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实用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Ⅱ》课程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Ⅱ》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3030338课程名称: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类型: 职业技能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 66 讲课学时:30 实验(训)学时:36 学分:4先修课程:设计基础、解剖与透视、动画运动规律Ⅰ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技能课,对于学生掌握动画艺术创作的技能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理解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原理,理解时间、空间、节奏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动画中常见的运动规律,掌握二维动画加动画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人和事物运动绘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绘制动态事物的相关技巧。
逐步培养创造运动、表现运动的思维,从而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
课程所学基础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工学结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内容、时间、地点、授课方法、阶段性目标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进行重点知识和技能的全真模拟实战,培养学生对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表现和创造力,提高感知力、把握力的水平,从而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原理,理解时间、空间、节奏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动画中常见的运动规律,人、动物、自然现象运动绘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绘制动态事物的相关技巧。
二、具体目标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2)养成团队协作精神与较好的沟通能力。
(3)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
知识目标(1)动画运动形态的基本认识。
(2)速度与力的原理。
(3)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4)动物基本运动规律。
(5)自然现象基本运动规律。
能力目标(1)能够表现出速度与力的绘制。
(2)完整的绘制出人物走路、跑步。
(3)正确合理绘制出常见动物走、跑等运动。
(4)能够绘制出所需要的自然现象。
(5)能够完整设计出动作表演并实现。
动画专业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专业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通过图像的变化和动态的呈现,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而动画的核心就是运动规律,它决定了图像的变化方式和节奏。
因此,在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课程简介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动画运动规律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有效地运用运动规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动画效果。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动画作品。
二、课程内容1. 动画运动基础知识:介绍动画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关键帧、补间动画、变速运动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运动规律的探索:通过观察和分析真实的运动现象,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自由落体、弹性碰撞、转动等。
3. 动画中的运动规律:深入研究动画中常见的运动规律,如匀速运动、变速运动、抛物线运动等,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的应用方法。
4. 运动路径的设计:介绍如何在动画中设计出符合逻辑和美感的运动路径,包括直线路径、曲线路径、弧线路径等。
5. 时间与运动的关系:探索时间在动画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调节帧率和时长来表现不同的运动效果。
6. 角色动画的运动规律:分析角色动画中的运动规律,包括人物的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的设计和表现。
7. 特殊效果的运动规律:介绍一些特殊效果的运动规律,如火焰的燃烧、水波的扩散等,探索如何通过运动规律表现出真实感和艺术效果。
三、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2. 实例演示: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分析其中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3. 实践操作: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尝试运用运动规律创作动画作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案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画中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但不限于重力、惯性、弹性等。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各种运动现象的能力,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动画中的表现。
3、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和动画制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规律创作出流畅、自然的动画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常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如人物行走、跑步、跳跃,动物的奔跑、飞翔等。
(2)理解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掌握关键帧的设置和中间画的绘制方法。
2、难点(1)如何将复杂的运动现象进行简化和提炼,并用动画的形式准确表现。
(2)在创作动画时,如何把握运动的节奏和韵律,使动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 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讲解动画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2、案例分析展示经典的动画作品,分析其中的运动表现,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手绘练习和动画制作,在实践中加深对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创作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运动表现,如人物的动作、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2)提问学生对这段动画中运动的感受,引发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1)介绍动画运动的基本概念,如时间、空间、速度、加速度等。
