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即爱智慧、求智慧,使人聪慧之学。爱智慧就是对人生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即爱智慧、求智慧,使人聪慧之学。

爱智慧就是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追问与沉思。

哲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

第一个用“哲学”这个名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在希腊语中“philosophy ”有两个词根——“爱”和“智”,合在一起是爱智慧之意。

中文“哲学”这两个字中国自古即有,“哲”作聪明、贤明、智慧解释;“学”当学问解释。

“哲学”一词是近代从日本流传而来,
4、注解体韩非《解老》《喻老》,王弼的《周易注》、郭象《庄子注》、朱熹《四书集注》、王夫之《张子
正蒙注》、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历程(1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代表作:《庄子·天下篇》、司马谈《论六家要旨》2)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3)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4)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代表作:宗密《华严原人论》5)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代表作:朱熹《伊洛渊源录》、黄宗羲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6)清代朴学 孔“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1命“天命”:孔子言论中的“天命”,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传统天命观
念的痕迹。

有时也借用“这个词来说明客观的必然
性、规律性。

五十而知天命
“天”:孔子认为,天没有意志,只是自然界及其
运动。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命”:指社会生活中制约人的活动的客观必然性。

人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而要受到“命”的支配。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2“仁”:孔子哲学的中心范畴1.自我意识由人
的精神自觉所产生的强烈的主体意识。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人伦情结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本是宗族奴隶制家庭关系的准则,起着维系宗法血缘纽带的作用。

孝,指尊敬父母长者;弟,指爱护兄弟姐妹。

3.人道主义己所不欲,勿施于
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心是人之“大体”,所以尽心能够知性;此乃“天之所于我者”,故尽心、知性,则能知天。

2.求放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

3.养气(1)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2)存夜气(3)养浩然之气子认为扩充自己的善端,可以塞于天地之间,这样就
达到了“大丈夫”的境界。

先义后利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民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圣人观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
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荀1性恶论1、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2、化性起伪通过礼义教化调整人性承认才能学习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性恶》)三、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人虚一而静1、心有征知2、虚、一、静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解蔽》)
所谓“虚”,就是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

所谓“一”,就是不因为对另一些事物的
1、
2
下。

涤除玄览
览”
庄道与物相对于道来说,物只是次一等的境界,是对道的亏损齐物论1、是非无定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一切都是相对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的。

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标准是无法衡量
的。

2、道通为一梦蝶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墨经验主义认识论墨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经验主义哲学家。

一)知识来源人的知识来源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客观实际。

墨子的思想也带有狭隘经验论的倾向,过分相信经验的可靠性,难以获得深入全面的认识,甚至把幻觉、假象也当做真理。

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见莫闻,则必
以为无。


(《明鬼下》)二)名实关系“名”,是概念、名称;“实”是客观实际。

墨子明确地把名实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提出来,指出只有“实”才是第一性的,“名”必须与“实”相符合。

“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

”(《贵义》)三)三表法“三表法”:以三条标准去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言必有三表。

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非命上》)
方式,君主考察臣下之术。

3缘道理夫缘道理以从
事者,无不能成。

矛盾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事物转化的条件性:对老子辩证法的改造和发展道譬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
饮之即生。

《解老》
历史观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人类历史。

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当今几个阶段,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三世说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五蠹》2)时代的变化说明进化兔走触株3)经济的变迁说明进
化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汉代哲学新道家思潮又称黄老之学。

本是先秦道家的一支,把黄帝与老子共同尊为道家创始人,战国后期已广泛流行,至汉初产生很大影响。

新儒家思潮:《大学》《中庸》《礼运》1、《中庸》:吸取了儒家心性论思想,着重对于儒家的内圣之学作了发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2、《大学》着重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开辟。

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目: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礼运》:通过“大同”与“小康”概念,提出了儒家理想社会的模
式。

新法家思潮贾谊
董仲舒哲学思想核心:如何巩固新兴的大一统封建国家。

天数》2
相副。

阳定位、
死。

体。

然”,是指“天”没有意志和目的,不会有意识的创生万物;所谓“无为”,是指天地施放元气,元气构成万物,这一过程不是天地有意识的安排,而是万物自然生成的。

3对“人”的还原人同万物一样也是由元气自然构成,并不是根据“天”的意志创生的,反对把社会关系神秘化。

天地合气,人自偶生。

《论衡·物势》批驳了汉代所流行的帝王受
命于天的政治神话。

今龙与人异类,何能感于人而施气?《论衡·奇怪》发展了“精气”说,“精气”是人的形体内含有的极细微精致的元气,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单独存在。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论衡·论死》4批判“天人感应”天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神秘的感应关系。

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论衡·明雩》揭穿了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符瑞”、“谴告”的虚妄性和欺骗性。

“实事疾妄”的认识论1认识对象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即“天下之事,世间之物”。

