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晓雪简介

合集下载

[晓雪诗情毓苍洱]晓雪

[晓雪诗情毓苍洱]晓雪

[晓雪诗情毓苍洱]晓雪晓雪先生是著名的白族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名誉学部委员张炯在北京举行的《晓雪选集》出版座谈会上说:“晓雪同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出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闻名全国并有世界影响的优秀诗人和散文家,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在1995年晓雪作品研讨会的题辞中说:“他的诗和散文风格独具,富有民族特色,为世所称。

他的评论文章立场鲜明,见解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确,晓雪先生不仅是我国当代创作活跃、成果丰硕、风格独具的少数民族诗人、散文家,也是文学艺术评论,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评论、诗歌美学研究和新诗评论方面见解独到、颇多建树、影响广泛的著名评论家。

晓雪先生于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

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5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是晓雪先生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文集。

半个世纪以来,晓雪先生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5部。

其中,长诗《大黑天神》、诗集《晓雪诗选》、散文《绵绵不尽的思绪》和诗论集《诗的美学》、《新诗的春天》、《诗美的采撷》先后在全国获奖。

有些诗文被翻译成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缅甸、泰国等国文字和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蒙古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

1979年3月以来,晓雪先生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第三和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和第七届名誉委员,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理事,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南社暨柳亚子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南社研究会会长,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6年12月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6年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

张晓雪的诗(组诗)

张晓雪的诗(组诗)

43张晓雪, 笔名晓雪。

诗人,职业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现任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莽原》杂志副总编、编审。

著有诗集《醒来》《落羽》《画布上的玉米地》,评论集《编辑与发现》。

曾在《诗刊》《星星》《十月》《作品》《江南诗》《上海文学》《诗选刊》等海内外文学杂志发表诗歌、文学评论数百首(篇)。

获奖数次。

并以英、法、日、韩等多语种入选海外多种文学选本。

Ming Jia Zai Xian /名家在线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4新岁像是重复过去,像是重复花瓣败落、陷入某种企图的降临。

试图看见隔空相望的自己,却落入了另一个更加远去的空白。

光线仍在头顶移动。

它并不老,还很年轻,即使只有一半是属于我的,即使在它留给我的慈悲中,仍有半处伤痕。

明知,相信时间与我之间的互敬,是徒劳的,张晓雪的诗张晓雪但心里想说 “哎,等等我吧,别走太快。

”冬天如果下雪,就心如白纸,你开始平息睡眠收回了所有的膨胀。

如果结冰,就只好放下形式,你开始禁闭躁动与溽热凝结所有沉寂的气息。

(组诗)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Ming Jia Zai Xian/名家在线冬天,不谈繁花和它们的命运,不谈光线长短和他们的轮回。

因为天,迟早要转蓝,变暖,——对他们,是渺茫的事情。

雨声起风了,雨没有忍住。

密密麻麻的声音砸向关起的门窗。

此时,“我是不存在的”。

并且它废弃了我准备好的一小块池塘、一把伞和几朵愿意克制脆弱而染上孤寂的野花。

合欢树的秘密叶子像含羞草。

未见响动,却碎影翻飞。

似有低语欲说,亦有怨气欲克制?哦,将心比心吧。

那一刻,它心里是有承诺的。

而枝杈间紫色飞舞欲走动的花朵更像新棉絮。

这“美丽牧场”里,害羞与芳香一样令人感到头晕。

微风一吹,一树游弋的姿势,是一小簇新鲜的相思病。

酒歌面对那些窃窃私语的谋士,一杯酒,以自己的方式发言:“当我入口半寸,即会撒下网和刀子”。

晓雪诗情毓苍洱

晓雪诗情毓苍洱

DALI2012.10晓雪先生是著名的白族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名誉学部委员张炯在北京举行的《晓雪选集》出版座谈会上说:“晓雪同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出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闻名全国并有世界影响的优秀诗人和散文家,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在1995年晓雪作品研讨会的题辞中说:“他的诗和散文风格独具,富有民族特色,为世所称。

他的评论文章立场鲜明,见解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确,晓雪先生不仅是我国当代创作活跃、成果丰硕、风格独具的少数民族诗人、散文家,也是文学艺术评论,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评论、诗歌美学研究和新诗评论方面见解独到、颇多建树、影响广泛的著名评论家。