(2)讲解重力的作用,以物体的下落为例,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速度和轨迹的影响。
(3)讲解惯性的概念,通过汽车刹车、人物骤停等例子,说明惯性在运动中的表现。
(4)讲解弹性的原理,以弹簧、皮球等物体的运动为例,展示弹性在动画中的应用。
3、人物运动规律(1)分析人物行走的运动规律,包括脚步的交替、身体的重心移动、手臂的摆动等。
(2)讲解人物跑步的运动特点,与行走进行对比,强调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3)示范人物跳跃的动作分解,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阶段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变化。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手册
金陵科技学院《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手册课程序号:37课程编号: 03102100适用专业:影视动画专业课程名称:动画运动规律总学时: 64学时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教授动画片制作中人、动物、兽类、禽类、自然现象与物体六大部分的运动规律及具体的绘画方法。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 112学时,以单元课的形式分二个学期进行,采用理论讲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了解人、动物的走、跑、跳、表情与口型的动作特点,了解风、雨、雪、雷电、云、烟、水、火及爆炸的动作特点,掌握这些动作的基本绘画技巧,并能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动作设计之中。
三、课程对象:影视动画专业、游戏软件专业、多媒体专业学生。
四、课程特点:1、本课程为《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课程项目,目前《动画运动规律网络课程》已顺利通过教育部终审并被评为优秀等级,该网络课程分网络版与单机版,在保证正常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可通过登陆相关网站进行课外学习。
2、《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动画设计的方式方法。
五、前导和后续课程:本课程安排在《中间画技巧》课程之后,《动画设计基础》之前。
六、课程大纲:见教学大纲。
七、教学进度安排:见教学授课计划。
八、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见考核标准。
九、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动画设计》(动画运动规律部分)严定宪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动画时间的掌握》、《迪斯尼卡通画法》、《欢乐学卡通》十、课程学习指导:《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之比基本上为 1:1。
结合教学内容从相关行业公司取得课题,并进行同步实践操作,课程在每个单元之后均附有相关作业与练习,教师根据专业的特点提供大量素材给学生参考,学生可直接从教师处取得练习内容与参考素材,也可从网上下载练习内容与参考素材。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2. 动画运动的基本元素位置、速度、加速度关键帧、过渡帧、缓动帧3. 常见动画运动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周期性运动、非周期性运动4. 动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复合运动的概念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方法5. 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节奏在动画运动中的作用速度的调整与表现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动类型。
2. 示范法:演示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运动规律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动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内容和实例。
2.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动画运动素材,用于讲解和示范。
3. 动画制作软件:安装并熟悉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Flash 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动画制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制作的动画作品,考察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画运动规律的分析和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24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 课时: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5-8 课时:讲解动画运动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类型。
第9-12 课时:学习动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13-16 课时:探讨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
第17-20 课时:实践环节,学生制作动画作品。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动漫造型》《美术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动画绘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三维动画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动画绘制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动画制作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动画制作的关键能力,反映动画制作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动画运动规律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动画绘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结构设计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动画制作,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和职业素养。
1.了解动画制作流程,知晓动画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2.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能运用人的动作、自然现象、动物的运动规律进行创作。
3.掌握基础的动画制作技能,能就角色动画运动进行构思与创作。
4.掌握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方法,能依据分镜头脚本的内容完成绘制,并结合后期剪辑的需要进行创作。
5.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职业品质。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Z19881023《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学分:6适用专业:影视动画先修课程:《绘画基础》、《透视与解剖》、《造型设计》后续课程:《原动画设计》、《角色动画》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主干专业课,是动画制作者制作动画的重要流程之一,是动画专业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掌握人的运动规律、动物的运动规律、自然现象运动规律,掌握各种角色与物体动作的特点与表现方法,熟练地表达各种不同剧情中的不同动作。