2认识途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即“知物由学”。

“学”不仅书本学习,而且包括实践学习。

从农论田,田夫胜;从商讲贾,贾人贤。

《论衡·程材》3认识阶段“知物由学”的过程有两个阶段:一是“任耳目”,二是“开心意”。

即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任耳目以定情实”,“如无闻见,则无所状。

”《论衡·实知》4认识标准提出“效验”
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象山全集》卷二十二)2存心、养心、求放心“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

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

”(《全集》卷五)如何存养本心?一是摒除“物欲”的蒙蔽,二是解脱“邪说”的迷惑。

王守仁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全书》卷四)1、物由心造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全书》卷一)二、致良知良知是一种天生就有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全书》卷二)“致良知”,即通过学习,去掉物欲的
蒙蔽,恢复良知的本性。

三、知行合一1、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没有本质区别。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全书》卷二)2、知决定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全书》卷二)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结果;知是行
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2、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

孔子思想是某些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

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而非“礼”。

“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序,
下,
一,
发,
爱”是以“交相利”出发,所以不主张甚至反对爱有差等。

简述孟子的性善论与仁义观。

性善论: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

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

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

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

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

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

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

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

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强调一个“求”字。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

“仁”与“义”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在内涵上却是可以合为一体,重合为一的。

“仁”具体化就是“礼”,
7、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
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

所以它在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

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

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

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

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

这一点双方一致。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

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
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

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

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

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9、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荀子或被视为法家,或曰儒法过渡人物,。

然而按传统说法他是儒家。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

度,
10
用。

伪”,
性,把为了调节这一欲求而必须具备的道德意识归之于后天人为的社会规范(伪)。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可以改造变化,道德规范是人为创造的结果。

性恶论:荀子性恶论中的“性”,是指人的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而在性恶篇里也提到一个“伪”字,伪,即人为。

是指人的社会道德之性。

而性恶指的是生理自然之性膨胀的结果,荀子严格区分人的自然生理之性与人的社会道德之性。

他认为性恶应该是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人的感官官能能力、官能所能发生的欲望。

性恶是与生俱来的,而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因性恶,所以必须有礼法约束,必然有刑罚规束,
12、法家与道家学派有何关系?
“道生法”。

从总体讲,法家是接过了《老子》政治层的“无为”含义上的人君南面术,把它改造为进行赤裸裸统治压迫的政治理论的。

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

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

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

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

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对《老子》思维特点的发展,三点:第一,是由冷眼旁观的非情感态度发展到极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

人都是为生
原来的阶级差别了。

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

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

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

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

正由于这个原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15、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相当自觉地用儒家精神改造了利用了阴阳家的宇宙系统。

董仲舒抬出“天”来作为宇宙人间最高的主宰。

“天”是通过
五行次序来显示它的性格和功能的。

董认为有两种基本次序和两种基本功能。

一是“比相生”,另是“间相胜”董的五行宇宙论是完全从政治伦常和社会制度着眼的。

“相生”“相胜”构成了一个自然的反馈系统,而这也就是“天道”。

总之,确认人事政治与自然规律有类别的同形和序列的同构,从而它们之间才可以互相影响彼此配合。

君主必须顺着五行特性而施政。

董仲舒搞这一套,主要是为了以这种宇宙论系统确定君主的专制权力和社会的统治秩序。

绝对君权和三纲秩序本是秦代就有的法家理论,董从宇宙论的高度确认了它。

并把无处不在的阴阳双方普遍赋予善恶的价值内涵。

目的都在从理论上确证当时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君是民的绝对统治者,民
道”;
者)
16
解脱。

段:
为,
象等人为代表,基本理论是“崇有”、“独化”,主张“名教”即是自然。

21、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
程颐(1033~1107)??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

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

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

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

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

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

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

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

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绝对化,使之成为了独立的实体。

程颐承认每一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即向反面转化。

他说:“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

”他还提出物皆有对的思想,说:“天地之间皆有对,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

”这反映了他的辩证法观点。

关于人性问题,程颐以为人的本性,即是人所禀受的理,于是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

他认为,性无不善,人所以有善与不善,是由于才的不同。

才是由气而来的,气有清浊不同,故才也有善与不善之分。

只讲本然的善性,
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

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23、概述明代心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

明初在意识形态中,程朱理学仍占主导地位。

到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

王守仁即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带兵镇压过农民起义,并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着名论断。

在哲学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认为理存
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程朱理学理在心外的命题。

此外,他还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

在王守仁之后,各地王门学者一时俱起,其中以王艮及泰州学派最为着名。

王氏长期在小生产者中讲学,宣传王阳明的学说,并提出了“明哲保身论”。

另一位着名的王门学者是李贽。

李贽号卓吾,着有《焚书》、《藏书》等,在哲学上基本上与王阳明保持一致,但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王学在明代盛极一时,但由于“王学异端”的出现,使它失去了统治者的宠爱,到了清代,程朱理学重新抬头,形成所谓“宋学”。

虽然当时也出现了一些“理学名臣”,并重刊了《性理大全》,但理学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反理学的思想相当活跃。

24
释,
25
的,批评这种抽象的绝对同一,认为知行有区分,才能相资以互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