晓雪先生于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杨鲲峰文/图著名白族诗人晓雪2012.10DALI 南大理喜洲人。

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5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是晓雪先生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文集。

半个世纪以来,晓雪先生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5部。

其中,长诗《大黑天神》、诗集《晓雪诗选》、散文《绵绵不尽的思绪》和诗论集《诗的美学》、《新诗的春天》、《诗美的采撷》先后在全国获奖。

有些诗文被翻译成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缅甸、泰国等国文字和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蒙古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

1979年3月以来,晓雪先生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第三和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和第七届名誉委员,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理事,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南社暨柳亚子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南社研究会会长,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

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病逝北京。

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时间:2006年10月12日(星期四)上午第3节班级:连江三中初三(4)班教材: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执教者:黄财武师:我们今天要学的《散文家谈散文》是由大文学家郭沫若写的《白鹭》和文学评论家晓雪写的评论文章《关于散文〈白鹭〉》两篇构成。

白鹭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的,也学了不少写白鹭的古诗,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生: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师:这里有一首专门写白鹭的古诗,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师引导学生朗读课前已抄录在黑板一角的杜牧《鹭鸶》“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师:杜牧的《鹭鸶》诗中有画,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白鹭肖像图、碧溪钓鱼图、白鹭惊飞图、一树梨花图。

[第一环节,师生畅谈白鹭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生(齐声):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师: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思考作者观察了白鹭后,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怎样独特的感悟。

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生齐读《白鹭》后自由发言)生1:对白鹭的美的独到的认识是: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师板书)生2: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白鹭“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 (师板书)[第二环节,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师:同学们还记得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生(齐声):感悟•品味•欣赏师:诗中有画,散文中也有画,现在由秀云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默读,一起来欣赏文中四幅画,看看作者是用哪四幅画来表现白鹭平常而被人忘却的美、表现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

分到《边疆文艺》当编辑

分到《边疆文艺》当编辑

2016年第8期73分到《边疆文艺》当编辑分到《边疆文艺》当编辑晓 雪(白族)晓雪 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人。

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8部和《晓雪选集》6卷。

曾先后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中国当代诗魂金奖等国内外多种奖项。

1979年以来,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委员、名誉委员、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理事、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74纪念册毕业分配,系里根据我将来想搞创作的要求,同意把我分回云南,争取到省文联所属的中国作协昆明分会去搞民间文学的工作。

临走去向程千帆、刘绶松、毕焕午、袁昌英等教授一一告别。

他们都知道我的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给我很多热情的鼓励。

毕先生说毕业论文出版时一定要送他一本,并拿它作为下学期教朝鲜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的教案,非常谦虚地问我:“艾青的诗,你看选哪几首比较好?”程千帆先生怕我回到云南后,被人事部门分到文联以外的单位去,还专门给他熟悉的云南省文教厅厅长兼省文联主席徐嘉瑞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毕业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要结束了,即将告别母校,那几天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激动。

我在武汉市七所高等学校毕业班的联欢会上,朗诵了自己写的诗:《祖国,你吩咐吧!》:“这些日子/我们的心在跳荡/我们的血在沸腾/我们的眼里闪跃着幸福的光芒/……我们计算着时刻/我们准备着行装/我们等待着/我们盼望着/站在母校的门口/我们凝视着自己面前展开的广阔的道路/和那像朝霞一样灿烂/像海洋一样波澜壮阔的生活……/我们已准备好了/祖国啊,你吩咐吧/吩咐吧/只要你一声吩咐/我们就会像海员第一次出发远航那样/驰向蓝色的海洋/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奔向你最需要的地方!”我同周勃、郑秀梓相约,到东湖去玩了一整天。

