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中心校校长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农村中心校校长的角色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农村教育管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了确保新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通知》指出:“乡(镇)人民政府不设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乡(镇)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乡(镇)可在核定的行政编制内确定一至二名助理或干事协助乡(镇)长管理具体教育事务,并接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这使我国乡镇一级教育管理主体实现了体制上的改革性的转变。
代替“分级办学,分组管理”而实行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承载了人们对解决农村教育种种问题的诸多期待。然而,新的管理体制在乡(镇)一级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有效地运转,在解决了旧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困难。明确乡镇中心校长的职能定位,成为解决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关键。
一、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乡镇教育管理的难点
1、县级宏观管理能力增强,基层教育教学业务管理被严重弱化。
新的管理体制规定,校长任命、人事管理、规划管理、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配置,均由县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而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交给了下级管理主体――乡镇中心校校长负责。这种责任分解模式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带来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同一层面的任务分属不同层次管理主体负责,容易造成相互间协调困难,并且为上一级管理主体恣意弄权、任意操控权力与资源埋下伏笔,使下级管理主体在实施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时可能因此而失去必要的权力与资源支撑;二是上级教育局负责行政管理,下级中心校负责教育教为业务管理,会造成上下级工作难以衔接的问题,同时,这种分工也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局在工作方式上行政命令的特征,与下级最需要的业务指导严重相左。
2、乡镇教育负担减轻,但管理“真空”随之出现。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将管理重心上移之后,乡镇的教育经费负担和对教育管理的责任大大减轻,这对经济基础薄弱、管理能力相对有限的乡镇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3、中心校成了“双肩挑”机构,但其履职能力明显不足。
新体制在乡镇不再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改设一个兼
具管理功能的教育机构――中心学校,由该校校长负责全乡镇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但乡镇的确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教育行政工作,根据《通知》精神,这些行政工作应由乡镇教育助理具体操办。
4. 校长权责不对称,角色尴尬。
由于中心校实际成为“双肩挑”机构,突破了新体制要求其作为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的性质定位,所以使应作为教育教学业务管理者的中心校校长面临诸多尴尬,在放大了的责任面前很难理清并履行职责。
(l)权力构成不完整,权责不对称,中心校校长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管理者拥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资源支配与调度权,有权对管理对象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能施加利害性影响。
(2)管理与服务分离,不利于中心校校长与各校教师的情感沟通。情感沟通是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中心校校长与各学校及教师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就是服务,尤其是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服务,如晋升、专业发展与业务进修、考评、教师权利维护、教师特殊困难的解决等。
(3)责任关系单一,校长不得不惟上是听,这可能引发校长与乡镇政府、各学校及教师之间的冲突,使校长陷入为难的境地。新体制把校长任命与管理权上收到县,这决定了校长必须而且只对县政府或县教育局负责。
二、明确中心校校长的角色定位
各县区在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已往农村教育管理传统以及中小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尊重教育管理规律,准确把握中心校校长的角色定位。这是解决乡镇教育管理问题的核心与起点。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对乡镇中心校校长的角色定位可作如下设计:
1、乡(镇)教育发展的规划者
实行“以县为主”后,县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统一规划县域教育发展,乡镇似乎不必再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然而,现实中,每个乡镇的特殊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还是过去教育管理体制留下的经验与教训,都表明,乡镇一级的教育责任不能弱化,乡镇应是农村教育的责任主体之一,乡镇应有反映乡情、体现乡镇教育发展主体性的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具体而详实的实施方案。
2、乡镇教育的“法人代表”
如果将乡镇管辖的所有学校视为一个大的、统一而完整的办学实体,那么中心学校就是这个大办学实体的管理中心,其他各校是这个大办学实体在各村的分支机构。这样界定的优点如下:(1)真正实现全乡镇教育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确保乡镇教育发展一盘棋。(2)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进而促进乡镇内部教育均
衡发展。(3)有利于乡镇内部师资合理调配与流动。
有人把中心校校长的管理任务概括为促进和确保中心学校发挥六大中心作用:“一是业务指导中心,二是德育中心,三是教研中心,四是‘师训’中心,五是素质教育示范中心,六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心”。
3. 乡镇教育教学活动的督导评价者――乡镇教育督学
乡镇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常规运行管理,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从农村教育管理实践看,运行管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作相对比较到位。
4. 乡镇学校、教师的服务者
中心校校长在人权、财权短缺的情况下,凭借什么去完成乡镇教育的领导策划、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价等使命?除了岗位责任、个人工作作风与学术影响力以外,还应该通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学校和教师的拥护。
5. 乡镇干部的教育顾问、乡村百姓的咨询专家
虽然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但是,农村教育发展如果离开乡镇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中心校校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设法争取乡镇政府的支持。为此,中心校校长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存在价值,充分体现其在乡镇管理与事业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信托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在全乡镇范围内大力宣传、积极强化学校教育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