在了解动作运动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个性运动规律的形态表现,并使静态的画面在荧幕中活动起来。
并能将以前学习的动画绘画基础知识与造型设计知识等相结合,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展开教学打好基础。
所以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相应的,也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
课程基本理念反映影视动画专业特色,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动画运动规律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设计思路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依据动画运动规律的教学规律及专业的特点进行设置的,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运动方法、表现方法及设计的基本技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熟悉并掌握动作的运动变化是情感表达与戏剧内容的需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的灵活应变,为创造角色服务。
,打破传统的讲授式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索,以教师设置的不同任务模块为学习的知识技能点,探索发现的过程就是掌握该门课程知识要素的过程,逐渐构建学生关于动画运动规律相关理论知识,并且提升相关技能知识。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具体动画制作专业能力的训练,动画运动规律理论知识一方面选取权威的专家和资深动漫行业工作者总结的规律性较强的动画技巧,内容的选取围绕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制作的任务需要来进行,并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将技能、知识和态度相结合。
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运动规律》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二维动画一门非常重要的的专业课,是动画制作者制作动画的重要流程之一,是动画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之一。
通过动画原理运动规律这门课,大家可以直观地探讨在课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理解动画原理,把握运动的规律。
在动画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
所以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相应的,也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动画专业而设置的。
在制作动画中,要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的规律。
因此便设置了动画基本原理运动规律这门课。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研究,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学习项目:掌握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步骤、一般运动规律、人物常规运动规律、动物常规运动规律、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二维动画所需的能力为线索编排的,同时也对应了动画的基本原理。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也实施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锻炼动手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因为只有多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也能获得理论能力的发展,为此本课程安排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先理论后实践。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提高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2. 基本运动规律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规律非线性运动规律3. 生活中的运动规律生物运动规律自然现象运动规律人类行为运动规律4.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角色动作设计场景布局与运动动画节奏与速度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典动画案例解析学生动画作品展示与点评动手实践:运用运动规律创作简单动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演示法:展示经典动画案例,分析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简单动画,体验运动规律的应用。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动画创作中运用运动规律的能力。
3. 学生对生活中运动规律的关注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动画运动规律》2. 课件: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3. 动画素材:经典动画片段、学生动画作品。
4. 实践工具:动画制作软件、绘图工具等。
5.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网络资源。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5-8课时:分析经典动画案例,学习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第9-12课时:观察生活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创意实践。
第13-16课时: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总结课程收获。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经典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和分类。
3. 分析经典案例:剖析经典动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动画视听语言》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通过介绍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如动画空间、速度、时间、距离等:运动力学:人物、兽类、飞禽类、爬行动物等的运动规律,风、火、水、雪、闪电、云、烟等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最后通过一些案例来演示动画实际运动绘制效果(二)课程性质1.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各环节重要的连接作用,课程面向在职学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成为懂电影动画、懂技术与艺术表现、描动画运动原理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和掌握动画设计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基础知识,达到具备从事动画产业项目的角色表达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绘制动画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表达方式,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知识目标:1.基础的动画中割到曲线运动规律。