简论晓雪诗歌创作中的乡恋书写

简论晓雪诗歌创作中的乡恋书写

[ Ke y wo r d s ] n o s t l a g i c e m o t i o n s ; b o r d e r - w r i t i n g s ; n a r r a t i v e p o e t r y o f m y t h ; n a t i o n a l a u t o b i o ra g p h y
LI Xi a o we i
( C e n t e r f o r R e s e a r c h o f C h i n e s e N e w L i t e r a t u r e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3 , C h i n a )
简论晓雪诗歌创作中的乡恋书写
李晓伟
( 南京大 学 中国新 文学研 究 中心 , 南京 2 1 0 0 2 3 )
[ 摘 要]出生于云 南苍 洱之间的晓雪是一位优 秀的 白族诗人 , 他 以诗评崭 露头角, 又 以诗歌创作驰骋文坛。在他 几十年的创作 历程 中, 自己生于斯长于 斯的故土—— 苍 山洱海始终是他笔下 的着力 点 , 浓郁 的乡恋贯穿于其诗歌之 中。他 一方面尽情书写 富有边地风情 的 白乡故土 , 捕捉 着奇异的民族风 , 另一方面, 他也在努力关注、 思考 民族和故 乡的历史命运, 并 以神话叙事诗的
形式来展 开书写。
[ 关键词]乡恋意绪; 边地书写 ; 神话叙事诗 ; 民族 自传 [ 中图分类号] 1 2 0 7 . 2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2 3 4 5 ( 2 0 1 3 ) 1 1 — 0 0 4 2 — 0 6
Br i e f Co mme n t s o n t h e No s t a l g i c W r i t i n g o f Xi a o Xu e s P o e ms

苍山洱海诗画长廊上的杰出歌者——简说著名白族诗人晓雪歌咏故乡的诗作

苍山洱海诗画长廊上的杰出歌者——简说著名白族诗人晓雪歌咏故乡的诗作

2010.05晓雪是著名的白族诗人、评论家、散文家。

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晓雪选集》,涵盖了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的主要作品,展现了晓雪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可以集中地进入这位吸纳着他故乡苍山洱海的乳汁和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审美世界。

6卷本的《晓雪选集》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

晓雪从文艺评论走进作家队伍,他大学的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不仅是研究著名诗人艾青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论述现代作家创作道路的论著。

他的文艺评论对中国各个时代的文艺家的创作都有论述,他的诗论、序跋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觉,闪现出不菲的美学价值。

他的散文、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别具特色,作品众多,仅以诗歌而言,收在《晓雪选集》中的作品就有1000多首。

在这里,我仅以《晓雪选集》诗歌卷中那些歌咏他故乡的作品为据,简要论述,就可以看到一名白族诗人爱故乡、爱祖国的赤子情怀。

收入《晓雪选集》诗歌卷中以“苍山洱海”为辑题的百余首作品,就是从诗人歌咏他故乡的大量诗作中精选出来的。

读晓雪的这些作品,我们仿佛走进了苍山洱海神奇、宏大、美丽的诗画长廊。

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勤劳、善良、智慧、忠于祖国的白族人民,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随着晓雪的这些精美的诗行,进入我们的阅读世界,让我们品味、陶醉。

这些诗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吸纳着故乡乳汁成长起来的白族诗人,是如何以他的深情和智慧化成的诗行,去回报他的民族和美丽的土地的。

读晓雪这些歌咏他故乡的诗作,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云南的作家、诗人中,晓雪是歌咏故乡的作品数量最多,又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位杰出诗人。

不算他的散文、文艺评论,单在《晓雪选集》的诗歌卷中,他的歌咏苍山洱海的诗歌就有百多首。

读晓雪歌咏他故乡苍山洱海的这些诗歌,让我感动的是:首先,晓雪是把他的全部才情献给生他养他的苍山洱海的真诚歌者、杰出诗人。

苍山洱海以她的乳汁培养出的这位白族诗人,不忘故乡的恩情,以自己的赤子情怀,不断献给她真情的歌唱。

苍山洱海 绚丽多姿——论白族诗人晓雪的诗

苍山洱海  绚丽多姿——论白族诗人晓雪的诗

作者: 蒲惠民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55-61页
主题词: 晓雪;白族;大黑天神;祖国;诗篇;各族人民;家乡;自然风光;诗歌创作;玉皇大帝
摘要: <正> 晓雪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白族诗人。

在我国少数民族诗歌花圃中,他的诗是一簇独具风姿的鲜花,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诗苑,增添了璀璨夺目的光彩。

从五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三十年来,晓雪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歌,出版了三本诗集和四本文学评论集。

不久前,《晓雪诗选》荣获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1983—1984)优秀新诗。

晓雪《晓雪诗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晓雪《晓雪诗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晓雪《晓雪诗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晓雪《晓雪诗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晓雪,当代诗人。

13《散文家谈散文》课件(第2课时)

13《散文家谈散文》课件(第2课时)

