荡谲冲突。倏忽千变。震万鼓而霆碎,扫犀象于一战。既胆丧而心折,亦神凄而目眩。已而潮平,迤逦东去"。南宋周密(1232-1308年)《武林旧事》中,也有《观潮》文,生动描述了钱塘怒潮。

古代潮汐画较难保存,留下来不多。本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了全国历史潮汐资料的普查工作,发现了不少古代潮汐画。其最早的是南宋画,有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和"夜潮图",有夏圭的"钱塘观潮图"。此外,宋代还有"旭日观潮图"、"观潮图"等。

唐宋以后,钱塘观潮风俗持续不断,直到今天。明清有关观潮的诗、词、画等作品更层出不穷。由于江道变迁,钱塘观潮的最佳地点不断下移。唐宋时,观潮胜地在杭州。唐、宋的大文学家们均在杭州观潮,作诗作画。自明以后,观潮胜地已移到今海宁县盐官镇。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要在盐官镇东十余公里的八堡才能看到最精彩的涌潮。

广陵涛

广陵涛盛于汉至六朝,消失于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

大概在二千年二百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写了一篇叫《七发》的歌赋,规劝吴王刘濞,提到汉代首都长安的著名宫殿--曲台,不如吴国的潮汐,建议吴王"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并生动地描绘了广陵涛的壮观景象。《论衡·书虚篇》提到"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这些说明在整个汉代,广陵观涛为一大名胜。

南北朝时,广陵涛仍十分兴盛。《南齐书·州郡志》:"南兖州剌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海陵治所为今泰州,京口为今镇江,其对岸今扬州。可见观潮地在扬州东面不远处。剌史每年秋月观涛,说明当时广陵涛仍很壮观,也说明观涛日期可能仍为"八月之望"。晋代山谦之《南徐州记》:"京口,禹项北江也,阔漫三十里,通望大壑,常以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极为奇观。涛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治所京口。江乘治所在今江苏句容北。可见当时大潮可到扬州、镇江以西。赤岸即赤岸山,"赤岸在广陵兴县",在今六合县东南,山临长江,江岸色赤红。《南兖州记》:"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南临江中,潮水自海入江,冲激六七百里,至此岸侧,其势稍衰"。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兖州为南兖州,治所今镇江,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瓜步和瓜步山在今六合县东南。由此可知南朝永初时,广陵涛仍很大,并以长江北岸六合山以东至扬州一带最为壮观。过瓜步山后潮势开始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