2.从动画变形到头部转面。
3.从鱼类的运动形态到飞鸟的运动规律。
4.从禽类的走路到人类的走路规律。
5.从个性化走路到跑步。
技能目标:1.具备二维动画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在运动过程中的中割点,熟悉动画运动规律2.具备举一反三的设计整体动作的能力3.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故事稿的绘画能力4.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情景动画的制作能力5.具备较好的动画中间画绘制能力6.具备较强的原画绘制能力7.具备较强的动画节奏和动画时间掌控能力8.具备一定的商业项目制作能力。
社会目标: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2.有积极进去、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3.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素养。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纳总结创新、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课程建设措施:大量公司企业的练习资料、先进的视
频资料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基于基本原理和基础技巧,解析制作
和创造的过程教学理念 “动画运动规律”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 是“创造运动幻觉”,属与创作行为。 学习“规律”,就是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运用“规律”, 就要逐步创造自己的风格。其次,强调基础技巧的培 训方法。既注重整体入手的观念和程序,也着重分析 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细节处理。提倡多看,多画,多 动脑,强调创作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二、建设思路总体概括:
1、学情分析:
职业分析:
动画师:是一门新兴时尚的职业,它一方面需要相应
的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例如要拥有比较扎实的设计动 作的能力、临摹与夸张造型的能力、表演的能力;另 一方面还需要有相应的职业非技术能力,如团队协作 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爱岗敬业精神等等。
培养对象分析:
课程名称:动画运动规律
建设团队:电脑艺术设计方向教学团队 适用对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电脑艺术
设计 总 学 时:48 教学条件:拷贝台、多媒体、动检仪 校内实训:原动画工作室 校外实训:山猫动画公司
一、课程定位:
1、具有核心地位,是一门核心课程
《动画运动规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
2、具有桥梁作用,是一门基础应用技术课程
动画运动规律就是指运动的人物、动物或植物等动画
角色都有他(它)们特有的规律,需要我们学习和不 断的归纳总结与夸张!是专业课通向其他其它专业方 向设计课程提供动作设计的基础,也是一门培养三维 方向(三维动画、三维游戏等)动作设计的基础应用 人才的课程,因此它具有桥梁作用。 3、是通向人才市场的必经之路,是一门职业资格认 证课程 是动画绘制员考试考证课程之一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创作有趣、生动的动画作品。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运动规律的基本要素讲解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
3. 常见运动规律介绍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往返运动等常见运动规律。
4.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讲解如何运用运动规律创作有趣、生动的动画作品,包括角色动作、物体运动等。
5.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学生分组实践,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创作动画作品。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2. 动画素材:用于讲解和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3. 创作工具:如Flash、Premiere等动画制作软件。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作品引出动画运动规律的话题。
2. 讲解: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运动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实践,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深化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践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动画作品,检查运动规律的运用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动画运动技巧,如动画节奏、动画变形等。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资料
精品文档Z19881023《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学分:6适用专业:影视动画先修课程:《绘画基础》、《透视与解剖》、《造型设计》后续课程:《原动画设计》、《角色动画》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主干专业课,是动画制作者制作动画的重要流程之一,是动画专业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掌握人的运动规律、动物的运动规律、自然现象运动规律,掌握各种角色与物体动作的特点与表现方法,熟练地表达各种不同剧情中的不同动作。
在了解动作运动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个性运动规律的形态表现,并使静态的画面在荧幕中活动起来。
并能将以前学习的动画绘画基础知识与造型设计知识等相结合,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展开教学打好基础。
所以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相应的,也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
课程基本理念反映影视动画专业特色,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动画运动规律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设计思路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依据动画运动规律的教学规律及专业的特点进行设置的,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运动方法、表现方法及设计的基本技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熟悉并掌握动作的运动变化是情感表达与戏剧内容的需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的灵活应变,为创造角色服务。