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3.《关于散文〈白鹭〉》的第四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
它着重指出了《白鹭》的写作特点,而作者仅用了一句话 (“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来写 自己的感受,其余则大量引用原文,再没有过多评论。这是 散文家、评论家在评散文吗?
对于具体的描写对象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出他
的句式。②从全文看,作者赞颂的是白鹭的“常见”
的容易被人们忘却的“美”“清澄”的优美,而不是 “铿锵”的美。
6.《白鹭》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 的散文诗”。想一想,结尾句中“实在”一词能否去掉?“韵
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结尾句在表达上为什么与开头句不一
样?
“实在”不能删,它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了作
对郭沫若“绝妙地描绘”的文字表现能力的赞叹,这也似乎在 证明,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这种“绝妙地描绘”所达到的艺
术境界了。这种写法也体现了作者对文章风格多样性的见解。
4.你是怎样理解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引述
清代散文家姚鼎的一段话的?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
风,如云,如霞,如 烟,如幽林曲涧,如 沦,如漾,如珠玉之 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
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课文小结
《白鹭》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 咏对象,巧用衬托比较手法。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如 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全文在
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处
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 格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束。
語文
关于散文《白鹭》
晓雪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4-1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4-1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第十三课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第一部分夯实基础一、生词注音冷峻.(jùn) 真挚.(zhì) 淳.厚质朴(chún)婉.约(wǎn) 隽.永(juàn) 睿.智(ruì)二、多音字三、形近字四、作者作品晓雪,现代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杨文翰,男性,云南大理人。

中国作协理事、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为本会主席团成员。

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各种作品先后在全国获奖。

1996年12月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晓雪幼时家贫,寄居在外祖父家。

经常听外祖母讲述民间故事,这是后来晓雪的叙事诗取材于民间文学题材的原因之一。

在他读中学时,读到了鲁迅、郭沫若、蒋光慈和艾青的著作及许多文学名著,这对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影响很大。

1954年以后,用苍洱星、晓雪等笔名发表诗歌400多首,评论、杂文、散文、报告文学数十篇。

晓雪的创作突出表现在诗歌和文学评论方面,已出版的诗集有《祖国的春天》和《采花节》,其中《采花节》收入他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写的长短抒情诗和故事诗近百首。

长诗《大黑天神》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晓雪的诗歌创作中,政治抒情诗、生活抒情诗占很大比重,此外还写了一些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题材的叙事诗。

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作了不少新的尝试。

论文《浅淡集》收入评当代诗歌、各民族民歌和民族民间叙事诗的部分论文,其中关于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些论文,独具见地。

五、写作背景、文题解析及主要内容写作背景:郭沫若的《白鹭》写于1942年10月31日,是一篇诗性散文,是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创作的大量杂文、随笔、诗歌中的一篇。

课文作者晓雪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性落笔展开议论。

短小的评论挥洒自如,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特点。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选自《散文家喜欢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云南文学记忆

云南文学记忆

创作年表诗人论《生活的牧歌》(1957 年)诗集《祖国的春天》(1977年)诗集《采花节》(1979年)评论集《浅谈集》(1979年 )《生活的牧歌》( 1981 年)《晓雪诗选》(1983 年)诗论集《新诗的春天》(1984)诗论集《诗的美学》(1985年)诗集《苍山洱海》(1987年)《晓雪爱情诗选》(1990年)诗集《爱》(1991年)诗论集《诗美断想》(1991年)散文集《雪与雕梅》(1993年)《晓雪序跋选》(1994年)文艺评论集《面向新时代》(1994年)诗集《绿叶之歌》(1994年)散文集《无味之味》(1995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晓雪专集》 (1997年)艾青论集《生活的牧歌》(1981年)评论集《诗美的采撷》( 1998年)诗文选《梦绕苍山洱海》(1998年)诗集《永远的微笑》( 2001年)云南文学记忆M e m o r y o f Y u n n a n L i t e r a t u r e晓雪 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人。

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

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8部和《晓雪选集》6卷。

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获奖情况1996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2012年10月获王中文化奖;2014年4月获国际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14年11月获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2015年12月获中国艾青研究学术峰会授予的艾青研究突出贡献奖;2016年6月获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2017年9月获百年新诗贡献奖;2017年11月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杰出贡献奖。

[转载]白族诗人晓雪

[转载]白族诗人晓雪

[转载]⽩族诗⼈晓雪原⽂地址:⽩族诗⼈晓雪作者:诗⼈⽂摘晓雪:诗⼈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郑千⼭今年5⽉,诗⼈晓雪出版了他的第九部诗集《茶花之歌》,200多⾸诗歌,证明着78岁的诗⼈对于世界依然保持着“关照和感受的活⼒”。

晓雪,原名杨⽂翰,曾⽤笔名苍洱星、柳池、秋泉、⽂惠、⽅勃、雪⾥红等。

1935年1⽉1⽇⽣于⼤理喜洲城北村,1952年从丽江中学毕业并考⼊武汉⼤学中⽂系。

⾼中毕业进⼊⼤学前⼣,17岁的他在昆明发表了第⼀篇⽂学评论,这成为他此后数⼗年⽂学⽣涯的起点。

晓雪⾄今还记得,从家乡到武汉上学,乘坐长途客车颠颠簸簸要花将近半个⽉的时间,这种曲折、坎坷、毅然前⾏的⾏路历程,成为他⽂学创作道路的象征——正如他在《诗美断想》中所说的那样:“诗⼈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

”⼤学期间,才华横溢的晓雪开始了诗歌创作,作品频频发表于《长江⽇报》《光明⽇报》《⼈民⽂学》《长江⽂艺》等报刊。

1957年7⽉他的长篇毕业论⽂《⽣活的牧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系统评论现代著名诗⼈艾青诗歌的第⼀部专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

从1956年10⽉回到云南,晓雪⼀直⽴⾜故乡认真笔耕了将近60年。

他真诚地歌颂祖国,歌唱劳动,赞美⼤地,歌吟少数民族的⽣活和民族团结,他的诗朴素⽆华,⼤巧若拙,有⼀种来⾃民歌的晓畅、⾃然的风格,他的诗歌代表作叙事长诗《⼤⿊天神》,以⼀个⼤理洱海边的民间传说为依托,呈现了作者对宇宙、⼈⽣的思考,塑造了⼤⿊天神“我不⼊地狱,谁⼊地狱?”⼤⽆畏的担当精神。

该诗歌是⼝语诗歌,借⽤和学习了东⽅史诗的形式,经过提炼和安排,四⾏⼀节,通篇⼀韵到底,主题形象⽣动鲜明,在朴素的外表后⾯,蕴含着诗⼈发⾃内⼼的真情,散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诗歌喜获1976—1980年第⼀届全国少数民族⽂学创作奖。

1983年出版的《晓雪诗选》更集中展⽰了他的诗歌风格,该诗集最终折桂第⼆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除诗集以外,晓雪还著有《新诗的春天》《诗的美学》《⾯向新时代》《诗美的采撷》《雪与雕梅》《⽆味之味》《情思绵绵》《梦绕苍⼭洱海》等诗论集、散⽂集,共26部;2008年出版的《晓雪选集》六卷共370余万字,是他数⼗年创作的精⼼总结。

关于散文《白鹭》评论

关于散文《白鹭》评论

散 文 家 谈 散 文关于散文《白鹭》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

4、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的独特的美。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散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2、找出课文中作者对白鹭独特的美的描写,参照评论文章,看看是否把握住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独特的美。

重点、难点及活动突破◆重点1、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和本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本文评论的重要观点,学习评论的写作方法。

◆难点1、认识散文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两者之间实在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这种写作方法。

2、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独特的美。

◆活动突破1、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2、学习简单文学评论的写法,让学生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具体作品的评论。

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 一 课 时学习评论教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一、初读·感知喜欢《白鹭》吗?相信你一定喜爱它。

请先把《白鹭》诵读一倾听遍,把文中作者对白鹭独特的美的描写部分勾画出来,然后与《关于散文<白鹭>》对照,看看你有没有把握住作者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

最后请依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要求形象生动,能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并谈谈你拟题的理由。

例如:“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二、精读·理解1、郭沫若先生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白鹭诗一样的美,那么评论家又怎样评价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呢?明确:文字上: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

白族诗人晓雪诗歌的生态伦理解读

白族诗人晓雪诗歌的生态伦理解读

白族诗人晓雪诗歌的生态伦理解读
晓雪是白族当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通过分析晓雪的诗歌,可以发现其生态伦理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自然:晓雪的诗歌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保护。

例如,他在《飞越时空》中写道:“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的乳汁哺育着万物生灵。


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晓雪的诗歌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对抗。