,打破传统的讲授式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索,以教师设置的不同任务模块为学习的知识技能点,探索发现的过程就是掌握该门课程知识要素的过程,逐渐构建学生关于动画运动规律相关理论知识,并且提升相关技能知识。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具体动画制作专业能力的训练,动画运动规律理论知识一方面选取权威的专家和资深动漫行业工作者总结的规律性较强的动画技巧,内容的选取围绕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制作的任务需要来进行,并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将技能、知识和态度相结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创作出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的定义动画运动规律的意义2. 动画运动的基本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变形运动3. 动画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分解运动的原理与方法合成运动的原理与方法4. 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节奏与速度的概念节奏与速度的运用5. 动画运动的力学原理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在动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分解与合成、节奏与速度、力学原理等内容。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分解与合成、节奏与速度、力学原理等内容。
2. 示范法:通过示范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动画运动规律》2. 课件: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图片、示例动画作品等。
3. 动画制作软件:Flash、After Effects等。
4. 展示平台:投影仪、白板等。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考察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六、教学环境1. 硬件要求:计算机房,每台电脑配备Flash或After Effects等相关动画制作软件。
动画专业〈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专业〈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画运动规律〉是一门动画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也是生命运动规律的研究是物体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
我们在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又要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模拟。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动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并为从事动画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运动规律课程中各模块的学习,达到该课程的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并能胜任动画工作。
(二)课程基本理念反映专业特色,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和发展。
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运动规律的直观性,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1.素质培养入手,贯穿课程始终优良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是从事动画工作的前提条件。
热爱专业是贯穿课程始终的中心思想。
从培养动画专业人士素质入手,将现代动画的专业理念、职业宗旨、素质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内化为动画专业人士自觉的职业礼仪、情感和行为,并体现在具体的动画实践中。
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动画运动规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教学的基本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动手能力。
在课堂内容的编排上,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技能训练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理论实践相互存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高质量的掌握基本技能。
并能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循序渐进,逐渐提升模块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养成需很长时间作为引领学生的运动规律的教学功能,不仅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对形成职业态度和习惯也有重要的培养作用。
因此在学习上循序渐进的介入,相关文件处理以此构成各模块,最终通过毕业实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4.科学合理评价,促进融会贯通运动规律的学习评价体系与课程目标应一致。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2. 关键帧与动画运动规律关键帧的概念和作用关键帧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3. 时间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时间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时间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4. 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速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5. 加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加速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加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曲线的作用。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动画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2. 讲解: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演示:演示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关键帧、时间曲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设置。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设置动画运动规律,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5.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动画作品的运动规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资源:动画软件、教程、参考资料、动画作品等。
教学时间: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拓展1. 引入高级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如弹性运动、摩擦力等。
2. 讲解高级动画运动规律在实际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探索高级动画运动规律与动画创新的关系。
七、实践案例分析1. 分析一部具有复杂动画运动规律的动画作品,引导学生识别和理解其中的运动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如动画空间、速度、时间、距离等;运动力学;人物、兽类、飞禽类、爬行动物等的运动规律,风、火、水、雨、雪、闪电、云、烟等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最后通过一些案例来演示动画实际运动绘制效果。