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得破坏自然环境。

例如,他在《秋思》中写道:“天人合一是一曲动人的乐章/和谐相处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3. 倡导绿色生态:晓雪的诗歌倡导绿色生态,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例如,他在《绿色的韵律》中写道:“让我们手牵手,走进绿色生态/让我们的家园,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


4. 呼吁珍爱生命:晓雪的诗歌呼吁人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被珍爱和保护。

例如,他在《生命之歌》中写道:“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珍爱生命,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


总之,晓雪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和珍爱生命。

这些思想对于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与爱——论晓雪的诗

生命与爱——论晓雪的诗

生命与爱——论晓雪的诗
晓雪,这位被誉为中国当代女诗人的才女,以其独特而纯净的诗歌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晓雪的诗作大多以生命与爱为主题,探讨着人类在世间的存在和情感的本质,她的诗歌普遍被赞誉为温暖而真实的。

生命,是晓雪诗歌中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

她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生命在时光中的变化和脆弱。

在她的诗中,生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限而珍贵的。

她写道:
“生命是一条流溪,它飞驰于平缓的原野,穿越崇山峻岭,从泥沼中踩过,最终成为了湍急的河流。


晓雪的诗作中还有一个主题是爱。

她以一种非常自由的方式,将爱融入到了她的诗歌中,常常是较为隐晦和微妙的方式。

在晓雪的诗歌中,爱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一种更广泛的精神力量,可以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等等。

对于晓雪而言,这种
爱跨越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沉淀于内心深处,构成了一种永恒的情感。

总的来说,晓雪的诗歌是源自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对生命与爱的真诚探索,而且得益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晓雪的诗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诗作无疑为当代中国的文学和文化遗产,不仅深刻地反映出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本质,也完美展示了中国女性文学的风范。

水富行五首(诗歌)__

水富行五首(诗歌)__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学作品专栏·水富行五首[诗歌]晓雪白族→晓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人。

著名诗人、散文家。

历任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

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

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9部和《晓雪选集》6卷。

部分诗文被翻译成英、法、意等多国文字。

曾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

81水富云南最年轻的县,你出现在地图上,才三十八个年头,但祖国母亲孕育你,却已经很久很久。

铜锣坝的古树名木,盘根错节,拔地苍天,一望无边,郁郁葱葱,每一棵都有几百道年轮,有的甚至凝聚着上千个春秋。

一件件出土文物,从西汉的青铜剑、单耳陶罐,到东汉的怀抱琵琶陶俑,都在述说着两千年前这里的文明与繁荣为什么你一出世就独放异彩、与众不同?因为你有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基因,万物之源的水,你最富有。

你有三条大江的滋润,还有多少湖泊、溪流、瀑布;水使你充满灵气、生机勃勃,水使你风光无限、花木争荣,水使你四季如春、能源充足。

82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学作品专栏早在建县之初,你就有拔地而起的大工厂,把化肥向四面八方输送;如今你以更惊人的巨变,吸引着五洲四海的朋友。

万里长江第一港,西部大峡谷温泉,向家坝、邵女坪、楼子口……你的每一个景点都是人间仙境,使人走了还要来,来了不想走。

奇石城两百多间店铺,每一家奇石店,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

这一块石头上,有“云南印象”,那一块石头上,是“盛世龙腾”。

这一块石头上,有“平湖秋月”,那一块石头上,是“金蟾朝佛”。

彩云上的仙女,正在撒花,纷纷扬扬;牛背上的牧童,吹着短笛,笛声悠悠。

一百块石头上,有一百幅奇妙的画,精美绝伦,境界不同。

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神鸟兽,宇宙万物,一间小小的奇石店里,你慢慢看吧,应有尽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晓雪简介
纳张元
【期刊名称】《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卷),期】2013(12)1
【摘要】晓雪,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

1956年毕业
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

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

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6部和《晓雪选集》6卷。

【总页数】2页(PF0002-F0002)
【关键词】作家;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出版社;新中国;散文集;评论
【作者】纳张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风花雪月总是诗——访白族诗人、作家、评论家晓雪 [J], 李清华;
2.晓雪谈《云南作家作品研究》专栏 [J], 晓雪;
3.“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作家与作品简介 [J], 无
4.军事小说作家汤姆·克兰西的作品简介 [J],
5.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简介(2020年1月修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