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各环节重要的连接作用,课程面向在职学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懂电影动画、懂技术与艺术表现、懂动画运动原理的复合型人才。
熟悉和掌握动画设计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基础知识,达到具备从事动画产业项目的角色表达和设计能力。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等课程要素。
本课程是以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岗位群为导向,以真实的绘制项目为主要教学载体,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相关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设计、制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线,按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来设计活动项目,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绘画能力的教育。
1.3课程开发思路在课程建设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对本课程的需求,确定了课程目标,并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课程性质、确定课程内容等,并坚持以真实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以及工作过程导向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考核是否达到了课程的预期目标。
2.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动画制作,原画绘制、角色设计等技术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意和策划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如动画空间、速度、时间、距离等;运动力学;人物、兽类、飞禽类、爬行动物等的运动规律,风、火、水、雨、雪、闪电、云、烟等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最后通过一些案例来演示动画实际运动绘制效果。
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各环节重要的连接作用,课程面向在职学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懂电影动画、懂技术与艺术表现、懂动画运动原理的复合型人才。
熟悉和掌握动画设计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基础知识,达到具备从事动画产业项目的角色表达和设计能力。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等课程要素。
本课程是以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岗位群为导向,以真实的绘制项目为主要教学载体,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相关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设计、制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线,按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来设计活动项目,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绘画能力的教育。
1.3课程开发思路在课程建设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对本课程的需求,确定了课程目标,并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课程性质、确定课程内容等,并坚持以真实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以及工作过程导向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考核是否达到了课程的预期目标。
2.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动画制作,原画绘制、角色设计等技术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意和策划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2.1知识目标(1)从基础的动画中割到曲线运动规律;(2)从动画变形到头部转面;(3)从鱼类的运动形态到飞鸟的运动规律;(4)从禽类的走路到人类的走路规律;(5)从个性化走路到跑步。
2.2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影视动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2)掌握一定的动画运动规律、时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制作技能;(3)为制作动画产品打下基础,逐步培养创作能力。
2.3能力目标(1)具备二维动画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在运动过程中的中割点,熟悉动画运动规律;(2)具备举一反三的设计整体动作的能力;(3)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故事稿的绘画能力;(4)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情景动画的制作能力;(5)具备较好的动画中间画绘制能力;(6)具备较强的原画绘制能力;(7)具备较强的动画节奏和动画时间掌控能力;(8)具备一定的商业项目制作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教师需要严格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为辅助,实践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应该提倡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学完一个章节,完成一项章节任务,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手动能力。
4.课程实施和建议4.1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4.1.1本课程的重点部分:在于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实验操作,即手绘或电子绘画制作;目前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手绘表现能力处于基础阶段,所以在课程的前期教学中,应该设置充足的课堂时间和业余时间要求学生进行手绘练习,提高手绘表现技法,为课程的后续教学打下坚实铺垫。
4.1.2本项目的难点在于:学生二维动画制作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但该项技能又是今后岗位中的必备技能,此为最大的难点,目前,我们将会通过提高实训强度,加大相关薄弱技能课程课时量,提高学生技能。
4.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2.1教学方法(1)教师手把手教学:对于绘画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为期做范画,并为其教授绘画的技巧和经验,同时要积极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魔笔”(FLASH的交互式功能演示)教学,让学生能够轻松体验到绘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特点。
(3)视频教学(自己录制视频教学,详细讲述原画和动画的绘制步骤)为主要表现形式,辅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程知识。
(4)学期作品展示:课程设计结束后,请学生自己展示作品,并在台前讲述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通过教师的行业人脉,承接一些商业项目,并将项目引入课堂,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商业级的案例制作,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4.2.2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动画项目模拟教学;3.网络视屏录像教学;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单个引导式教学;5.真实商业项目引进,辅助课程实践教学。
4.3教学评价1、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部分:平时考核+全学期作品考核;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上课出勤、早退等,实行次数限定,在主观前提下,超过教师规定的次数,则早退和旷课一次,直接扣除期末总分若干分,以此严格要求学生出勤率;全学期作品考核: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授课内容,整个学期总计需要布置不低于3个20秒以上动画作品制作,其中期末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包含情景剧本、分镜头、角色和场景),第一个作品可以是临摹的影视作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并为这些作品设定期末分值,没有完成或者作品质量低下,则根据作品的评分原则进行扣分,这样,在学期最后一个作品做完之时,学生就已经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期末成绩,让好的学生在平时作品制作中,相互竞争,变得更加优秀,让差的学生,时时都有足够的紧迫感保证其努力学习。
2、课程考核标准说明:每个模块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情况、完成作业的准确度、完整度、规范度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学习态度、总结报告(报告的内容、态度、写作水平等)等评定项目进行考核。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践,最好是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与情境,并开发课程的习题、参考文献等内容,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实训指导书:格式正确、内容全面,且能具体写明对学生的各项要求。
3.软件环境:不断完善动漫商业实训室的软件环境,定期更新最新软件,保障学生所学为最新的知识4.硬件环境:进一步完善动漫工作室的实训实验条件,加大硬件设施投入4.5师资和实训条件4.5.1师资要求1.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需要具备良好的手绘功底。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3.具备独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FALSH软件\PS软件操作能力;5. 有成熟的商业项目案例支撑。
4.6教学参考资料4.6.1教材:1.推荐教材(1)《动画师工作手册:运动规律》,托尼·怀特,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2)《原画技法》.顾杰主编、王鹏威(参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132.参考资料(1)《经典游戏场景原画剖析》, 谌宝业,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动画运动规律》,时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3)《动画运动规律》,贾京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4.6.2自编教材:无4.6.3推荐行业学习网站:(1)中国动画网:/(2)中国动画资源网/(3)动画资源库:/lh/(4)动画花园:/(5)CEE资源网:/forum-275-1.html教材说明:本书由运动规律的基础讲起,延展讨论高级技巧,例如四足动物的动画创作,如何表现四足动物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以及对白的设计。
本书作者是著名的动画导演、动画师、动画教育家托尼·怀特,书中分享了他多年的动作制作经验,相信会成为每位动画人的案头必备书。
本书适合动画专业学生参考阅读和指导实践,无论是从事传统的动画制作,还是无纸动画,本书都将指引创作出完美的动画。
第1章动画创作的原理和工序1.1 动画历史概览121.2 动画创作的工序141.3 二维(2D)动画的创作工序141.4 三维动画211.5 动画的基本原理241.6 关键帧位置251.7 关键帧动画271.8 叙事关键帧281.9 小原画291.10 标尺图301.11 测试的重要性 321.12 手翻书动画321.13 回放测试 331.14 时间和空间341.15 切忌犯的错误 35第2章通用的行走动画2.1 挑战382.2 回溯历史392.3 基本原则392.4 手臂422.5 身体的运动432.6 头部的运动442.7 身体的倾斜442.8 完成好的行走动画452.9 变化多样的行走动画452.10 时间的把握452.11 正面的行走动画462.12 切忌犯的错误 472.13 课后作业 47第3章特定风格的行走动画3.1 姿态(或姿势)表达一切503.2 塑造角色行走动画风格的其他条件因素503.2.1 重量503.2.2 重量的散布513.2.3 平衡513.3 双跳行走523.4 关键帧的位置533.5 中间画533.6 蹑手蹑脚(潜行) 553.6.1 缓慢地潜行553.6.2 快速地潜行563.7 时间563.8 观察!观察!还是观察!573.9 运动捕捉技术583.10 “一拍一”时在二维(2D)动画中的中间画58 3.11 课后作业 59第4章个性化的行走动画4.1 角色身体内在(固有)的平衡634.2 中心的平衡634.2.1 头部的中心644.2.2 脊柱654.2.3 臀部654.2.4 膝盖与脚664.3 有身体机能缺陷的角色674.3.1 运动环境的影响674.3.2 头部动作714.3.3 脖子和肩膀724.3.4 躯干734.3.5 双腿744.4 结论754.5 课后作业75第5章四足动物的行走动画5.1 自然主义风格的四足行走动画创作775.2 自然主义:研究的重要性775.3 自然主义:分解动作775.4 卡通化的四足行走825.5 课后作业87第6章创作常规的奔跑动画6.1 关于奔跑动画的错误概念906.2 驱离动作906.3 跨步动作916.4 腿落地动作916.5 接触/挤压的位置926.6 回到驱离,再次起步926.7 身体的角度926.8 手臂的动作946.9 用三幅画面来完成奔跑的动作946.10 仅仅创作关键帧是不够的966.11 奔跑动作的循环重复,还是一气呵成地逐张动画96 6.12 步伐的行进和背景移动的速度966.13 慢动作的奔跑动画 966.14 永远都不要忽视研究和探索 976.15 姿态决定一切 976.16 对步幅长度的提示 976.17 环境和场景的因素 986.18 迎面奔跑动画 996.19 课后作业 100第7章创作跳跃动画7.1 弹球原理1047.2 参照橡皮弹球运动,创作不同类型的弹跳动画107 7.3 立定跳跃动画1087.4 奔跑跳跃动画1137.5 课后作业119第8章重量感的表现8.1 飘落的树叶1228.2 炮弹球1228.3 经验和教训1238.4 姿态决定一切1248.5 运动中的重量感体现1288.6 被角色移动的物体的重量感1298.7 预备动作1298.8 结论1328.9 课后作业133第9章运动弧线和预备动画9.1 预备动画1409.2 课后作业147第10章重叠动作10.1 手部重叠动作 15110.2 头发 15410.3 随机灵活地使用重叠动作15510.4 服装和布料的动画创作 15610.5 布料的质感15710.6 让一切都动起来! 15910.7 动作的交错16010.8 课后作业 163第11章流动性和弹性11.1 挤压和伸展17011.2 次级身体动作17211.3 面部的弹性17311.4 物体的弹性17511.5 课后作业177第12章给对话场景创作动画的基本原则12.1 首先要拥有对白音轨18112.2 肢体语言18112.3 对做好的动画小样做效果测试182 12.4 确定最终关键姿势18212.5 面部表情18312.6 咬和嚼的练习18412.7 面部动画创作18412.8 嘴形(口形)同步18712.9 元音18712.10 “元音”动画的画面先于发音188 12.11 舌头的动作18812.12 牙齿 18912.13 两个角色对话的场景19012.14 课后作业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